萬科集團股票賺幾十億
A. 那個香港人持有萬科的股票真的賺了不少。這個市場還有像萬科這樣的股票可以推薦一下嗎
你好!
你說的這個例子只是個案。還有多少買萬科股票的人是賠錢的呢?
目前知道的就只有這個人是獲得巨大成功的。
試想一下,你有毅力買一隻股票並持有30年以上嗎?
我覺得買股票要獲得成功,很重要的一點是心態。
至於股票的推薦,抱歉我不能幫你了。
祝你開心每一天!
B. 之真人真事,看看從十萬賺到十億的股神是怎麼炒股的
談談首先要具備的要素:
一、佛繫心態。不然10萬漲到100萬,沒多少人扛得住不拋;最好屬於健忘狀態。
二、市場大環境。只有牛市才能催生這種機遇;
三、投資組合有一定的行業泡沫。縱觀經濟史,上萬倍的回報率只有泡沫行業和泡沫經濟來描繪;
四、此要素也是最重要的一個要素,有了這個要素前邊三者都可以沒有;沒有這個要素,前邊三要素再厲害也沒用。那就是運氣!
C. 萬科a股票從發行至今翻了多少倍
萬科A從發行到現在,如果復權的話,翻了2850倍。如果加上分紅的話,大約翻了四千多倍。
D. 萬科的500億現金為什麼不買自己的股票
是他傻還是你傻,
你自家的公司上市了家裡還有現金,然後用自己的錢買自己的股票
賺不到多少就算了,一旦出現虧損你就抱著炸彈哭吧
——————
本來公司上市自家都持有股票
別的不說光分紅每年都有好多
——
至於為什麼不買
你有錢都在一個地方投啊
當你問出這個問題時我覺得你100%會這么做
當公司大到一定程度時,管理層就會分散投資,投資各種不同的行業
E. 銷售收入破百億的股票有哪些
那就太多了。你看股本盤子基本上資產上千億的年銷售額都是百億以上。
大的五大行,三桶油。這都是500e上千億的年銷售股票。
小的各大房地產公司萬科,碧桂園,保利,綠地什麼的。
熱點的中國中車,中國遠洋,中國重工。
高科技的京東方,大唐電信。
互聯網熱門的樂視網。
F. 轉讓15.5億股萬科股票 「白武士」恆大真的虧了嗎
恆大最終決定割肉離場,市場猜測,付出這么大的代價,主要是為了換取借殼「深深房」。在有些人看來,恆大這一招以退為進,還有更多的意義。
一是拿地,深圳舊城改造。恆大已經在深圳儲備了21個舊改項目,預計的銷售金額達到4025億。二是拿錢。深圳國資委旗下的馬鞍山市茂文科技工業園,參與了恆大地產的二輪增資,出資金額為55億元,是恆大最近兩輪融資的最大參與方。
對恆大和深圳國資委來說,特別是恆大許家印,讓渡萬科所持股份給深國資委,不是虧錢而是大賺特賺:既獲得了土地開發便利,又和深圳國資委的聯系更加緊密。可以說恆大的「財務投資」回報豐厚。
我們可以看到,現在萬科集團的股票一直在持續的下跌,野生萬科集團的人們感覺到十分的難以接受。並且對於萬科集團的老總來說,肯定也是會感覺到這樣的一件事情,也是會影響到他們集團的利益的,但是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對市面上這樣的一些集團的競爭是十分的巨大的。所以對於萬達集團來說,它的股票下跌也是非常正常的一個現象,畢竟對於他的同類競爭對手來說,也是提升了自己的一個市場價值。
所以說萬科集團現在的股價下跌了這么多,其實與自身的原因也是分割不開的。還有就是現在市面上的一些其他的公司已經層出不窮,並且,萬科集團現在也已經籠罩著許多不好的留言,所以才會實現股票下跌這樣的一種現象。
H. 萬科集團股票交易量和交易價格是多少多少
克集團股票交易兩個交易價格不錯。
I. 寶能系萬科股票賺多少
還沒有兌現。
現在賬面浮贏有100多億。
J. 關於萬科A的股票分紅
萬科10股轉贈6股派送現金1元;
轉贈6股是指用每股資本公積金轉化成股本送給全體股東,每股的凈資產因為送轉股而減少,但公司總資產不變, 派1元現金,則是用每股可分配利潤來送,分紅後,每股的凈資產和公司總資產都會減少,在分配方案實施後,股價需要除權.
你只要在股權登記日持有或買進股票,就能獲得分配權利,而股價會在除權除息日除權,所得紅股和現金會分別在在新增可流通股份上市日和現金紅利發放日自動到賬,不用做任何操作.除權後股價會降下來,你的股票數量和現金余額會增加,總市值是不會有變化的,分配方案並不會讓你賺到任何利潤的.股價到時如果有漲跌跟除權沒什麼太大的關系,因為股價每天都會有漲跌的,這本來就很正常,如果果它上漲了,你就賺錢,反之則虧錢.
樓主有100股,分配方案實施後可得:
股票:200*1.6=320股;
現金:200/10*(1*0.9)=18元;
除權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0.10)/(1+0.6);
0.10是指每一股股票可得的現金(稅前);
1是指每一股股票;
0.6是指每一股股票可得的送轉贈股的數量;
備注:送現金是需要上稅10%的,轉贈股則不需要上稅.
房地產和萬科都會好起來的,想想我們這些人當中有多少人還沒買到房子,有多少人日思夜想的就是買到房子的話,就不需太過擔心了,眼光看遠點吧,每天盯住股價的上下波動是沒用的,因為它不會理你的,省省吧,多花時間看公司,這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