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集團中國區股票
A. 中國國葯集團有哪些股票
國葯集團股票有哪些?
國葯集團全稱為中國醫葯集團有限公司,是由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以醫葯健康產業為主業的中央醫葯企業,旗下有1500餘家子公司和國葯控股01099、國葯股份600511、國葯一致000028、天壇生物600161、現代制葯600420、中國中葯00570這6家上市公司。
具體介紹如下:
1、國葯控股
國葯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國醫葯集團有限公司所屬核心企業,成立於2003年1月,於2009年9月在香港上市。公司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經營質量不斷提高,盈利能力持續增長,現已發展成為中國葯品、醫療保健產品龍頭分銷商和零售商及領先的供應鏈服務提供商,形成了醫葯健康領域產品分銷配送、零售診療、化學試劑、醫療器械、醫療健康服務等多元業態協同發展的一體化產業鏈。
2、國葯股份
國葯集團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中國醫葯公司,由中國醫葯集團於1999年12月21日發起並組建成立。2002年11月,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根據國葯股份官網內容顯示,國葯股份隸屬於中國最大的葯品、醫療保健產品分銷商國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醫葯集團的三級子公司。
3、國葯一致
國葯集團一致葯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醫葯集團、國葯控股旗下的綜合性醫葯上市公司。2016年國葯一致戰略定位為中國醫葯集團屬下的全國醫葯零售整合平台,完成了與國大葯房的整合重組,實現了「零售+分銷+工業投資」的戰略轉型與升級。
國葯集團葯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是600511,股票簡稱為國葯股份,於2002年11月27日在上交所主板A股上市。所屬行業為醫葯生物;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是600161,股票簡稱為中國生物,所屬行業為醫葯生物。
B. 中國股市的各行業龍頭股有哪些
(1)指標股:
中國石油、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石化、中國銀行、中國人壽、中國神華、招商銀行、中國平安、中國鋁業、中國遠洋、寶鋼股份、中國國航、大秦鐵路、中國聯通、大唐發電、長江電力、中國中鐵、中國太保
(2).金融、證券、保險:
招商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深發展A、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信證券、宏源證券、陝國投A、建設銀行、華夏銀行、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太保
(3).地產:萬科A、金地集團、招商地產、保利地產、泛海建設、華僑城A、金融街、中華企業
(4).航空:中國國航、南方航空、東方航空
(5).鋼鐵:寶鋼股份、武鋼股份、鞍鋼股份
(6).煤炭:中國神華、蘭花科創、平煤天安、開灤股份、兗州煤業、潞安環能、恆源煤電、國陽新能、西山煤電、大同煤業
(7).重工機械:中船股份、中國船舶、三一重工、安徽合力、中聯重科、晉西車軸、柳工、振華港機、廣船國際、山推股份、太原重工
(8).電力能源: 長江電力、華能國際、國電電力、漳澤電力、大唐發電、國投電力
(9).汽 車:長安汽車、中國重汽、一汽夏利、一汽轎車、上海汽車、江鈴汽車
(10).有色金屬:中國鋁業、山東黃金、中金黃金、馳宏鋅鍺、寶鈦股份、宏達股份、廈門鎢業、吉恩鎳業、包頭鋁業、中金嶺南、雲南銅業、江西銅業、株冶火炬
(11).石油化工:中國石油 、中國石化、中海油服、海油工程、金發科技、上海石化
(12).農林牧漁:北大荒、通威股份、中牧股份、新希望、中糧屯河、豐樂種業、新賽股份、敦煌種業、新農開發、冠農股份、登海種業
(13).環 保:龍凈環保、菲達環保
(14).航天軍工:中國衛星、火箭股份、西飛國際、航天信息、 航天通信、哈飛股份、成發科技、洪都航空
(15).港口運輸:中國遠洋、中海海盛、中遠航運、上港集團、中集集團
(16).新 能 源:天威保變、豐原生化
(17).中小板:蘇寧電器、思源電器、麗江旅遊、華星化工、科華生物、大族激光、中捷股份、華帝股份、蘇泊爾、七匹狼、航天電器、華邦制葯
(18).電力設備:東方電機、東方鍋爐、特變電工、平高電氣、國電南自、華光股份、湘電股份
(19).科 技 類:歌華有線、東方明珠、綜藝股份、中信國安、同方股份
(20).高 速 類:贛粵高速、山東高速、福建高速、中原高速、粵高速、寧滬高速、皖通高速
(21).機 場 類:深圳機場、上海機場、白雲機場
(22).建築用品:中國玻纖、長江精工、海螺型材
(23).水 務:首創股份、南海發展、原水股份
(24).倉儲物流運輸:中化國際、鐵龍物流、外運發展、中儲股份
(25).水 泥:海螺水泥、華新水泥、冀東水泥
(26).電子類:晶源電子、生益科技、法拉電子、華微電子、彩虹股份、廣電電子、深天馬A、東信和平
(27).軟 件:用友軟體、東軟股份、恆生電子、中國軟體、金證股份、寶信軟體
(28).超 市:大商股份、華聯綜超、友誼股份、上海家化、武漢中百、北京城鄉、大連友誼、新華傳媒
(29).零 售:王府井、廣州友誼、新華百貨、重慶百貨、銀座股份、益民百貨、中興商業、東百集團、百聯股份、武漢中商、西單商場、上海九百
(30).材 料:星新材料、中材國際
(31).酒店旅遊:首旅股份、華天酒店、黃山旅遊、峨眉山、麗江旅遊、錦江股份、桂林旅遊、北京旅遊、西安旅遊、 中青旅遊
(32).奧 運:中體產業、首創股份、首旅股份 、北京城鄉、西單商場
(33).酒 類:貴州茅台、五糧液、張裕A、古越龍山、水井坊、瀘州老窖
(34).造 紙:岳陽紙業、華泰股份、晨鳴紙業
(35).啤 酒:青島啤酒、燕京啤酒
(36).家 電:佛山照明、青島海爾、四川長虹、海信電器、格力電器、美的電器、蘇泊爾
(37).特種化工:煙台萬華、金發科技、三愛富、華魯恆升
(38).化 肥:鹽湖鉀肥、華魯恆升、沙隆達A、柳化股份、湖北宜化、昌九生化、滄州大化、魯西化工、沈陽化工
(39).3 G G:中興通訊、中創信測、中國聯通、億陽信通、高鴻股份
(40).食品加工:雙匯發展、伊利股份、第一食品、安琪酵母
(41).中 葯:馬應龍、吉林敖東、片 仔 癀、同 仁 堂、天 士 力、雲南白葯、康 恩 貝、九 芝 堂
(42).服 裝:雅格爾、偉星股份、七 匹狼、豫園商城
(43).通信光纜:長江通信、浙大網新、特發信息、中創信測、東方通信、波導股份、中電廣通
(44).建築工程:中國中鐵、中鐵二局、寶新能源、中材國際、上海建工、中工國際、浦東建設、中色股份、隧道股份、 路橋建設
(45).玻 璃:福耀玻璃、南 玻A、山東葯玻
(46).股指期貨:美 爾 雅、廈門國貿、弘業股份、中大股份、西北化工
(47).其 他:建發股份、魯 泰A、珠海中富、紫江企業
(48).參股券商:遼寧成大、吉林敖東、亞泰集團、錦江股份、大眾交通、海欣股份
(49).創投板塊:龍頭股份、紫光股份、復旦復華、力合股份
(50).災後重建:四川金頂、四川路橋、重慶路橋、重慶鋼鐵 渝 開 發
C. 中國現代股票引入的背景和過程
中國股市的發展歷史:
1904年-2019年,從清王朝的一場股災開始,拉開了中國股市的序幕,這115年間,幾經風雨,多少榮華富貴如夢。
1大清王朝的股災
1903年,英國人麥邊,像成千上萬的淘金客一樣,漂洋過海來到上海,設立了一家名叫藍格志拓植公司,藍格志是一個橡膠產地的名字。
一年後,1904年上海西商眾業公所成立,是中國第一家證券交易所。
但是,上海西商眾業公所是由英、美商人創辦和控制的證券交易所,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進入上海租界,西商眾業公所停業為止,整整存在了50年。
上海西商眾業公所成為近代中國證券市場上出現最早、歷時最久、涉及范圍最廣的證券交易所。
而此時的麥邊跟上海西商眾業公所尚未扯上什麼關系,但幾年後,確是他發跡的平台。
麥邊號稱他的藍格志公司經營橡膠種植園,開挖石油、煤炭,採伐木材,但其實什麼都沒有,這就是一家皮包公司。
瞎折騰了好些年,這個洋漂也沒掙下什麼錢。
此時,倫敦傳來了消息,讓他為之一振:
1908年每磅2先令,1909年底猛漲到每磅10先令,1910年4月達到最高峰,每磅12先令5便士。
倫敦的橡膠股票水漲船高,一家新成立的橡膠公司發行100萬英鎊的股票,半小時就被搶購一空。
這讓麥邊意識到,他發財的機會來了。
他花錢連篇累牘地請人在上海的中英文報紙上大肆吹噓「橡膠時代」的到來,像極了100年後的今天,這個套路屢試不爽。
廣告極具煽動性,向人們灌輸,有什麼別有病,沒什麼別沒錢,橡膠一定要有,生活中必不可少。
藍格志公司的廣告長時間地佔據了很多有影響的中外大報的頭版。
他的宣傳攻勢就像過節不收禮一樣,反復洗腦,收到了奇效,藍格志公司的名氣打出去了。
為了進一步吸引上海的有錢人購買藍格志股票,麥邊人為地操縱股票的價格。
藍格志橡膠股票
麥邊坐莊,搶購股票,等價格上漲之後,大筆拋出,再次以更高價格搶購,幾個來回下來,藍格志股票被越炒越高,一票難求,這是不是很熟悉。
另外,麥邊像模像樣地每周召開一次董事會,裝模做樣地拿出「從產地拍來的電報」,向董事們報告近期的橡膠產量。
他深諳人性,每季度給購買藍格志股票的「股東們」發一次紅利,每股可拿到12兩5錢銀子。
這一幕,像不像互金P2P,麥邊要的是你的本金!
面值約60兩銀子的股票很快就在西商眾業公所的交易中突破1000兩一股的大關,麥邊迅速聚斂了大筆錢財。
任何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都是不能允許其他國家在自己的領土上成立證券交易所的,否則,下場便是任人宰割。
此時,西商眾業公所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從1909年底到1910年初的幾個月里,南洋地區新成立的橡膠公司有122家,至少有40家總部設在上海。
這些公司有的剛剛買地,有的也不過才把橡膠樹苗種了下去,甚至還有很多是皮包公司,它們紛紛在報紙上刊登廣告。
當時有一家名叫「地傍橡膠樹公司」的股票,在上海西商眾業公所開盤價為每股25兩白銀,不過一個多月後就漲到了白銀50兩,整整翻了一倍。
匯通洋行嘉道理照搬麥邊的套路,每個季度給股東發放紅利,一股7兩5錢銀子。
他們忽悠的本領更勝一籌,聲稱自己經營的薛納王公司出產的橡膠質量比藍格志公司更好,吹到最後,竟然後來者居上,股價超過了藍格志。
白克爾父子開設的祥茂洋行在股票發行前夕,先購買報紙版面,大肆吹噓股票價廉利厚,開市當天,收買大批流氓到匯豐銀行門口冒充顧客,搶購股票。
祥茂洋行宣稱,認股者意外踴躍,只能酌情減少,認購不足百股者,可保留20%的股票,認購1100至500股者,可保留10%的股票,餘款退還。這樣一來,他們的股票一上市就成了搶手貨。
是不是又看到了飢餓營銷的情景呢。
1910年3、4月,上海橡膠股票的最高股價不斷被刷新,不過現銀交易已經為數不多,大多是空盤交易。
搶購狂潮讓很多人一夜暴富,這更加激起了人們的投機慾望,以至於股票的實際價格超過票面價值數倍、甚至數十倍。
另外,上海的錢庄還向投機者提供貸款,除了信用貸款之外,他們還接受實物貸款,實際上是讓投機者用已經購得的橡膠股票作抵押,獲得新的貸款去購買新股票,只要橡膠股票價格不下滑,錢庄是不會虧本的,而且抵押的股票還在不斷的升值。
像不像今天的加杠桿炒股票,沒錯,一模一樣,從清朝就開始了。
各個公司隨心所欲地哄抬股價,最高時,藍格志公司的股價竟然超過票面二十七八倍,高達1500餘兩。
歷史數據顯示,在當年的橡膠股災爆發前,華人大約搶購了80%的股票,剩餘20%則為在滬外國人買走。
僅1910年6月一個月內,西商所就安排了30隻橡膠股票上市,其中英國公司佔了三分之一,一舉捲走白銀1350萬兩。
華商在上海投入的資金約2600萬至3000萬兩,結果上海這個遠東最大的金融中心已經無資可融,市面上的流動資金,尤其是錢庄的流動資金,都被橡膠股票吸納殆盡。
1910年6月,倫敦股市暴跌,上海橡膠股票隨之狂跌。7月,麥邊眼看著擊鼓傳花玩不下去了,當月,捲起全部款項跑路了,帶著巨額的財富,便人間蒸發了。
隨後,上海錢庄自救失敗,上海金融業崩潰,全國性恐慌隨之發生,南京、鎮江、揚州、蘇州、杭州、寧波等六大經濟重鎮倒閉了18家著名錢庄和票號,全國主要的民族資本金融機構全被沖垮。
自1903年以來,中國連續六年的經濟增長被這場全國性的橡膠股災所摧毀,步入大蕭條。
粗略統計,華商在此次股災中損失約4500萬兩白銀,而當時清政府的年可支配財政收入不過1億兩左右。
這場股災加劇了財政危機,外國資本趁火打劫,也為清政府統治的終結埋下了伏筆。
股災次年,1911年,清政府將商辦鐵路「收歸國有」,以路權為抵押向列強借款,由此引發「保路運動」,並進一步導致辛亥革命的最終爆發。
清朝亡!
2台灣股票市場
1920年7月1日,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開業典禮,在延安東路四川路口的德士古大樓,這是上海第一家華人開設的證券交易所,9年後,黯然落幕。
1921年1月,上海歷史上第二家由華人開辦的證券交易所,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簡稱華商所)正式開業。
華商所成為上海證券交易的統一市場,為遠東最大的證券交易所,交易規模盛極一時。
1937年,「八•一三」抗戰後,上海淪陷,華商所處於停頓狀態。
1943年12月,在汪偽政府的干預支持下,偽華商所重新復業開盤。
1945年初,股市逆勢飛揚,進入近乎瘋狂狀態,股價漲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幾乎天天漲停板。
同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抗日戰爭取得勝利,汪偽政權垮台,偽華商所壽終正寢。
此時,杜月笙登上了舞台,沒錯,就是民國三大亨之一的杜月笙。
當時,證券市場黑市猖獗,國民政府為取締黑市買賣,決定設立上海證券市場,聘杜月笙、王志莘、徐寄庼等人為籌備委員會。
1946年9月,資本金為十億元的上海證券交易所(簡稱上證所)宣告成立,推選杜月笙為理事長,王志莘為代總經理。
1947年,上海證券交易所大廳
上證所的成立,標志著上海證券交易市場已形成統一組織的格局,成為上海當時唯一的證券交易市場, 擁有個人經紀人169名,法人經紀人如交通銀行、中國農民銀行等51家。
但此時的經濟已經逐步走向崩潰的邊緣,在這種情況下,證券交易自然十分清淡,市場一蹶不振。
而場外交易猖獗,不少投機商除股票外,還拚命投機買賣黃金、銀元、美元,企圖大撈一把。
1949年5月,上海迎來解放,面對各種投機買賣、嚴重擾亂市場的現狀,上海市軍管會責成中國人民銀行按規定比價收兌偽金圓券、黃金、銀元和美鈔。
同年,6月10日,下令封閉上證所大樓,對從事非法活動人員進行審查處理。上證所正式解體,舊上海的證券市場從此結束。
1949年,蔣介石潰敗,將國民黨及政府機構遷移台灣,同時,股票市場也隨著蔣先生來到了台灣。
1962年2月9日,台灣交易所正式開業。
設立初期,上市公司僅 18 家,總市值僅約 68 億新台幣,且流動性嚴重不足,全年換手率甚至不到百分之十。
股市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都是一潭死水。
到1969 年底,上市公司也僅 42 家,發展速度非常緩慢。
台灣股市大股東操控盛行,常常出現記者夥同大股東發布虛假利好、提前布局老鼠倉的股市黑幕。
股價波動劇烈,常被戲謔為「蠻荒時代」。
盡管台灣同胞沒有發明「韭菜」這個詞,但在當時,炒股跟賭博差不多。
鑒於股市的不規范,台灣當局於 1968 年 4 月頒布《證券交易法》,有效制約了股市操控行為,為市場有序發展奠定了基礎。
此時,恰逢西方發達經濟體開始全球性產業鏈配置,台灣經濟迅速融入,憑借外部需求和加工貿易的繁榮,60-70 年代中國台灣步入工業起飛階段。
由於實體經濟的向好,1972 年初,台灣股市經歷了長期的低迷後開始拉升,並且連續兩年量價齊升,1973 年底台灣股指一舉站上 514。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外部需求轉弱,疊加全球經濟蕭條和外部沖擊的影響,台灣股市呈長期震盪調整走勢。
與此同時,台灣地區經濟發展模式轉向重化工業,包括電力、交通、鋼鐵、船舶、石化等資本及技術密集型產業。
其中,最著名的「十大建設計劃」,包括中山高速公路、核能發電廠、高雄造船及石油化工等重化工建設。
基礎建設投資極大地拉動了經濟發展。
1955-1984 年 30 年間,台灣 GDP 年均增速中樞基本保持在 15%左右,這也為股市繁榮埋下了伏筆。
1984年,台灣交易所從美國引進了當時最先進電腦交易系統,台交所的證券處理能力一步跨越到世界領先水平。
1985年,商業集團國泰發生擠兌,引發了信用危機,台灣加權指數暴跌至636點。
1986 年,美日簽署「廣場協議」。受此影響,國際熱錢湧入島內,1986年上半年,股市悄然反彈,台灣加權指數第一次站上了1000點大關。
1987年7月,當局正式宣布取消外匯管制,這一試圖與香港、東京爭奪亞太金融中心的政策,國際熱錢更是洶涌而至。
1987年10月,指數創新高4673點,此時距離1985年636點的最低位,只過去26個月。
兩年七倍的行情,意味著前所未有的賺錢效應。
暴風驟雨式的上漲太刺激了心,新開戶數量激增,台灣股市進入了大散戶時代。
這一幕像極了我大A股。
兩岸的同胞擁有許多共同的美德,比如勤勞、善良、以及對於股市莫名的迷戀和自信。
1988年6月的第一個周,市場突破前期最高點4673。在短短八個月內,整個市場歷經了腰斬和再創新高。
1988年6月,整個台灣地區活躍的證券賬戶才不到70萬,而到了年底,這一數據已經達到了160萬。
經核准開業的證券商由原先的 20 家激增到 373 家,為流動性引來巨大的增量成長。
券商經紀人成了香餑餑,吳宗憲走紅前,就在證券公司做銷售。甚至一個在台北券商看過幾年大門的保安,幾經包裝,成功地混進一家台中券商擔任總裁。
為了搶奪大戶資源,有經紀人在夜總會為大客戶叫100個小姐的鍾、開100瓶XO,通過這種手段為自己打廣告,招攬客戶。
面對這場潑天富貴,清潔工、服務員、大學生……整個社會都被裹挾其中,整個社會陷入一種紙醉金迷之中,早上買股票,晚上三溫暖。
抱著一夜暴富心態走進股市的賭徒們缺乏最基本的投資常識,他們對公司財務和經濟概念毫不關心。
拜佛求票成為常態,也不管菩薩是否懂得如何炒股。股票代碼里含8就容易上漲,因為吉利。
1988年6月9日,指數突破5000點,7月突破6000點,8月站上了8000點。
投資者們一廂情願的相信,股市永遠漲,這是一場不會停止的舞會,誰敢攔我,誰就是在擋我的財路。
1988年9月,剛剛上任三個月財政部長郭婉容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將恢復對散戶徵收證券交易所得稅,出售股票市值超過300萬元就需要繳稅。
一石激起千重浪,處於8800點高位的股票市場本就十分脆弱,投機者每天都在見頂和新高之間猶疑,交易所得稅成為壓在駱駝上的最後一根稻草。
從9月24日到10月21日,指數連續十八個交易日無量跌停,日成交額從700億台幣驟減到10億。
貿然推出政策,進而導致股災,這一幕是與半夜雞叫印花稅是多麼的相似。
雖然通過救市,一個月內指數大漲20%,且成交量創出新高。但不少人覺得大勢已去,在市場強力反彈的高位抽身離去。
反彈力竭而衰,11月指數再度掉頭向下,最終股市創出新低跌破5000點。這與2015年A股的暴跌如出一轍。
台灣行政院長俞國華覺得經過大調整之後,跌破5000點的股市不會再有大的危險了。
這位經歷過西安事變的大人物,萬萬沒有想到,博傻式賭博般的台灣股市會迎來最後的瘋狂。
指數在短短半年內,就從4873的低點實現翻倍,市場迅速站上了10000點的大關,股民們紛紛在交易大廳開香檳慶祝。
台灣股民慶祝指數突破10000點,1989,中國台灣
巨大的賺錢效應,吸引著更多普通老百姓跑步入場。台灣人口2000萬,到1989年四季度時,活躍賬戶數已高達400萬,全民炒股的時代。
各階層都無心工作,沉迷其中,公務員要等休市才工作,教師要開著收音機上課,家庭婦女挎著菜籃走進券商營業部。
閉著眼睛買股票都能賺錢,交易空前活躍,1989 年第四季度,台灣指數的成交額達到 3060 億美元,相當於1988 年全年成交規模,日均交易量更是超過東京和紐交所之和。
即使如此高的成交額和換手率,跟日後的A股相比較,也僅是剛剛打個平手。
股民們一邊在墳場走夜路,一邊給自己壯膽。閉著眼睛邊走邊說,沒事兒、沒事兒。
整個市場都在拚命的博傻,賺差價,沒人關心公司的實際運營情況。
台灣中國國際商業銀行,總市值一度超過美國五大行的總和,盡管利潤只是它們的零頭。
1988 年 4 月,新奇毛紡剛剛突破 67 元,毫無基本面,僅有重組的殼價值,隨後股價開始在半年內突破 225 元。
更為誇張的是一家在台北經營一間小酒店和一座野生動物園的公司,六福發展
在 1989 年 1 月 25 日的收盤價僅為 51 元,然而在接下來的 25個交易日,一路上漲,在 3 月 3 日一口氣漲到了 148.50 元。
使得這家公司市值達到 8.3 億美元,超過當時紐約的廣場酒店、香港的文華東方和曼谷東方三家世界一流酒店的市值總和。
類似的一幕日後在A股市場還會重復上演。
這與2015年中國中車市值超過空客和波音總和的情形,有異曲同工之妙。
還記得當年我大A股48元每股的中國石油嗎?中國神油,當時有人叫囂著這股票買了就留著,可以當做傳家寶呢。
80 年代末,台灣市場憑借不足 200 家的上市公司,貢獻了超過東京和紐交所之和的成交規模。
真的,兩岸同胞在炒股方面的膽魄和勇氣,充分證明了台灣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盛極而衰,吹起來的泡沫總有炸裂的那一天,更何況是這么巨大的一個泡泡。
1990 年初,日本股市崩盤。
1990年2月,台灣加權指數創下12682的歷史最高點後,轉頭向下,一泄如注。
同年8 月,海灣戰爭爆發。
從1990年2月至9月期間,股指以創紀錄的速度大跌一萬余點,到 1990 年 10 月 1 日,跌至 2485 點的谷底。
幾乎垂直暴跌,1500億美元的財富灰飛煙滅,股民們損失慘重。
在股指跌到最低點2485後的10個月,隔海而望的滬深交易所正式成立了。
3中國A股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
當時的上海市市長朱鎔基出席了開業典禮,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李祥瑞授權總經理尉文淵在交易大廳敲響正式開市的第一錘。
當日收市後,全天共成交93筆,成交金額為1016萬元。其中股票交易的筆數為17筆,交易金額為49萬元。其餘成交的都是企業債、金融債和國債。
這與日後單日成交量1萬億相比,1000餘萬元的日成交量顯得如此單薄。
正是這這一小步,邁出了中國股票市場的一大步。
D. 汽車股龍頭股票有哪些
汽車有以下股龍頭股:
1.上汽集團。
2.廣匯汽車。
3.銀輪股份。
4.天成自控。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汽車製造公司,成立於2004年11月29日,總部位於上海。公司主要業務涵蓋整車、零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汽車金融等。
公司於1997年11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4)現代集團中國區股票擴展閱讀
新疆廣匯集團是一家業務涉及能源開發、汽車服務、現代物流等為一體的企業,創建於1989年5月2日,總部位於烏魯木齊。
2000年5月26日,集團旗下公司廣匯實業股份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2016年,成功收購寶馬在中國最大的經銷商——寶信汽車(香港上市公司),並更名為廣匯寶信。公司旗下產業有廣匯能源、廣匯汽車等。
2021年8月2日,2021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新疆廣匯集團位列第444名。
2002年,廣匯集團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和自治區實施「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換戰略」帶來的歷史機遇和發展契機,進軍液化天然氣(LNG)產業,全力以赴投資LNG項目。項目計劃總投資90億元,分期建設。全部工程完成後,LNG年生產能力可達到40億立方米。屆時,將形成集天然氣銷售、機械加工、運輸業等為一體的巨大產業鏈,綜合收入可超過150億元。
汽車服務業是隨著廣匯集團近年來積極參與國有企業改制而崛起的新興產業,是廣匯集團重點發展的三大產業之一。通過近4年的整合和精心運作,目前已形成了以廣西機電、河南裕華汽貿、新疆機電3家汽車服務企業為主導,集汽車銷售、服務為一體的廣匯汽車服務的產業格局,現有4S專賣店52個,24個品牌專賣店,代理銷售的國內外品牌達88個。
E. 112家央企名單 股票代碼
打不贏。 就算劉備不歸附曹操,作壁上觀,僅憑東吳一隅之力也根本無法與百萬之師(演義)抗衡,第一,北方多戰騎,而且士卒眾多,作戰勇猛,而東吳聽到曹操來襲,早已經人心大亂。 第二,曹操有北方大部領土作後援,而東吳只有江東一地,後勤補給和長期消耗戰是問題。 第三:當時東吳已經有很多大臣准備收拾包袱另尋新主。
F. 韓國現代集團在中國有哪些合資公司
現代集團 韓國現代(HYUNDAI)集團曾是是韓國5大財團之一,世界五百強排名前一百名。創始人鄭周永從1946年至1951年期間先後創建了現代汽車、現代土建、現代建設等公司,70年代又建立了現代重工業公司,從而使現代集團成為以建築、造船、汽車行業為主,兼營鋼鐵、機械、貿易、運輸、水泥生產、冶金、金融、電子工業等幾十個行業的綜合性企業集團。1940年,鄭周永在漢城成立了當時罕見的汽車修配廠,這是現代集團最早的雛形。1946年,鄭周永開辦了「現代汽車修理所」,這是鄭周永第一次把「現代」作為一個商業性企業的名稱,隨後鄭又創辦了「現代土建社」。1950年,鄭周永將「現代汽車修理所」和「現代土建社」合並為現代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從此拉開了創建「現代王朝」的序幕。在家人的協助下,鄭周永率領現代集團在韓國創造了一系列讓人嘆為觀止的輝煌:現代集團下面的旗艦企業——現代建設集團是韓國建築業的第一大企業,在韓國的18座核電站中,有12座是現代建設集團所修建;現代汽車集團,韓國的第一大汽車企業,20世紀70年代,製造出韓國第一輛國產汽車,其蔚山工廠是世界第一大汽車工廠;現代重工集團,是全球最大的造船廠;現代電子是全球第二大晶元製造商……1992年,現代集團的銷售額佔到了韓國整個國民收入的16%,達到驚人的532億美元,出口額達到87億美元,佔全國出口總量的12%,在韓國的國民經濟中舉足輕重。下轄的企業達到46家、涉及的領域包括電子、建築、汽車、鋼鐵、造船、石化……成為韓國當之無愧的第一企業。上世紀90年代,鄭夢九將叔父擠出現代汽車公司,2000年他趁鄭夢憲出差之機企圖奪權,挑起「王子之亂」。鄭周永對此極為不滿,召見鄭夢九讓他斷了爭奪集團董事長職位的念頭,作為補償,讓他管理現代的汽車業務。鄭周永隨後宣布,鄭夢憲擔任公司董事會主席、鄭夢准掌控現代重工業集團。從此,現代家族三分天下,兄弟之爭暫且平息。2001年3月鄭周永去世後,鄭夢憲按父親遺命繼承了現代公司。然而兩年後,鄭氏家族再度上演「豪門恩怨」。現代集團最優質的資產現代汽車和現代重工獨立出去後,其他十幾家企業大則大矣,卻多是負債累累,集團還要承受對朝投資的重負。2003年14日韓國金剛高麗化工(KCC)集團宣布,通過對現代集團主要子公司股份的控制,它已收購了現代集團,KCC的名譽總裁鄭相永將行使現代集團的經營權,現代集團實際上已經成為KCC集團的子公司。 鄭周永鄭周永,韓國現代的創始人,擁有43家關系企業,15.5萬名員工,年營業額達512億美元(現代汽車為92億美元),除汽車、建設等核心企業,還包括造船、重電機械、電子等關系企業,目前是一家股票上市最少,外國資金最低,最具「韓國色彩」的企業團體,在此全球分工合作的世代,成為獨立特行的一匹車壇黑馬。鄭周永出生在現屬北韓的江原道通川郡貧農家庭的鄭周永,小學畢業後即四處打工維生,起初是做手推車工過活,至1942年,用不多的資金開辦了一家汽車修理廠。朝鮮戰爭戰結束後,他藉助曾經做手推車工的建築工地經驗最終在建築事界獲得一席之地,並因興建駐韓美軍營舍、軍修護用車輛等事務埋下日後與福特汽車合作設廠的伏筆。 世界車壇的一匹黑馬趁著在建築界風生水起的大好時機,鄭周永以在1962年經營貿易及製造機械、汽車零件而設立的現代洋行為基礎,於1967年的12月與福特汽車公司合作,創立了現代汽車,正式向重工業進軍。早期是以福特Corte-ira及Granadae兩種車款做基準車,開發適合韓國使用的車種,成績平平。也許是經營的理念無法達到共鳴,鄭周永於1967年另與日本三菱集團的汽車部門簽訂技術合作,研發「小馬 (Pony-)」車款,由於三菱車廠全力支持技術移轉,造型簡潔俐落,經濟省油的小馬車,具備了良好的性能與實用性,上市後在海內外都贏得很高的評價,特是首度進軍北美,即獲致滿堂采。現代車廠「小馬」車群駛向世界的最大汽車市場-北美的良好勢頭,讓鄭周永領悟到「高品質」才是立於不敗之地的保證,於是不僅大量投資於研發部門,更在三菱汽車的技術支持下,不斷更新各樣生產設備,例如最新的計算機操控機器人,符合英國MIRA、日本MC標準的測試儀器一應俱全,使產品在材料、零組件、成車完整的各階段,都經由嚴密的檢測,而獲得一致的高品質。另在蔚山車廠興建長達二十公里的環狀試車場,隨時了解設計中的原型車,以及剛下線的新車,在各種路況及路面測試的結果,做為立即改善修正的參考。這種種的努力與執著,隨後就得到回饋,新改款小馬車於1983年問世,大量外銷加拿大,好評如潮。稍後,1.6L的「明星(Stellar)」推出,外銷也十分成功。現代車廠同年在加拿大建廠,就近生產新車。1985年,為因應北美地區需求,而研發的卓越(Excel)小轎車,一上市就被北美地區的消費者接受,1985年以8萬5千輛的空前銷售量,創下加拿大當年進口車的冠軍紀錄,同年在美國則賣出17萬輛的佳績,成了世界車壇含人感佩贊嘆的一匹黑馬。「不求人」的生產體系對這些成績,鄭周永並不就此自滿,他不僅要讓現代汽車在韓國擁有第一位的市場佔有率,更進一步,要在世界汽車市場上,居於主動和領先的地位。因此,他堅持要有自主開發的能力。現代車廠早在1976年,也就是建廠8年後就擁有了自己開發成功的新車型1981年與三菱汽車合資(三菱出資10%),到1983年就開發出第二款新車,並於1985年在加拿大魁北克省設立年產10萬輛規模的車廠。又為因應汽車產業電子化的趨勢,鄭周永於1882年設立現代電子,成為現代汽車現代化的有力後盾。而現在現代車廠則努力朝自製率95%的目標挺進,1988年自力研發噴射供油系統的全新引擎,則是現代車廠協同下游廠商通力合作,卓然有成的結果,鄭周永仍繼續推動從素材到零件,都能自力研發與製造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現代車廠絕大多數生產機具,包括計算機硬設備,多是國產品。同時為提高品管,並沒有採行日本式的「實時控制系統」,而實施高層次的垂直整合方式,目前的年平均產量為115萬輛小客車。現代車廠現今行銷世界128個國家和地區的車款有卓越(Exc-el)、伊蘭特(Elantra)、索納塔(Sonata)及與伊蘭特共用平台的酷派(coupe)跑車等四種車型。而伊蘭特車款曾勇奪1992、93年澳洲越野大賽量產車組的冠軍,並得到英國汽車專業雜志「What Car」最值得購買的中型房車榮銜;卓越則入選1994年美國汽車年鑒(Car Book)最佳安全小型房車;索納塔於1993年初登上中國大陸,一至五月就賣出了4萬輛。而最讓汽車同業感佩又羨慕的,是在鄭周永的堅持與督促下,現代車廠於1992年的底特律車展上,很驕傲的推出完全自力研發成功的第一款概念車HCD-I,流暢的線條,前衛的造型,在兩盞炯炯有神的鷹眼式大燈烘托下,立刻征服了北美的車迷,最「可怕」的是這輛雙座小跑車的售價只要1.4萬美金,即使日本車界也在暗自盤算因應的對策。時隔一年,現代車廠又在1993年的底特津車展中,亮出第二張王牌-HCD-Ⅱ,前二後一的座位設計、四缸可變正時多氣門2.0L引擎、ABS防死鎖煞車系統、超寬扁胎,正是不折不扣的情趣跑車設計。"現場主義"的經營理念現代汽車能在短短的期間內,超越韓國最有歷史及規模的起亞汽車廠,並在世界車壇上揚名立萬,鄭周永獨樹一幟的經營理念――現場主義」是成功的關鍵:他不但要所有的家族15個弟弟、8個兒子和1個女婿,全都站在經營的第一線上,他自己更經常與「現場」――生產線保持密切的聯絡。他又大膽的啟用了韓國一向不重視的理工學系出身的幹部,這些以「現場」為工作重點的管理者,自然成為鄭周永在各個現場的「感應器」,而完全掌握關系企業的實時狀況。然而可惜的是,1987年7月,以現代機械為主,開始出現了「罷工」問題,並迅速波及到整個現代企業集團,結果集團內的12家企業所組成的「勞工協議會」,要求鄭周永退出經營陣容,最後,工資決定權與經營權交給各公司的總經理之後,罷工風波方告平息,但是集團內的六家主要企業,則進入休業狀態。勞資糾紛不斷,使得現代集團損失了很多營運的時機和業績,以1992年1月間,現代汽車蔚山車廠罷工期間,影響出口歐洲及亞太地區的損失金額,超過12億5千萬美元,這還不包含修復廠房及設備所需的530萬美元。不過目前現代汽車的接棒者鄭世永承繼了兄長的精神力行「現場主義」,現代汽車在世界車壇的風采似乎並無衰減。朝世界第五位邁進事實上,鄭周永也曾面臨「是否繼續生產汽車?」的重大扶擇時刻:1980年,剛上台的全斗煥政府勵求政治清廉,為有效改善社會貧富不均的嚴重情況,採取抑制財團勢力的種種措施,而於1980年的8月及1981年的2月毅然採行重化工業調整措施。面對政府這兩波強勢調整措施,鄭周永只能在「充實發電設備」及「發展汽車產業」間,選擇一個生存空間,結果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發展汽車產業,甚至還「不服輸」地回拒了通用(GM)汽車投資50%的動作,步入完成自主性的開發、生產及銷售的「韓國汽車」產業時代,而現代的目標,則是讓目前排名世界第七位的韓國汽車業升級為世界第五位,僅次於日本、美國、德國和法國。然而要實現世界五強的目標,現代還有很多路要走,比如一定要進軍中國市場。進軍中國市場對現代來說是一個新課題,在加拿大、美國市場的成功經驗並不一定能用於中國市場,因為當前中國市場和現代成立之初的韓國市場相似,轎車尚處在由財富和的地位象徵向家用消費品過渡的階段。盡管中國目前市場規模不大,且需求較為分散,但對現代汽車的五強夢卻是相當關鍵的一環。有資料表明,中國在十年內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之一。2000年,現代汽車在中國設立了現代、起亞「中國本部」,著力開拓中國市場。目前該公司在國內已開設了60多個服務網點,供應車輛修理設備和正統零部件。更重要的而是,2002年現代汽車與北京汽車工業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合資建立了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並且得到了國家相關部委和北京市的全力支持。據悉,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的年生產能力預計為10萬輛,並計劃在2005年將產量提高到20萬輛。目前,現代索納塔和伊蘭特轎車銷售勢頭良好,伊蘭特甚至還在中國車市慘淡的10逆市反彈,取的月售1.3萬輛的佳績。從1967年至今,相比我們了解的百年老品牌,現代汽車實在是太年輕了,但是就是這個初生牛犢讓我們看到了韓國汽車在世界汽車工業上的希望與地位。按照這樣的「現代速度」,世界第五的「現代目標」也就算不上什麼奇跡了。
G.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哪些股票代碼
600850華東電腦:上海華東電腦股份有限公司;002268衛士通:成都衛士通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002415海康威視: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600562國睿科技:國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990四創電子:安徽四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停牌中);002544傑賽科技:廣州傑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停牌中);002368太極股份: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停牌中)
(7)現代集團中國區股票擴展閱讀: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總部設在北京,所屬二級成員單位58家,三級公司184家,分布在全國18個省市區。其中,有7家公司是上市公司,包括傑賽科技、海康威視、太極股份、華東電腦、四創電子、衛士通和國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集團公司注冊資本47.68億元,2013年實現總收入1200億元。
集團公司承建了數百項國家及省市電子政務和金融信息化系統工程,「中國國家政府網」、「國家電子政務信息平台」等;並為國家「金宏」、「金審」、「金盾」等「金」系列信息化工程提供了技術支撐、裝備和系統服務,為推動國民經濟信息化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
H. 北京現代汽車有上市嗎股票代碼是多少呀
北京現代還沒有上市。
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現代」),於2002年10月18日成立,是中國加入WTO後被批準的第一個汽車生產領域的中外合資項目,被確定為振興北京現代製造業、發展首都經濟的龍頭項目和示範工程。
歷經13年的發展,北京現代已構建起百萬產銷體系,產品線涵蓋了A0級、A級,B級及SUV等主流細分市場,產銷累計超過600萬輛,實現銷售總收入超過6000億元,納稅超過800億元,帶動就業超過20萬人,為北京市經濟增長,為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被譽為中韓經貿合作的典範。
I. 問中國高科和哪些股票是同板塊的
中國高科屬於上海板塊股,同一板塊的有:長江投資、開開實業、陸家嘴、錦江投資、東方創業
1、長江投資
公司現代物流業業務功能涵蓋國際貨運、公共信息平台、國內快件、倉儲配送、市內貨運等。上海陸上貨運交易中心是上海市唯一政府授權的道路貨運公共信息平台。公司依靠強大的信息平台、電子信息系統網路和長江流域及海外的眾多代理機構提供全方位的物流配套及增值服務。
2、開開實業
上海開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系經上海市人民政府財貿辦公室和上海市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於1992年12月28日批准,由上海開開公司改制為定向募集的股份有限公司。
3、豫園商城
上海豫園商城地處上海中心商業區,是一家集黃金珠寶、餐飲、醫葯、工藝品、百貨、食品、旅遊、房地產、金融和進出口貿易等產業為一體,多元化發展的國內一流的綜合性商業集團和上市公司( 600655),旗下擁有眾多以中國馳名商標、中華老字型大小、上海市著名商標和百年老店等為核心的產業品牌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