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集團股份 » 國軒股份股票行情

國軒股份股票行情

發布時間: 2021-09-20 09:05:19

㈠ 新能源汽車板塊的股票有哪些

星宇股份、精鍛科技、東睦股份,比亞迪、宇通客車、國機汽車、東風汽車,堅瑞沃能、國軒高科、億緯鋰能、天齊鋰業、贛鋒鋰業

㈡ 為什麼說大眾同時入股國軒高科與江淮汽車是一個互相解套的游戲

從上上周開始,江淮汽車與國軒高科,兩只A股股票上演連續的強勢漲停板,在此之前,不排除有消息流出的可能,但嗅覺敏銳的人已經提前嗅到了機會,此刻汽車圈內友人之間的問候,不再是「您好」,而是變成「您上車了嗎」?
疫情拖累實體經濟進一步下滑,國軒與江淮股票的相繼爆發,對於小散戶來說,是一個難得的解套機會,然而對於全球車壇銷量和營收老大的大眾汽車集團而言,又何嘗不是一次意義深遠的自我解套和救贖?
大眾光環背後的焦慮
曾經大眾汽車在華高歌猛進,中國市場所提供的銷量和利潤佔比竟然達到了大眾汽車集團全球的1/3,在中國市場賺得盆滿缽滿的背後,大眾又何嘗不是使自己越陷越深?
在疫情引發加劇全球動盪並引發更長的危機的時候,中國市場幾乎成為了跨國大車企集團不得不依賴的「避風港」。
相比豐田在全球市場更加均衡的布局,大眾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更加畸形,但是面對日益加深的全球化風險,加持中國市場幾乎又成為大眾唯一的選擇,而以現在大眾在中國市場的產能布局和一系列本土化體系來看,屬於完全的重資產投入,當然在過去風順水的時候這就是大眾汽車穩定的現金牛,而在市場稍有風吹草動的情況下,對於大眾而言,則會被套得很深。
而現如今的市場形勢來看,大眾在中國燃油車市場市佔率在達到巔峰之後,形勢已經日益嚴峻。
日系後來居上
從產能利用率來看,以南北大眾為主,燃油車的銷量近年來已經處於下滑周期,短期來看,SUV車海戰術,彌補了其在轎車市場的下滑,但是實際上看來,大眾正在被年輕消費者所拋棄,與年輕就去SUV的80後明顯不同的是,90s中首次購車用戶更多青睞於操控性能更佳的運動型轎車,而大眾中規中矩的街車形象,在他們看來不夠個性與潮范兒。
另外客觀上也要承認,大眾的燃油車依然是熟悉的配方和味道,在過去十年間進步幾乎乏善可陳,而反觀日系兩田,不僅彌補了過去的短板,而且讓長板變得更長,恰好撞上這一波產品爆發期,因而大眾的頹勢是難以避免的。
從爭奪年輕消費者上面,大眾已經輸給了兩田。
篤定江淮大眾
另一方面,隨著豪華品牌的加速下探,以大眾為代表的主流合資品牌中遭受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以前購買大眾的主要用戶現在大多升級已轉向BBA;除去日系分走一步粉蛋糕之外,另一方面年輕人的首購門檻也在快速提高,現如今相當多年輕人的第一部車就是豪華品牌起步,尤其是「帕薩特A柱斷裂門事件」上汽大眾公關反應遲滯的現象值得檢討,質量危機的爆發,則加速了大眾在傳統燃油車市場的潰敗。很顯然,面對越來越理性的市場和消費者,大眾不能以過去的經驗和思想來套路今天的中國年輕人,尤其是上汽大眾,在失去帕特這根頂樑柱之後,正變得岌岌可危。以4月份的銷量數據來看,上汽大眾終端庫存增加了5萬多台,其背後是整個上汽集團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業績壓力。
就在南北大眾的競爭中,上汽大眾在丟失銷冠之後,頹勢難掩,已經被一汽-大眾拉開一個身位,對於中國市場的變化,大眾有清醒的認知,面對現如今南北大眾兩家合資公司的盤根錯節,在股權的爭奪上,難有大的進展的情況下,大眾很快將視線移至在中國的第三家合資公司——江淮大眾。
大眾被迫尋求解套方案
相比研發與製造,社會學是一門更為復雜的學科,更是大企業掌門人的必修課。全球化對於跨國企業來說,是一個做大生意的絕佳機會,然而一個不得不接受的現實是,無論中外,階層的固化都在不斷加深,這對於大眾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時下的中國車市的消費者也出現了明顯的分層,追求經濟實用的用戶明顯偏愛日系,而年輕一代消費者的心態越來越開放,相比傳說中的「下水道油紙包」,以及大眾過去一直所宣揚的激光焊接、空腔注臘等技術,距離他們都太過遙遠。然而,以日本動漫為代表的日本文化,對於現在的新生代年輕人而言,才是最為熟悉和喜愛的。
尤其是一汽大眾捷達開啟廉價車戰略以來,讓德系品質由以往的高高在上到不斷走下神壇,也使得上汽大眾斯柯達不得不跟進,宣布官方降價。但同樣就是降價,日系與德系可能就是截然相反的效果,日系可能降價,會口碑越來越好。而德系降價會被質疑減配,越來越被人嫌棄,正是源於消費者購買的心態不同,很明顯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然而階層固化的另一端,則是上層中產和精英階層的地位不斷穩固,能夠不斷對外釋放穩定的購買力。大眾近20年來雖不斷嘗試高端化的突破,但是輝昂停產之後,這一代的途銳銷量也同樣大不如前,上汽大眾輝昂功敗垂成之後,途昂被迫打骨折,再推威然,無論是途昂還是探岳,都靠推出「X車型」來博取市場的眼球,另一方面一汽-大眾此前推出的SMV概念車,在明眼人看來,這都暴露出了大眾品牌在高端化方面已經陷入黔驢技窮的尷尬。
相比之下,作為大眾老對手,豐田在全新TNGA架構和雙擎混動的加持下,在傳承經典口碑與品質的基礎上,並以新的畫風贏得消費者的青睞,在30到100萬元價格區間內,豐田在換購和增購人群中,遙遙領先,由此也暴露出大眾過去重視銷量數據,輕視經營質量的短板。
電動化戰略開啟「All in」模式
「排放門事件」敲醒了大眾,日系不僅在傳統燃油車節能減排方面占盡優勢,而且在混動技術方面也同樣獨步天下,在經濟成本和穩定性方面做到了極致,大眾發布了雄心勃勃的"Roadmap E"戰略,加速趕超並直接跳過混動發展階段是大眾在電動化戰略方面被迫的選擇。然而,從目前來看,「All in」模式雖然已經開啟很久了,但實際上仍然進展緩慢,雷聲大雨點小,至少從迪斯續約被拒一事來看,向來多方博弈的大眾汽車董事會,對其業績不滿的態度是一致的。
要想擺脫「被套死」的命運,大眾汽車將不得不尋求主動變革,在「新四化」的大潮之下,汽車行業的傳統商業模式正在遭遇百年未有之挑戰,"Roadmap E"戰略的背後是大眾汽車由傳統汽車主機廠向智能的、以人為本的、可持續的移動出行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的野心。這是一個開放創新的時代,大眾汽車將自身定位於移動出行生態的核心,整合吸納更多合作夥伴加入。增持江淮大眾股份至75%,便為大眾汽車集團的「All in」增加了又一成保險,電動化戰略有望提速。
綁上大眾戰車,江淮尋求自身解套
對於汽車工業有一定基礎,但是在行業中逐漸被邊緣化,卻對於發展和壯大工業脊樑有迫切需求的安徽省而言,與大眾的利益訴求不謀而合。
其中,江淮汽車毫無疑問是大眾汽車撬動這一輪戰略轉型的重要支點。作為一家歷史超過50年的綜合性汽車廠商,江淮正處於危急時刻。從上市之後到成為首批混改試點企業,江淮的第一次混改並不算成功。沒有很好地起到整合資源以及對國有資本更好地帶動和監督的作用。時下江淮汽車的企業經營和發展,雖然短期內遇到了不小的困難,但是應該看到江淮汽車仍然是「奇貨可居」。引入外資參與國企混改,大眾汽車集團(中國)正式獲取江淮控股50%股權,股權交割完成後,大眾將間接持有上市公司江淮汽車12.615%的股權,如此大刀闊斧的改革,尚屬行業首創,安徽地方政府再一次展現了其改革的魄力和決心。
引入大眾汽車,無疑是一個較為穩妥的混改方案,產業資本的導入無疑比單純套利的金融資本,對於江淮汽車的長遠發展來說更加有利,現階段助力大眾汽車電動化戰略提速並獲得大量新能源積分,而從未來來看,入主上市公司,對於江淮汽車而言,不僅是一次成功的解套,更是第二次生命的開始。隨著混改大幕的落下,至少江淮汽車2萬多名員工,對生活燃起了新的希望。
一個非常重大的成功
5月29日,安徽省國資委、大眾中國、江汽控股三方在人民大會堂正式簽署《關於向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增資之意向書》之後,筆者也注意到了前期參與江淮大眾項目談判的大眾方面相關負責人在轉發朋友圈時留言「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成功!」
更值得仔細解讀的是迪斯的發言,「實施增資控股後的江淮大眾將成為大眾在華推動電動化戰略,以及與江淮合作的最主要平台。雙方將聚焦新能源乘用車領域的合作,並與大眾在華另兩家整車合資車企——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形成補充和協同」。在同時入股江淮汽車與國軒高科之後,大眾汽車將努力將安徽打造成中國新的電動汽車中心。
直接目的來看,大眾就是奔著話語權和雙積分來的,工信部今年4月發布的《關於2019年度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情況的公示》顯示,上汽大眾、一汽大眾的2019年新能源汽車積分實際值均不達標,分別為9.14萬分、5.69萬分,而兩者的達標值分別為18.8萬分、20.2萬分,距離達標均有較大距離。
對於大眾而言,這是一個非常緊迫的任務,而寶馬出身的大眾汽車集團CEO迪斯,也同樣希望以寶馬經驗在江淮大眾進行復制。
絕對控股江淮大眾,是大眾的核心目的,在目前思皓品牌市場受阻的情況下,增持江淮大眾股份,無疑也開啟了未來更多的想像空間,迪斯在連線中透露,除了繼續擴充江淮大眾小型電動車的產品線外,輸入大眾集團旗下的品牌資源也在被考慮中。
可見,江淮大眾也是大眾汽車未來制衡南北大眾的一道殺手鐧。
江淮業績承壓,短期內解套困難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入股江淮,直接持有江淮汽車母公司江汽集團50%股份,成為上市公司第二大股東,折算成本價約14元/股,的確為江淮汽車的後續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想像空間,總之江淮或能為大眾在華的發展提供包括整車製造、零部件生產、市場與渠道等多維度的保障,夯實基礎的意義至關重要。
但是從大眾汽車高層的回復來看,目的性非常明確,對於國內媒體所猜測的,大眾汽車集團可能是看中江淮商用車資源的猜測,大眾汽車集團(中國)CEO馮思翰回應稱,大眾與江淮的合作只集中在乘用車領域,不會涉及商用車。
對於江淮大眾的未來規劃,大眾方面表示,合資公司計劃到2025年再推出5款純電動汽車,將更加完善的研發中心列為大眾汽車集團研發團隊的一員,同時依據大眾汽車標准重建全方位的電動汽車工廠,並於2023年之前實現MEB平台的投產。
客觀上來看,大眾在於鈴木分手以後,在全球化布局方面的確是缺少一個可靠的夥伴,尤其是針對部分新興市場國家,江淮的國際化開展很早,有合適的產品、渠道和經驗,對於大眾來說,的確是一個有效的互補,但是這些想像空間都只能留給未來,目前尚不清楚大眾方面派駐江淮高管和董事會席位的情況。江淮與大眾的合作留下了太多待解的謎團,其中少不了深入探討和磨合,但是可以確定的是,炒概念歸炒概念,江淮大眾兩年內都會處於投入期,對上市公司有一定的財務壓力,同時,大眾入股之後,對於江淮汽車的業績也難有明顯的改善,江淮在市場和產品方面依然保持獨立性,事實上,6月2日的股票走勢也是印證了這一點,從漲停板到跌停板,成交量和換手率突然放大。俗話說「解鈴還須系鈴人」,對於江淮而言,雖然綁上了大眾的戰車,但是要想避免邊緣化,未來兩三年的轉型關鍵期內,依然要靠自己堅定地走下去。
入主國軒高科,助力安徽省前首富成功解套
作為大眾汽車集團要將安徽打造成中國新的電動汽車中心,此番戰略布局的另一條線——國軒高科,同樣也是大眾汽車集團電動化戰略的重要一環。
江淮大眾的工廠產能建起來了,當然得有穩定的前端供應鏈,而鋰電池產能瓶頸的制約又是各家主機廠爭奪的焦點。
要避免受制於人,主機廠都選擇了「綁定」電池企業,而歐系廠商在電池技術方面本身就是短板,因而無論是大眾還是寶馬與戴姆勒,都選擇了一致向東看。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以11億歐元獲得國軒高科26.47%股份,成為後者最大股東。國軒高科作為國內第一陣營的動力電池供應商,出貨量僅次於寧德時代和比亞迪,但與前兩者在營收和盈利方面有著明顯的差距,2019年扣除非凈利之後巨虧3.45億是不爭的事實,然而這僅僅可能還只是冰山一角。如果沒有穩定的後端銷售市場,面臨韓系電芯的窮追猛打,國軒高科在未來幾年內的競爭壓力勢必還將陡增,如今遇上了大眾這么一個願意出錢入股,又願意帶貨的大老闆,自然是喜上眉梢。國軒高科創始人李縝成功套現(失去了第一大股東位置,但仍為實際控制人),無疑是一個完美的金蟬脫殼的計劃,而且這位前安徽前首富(2017年以92.8億元財富名列榜單第313位,成為安徽「首富」)拿到的還可能是實實在在的錢,而不是漲跌無常的股份。
雖然出貨量不及前兩位,但國軒高科同時擁有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電池的技術優勢,橫跨低成本和高性能兩大產品路線和完善的技術儲備,結合目前市值來看,性價比優勢明顯,自然也成為大眾汽車收購的理想標的。當然對於大眾而言,破解了所佔整車製造成本最高(約1/3)的動力電池的難題,能夠打造穩定而低成本的動力電池供應體系,在MEB純電動平台當中解決了VDA電池的問題,這也幫助大眾在跨國汽車廠商當中實現先下一城。對於整個集團龐大的電動化戰略轉型來說,至關重要!
寫在最後:
剛剛引入蔚來中國總部落戶之後,又吸引大眾入股江淮與國軒高科,安徽省和合肥市大手筆不斷,不得不令人贊嘆。剛剛步入新一線門檻的合肥市,在今年初立下了萬億GDP的目標,後疫情時代,必將迎來一波提速發展。大眾汽車在合肥投下160億元,對於合肥來說,壯大了工業脊樑,將讓一年一度的「世界製造業大會」更加靚麗,同時為合肥IC產業解決了下游渠道的大量問題。無論如何,大眾、江淮與國軒的攜手,安徽省、合肥市是穿線搭橋的人,同時也是最大的贏家!(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㈢ 大眾中國入股國軒高科 成公司第一大股東

中國網汽車5月29日訊 記者獲悉,國軒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於昨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國軒高科與大眾中國簽訂《國軒高科股份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之附條件生效的股份認購暨戰略合作協議》。
據悉,國軒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東珠海國軒貿易有限責任公司和實際控制人李縝將合計向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大眾中國)轉讓其持有的國軒高科56,467,637股股票,占《股份轉讓協議》簽署日公司總股本的5%。
根據《股權認購協議》,國軒高科將向大眾中國定向發行相當於本次發行前國軒高科已發行的股份總數30%的人民幣普通股股份。
若本次非公開發行前,公司已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按照12.19元的轉股價格全部轉股,公司總股本將變更為1,281,116,473股,按此測算,本次非公開發行股份總數不超384,334,941 股(含本數)。
據了解,本次非公開發行和股份轉讓完成後,大眾中國將持有國軒高科26.47%的股份,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並擁有13.20%的表決權。盡管如此,但根據協議,李縝及其一致行動人仍為持有公司第一大表決權的股東。大眾中國承諾,在一定期限內,將不可撤銷地放棄其持有的部分公司股份表決權,以使大眾中國的表決權比例比創始股東方的表決權比例低至少5%。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㈣ 國軒高科的股票為什麼一直跌

該股前期漲幅較大,現在回調也是正常的,

㈤ 大眾52億入股國軒高科未來三年或成控股股東

北京時間4月21日,大眾集團將出資7.4億美元,或收購國軒高科股份,持股從20%增至30%。這一消息曝出後,國軒高科午後一度漲逾9%。

為了解決動力電池的供求問題,大眾集團已經開始從四個方面發力了,一是直接擴大供應商的列表,增加電池來源;二是投資電池企業合資創辦電池工廠,合作生產動力電池;三是組建自己的動力電池研發團隊,真正掌握動力電池的研發技術;四是與電池原材料供應商建立合作關系,確保自己在電池生產中不受原材料限制。

大眾並購中國動力電池企業,以最快的速度補充電池供應能力,提高供應鏈安全,這是有效的方式之一,也更貼近市場。接下來,或許會看到更多的動力電池並購案。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㈥ 電動車概念股票有哪些

電動車概念股票可分為客車類和轎車類,具體如下:

一、客車類:

600066:宇通客車公司均有混合動力車型研發成功。

600686:金龍汽車公司均有混合動力車型研發成功。

600166:福田汽車北京公交集團成為國內最先受益新能源汽車崛起的公司。

000957:中通客車公司的低地板混合動力客車和奧運純電動客車,均代表了目前我國純電動客車的最先進水平。

000868:安凱客車在代用燃料方面,進行了 12 米公交客車搭載濰柴LPG 歐三發動機,11 米公交客車搭載大柴CNG 發動機,10 米前置公交車搭載南內CNG 發動機等的開發。

600458:時代新材其混合動力和純電動客車技術也屬國內領先水平。

二、轎車類

000800:一汽轎車一汽轎車的奔騰B70HEV從公布技術參數來看,是三家中唯一的強混合類型新型動力汽車,技術比較先進。

600104:上汽集團公司確定了明確的新能源戰略,目標是2010年上汽計劃實現混合動力轎車商品化。

000559:萬向錢潮集團全資子公司萬向電動汽車有限公司在電池、電機、電控、總成上全面發展,屬國內領先。

000625:長安汽車計劃在未來數年投入30億元研發高科技含量的小排量汽車,並將推出一系列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民車。

(6)國軒股份股票行情擴展閱讀:

概念股票的作用

概念股票具有非常強大的廣告效應。一隻股票自身或許沒多大吸引力,可一旦它被納入某個概念中,就會受到全體投資者的密切關注。

如某公司早期是做罐頭食品的,後來也生產了一些礦泉水之類的產品,業績平平,產業陳舊,關注這家公司的投資者很少。之後該公司搖身一變成為了網路概念股,它也的確開辦了個電子商務網站,主要是賣它的礦泉水。於是該股票立刻成了股市共同關注的焦點。

㈦ 鋰電池概念股,龍頭股有那些

新能源電池上市公司
(1)002091江蘇國泰:鋰電池電解液。主要控股子公司國泰華榮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產生產鋰電池電解液和硅烷偶聯劑,鋰電池電解液國內市場佔有率超過30%。占上市公司營業利潤的30%,公司有望憑借鋰離子動力電池的大規模應用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2)000839中信國安:鋰電池正極材料。公司子公司——中信國安盟固利電源技術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鋰電池正極材料鈷酸鋰和錳酸鋰的生產廠家,同時也是國內唯一大規模生產動力鋰離子二次電池的廠家。奧運期間以盟固利公司錳酸鋰產品作正極材料的動力電池裝配於50輛純電動大客車。 另外,中信國安還是碳酸鋰資源公司。
(3)000973佛塑股份:鋰電池隔膜。生產鋰電池隔膜產品。
(4)600884杉杉股份:生產鋰電池材料,為國內排名第一供應商。
(5)600478科力遠:鎳氫電池,正謀求從豐田HEV鎳氫電池材料供應商向鎳氫動力電池組的成品供應商的轉變。目前科力遠與它們的合作僅處於談判階段。與科力遠有初步合作的僅是日本豐田和南車集團,其中南車集團的純電動客車項目已對科力遠鎳氫電池組方案較為認可。
(6)000049德賽電池:子公司生產鋰電池,目前無汽車鋰電池項目。
(7)600390金瑞科技:公司是國內鎳氫電池電極材料氫氧化鎳的主要供應商之一,產品主要銷售給比亞迪和日本的湯淺,發展前景廣闊。公司還具有定向增發概念,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8)600854春蘭股份:鎳氫電池。春蘭集團研發20-100AH系列的大容量動力型高能鎳氫電池
(9)600846同濟科技:燃料電池。參股上海中科同力化工材料有限公司36.23%的股份。該公司從事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關鍵材料與部件的研發,包括具有創新化學結構的質子交換樹脂和質子交換膜的研製
(10)600196復星醫葯:燃料電池。參股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36.26%的股權。該公司是專門從事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產品的研發與產業化的高科技民營企業,目前開發了5個系列的燃料電池產品,建立了全套的中小功率(0.1kW-30kW)與大功率(30kW-150kW)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及其動力系統、燃料電池發動機集成製造技術及批量生產的能力與設施
(11)600104上海汽車:燃料電池。大股東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是「大連新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東。該公司是中國第一家致力於燃料電池產業化的股份制企業,「燃料電池及氫源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獲國家認可,在中國工程院院士衣寶廉先生帶領下主要研究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技術。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是新源動力的第一大股東,長城電工參股11%,新大洲A參股3.42%
(12)600192長城電工:參股「大連新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1%,同上。
(13)000571新大洲A:參股「大連新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42%,同上。
(14)600872中炬高新:公司涉及動力電池行業,其與國家高技術綠色材料發展中心共同設立的中炬森萊高技術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專門從事鎳氫電池、鎳鎘電池、鋰電電池、動力電池、手機電池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企業,在十五期間一直承擔國家863項目——動力電池產業化開發項目的研究工作。目前公司已向多家汽車生產廠家提供動力電池樣品,未來在國家政策及汽車企業動力電車實現量產的推動下,該業務有望成為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
(15)000762西藏礦業:鋰資源。西藏礦業擁有鋰儲量全國第一、世界第三大的扎布耶鹽湖20年開采權;除湖岸以及湖底自然沉積的碳酸鋰外,湖水中碳酸鋰的含量保守估計高達200萬噸;公司每年碳酸鋰銷量在2000噸左右;以磷酸鐵鋰、碳酸鋰中鋰的含量並考慮生產過程中的損耗,計算可知每噸磷酸鐵鋰大約需要0.3噸碳酸鋰,預計每輛新型動力汽車需要0.08噸左右的碳酸鋰;因此一旦動力鋰電池實現大規模應用,西藏礦業將成為受益者。

㈧ 國軒高科股票在那買

國軒高科,還沒有在A股上市,因此他還是屬於非上市流通股,你可以通過接觸他們公司的高層,看看他們是否需要投資,然後持有他們的股份

熱點內容
bipv概念基金有哪些 發布:2025-07-31 15:58:14 瀏覽:875
四川大學金融怎麼樣 發布:2025-07-31 15:57:28 瀏覽:892
怎麼找公司股權 發布:2025-07-31 15:56:26 瀏覽:914
自然基金系統如何查詢結題證書 發布:2025-07-31 15:21:46 瀏覽:297
企業轉股權我不同意怎麼辦 發布:2025-07-31 15:17:27 瀏覽:682
手機有80萬如何理財 發布:2025-07-31 15:00:59 瀏覽:924
新能源汽車明年基金怎麼樣 發布:2025-07-31 14:54:20 瀏覽:467
普通股票交易規則 發布:2025-07-31 14:45:39 瀏覽:319
股市121賣單是什麼信號 發布:2025-07-31 14:36:36 瀏覽:920
如何調整股市內部差異 發布:2025-07-31 14:35:45 瀏覽: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