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集團股份 » 德寶集團控股股票今天

德寶集團控股股票今天

發布時間: 2022-02-06 08:22:14

㈠ 邵氏集團的邵氏大事記

年份 邵氏大事記
1896 邵醉翁出生。
1898 邵人出生。 (注 1: 根據《中國電影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5],邵人生於1898年5月10日。黃仁、梁海強等合編的《中國電影電視名人錄》[台北,今日電影雜志社,1982] 則說邵生於1899。)
1901 邵仁枚出生。
1907 邵逸夫出生。
1924 邵仁枚到新加坡、馬來亞籌備電影發行公司。 (注 2: 年份根據邵仁枚為新加坡國家電影資料館所做的口述歷史訪問所言。)
1925 邵氏兄弟在上海成立天一影片公司,創業作為《立地成佛》。
1928 上海明星、大中華、民新、友聯、上海及華劇公司聯合組成六合影業公司,與天一展開激烈的競爭,被稱為「六合圍剿」。 邵醉翁派遣六弟逸夫長期在南洋協助邵仁枚,建立發行及放映網路。 (注 3: 邵氏機構網頁稱邵逸夫於1926年往南洋,但一般的研究資料都認為邵逸夫是在「六合圍剿」以後才往南洋的,由於還沒有找到更充分的理據去支持前者,因此在這里採納後一個說法。)
1931 天一拍攝首部片上發聲影片《歌場春色》,為中國有聲電影技術帶來突破。
1933 天一與粵劇名伶薛覺先合作,在上海拍攝首部有聲粵語電影《白金龍》。
1934 邵醉翁來港建立「天一港廠」,廠址位於九龍土瓜灣北帝街42號,在港公映的第一部作品為粵劇電影《泣荊花》。 1937 天一港廠改名南洋影片公司,由邵人代替邵醉翁主持業務。
1946 邵人加入大中華影業公司成為股東之一,並租出南洋片場予大中華作拍片之用。
1950 南洋影片公司改名邵氏父子公司,由拍攝粵語片改為拍攝國語片,屬下南洋片場亦改為邵氏製片廠。
1952 邵氏父子公司官方雜志《電影圈》(港版)出版。
1955 邵氏粵語片組成立。 在星洲攝制第一部以邵氏名義出品的粵語片《星島紅船》。
1957 邵氏父子公司首次與韓國合作,攝制《異國情鴛》,由日籍的西本正(賀蘭山)擔任攝影。 邵逸夫赴港接掌製片事務。 邵氏官方電影雜志《南國電影》在港出版。
1958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成立,邵逸夫擔任總裁,同時在九龍清水灣買地籌建邵氏影城。邵氏父子公司改為在香港經營戲院及影片發行業務。 《貂蟬》於第五屆亞洲影展中獲最佳女主角(林黛)及最佳導演(李翰祥)等五個主要獎項。 1959 《江山美人》於第六屆亞洲影展中獲最佳影片。 與日本東寶株式會社合作,在港拍攝《香港三小姐》。 鄒文懷加入邵氏兄弟為宣傳主任。
1961 南國實驗劇團成立,由顧文宗任團長,為邵氏培訓演員。 。
1962 李翰祥導演的《楊貴妃》於康城影展獲優秀技術大獎 ,以表揚其內景彩色攝影的成就。
1963 《梁山伯與祝英台》在港、台兩地屢創賣座紀錄,掀起黃梅調電影熱潮。 李翰祥離開邵氏兄弟,往台灣自組國聯公司。
1966 由胡金銓執導的《大醉俠》,標志新派武俠潮流的形成。 邵氏兄弟另一官方雜志《香港影畫》出版。 美國《生活雜志》(Life)大幅報導邵氏影城風貌。
1967 張徹導演、王羽主演的《獨臂刀》上映,票房超過一百萬港元,從此開創以男演員為主導的陽剛路線。
1969 方逸華加入邵氏兄弟,初在采購部工作。
1970 鄒文懷離開邵氏兄弟。
1971 與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演員訓練中心,由孫家雯主持,取代南國實驗劇團,全面培訓新人,並於同年11月發行股票,正式成為上市公司。
1972 李翰祥重返邵氏兄弟,首部作品為《大軍閥》。許冠文擔任片中男主角。
1973 羅烈主演的《天下第一拳》,打入美國電影市場,深受西方觀眾歡迎。 楚原導演的《七十二家房客》叫好又叫座,令已衰落的粵語電影重新興起。 與英國咸馬公司(Hammer Film Proctions)合作恐怖片《七金屍》(Dracula and the 7 Golden Vampires),由姜大衛、施思、彼得古城(Peter Cushing)主演。 香港邵氏基金會成立,以資助醫院、教育機構、設立獎學金及師資培訓為主。 張徹代表邵氏兄弟,組織長弓公司。
1974 許冠文離開邵氏兄弟。 呂奇創辦金禾影業公司,包拍邵氏兄弟影片。 長弓公司開始在台灣拍片。 邵逸夫獲英女皇頒發CBE勛銜,由港督麥理浩爵士主持授勛。
1975 邵逸夫宣布投資六千萬港元拍攝詹士克維爾(James Clavell)的暢銷小說《大班》(Taipan),並於翌年在邵氏影城開拍。 邵醉翁於2月17日逝世。
1978 邵氏兄弟在荷里活投資一千六百萬美元拍攝《地球浩劫》(Meteor, 1979),主演者包括辛康納利(Sean Connery)、妮妲莉活(Natalie Wood)、亨利方達(Henry Fonda) 等。 1980 邵逸夫成為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最大股東,並出任公司董事局主席。
1982 邵逸夫投資列尼史葛(Ridley Scott)導演,夏里遜 (Harrison Ford) 主演的科幻經典《2020》(Blade Runner)。
1985 邵氏兄弟基本停產,院線則出租予潘迪生的德寶電影公司。
1986 邵氏兄弟將影城出租給無線電視。
1988 邵氏兄弟與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合組大都會電影公司,由方逸華負責,創業作為《撞邪先生》。
1999 以六億元將七百多部電影版權售予馬來西亞財團Usaha Tegas Sdn Bhd(該財團稍後在香港成立天映娛樂有限公司)。
2001 邵逸夫與方逸華成立電影動力有限公司,創業作為《絕色神偷》。
2002 邵逸夫創立「邵逸夫獎」,用以表揚在數學、醫學及天文學三方面有傑出成就的科學家,每年獎金金額達一百萬美元,被譽為「東方諾貝爾獎」。
2003 與中國星合作投資十一億港元,於將軍澳工業村興建「香港電影城」。(以上資料來自 )

熱點內容
全聚德歷史股票 發布:2025-05-15 15:14:00 瀏覽:600
山西汾酒股票歷史數據 發布:2025-05-15 14:25:57 瀏覽:568
全國多少股票型基金 發布:2025-05-15 14:23:43 瀏覽:659
forum能源科技股票行情 發布:2025-05-15 14:23:02 瀏覽:207
為什麼基金整體下跌 發布:2025-05-15 14:22:58 瀏覽:804
商業銀行怎麼做普惠金融 發布:2025-05-15 14:19:49 瀏覽:313
通化金馬股票歷史股價 發布:2025-05-15 14:19:07 瀏覽:280
600837海通證券股票歷史行情 發布:2025-05-15 14:09:59 瀏覽:582
私募股權基金怎麼弄 發布:2025-05-15 14:05:12 瀏覽:112
創業環保股票歷史最低 發布:2025-05-15 14:02:48 瀏覽: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