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綠城集團股票
① 現在買入什麼股票,十年後會大漲
如今的經濟大環境下,及未來十年經濟發展趨勢,以下這些東西可能在未來出現增值或貶值。
十年後暴跌的東西:
1、現金
2014 年的100元人民幣,購買力是2004年時候的幾分之一?去麥當勞,買到的東西也許差不了多少,但買房子、雇保姆、看病,孩子上培訓班,差別就大了。 2004年的時候,深圳保姆月薪是1000元,目前要3500到4000元;好地段差一點的小區,新房子當年是6000元一平米,現在至少要3.5萬了。 目前按中國的通貨膨脹率計算,就是10年後的購買力,你算出來了嗎?100元相當於今天的48.4元。
這種計算的前提,是不 爆發經濟危機。我們知道,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後,中國執行了寬松的貨幣政策。而這樣的年份,正是綠城地產宋衛平這種「賭徒」,從崩潰邊緣翻盤大賺,成 為超級富豪的年份。我們的錢,就這樣聚集到了富商的手裡。所以,持有大量現金是非常危險的。即便你存余額寶,做銀行理財產品,也低於7%的年收益,相對於 7%左右的真實通脹率,你的財富還是貶值。資金量大的可以做信託,達到10%年收益,但如果借錢的企業破產了呢?這個風險顯然非常高。
2、房子
中 國房價再怎麼漲,總會有一些房地產泡沫即將破裂,房地產市場馬上崩盤的聲音。普通購房者懼於這些聲音遲遲不敢下手,畢竟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買房花費了自己大 半生的積蓄。事實上,如果剔除通貨膨脹的因素,十年後中國最便宜的東西有可能就是房子。說十年後房子便宜,是相對人均收入而言的,比如現在人均月收入是 3000元、房屋均價是每平方8500元,而十年後人均月收入是1萬元時,房屋均價可能是每平方12000元,相對而言,房屋的價格當然比現在便宜多了,因此,現在高價買的房屋放到十年後非但不保值增值,還會嚴重貶值!
十年後,中國的老齡人口比例將達到25%,可能會有大量老年人住進老人院(「獨一代」以一對四,無力照顧這些老人),老人們住進老人院後會產生大量空置房屋,也許今天的許多老新村在十年後因人氣太少將淪為「鬼村」。
鑒於以上所述的原因,房屋將不會成為財富保值增值的手段,那些做了幾十年房奴的人等來的將是房屋的貶值。
3、傳統媒體
網路媒體進入傳播領域對傳統媒體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沖擊波。報紙、雜志在這種洗牌的年代、顛覆的年代,能活下來的肯定是少數。所以,如果你投資傳媒股,需要瞪大眼睛看清楚了。凡是機制陳舊的,即便講了「新故事」,最終也將是浮雲。
但新媒體會崛起,只不過,這種崛起遇上了鼓勵創業的好時代,所以最終會是這樣的: 傳統時政類報紙被包養,其核心內容成為禁地;私人背景的新媒體難以介入時政領域,但空間更大的,媒體的服務、娛樂甚至游戲功能,將被私有化,被做大做強。 一批新富豪會在這個領域誕生。其實對於九零後來說,時政內容恰恰是他們最不關心的,也是最沒有市場價值的。而澎湃新聞,搞的就是這類風險最大、最沒有價值 的東西。
4、地產股
雖 然大城市中心區房價會持續跑贏通脹,但開發商的好日子結束了。未來10年對於房地產行業來說,是殘酷的擠壓「過剩產能」時代。過去10年眼睛長到頭頂上的 從業人員,將開始體會到傳統媒體所經歷的痛苦,絕大部分中小房地產企業會死亡,7成左右的從業人員需要轉行,大量的高管、中層將從「錦衣玉食」的層面, 「淪落在風塵」。
如今的房地產行業已經進入大鱷爭食的時代,中小房企的生存境遇愈發艱難。隨著行業集聚程度的進一步深入,相對於規模越做越 大的大型房企,中小房企的處境可謂「凄涼」,對外,在拿地、銷售等方面要面臨大房企的激烈競爭,對內,融資、轉型等都將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與此同時,大 型房企的市場份額卻在不斷增加,50強房企的銷售額門檻已經高達140億元。對諸多中小房企而言,繼續尋求規模擴張極有可能碰壁而亡,如何在夾縫中謀求生 存空間,已經成為這些企業不得不思考的命題。
② 中國十大房地產開發商分別是
2018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500強榜單前三強仍由恆大、碧桂園、萬科占據。
其中,恆大集團繼續位列榜首,碧桂園、萬科分列榜單第二、三位。融創、保利、中海、龍湖、新城、華潤和富力分列四到十位。
與上一年的測評相比,十強房企除了個別名次調整,總體基本保持穩定。其中,融創藉助其收並購優勢、充足的可售貨源、良好的項目品質位列榜單第五名,較上年上升了3個位次。
在20強中,萬科、碧桂園、保利、綠地、中國海外、龍湖、富力、華潤、金地、世茂等10家企業連續10年排名進入前20,品牌實力保持強勁。
從近十年500強測評成果來看,百強變動相對較大。其中,有25家企業連續10次進入百強;入百強次數達9次的企業數量為4家;入百強次數為8次的企業數量為8家;入百強次數為7、6、5、4、3、2次的企業數量分別為10、11、11、5、8、15家;另外有12家企業首進百強。
③ 當年許家印以12億元,賣給馬雲恆大50%的股份,如今馬雲掙了多少
在中國體育圈,資本介入的案例這些年並不少見,萬達的王健林、蘇寧的少東家張康陽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作為中國首富,馬雲同樣也加入了這場指望靠著資本推波助瀾的足球游戲,2014年,他斥資12億元人民幣從許家印手中購買了恆大50%的股份,正式開啟了這場豪賭游戲。那麼問題來了,6年多時間過去了,馬雲這次的投資究竟是賺是賠呢?那啥,且聽我慢慢道來!
恆大足球的戰績雖說是很輝煌的,但是在中國,願意到現場去看足球比賽的人是很少的,門票的收入也是十分的低微的。想要維持球隊的運轉,就要靠投資商不斷地投資,而恆大現在可以一直處在頂尖的位置,與許家印和馬雲是有很大的關系的。
現在的俱樂部,已經獲得了很高的關注了,現在的恆大是亞洲的第一支足球股票。現在除去一些開支,馬雲可以進賬60億左右的人民幣,相比6年前,馬雲賺了40多億。
許家印和馬雲都是成功的企業家,對於中國足球的貢獻,他們有著自我非常高尚的管理方式,對於足球圈的人來說是幸福的。如果中國足球能更多像他們一樣的企業家,中國足球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④ 浙江綠城集團有多少個分公司
綠城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城),國內知名的房地產企業之一,專注開發系列城市優質房產品,具有國家一級開發資質,公司總部設在浙江省杭州市。綠城成立於1995年,2005年轉制為外商獨資企業,是香港上市公司——綠城中國控股有限公司(股票代碼:3900)的全資子公司。
歷經15年的發展,綠城已轄有70多家成員企業,擁有員工2600餘人,房產開發足跡遍及浙江省內的杭州、寧波、溫州、湖州、紹興市、舟山、台州、臨安、桐廬、淳安、海寧、德清、長興、上虞、紹興縣、新昌、象山、慈溪、諸暨以及國內北京、上海、合肥、長沙、青島、濟南、南京、無錫、南通、鄭州、烏魯木齊、海南陵水、大連等30多個城市。至2008年12月底,在建、待建項目達76個,總佔地面積2002.6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643萬平方米。
⑤ 6年前,馬雲12億買下恆大隊50%的股權,如今他賺了多少錢
就在6年前,杭州綠城在財政方面出現了問題,老闆宋衛平。到處尋找投資商,希望有人能夠投資幫助球隊渡過難關。而馬雲就是浙江人,同時他也是一名成功的商人,在宋衛平的眼中,他是能夠幫助加強球隊的一個人。當時宋衛平宣布 ,馬雲已經將49%的股份收購了,兩個人的合作,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但是讓人沒想到的是,20天的時間里,馬雲和綠城走得更近了,他坐飛機去了廣州,然後馬雲和許家印達成了合作協議,拿了12億,買了50%的恆大股份,從此以後進軍足球領域。
一、馬雲入股恆大,宋衛平公開吐槽馬雲
二、馬雲當年12億買下50%的股票,現在賺了多少?
雖然說恆大在足球這方面有著很輝煌的成績,但是中國職業聯賽市場化的程度相對較低,並不是有很多人願意去看球,所以門票收入以及周邊的收入利潤都是很少的,在中國足球整體水平較低的情況之下,並不能夠吸引很多的電商主播關注。所以中超想要維持運營,掏錢的就是俱樂部老闆,而恆大這些年都是很有名的,所以說是主人維持的好,作為俱樂部的主人,這兩個人能將俱樂部維持到這種程度,也是付出了很多。要知道恆大這么多年也是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這些成績也並不是沒有用的,因為關注度在不斷的提高,上市的價值也有所提高,現如今恆大的價值是150億,馬雲有50%的股權,摺合下來就是75億,大環境不好也不能影響恆大的整體價值,如果與之前相比較的話,那馬雲相當於賺了40億。
⑥ 綠地集團和綠城集團是一家嗎
不是;1.綠地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為「綠地」或「綠地集團」)是一家全球經營的多元化企業集團,創立於 1992 年,總部設立於中國上海,在中國 A 股實現整體上市(600606.SH),並控股多家香港上市公司。以2000萬元注冊資金起步,綠地集團歷經25年蓬勃發展,資產規模突破7400億元,連續六年入榜世界企業500強……在改革開放大潮中應運而生、搏擊成長,以超常規式的發展走出了一條富有時代烙印和自身特色的發展路徑。綠地目前已在全球范圍內形成了「以房地產開發為主業,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費等綜合產業並舉發展」的多元經營格局,實施資本化、公眾化、國際化發展戰略,旗下企業及項目遍及全球四大洲十國百城。綠地正努力成為一家主業突出、多元發展、全球經營,產業與資本雙輪驅動,並在房地產、金融、基建等若干行業具有領先優勢的跨國公司,真正從「中國的綠地」成長為「世界的綠地」。綠地集團簡介
2.綠城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城中國」),是中國領先的優質房產品開發及生活綜合服務供應商,是典型的混合所有制企業,以優質的產品品質和服務品質引領行業。1995年1月,綠城在中國杭州成立;2006 年7 月,綠城中國在香港聯交所整體上市(股票代碼HK3900);2012年6月,綠城中國引入九龍倉集團作為戰略性股東。2014年12月,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與綠城中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目前已是綠城中國第一大股東。由此,綠城中國成為全國混合所有制企業的典型代表。 綠城中國在「服務平台化、資產金融化、開發專業化」的發展戰略指引下,致力於打造「理想生活綜合服務商第一品牌」。2018年,綠城中國根據「輕重並舉」發展導向優化組織架構和管理體系。重資產領域,包括綠城理想小鎮集團、綠城楊柳郡集團兩大特色開發平台和直管的杭州亞運村項目,以及浙江、北京、上海、濟南、成都、廣州、武漢、海外等8個城市公司。輕資產領域,包括綠城管理集團、綠城資產集團、綠城理想生活集團、綠城房屋科技集團和綠城雄安公司五大板塊。綠城中國簡介
⑦ l2元到20元的股票有哪些
愛施德 五礦發展 開開實業 寶光股份 廣信股份 恩華葯業 美利紙業
國元證券 中成股份 中牧股份 智度投資 華潤雙鶴 和佳股份
博實股份 國民技術 洽洽食品 華誼集團 傑瑞股份 時代萬恆 世紀華通 眾合科技 金龍機電 華數傳媒 九陽股份 柘中股份 鵬博士 三五互聯
世龍實業 萬林股份 浙江眾成 亞邦股份 顧地科技 華潤萬東 東方雨虹 中衡設計 雲投生態 巨星科技 貴州百靈 貴航股份 邦訊技術 英特集團 西藏旅遊 長江潤發 駱駝股份 中天能源 健盛集團 桂林三金 海源機械 德威新材 東方日升 樂普醫療 合肥城建 華宇軟體 凱盛科技
北京科銳 富瑞特裝 大連電瓷 東富龍 上海醫葯 匯川技術 聖陽股份 尤夫股份 華明裝備 亞太股份 銀江股份 漢商集團 森遠股份 凱撒旅遊 豐華股份 金城股份 沙河股份 三維絲
三泰控股 鴻達興業
長白山
外運發展
東山精密
張江高科
信威集團
希努爾
漢森制葯
曲江文旅
華昌達
傳化股份
經緯紡機
井神股份
大禹節水
天科股份
榮科科技
楚江新材
舒泰神
廣濟葯業
達 意 隆
人民網
雪 萊 特
銀信科技
利歐股份
輔仁葯業
東軟集團
中海科技
量子高科
*ST百花
伊利股份
凱發電氣
晨光文具
康得新
飛馬國際
紅日葯業
萬和電氣
中南傳媒
國投安信
國泰君安
海信電器
維爾利
長電科技
硅寶科技
太極集團
文投控股
中新葯業
捷成股份
萬福生科
瑞普生物
理工環科
海倫哲
天業通聯
安琪酵母
達剛路機
光大證券
中體產業
威帝股份
鴻路鋼構
松芝股份
北巴傳媒
萬邦達
榕基軟體
瑞豐光電
山東葯玻
達實智能
安信信託
積成電子
哈爾斯
海特高新
瑞泰科技
水井坊
金新農
雲南鍺業
萬華化學
清新環境
海普瑞
萬 科A
南方匯通
紐威股份
長榮股份
力合股份
華虹計通
北方導航
易聯眾
九州通
福晶科技
輝煌科技
*ST中發
新寧物流
伊力特
振東制葯
中威電子
宏達礦業
廈門信達
益佰制葯
樂凱膠片
上海臨港
探路者
中利科技
順絡電子
中泰橋梁
航天電子
宜安科技
招商證券
立訊精密
人福醫葯
藍英裝備
錦富新材
歐比特
以嶺葯業
中順潔柔
金鴻能源
東方證券
時代新材
捷順科技
永新股份
上海貝嶺
中珠醫療
克明面業
剛泰控股
中洲控股
康緣葯業
禾豐牧業
廣發證券
中房地產
永創智能
黃山旅遊
曲美家居
杉杉股份
方大集團
金洲慈航
新寶股份
三環集團
海 利 得
伊之密
海利生物
千金葯業
中海達
中鎢高新
誠志股份
迪威視訊
天山生物
喜臨門
廣電運通
招商銀行
金達威
威創股份
巨龍管業
麥達數字
跨境通
通鼎互聯
中航重機
GQY視訊
分眾傳媒
第一醫葯
東睦股份
深赤灣A
山東如意
金自天正
中信證券
龍頭股份
晨光生物
西藏發展
閏土股份
中航機電
電光科技
安 納 達
棟梁新材
橫店東磁
方盛制葯
康美葯業
雪迪龍
國信證券
新研股份
聯美控股
久聯發展
國投中魯
廣東明珠
億帆鑫富
電廣傳媒
科達潔能
中電鑫龍
瑞茂通
藍盾股份
龍大肉食
奮達科技
沈陽機床
東風科技
星星科技
鄂武商A
銀河生物
新潮能源
沃爾核材
京威股份
森源電氣
中科三環
沃華醫葯
東方創業
平高電氣
科新機電
盛和資源
雷科防務
南京熊貓
萊茵體育
麥迪電氣
眾業達
*ST金源
凱樂科技
龍津葯業
派思股份
碧水源
愛仕達
高新興
中國醫葯
萬豐奧威
登海種業
海通證券
海思科
精藝股份
開山股份
開能環保
山西證券
明泰鋁業
摩登大道
愛迪爾
濱海能源
奧特佳
許繼電氣
共達電聲
華斯股份
遼寧成大
安利股份
歌華有線
九牧王
高盟新材
開創國際
江西銅業
川儀股份
萬向德農
天奇股份
王府井
皇氏集團
重慶啤酒
萬順股份
園城黃金
天舟文化
西儀股份
江南紅箭
瑞豐高材
西泵股份
華策影視
三元達
魯陽節能
天華超凈
游久游戲
康力電梯
海峽股份
納川股份
仰帆控股
迪森股份
興業科技
金明精機
天威視訊
陽普醫療
亞通股份
新時達
萬向錢潮
尖峰集團
金風科技
精鍛科技
新光圓成
長江投資
巴安水務
萬訊自控
金安國紀
上海三毛
海螺水泥
聯環葯業
金亞科技
浙報傳媒
浦發銀行
湖南黃金
香雪制葯
海大集團
鋼構工程
偉星股份
上海鳳凰
寧波銀行
東華科技
湖北廣電
恆順眾升
富煌鋼構
蘭太實業
同方股份
江蘇國泰
華映科技
長園集團
南京高科
南 京 港
中金黃金
江特電機
新都化工
興業銀行
科倫葯業
中航高科
聯發股份
奧維通信
恆寶股份
南嶺民爆
紫鑫葯業
海聯訊
佰利聯
深桑達A
智飛生物
江海股份
九鼎新材
博聞科技
茂碩電源
啟明信息
遠光軟體
東方能源
運盛醫療
福耀玻璃
華域汽車
亞威股份
人民同泰
太陽鳥
招商蛇口
斯太爾
二六三
洲明科技
陽谷華泰
歐浦智網
寶鼎科技
中國武夷
蘭州黃河
神奇制葯
大亞科技
濟民制葯
中京電子
新界泵業
東信和平
佳創視訊
太陽能
經緯電材
深圳惠程
日發精機
保千里
長安汽車
今世緣
寧波中百
安迪蘇
郴電國際
廣聯達
富臨運業
泰豪科技
*ST藍豐
合力泰
恆邦股份
德力股份
天喻信息
皖通科技
遠 望 谷
康欣新材
中原內配
省廣股份
中集集團
皖通高速
億利達
漢得信息
安泰科技
通潤裝備
三星醫療
凌雲股份
利德曼
先河環保
中國海誠
金陵葯業
東吳證券
中國神華
南方軸承
海航基礎
爾康制葯
中興通訊
偉星新材
泰和新材
鴻利光電
長青股份
浙江富潤
華星創業
中昌海運
帝龍新材
北方稀土
莫高股份
中原環保
廣東甘化
湖南發展
弘業股份
北京城鄉
聯化科技
金禾實業
金龍汽車
鳳竹紡織
長信科技
*ST工新
中興商業
上柴股份
會稽山
神開股份
美年健康
億陽信通
中信海直
江山股份
西部牧業
拓邦股份
安居寶
弘訊科技
空港股份
動力源
紅星發展
曉程科技
貝因美
雅戈爾
浙江震元
新疆浩源
中國寶安
昆葯集團
百利電氣
互動娛樂
新澳股份
吉艾科技
億通科技
光洋股份
昌紅科技
綿石投資
世紀鼎利
湯臣倍健
金通靈
拓維信息
大華股份
武漢中商
中毅達
同力水泥
建研集團
光明乳業
武漢凡谷
氯鹼化工
廣日股份
華鐵科技
濰柴重機
通葡股份
怡 亞 通
海欣股份
浙大網新
回天新材
飛利信
龍星化工
國光電器
大東海A
西隴科學
東方電纜
福日電子
羅萊生活
沙鋼股份
美錦能源
宏達新材
貴糖股份
國金證券
新黃浦
國電南瑞
惠泉啤酒
永清環保
江南嘉捷
天業股份
天華院
錫業股份
嘉寶集團
威華股份
裕興股份
慈星股份
銀龍股份
浙江醫葯
電科院
金洲管道
常山股份
*ST五稀
*ST山水
文化長城
華誼兄弟
博威合金
萬業企業
東凌國際
福成股份
廣電網路
博深工具
鐵漢生態
菲達環保
漢鍾精機
史丹利
創力集團
天音控股
新北洋
隆基股份
金瑞礦業
禾嘉股份
中炬高新
國星光電
雅百特
國發股份
澳洋順昌
雪人股份
南紡股份
精功科技
華資實業
亨通光電
洪城水業
航民股份
隆基機械
紅 太 陽
*ST錢江
步 步 高
豐元股份
深物業A
雙箭股份
麗江旅遊
東北證券
中國高科
一汽富維
新洋豐
高新發展
新華錦
金陵飯店
南京化纖
申通地鐵
曙光股份
通富微電
美克家居
徐家匯
北大醫葯
綠城水務
兄弟科技
瀚藍環境
錢江水利
宏圖高科
復旦復華
中鋼國際
明星電力
廣州友誼
揚子新材
永安林業
冠福股份
科斯伍德
飛樂音響
貴繩股份
有研新材
大恆科技
創興資源
兗州煤業
海立股份
金杯電工
三聯商社
通產麗星
煙台冰輪
英 力 特
秋林集團
*ST黑化
珠江鋼琴
河池化工
長江電力
湘電股份
科迪乳業
贊宇科技
金鷹股份
新華龍
益盛葯業
海越股份
華伍股份
萬里揚
康尼機電
四川金頂
遠達環保
豫園商城
秀強股份
高鴻股份
長城電腦
深紡織A
龍泉股份
眾生葯業
正虹科技
深深寶A
*ST金瑞
物產中拓
皇庭國際
啤酒花
白雲機場
中元股份
同德化工
廣百股份
民豐特紙
新日恆力
恆立液壓
惠而浦
天龍光電
四川九洲
海達股份
華天科技
亞星客車
江粉磁材
藍科高新
北京城建
雅本化學
華神集團
峨眉山A
江西長運
海正葯業
中海油服
龍凈環保
農 產 品
蒙發利
蘭石重裝
綜藝股份
晶盛機電
華仁葯業
*ST南化
城市傳媒
江淮汽車
大冶特鋼
海南椰島
大立科技
永大集團
漫步者
當代東方
美盈森
上海九百
承德露露
百聯股份
東華能源
二三四五
天虹商場
榮盛石化
穗恆運A
天瑞儀器
友阿股份
杭電股份
彩虹股份
英唐智控
金河生物
廣聚能源
新世界
太空板業
百大集團
紅陽能源
海瀾之家
新亞製程
章源鎢業
嘉應制葯
澳洋科技
萊寶高科
珠江啤酒
上海梅林
潯興股份
京新葯業
航天機電
華東數控
新疆天業
國脈科技
海默科技
山東章鼓
景峰醫葯
喬治白
烽火電子
寶安地產
福能股份
國機汽車
通達股份
涪陵榨菜
三江購物
海能達
福星股份
仙琚制葯
大通燃氣
國新能源
金花股份
光線傳媒
*ST皇台
皖新傳媒
張家界
海南礦業
科力遠
恆順醋業
大連友誼
新天科技
仁智油服
摩恩電氣
華測檢測
長高集團
搜於特
中金嶺南
萊茵生物
中鐵二局
森馬服飾
三峽新材
⑧ 「復星系」旗下相關上市公司有哪些
復星創建於1992年,中國最大的綜合類民營企業集團,目前擁有鋼鐵、房地產、醫葯、零售和金融服務以及戰略投資業務。復星系旗下相關上市公司如下:
一、復星醫葯
復星直接控股,股票代碼600196,成立於1994年,1998年8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是在中國醫葯行業處於領先地位的上市公司。
二、上海鋼聯
復星直接控股,股票代碼300226,2000年成立於中國金融和貿易中心上海。十餘年來,上海鋼聯逐步打造了以大數據為基礎的網路綜合資訊、上下遊行業研究、專家團隊咨詢、電商交易平台、智能化雲倉儲、信息化物流、供應鏈服務為一體的互聯網大宗商品閉環生態圈。
三、海南礦業
復星直接控股,股票代碼601969,於2010年8月整體變更設立的股份制企業,公司主營業務為鐵礦石采、選和銷售,公司位於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縣石碌鎮境內,北距海南省會海口市188公里,西距東方市八所港52公里,交通便利。
四、豫園商城
復星直接控股,股票代碼600655,地處上海中心商業區,是一家集黃金珠寶、餐飲、醫葯、工藝品、百貨、食品、旅遊、房地產、金融和進出口貿易等產業為一體,多元化發展的國內一流的綜合性商業集團和上市公司,旗下擁有眾多以中國馳名商標上海市著名商標和百年老店等為核心的產業品牌資源。
五、南鋼股份
復星直接控股,股票代碼600282,公司由南京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部分改制設立。南鋼集團公司作為主要發起人,聯合中國第二十冶金建設公司、中冶集團北京鋼鐵設計研究總院、中國冶金進出口公司江蘇公司、江蘇冶金物資供銷有限公司等四家企業共同發起設立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六、金禾實業
第二大股東,股票代碼002597,安徽金禾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化肥、基礎化工產品的企業。公司按照發展循環經濟政策要求,不斷調整和優化生產結構,積極開發市場前景看好的高附加值的精細化工產品,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化工產業較為密集、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七、百聯股份
第二大股東,股票代碼600827,百聯股份公司是國內商業零售行業的龍頭企業,擁有大量優質商業資產。公司在上海市主要的70家百貨店零售額中佔有28%的市場份額, 並在市內前20強單體百貨店佔有40%的市場份額。
八、石大勝華
第二大股東,股票代碼603026,集團下屬東營石大勝華新材料有限公司、東營中石大工貿有限公司、東營石大宏益化工有限公司、青島石大勝華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東營盛世化工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 集團公司建有12套生產裝置,擁有20多種產品,其中11萬噸/年碳酸二甲酯裝置產能規模位居亞洲同類產品之首。
九、漢森股份
第二大股東,股票代碼002412,公司於2006年12月14日成立。公司經營范圍包括:農業、林業機械機具新技術設備、農作物秸桿還田及綜合利用設備、園林機械、機具新技術設備的製造及銷售。
十、山河葯輔
第二大股東,股票代碼300452,公司位於淮南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生物醫葯園內。公司是國內專業葯用輔料生產企業、新型葯用輔料研究開發基地、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兩次獲國家科技部「科技創新基金」資助,現為國際葯用輔料協會中國會員,中國葯用輔料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會員單位。
十一、中山公用
第二大股東,股票代碼000685,成立於1992年,1997年在深圳交易所掛牌交易。2007年7月,公司實施重大資產重組,通過吸收合並大股東中山公用事業集團有限公司暨向5家鄉鎮供水公司定向增發的方式,中山公用集團環保水務板塊包括供水和污水處理兩項主要業務,擁有九家參、控股供水子公司及六家供水分公司。
⑨ 綠城開發商在全國各地各有哪些樓盤
九溪玫瑰園西區別墅、桃花源生態居住區、七里香溪別墅園、春江花月、
桂花城三期、丁香公寓、深藍廣場、臨平桂花城、舟山丹桂園、海寧百合新城、
上虞桂花園、寧波科技園項目、上海綠城、上海綠城玫瑰園、安徽合肥桂花園、
安徽合肥丹桂公寓、北京百合公寓、北京長陽、北京沙河、河南鄭州鄭東新區、
湖南長沙青竹湖高爾夫別墅園、湖南長沙雨花大道、新疆烏魯木齊水磨溝別墅
註:
綠城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城),國內知名的房地產企業之一,專注開發系列城市優質房產品,具有國家一級開發資質,總部設在浙江省杭州市。綠城成立於1995年,2005年轉制為外商獨資企業,是香港上市公司——綠城中國控股有限公司(股票代碼:3900)的全資子公司。
歷經16年的發展,綠城已轄有90多家成員企業,擁有員工3100餘人,房產開發足跡遍及浙江省內的杭州、寧波、溫州、舟山、湖州、紹興、台州、麗水、金華以及國內北京、上海、天津、合肥、長沙、青島、濟南、南京、無錫、蘇州、鄭州、烏魯木齊、海南陵水、大連等40多個城市。至2010年6月底,公司土地儲備總用地面積達2300多萬平方米,規劃總建築面積達3640多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