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可集團股票
❶ 西可老闆何寧寧是那裡的人
西可老闆何寧寧是廣東深圳人,現在是美國籍。
望採納我的回答。
❷ 我因為寫畢業論文,需要安慶石化集團的大量的資料(特別是經濟方面的),不知道百度的朋友不能幫上忙。
相關資料:
安慶石化簡介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慶分公司(以下簡稱安慶分公司)坐落在安徽省安慶市西北郊,地處長江下游的北岸,佔地面積10平方公里。這里水、陸、空交通四通八達,依託京九鐵路干線,上通京、津,下達穗、港,憑借黃金水道,西可航鄂、川,東可到寧、滬,便利的交通為安慶分公司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安慶分公司的前身為安徽煉油廠,1983年7月1日劃歸原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改稱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安慶石油化工總廠,後更名為中國石化安慶石油化工總廠,1998年11月又更名為中國石化集團安慶石油化工總廠。2000年2月28日,為了適應中國石化股份公司上市的需要,在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的統一部署下,原安慶石化總廠正式重組為中國石化集團安慶石油化工總廠(存續部分)和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慶分公司(上市部分),並從2000年4月1日起正式分立運行。
安慶分公司目前擁有的主要生產裝置及能力為:年加工原油550萬噸/年的常減壓裝置、年加工能力140萬噸/年的催化裂化裝置、70萬噸/年催化裂解裝置、150萬噸/年延遲焦化裝置、160萬噸/年加氫精製裝置、22萬噸/年催化重整裝置、3萬噸/年聚丙烯裝置;年產33萬噸/年的合成氨裝置、52萬噸/年的尿素裝置;年產8萬噸/年的丙烯腈裝置、7萬噸/年的腈綸裝置等;擁有50萬噸/年的化肥裝船碼頭、10萬噸/年的液態烴碼頭以及全長13公里的廠內鐵路專用線和一個工業編組站。主要產品有以「雙環」牌為主的化肥、油品系列,以「雙鈴」牌為主的化工系列和以「黃山」牌為主的腈綸系列等各類優質產品40餘種,其中15種產品獲省優、部優稱號,部分產品出口美國、日本、法國、澳大利亞、越南、韓國等國家。2003年6月,「雙環」和「黃山」兩個品牌,被中國企業品牌推進委員會審定授予「中國著名品牌」稱號。截至2005年底,安慶分公司的固定資產總額70.34億元,在冊職工3857人,其中中高級專業人才近700人。
2002年初,為了從根本上消除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安慶分公司開始進行了推行扁平化管理的前期准備,經過一年多的努力,2003年4月中旬開始,安慶分公司正式對原來的11個管理處室、10個生產及輔助單位中的68個科室和35個生產車間進行了全面整合,重新組建成9個生產作業部、9個業務服務部和12個職能管理部,實現了由「分公司—二級分廠—車間」三級管理模式向「分公司(管理部)—業務部、作業部」兩級管理模式的轉變。2005年,安慶分公司加工原料油422.26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39.85億元。丙烯腈、腈綸產量分別達到8.59萬噸和7.86萬噸,再創歷史最好水平。
經過建廠30多年,尤其是「十五」期間的建設發展,安慶分公司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發展基礎。面對新的形勢,安慶分公司將按照中國石化總部的統一部署,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改革、調整、創新、發展」的方針,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道路,通過組建一流團隊,爭創一流管理,實現一流成本控制,努力把安慶石化打造成為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國內中等規模煉化一體化企業,加快實現爭當沿江中上游煉化企業排頭兵的戰略目標。
展望「十一五」,安慶分公司願與更多的新朋老友真誠合作,共創美好未來。
其他相關:
http://ah.people.com.cn/GB/channel531/673/
安慶石化動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09da060100agql.html
安慶石化
http://ah.anhuinews.com/system/2004/06/08/000663715.shtml
安慶石化發展紀實(上)
http://www.anhuinews.com/history/system/2004/06/10/000665945.shtml
安慶石化發展紀實(下)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
❸ 公司食堂專用商用電磁爐哪個牌子好
牌子其實還是跟商用電磁爐的配置有關系的,公司食堂專用的一般都是商用電磁大鍋灶和變頻蒸飯櫃,我們購買的時候要找到專業的商用電磁爐生產廠家購買,不僅價格有實惠,更重要的是質量有保障。像我們西可集團手機用的是華為的,而食堂用的是親和力商用電磁爐,追求有品質的產品。
❹ 西可集團是國企嗎
不是國企,是獨資企業。
西可通信技術設備(河源)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移動電子通信設備設計/研發/製造/加工和銷售於一體的高科技外資企業,也是廣東省河源市手機生產基地的龍頭企業。公司注冊資本4900萬美元投資總額9000萬美元,企業類型為外商獨資經營。
❺ 河源市西可還招QC嗎
招,西可集團有三個廠,
電子廠.模具廠.西普廠,每個廠都需要人.
❻ ck什麼意思
1、Calvin Klein(美國CalvinKlein的產品品牌)
Calvin Klein(簡稱:CK),是一個美國時裝品牌,於1968年成立,創始者為同名設計師卡爾文·克萊恩,曾經連續四度獲得知名的服裝獎項;其創始人Calvin Klein1942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就讀於著名的美國紐約時裝學院(FIT)。
Calvin Klein一直堅守完美主義,每一件Calvin Klein時裝都顯得非常完美。因為體現了十足的紐約生活方式,Calvin Klein的服裝成為了新一代職業婦女品牌選擇中的最愛。
Calvin Klein有「Calvin Klein Collection」(高級時裝)、「CK Calvin Klein」(高級成衣)、「CKJ」(牛仔)三大品牌,另外還經營休閑裝、襪子、內衣、睡衣、泳衣、香水、眼鏡、家飾用品等。
❼ 諸葛亮死後蜀國內政交給誰
看了樓上諸位的回答,就知道三國史在中國為什麼不能發揚光大了。能夠稍稍讀讀《三國志》就好,甚至看看網路也能知道,另外在大學歷史學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歷史》第二卷中,對蜀國的政局言之鑿鑿,極有價值,哎!,,,可惜。。。。。。。
234年諸葛亮逝世後,為了繼續維護荊州集團的利益,繼承者是來自古荊州地區的蔣琬,升任尚書令,加官代理都護,假節,領益州刺史,遷大將軍,錄尚書事,封安陽亭侯,接替諸葛亮主持蜀漢朝政。但是僅到235年,費禕卻代蔣琬為尚書令。之後蜀國的政局就像美國的象驢之爭,操縱在蔣琬費禕手裡。在看看姜維的資料。
延熙元年(238年),姜維隨大將軍蔣琬駐扎漢中。蔣琬升大司馬後,任命姜維為司馬,多次率領偏師西進。蔣琬曾經建議從上庸方向北伐魏國,但眾人以為一旦不勝,退軍很難。於是延熙四年(241)十月,後主乃遣尚書令費禕、中監軍姜維前往向蔣琬傳旨暫緩伐魏,蔣琬於是上疏後主:「且羌、胡乃心思漢如渴。又昔偏軍入羌,郭淮破走,算其長短,以為事首,宜以姜維為涼州刺史。若維征行,銜持河右,臣當帥軍為維鎮繼。」
可見姜維隨蔣琬偏軍西征時,曾經擊敗郭淮,表現了過人的軍事才能。
延熙五年(242年) 春正月,監軍姜維督偏軍,自漢中還屯涪縣。
延熙六年(243年),姜維升任鎮西大將軍,兼任涼州刺史。
延熙六年(244年),魏大將軍曹爽、夏侯玄等向漢中,鎮北大將軍王平拒興勢圍,涪諸軍及費禕自成都相繼而至,魏軍退還。由於當時蔣琬病重,費禕遠在成都,涪諸軍由姜維統帥先於費禕援救漢中。至費禕到漢中,姜維與之一並出三嶺截攔曹爽,夏侯玄,司馬昭等魏軍,魏軍爭險苦戰,勉強逃脫,魏軍軍資損失甚多。
事實說明,諸葛亮死後,軍權依舊控制在蔣琬費禕之後,姜維只是一個2流人物。另外,姜維作為一個從西邊來的政治人物,到蜀國來分一杯羹,一開始自然不容易讓蜀國的統治集團荊州集團,和益州集團接受的。而姜維到蜀國本身沒有什麼政治資本,他唯一可以憑借的只有諸葛亮繼承人的什麼,也許是諸葛亮看到那些荊州集團的人是不可靠的,因而才援引姜維的吧。但這對姜維既是一種優勢,也是一種劣勢,因為,作為諸葛亮的繼承人的姜維,只能以完成諸葛亮的遺願自居,否者將失掉做人的道德底線,這也是姜維為什麼一直北伐的一個重大原因。
延熙十年(247年),姜維升任衛將軍,與大將軍費禕共錄尚書事。
延熙十二年(249年),朝廷授予姜維符節,這個時候姜維才開始掌握真正的軍權,離諸葛亮去世已經15年了。
而這一時期蔣琬費禕是不贊同北伐的,《三國志中》言之甚詳,如:姜維認為自己熟悉西部風俗,又依仗才兼文武,想用羌族、胡族為羽翼,並說「謂自隴以西可斷而有也」。因此,他常常提出要大舉興兵。費禕多次制止他,撥給他的部隊也從未超過萬人。費禕對姜維說:「吾等不如丞相亦已遠矣,丞相猶不能定中夏,況吾等乎!不如且保國治民,謹守社稷,如其功業,以俟能者,無為希冀徼幸,決成敗於一舉;若不如志,悔之無及」。
奇怪的問題是,250年,姜維抓到一個魏國俘虜叫郭修,是姜維的同鄉,之後蜀國當了衛將軍,253年居然把費禕給刺殺了。非常惡劣的案件,當除了把郭修處死以外,蜀國沒有任何的風吹草動。荊州集團沒有動作,後主沒有動作,姜維更沒有動作,什麼原因呢?見後文。
之後姜維完全控制了軍權。成為蜀國一大政治勢力。但是在政治上蜀國政治卻出現了大變局。
費禕突然被殺,沒有做出相應的安排,導致荊州集團在蜀國的大衰落,代之而起的是益州土著集團。
費禕死後,丞相依次是,董允,呂乂,董厥,樊建,陳祗。這些人全是劉焉,劉璋時期留下來的舊官僚。而且都在益州做過官,可謂完全的保守派,自在乎他們自己在益州的利益。史書中沒有交代他們與姜維的關系,可見,這些人對姜維根本就不在乎。所謂的姜維北伐完全是姜維自導,自演的一部戲而已。姜維北伐在蜀國的政治集團中,完全沒有依靠和後援,他本人也背孤立在統治集團之外。不支持還是好的,偶爾還要破壞,就讓人受不了了。
蜀國滅亡的原因也是,益州集團掌握蜀國政治以後,害怕在戰爭中自身的利益受到損害,因為鼓動後主投降。
在說後主,作為劉備的繼承人,荊州集團才是後主確實的依靠,但是劉備死後,諸葛亮成為荊州集團的代表,卻沒有給後主多少權利,只是把後主像佛像一樣供著。而諸葛亮死後,蔣琬費禕,依然大權在握,沒有還政給後主(是我也不會主動放棄手中的權利)。因而從這個方面來說,諸葛亮執政影響是惡劣的,而後主與荊州集團之間必然產生各種矛盾。而益州集團是荊州集團壓服才投降的。諸葛亮執政時又大勢打擊益州集團,像彭羕的被殺,懲處李嚴等等都是,益州集團對荊州集團的衰落,自然是幸災樂禍,對後主自然就不可能發自內心的支持,不過陽奉陰違,兩名三刀而已。這也是費禕被殺這么大的案件,蜀國居然沒有任何動作的原因。
因而蜀國後期在政治上有三種勢力,一是後主為首的統治者,包括後主所信任的宦官黃皓。二是益州官僚集團,他們是地方實力派,當並不支持後主,他們與後主只是一個簡單的利益結合體,有利的時候大家是一個公司的,沒利益了樹倒猢猻散,一拍兩散。而黃皓為了自己的利益有與益州集團勾結,交通陳祗等人。三是姜維為首的軍事實力。但蜀國統治中心成都地區的政治利益已經被瓜分殆盡,姜維難以立足,因為姜維只能長期在外北伐了。當姜維北伐影響了益州集團和黃皓等人的利益以後,雖然姜維掙扎,但最後只好托屯田去避禍了。這說明姜維在蜀國政局中時非常虛弱的,身為軍隊統帥,連一個宦官都不敢動,而實際上黃皓的背後有益州集團,甚至還有後主。
有人在網上說姜維沒有行政管理才能,完全是無稽之談,因為當時的實際情況是,行政權力早已操縱在益州集團手裡,姜維想管也是管不了的,管都沒管,談何才能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