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恩集團股票
Ⅰ T·布恩·皮肯斯的「並購狙擊手」
皮肯斯似乎註定是為石油而生。父親供職於美國俄克拉何馬州的一家石油公司,二戰時期,母親在當地的物價辦公室負責汽油等物品的供給與調劑工作。1951年,皮肯斯從俄克拉何馬州州立大學地質學系畢業之後加入了菲利普石油公司(PhillipsPetroleumCompany)。
四年之後,他和兩個夥伴合作創辦了石油勘探公司(PetroleumExplorationInc.)並出任董事長,1964年,該公司更名為梅薩石油(MesaPetroleum)。1968年,梅薩石油吞並了當時比自己大30倍的哈葛頓製造公司(HugotonProctionCorporation),將當時美國最大的天然氣田納入囊中,到了1981年,梅薩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獨立石油公司之一。
皮肯斯深知,資源擁有量是決定能源公司企業價值最重要的因素,而在資本市場初顯鋒芒後,他又進一步意識到,要尋找石油與天然氣蘊藏,去紐約證交所比去墨西哥灣或其他未開發地區勘探要便宜得多。「我們找出最不堪一擊、被低估、管理不善的石油公司,鎖定其中一家,大舉投資。我們會敦促這家公司做該做的事:把股東權益還給股東。要是管理層拒絕,我們就發動收購攻勢,強迫他們改變,或是直接掌控公司。」進入上世紀80年代後,梅薩石油「蛇吞象」式的並購接二連三地展開了。
1981年初,皮肯斯擁有城市服務公司(CitiesServices)價值400萬美元的股票,約占總股本的5%。在皮肯斯向該公司管理層提出合並的要求遭到拒絕後,他尋找合作夥伴展開惡意購並,提出要收購城市服務公司51%的股份,對方則以攻為守提出了要收購梅薩,雙方拉鋸一年多的結果是城市服務公司被西方石油公司購並。皮肯斯雖未能成功收購,但經過此番炒作之後,城市服務公司的股價已經漲了好幾倍,它最早持有的400萬美元股票最後出手時已經暴漲到3000萬美元。
之後,皮肯斯還以相似的方式挑戰了海灣石油(GulfOil)、菲利普石油公司和聯合石油(Unocal)等公司。到了1986年9月,皮肯斯的個人資產已經達到了1.07億美元。但咄咄逼人的作風也給皮肯斯戴上了「公司襲擊者」的帽子,因為,在許多人看來,他就是一個收購目標公司大量股份,然後惡意收購該公司,威脅該公司以高價回購這些股份獲利的「投機商」。
Ⅱ T·布恩·皮肯斯的玩轉能源市場
投機者不可能永遠勝利。1996年,皮肯斯因在天然氣價格的一場豪賭中下錯賭注而背上了沉重債務,導致梅薩石油公司被其他公司購並。但是,離開了梅薩的皮肯斯並沒有放棄能源市場的投機機會,1997年,他建立了BP資本管理公司,下設BP資本能源商品基金(BPCapitalCommodity)和BP資本能源股本基金(BPCapitalEquity)兩只對沖基金。
皮肯斯之所以能夠玩轉能源市場,在於他意識到自己在這個市場中的強大影響,並通過一次次大膽而准確的「預言」、對各種相關事件的炒作和加深與共和黨的關系來進一步增強自己的這種影響力。
2004年5月,當紐約原油期貨價格徘徊在40美元/桶時,皮肯斯在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采訪時大膽預言國際油價將會漲到50美元/桶以上,而當時輿論普遍認為油價將跌穿35美元/桶。但事實證明他是對的。2005年他繼續唱多,在這年「卡特里娜」颶風的幫助下,原油價格飆升了37%,皮肯斯當年共有15億美元入賬。2007年9月,他又在CNBC上表示油價將突破100美元/桶;去年7月,他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再次大膽預言,由於石油產量提高有限,三年後國際油價將重新回到2008年147美元/桶的高位。
油價上漲不僅增加了BP商品基金收入,也推高了能源類股票的價格,使得BP股本基金自然賺得盆滿缽滿。皮肯斯還大肆做空受油價上漲打擊的化工、橡膠、玻璃等行業的股票。2000年,皮肯斯的投資收益高達5000%,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
正因為他在石油市場上的影響力,皮肯斯被業內人士稱為「油神」,並進入《福布斯》評選的最富有的400名美國人之列。截至2008年9月,皮肯斯的個人凈資產達31億美元。他稱自己是當今世界上「最幸運的老頭」,並坦言自己在70歲以後所賺的錢要比他70歲以前所賺的都要多,僅70歲以後所交的個人所得稅就占其一生中所交個人所得稅總額的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