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光巨能集團股票
『壹』 壽光巨能特鋼咋樣
還可以啊,我現在有兩個同學在裡面上班,兩三千左右
『貳』 山東壽光巨能特鋼
有GrC15的軸承鋼嗎?60型號的圓棒嗎?
『叄』 壽光巨能集團是國企還是私企
應是國有企業。
山東壽光巨能電力集團公司簡介
山東壽光巨能電力集團公司是集發供電、特鋼生產、澱粉生產及澱粉深加工、電氣設備製造等於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控股供電公司、發電公司、金玉米開發公司、特鋼公司、電氣公司等5家子公司。現有幹部員工6500人,資產總額35.5億元。
近年來,集團遵循「以電為主、多業並舉」發展戰略,在鞏固電力主導產業經營水平的同時,大力實施多元化經營,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2005年,集團實現銷售收入51.6億元,利稅4.4億元,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居全省縣級供電企業第一位,跨入全國工業企業500強和全省工業企業50強。公司連續13年保持省級文明單位和全國電力「三為」服務達標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被山東電力集團公司授予全省首批「一流管理縣供電企業」,被國家電網公司授予全國首批「一流縣供電企業」。
『肆』 有誰知道山東壽光巨能電力集團的職工待遇水平
風箏之都--濰坊。
下面是簡介:
----------------------------------------------------
濰坊市位於山東半島中部,轄4區、6市、2縣、三個市屬開發區,總面積1.58萬平方公里,人口850萬,是世界風箏都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濰坊是山東半島的交通樞紐。境內有濟青、濰萊、東青三條高速公路和膠濟、膠新、大萊龍、益羊、青臨五條鐵路,全市公路通車里程761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05公里。有濰坊港、羊口港兩個國家二類開放口岸。濰坊機場已開通北京、上海、廣州、海口等航線,是全國四大航空郵件處理中心之一。濰坊到濟南、青島機場僅一個多小時的車程。
濰坊物產豐富、資源充足。全市平原和沿海低地佔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土地肥沃,地勢平坦,十分適宜開發和建設。北部海岸線長140公里,有4462平方公里的淺海、灘塗和濱海平原,發展重化工業、裝備製造業、海洋漁業等產業空間廣闊、潛力巨大。境內已發現礦產資源58種,開采利用42種,藍寶石儲量居全國之最,地下鹵水靜儲量58億立方米,居全國首位。全市年平均降水量600-700毫米,擁有大中型水庫25座,其中峽山水庫最大庫容量14億立方米,為全省之最。濰坊電力主要來自裝機總容量為3000多萬千瓦的山東電網,另有裝機總容量100萬千瓦的發電廠和自備電廠,電力供應充足。勞動力資源豐富,全市現有就業勞動力60多萬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27萬人,具有中高級以上職稱的9.2萬人。
濰坊有著雄厚的產業經濟基礎。一二三產業比例為14.5:54.8:30.7。農業是山東省重點產糧區和全國重要的農副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全市農產品年生產總量達1920萬噸,加工出口能力900萬噸,有500多種農產品出口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禽肉出口佔全國的40%。工業經濟發展迅速,現已形成機械裝備、海洋化工、紡織服裝、造紙包裝、食品加工、電子信息等優勢產業,有45種主導產品生產規模居全省同行業第一,32種產品居全國同行業前列。流通貿易繁榮興旺,全市各類商品交易市場1400多處,其中年交易額過億元的專業市場達80多處,年交易額510多億元。
濰坊自古以來人文薈萃,英傑輩出。「三皇五帝」中的舜、齊國政治家晏嬰、東漢經學大師鄭玄、北魏農學家賈思勰等都出自濰坊;孔融、范仲淹、歐陽修、蘇東坡、鄭板橋等曾在濰坊執政理事。近代涌現出了王盡美、陳少敏、王願堅、王統照、臧克家等一批革命家、文學家、藝術家。濰坊名勝古跡、人文景觀眾多,濰坊風箏、楊家埠木版年畫等中外馳名,擁有十笏園、范公亭、山旺化石、恐龍化石、沂山國家森林公園、青雲山、青雲湖等旅遊景點。
二、經濟發展
近年來,濰坊市委、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中央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堅持全黨抓經濟、重點抓工業、關鍵抓投入、突出抓招商,著力解決觀念更新、機制轉換、結構調整、環境建設「四個關鍵問題」,突出抓好工業強市、擴大開放、民營經濟、農業「三化」、城市化和科教興濰「六個戰略重點」,集中用好招商引資、發展民營經濟、做強做大現有企業「三大殺手鐧」,取得了改革和建設的新成績。在2003年實現「一個高於,兩個過千億」(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GDP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銷售收入過千億元)、2004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增加值、銷售收入、利稅以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利用外資「六個兩年翻番」的基礎上,2005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471億元,財政總收入141.6億元,地方財政收入70.7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00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1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017元。
(一)培植發展「三個一批」,推動結構優化升級。堅持重點抓工業,以建設現代製造業基地為目標,加強銀企聯合,拓展發展空間,聚集開業規模。按照產業集聚、企業集群的要求,明確園區功能定位,突出行業特點,注重產業鏈條延伸,著力構築起一批以大企業為主體,以項目為載體,科技含量高、產業鏈條完整的規模化、集約化工業積聚帶和工業園區,使其成為吸引外資的熱點和全市工業經濟新的增長點。一是組織實施了中心市區內工業企業「退城進園」。通過「退城進園」,調整了結構,集聚了規模,優化了產業布局,提升了產業產品檔次和水平。二是依託各類開發園區建設大企業工業園。藉助各工業園的規模效應和品牌效應,吸引了一大批國內外配套廠家落戶濰坊,帶動了周邊地區大批中小型配套生產企業為其提供配套產品,帶動形成了一批區域支柱產業。三是加快北部沿海地區重化工基地規劃建設。以承接日韓台等國家和地區產業轉移為重點,以重化工為主導產業,通過綜合開發,盡快形成優勢產業隆起帶,構築區域經濟新優勢。以優勢產品為基礎打造知名品牌,以知名品牌為基礎打造大型企業集團,以大型企業集團為依據打造支柱產業,重點培植一批支柱產業、大型企業集團和知名品牌,以此加快結構調整步伐,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到去年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3833家,9家企業銷售收入過50億元,其中3家超過150億元;有4家進入中國企業500強,28家進入全國大型工業企業行列,8家進入全省百強;有10家企業11支股票上市;有12個中國名牌產品,4個中國馳名商標,7個國家免檢產品。
(二)突出抓好招商引資,全面擴大對外開放。牢固樹立「濰坊以外就是外,藉助外力加快發展」的理念,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的「要務之要務、重點之重點、中心之中心」來抓,通過有效的獎懲措施,充分調動引資者、投資者、服務者、領導者四個積極性,形成了全黨動員、全民參與的招商引資格局。抓住國際產業轉移和建設半島製造業基地的機遇,重點引進「大高外」項目,不斷提高利用外資水平。精心組織風箏會、魯台會、菜博會、花博會、綠博會等節會活動,為招商引資提供了良好平台和載體。去年引進到位市外資金621.1億元,同比增長15.3%;實際利用外資15.9億美元,同比增長56.9%。美國卡特彼勒、日本伊藤忠、瑞士汽巴公司等14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濰坊。千方百計擴大出口,大力發展加工貿易,加快發展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去年完成進出口總額39.4億美元,增長29.5%。
(三)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增強發展活力。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一系列政策規定,做到了「四個放開、六個一樣」,即放開膽量,放開政策,放開領域,放開發展;把民營企業同國有企業一樣關心,一樣重視,一樣支持,一樣幫助,一樣享受政治經濟待遇,一樣作為各級領導的政績看待,在全社會營造了有利於民營經濟發展的濃厚氛圍。到去年底,非公有(民營)經濟戶數達到17.5萬戶,同比增長5.1%;注冊資金515.8億元,增長32%;納稅額88.5億元,增長39.8%。
(四)高度重視「三農」問題,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大力實施「三化三帶動三變」戰略,農業基礎地位進一步鞏固。農業產業化、標准化、國際化水平不斷提高。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到44家;基本建立起了質量標准、質量認證、監督檢測三大體系,省級以上優質農產品基地達到31萬公頃;2005年農產品出口創匯7.5億美元,蔬菜、禽肉出口分別佔全國的五分之一和三分之一。認真貫徹各項支農惠農政策,扎實推進農村稅費改革,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很大改善。
(五)、積極放開搞活,繁榮發展服務業。把繁榮發展服務業作為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來抓,除國家明令禁止的外,一切服務業領域均對民資、外資開放,取消一切不利於服務業發展的政策規定,杜絕一切對服務業的亂檢查、亂收費、亂罰款,充分發揮區位、資源、傳統三大優勢,重點發展金融、物流、旅遊、休閑娛樂等產業,不斷加大對服務業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激發了服務業發展活力。2005年實現服務業增加值438億元,同比增長16.3%。
(六)、加快北部沿海開發,建設現代化經濟新區。響應國家啟動環渤海經濟圈發展戰略,貫徹省委、省政府建設半島城市群和製造業基地重要部署,把加快沿海經濟開發作為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增強整體競爭力的重要舉措,突出重化工和製造業特色,突出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和諧發展,高起點、高標准、高效益規劃,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快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進度,積極構建新型沿海產業體系。目前,「兩線四點」框架初步形成,四個項目區基礎設施基本配套,具備了項目進區條件。計劃利用2至3年的時間,所有項目區都形成規模,見到成效;利用5至10年的時間,把北部四個項目區建設成為經濟外向度高、綜合實力強、服務功能完善、生態環境良好的現代化經濟新區。
(七)、優化經濟環境,為加快發展創造條件。按照優惠的政策、優美的環境、優良的秩序、優質的服務的「四優」標准,努力營造「窪地」效應。在硬環境建設上,以生態市建設為總抓手,在全市規劃實施了「十大生態工程、百個建設項目」,加強了城市建設和管理,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城市品位提升,面貌煥然一新。爭創成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榮獲「中國特色城市獎」和2004年度「山東省適宜人居環境獎」,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已通過省級考核,國家級濰坊出口加工區正式封關運行。在軟環境建設方面,只要不違法、不違紀,符合城市規劃和環保要求,一切優惠條件都可以談,外地能夠利用的一切優惠政策都可以用。組建了市、縣兩級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完善提升了市長公開電話功能,出台了加強經濟發展軟環境建設的規定,建立了有獎舉報制度,組織開展了企業評議機關和工作人員的「雙評」活動,全市經濟發展軟環境明顯改善。
(八)、統籌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努力構建和諧社會。不斷提高科技教育發展水平,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濰坊高新區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全國領先。普通高考本科錄取人數連續5年居全省第一,初中升入高中學生比例高於全省平均水平9個百分點,素質教育走在了全國前列,高職學院發展到10所、在校生8萬多人,位居全省首位。每年實現城鎮就業10萬多人,確保了離退休人員養老金和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按時足額發放,對城鄉低保對象做到了應保盡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達310多萬人。連續3年每年解決10萬農村人口吃水困難,實施了「村村通油路」工程,基本實現了「村村通客車」。廣泛開展了建設「信用濰坊」及文明單位等創建活動,加快了「平安濰坊」建設步伐。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整體推進,世界風箏文化傳播中心逐步形成,公共衛生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和傳染病救治體系初步建立。
去年,胡錦濤總書記把濰坊的壽光市確定為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個人聯系點,到壽光進行了調研並到濰坊視察指導工作,發表了重要講話,要求「必須繼續堅定不移地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鍥而不舍地抓好發展這個第一要務」。省委、省政府專門在壽光召開了現場辦公會議,會商了重點支持濰坊和壽光加快發展的措施。全市上下深受鼓舞,精神振奮,決心以總書記講話統領各項工作,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站在新起點、抓住新機遇、實現新發展。突出抓好招商引資、做強做大現有企業、發展民營經濟三大重點,提升農業「三化」、城市建設、基礎教育三大亮點,突破服務業、技術創新、北部沿海開發三大薄弱環節,打破土地、資金、人才三大瓶頸制約,確保今年實現「一個目標、兩個確保、五個個新突破」的奮斗目標,即實現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目標;確保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確保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措施落實到位;實現做強做大現有企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繁榮發展服務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三北」開發的新突破。力爭用三年左右時間,使全市部分經濟指標再翻一番,部分經濟指標實現五年翻兩番。努力將中心城市逐步建設成為「兩基地、兩中心、一樞紐」,即以海洋化工、動力機械、紡織和高新技術產業為基礎的現代製造業基地,以高級職業技術教育為特色的文化教育產業基地;具有國際影響的世界風箏文化傳播交流中心,半島地區重要的商貿物流中心;聯系山東半島城市群的重要交通樞紐。爭取到2010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2500億元,年均增長13%以上,到2020年達到6500億元,年均增長10%以上,人均8000美元左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現代化。
三、社會事業
在集中精力搞好經濟建設的同時,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統籌發展各項事業。不斷提高科技教育發展水平,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列入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濰坊高新區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全國領先。普通高考本科升學率連續三年居全省首位,職業教育在校生達10萬人以上,初中生升入高中段學生比例高於全省平均水平9個百分點。每年實現城鎮就業10萬多人,確保了離退休人員養老金和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按時足額發放,對城鄉低保對象做到了應保盡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達310多萬人。連續三年每年解決10萬農村人口吃水困難,實施了「村村通油路」工程,基本實現了「村村通客車」。廣泛開展了建設「信用濰坊」及文明單位等創建活動,加快了「平安濰坊」建設步伐。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整體推進,世界風箏文化傳播中心逐步形成,公共衛生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和傳染病救治體系初步建立,我市運動員邢慧娜奪得第28屆奧運會女子萬米金牌。
今後,我們將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突出抓好第一要務,推動經濟社會更快更好地發展。將中心城市逐步建設成為「兩基地、兩中心、一樞紐」,即以海洋化工、動力機械、紡織和高新技術產業為基礎的現代製造業基地,以高級職業技術教育為特色的文化教育產業基地;以具有國際影響的世界風箏文化傳播交流中心,半島地區重要的商貿物流中心;聯系山東半島城市群的重要交通樞紐。爭取到2010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2500億元,年均增長13%以上,到2020年達到6500億元,年均增長10%以上,人均8000美元左右,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2005年的目標是,努力實現「一個高於,六個新突破」,即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實現招商引資、做強做大現有企業、發展民營經濟、農民增收、城市建設管理和服務業發展的新突破。今年一季度,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12.7億元,同比增長16.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91.5億元,增長57.7%;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41.3億元,實現銷售收入530億元,利稅47億元,分別增長34.3%、45%和3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6.8億元,增長16.6%;外貿進出口總額8.8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3億美元,分別增長50.2%和137.9%;財政總收入26.7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3.7億元,分別增長26%和33.4%。
美麗富饒的濰坊,已成為創業的熱土,生活的樂園。我們真誠歡迎海內外朋友來濰坊投資興業,共謀發展。
---------------------------------------------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9133716.html?si=6
『伍』 山東壽光巨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公司簡介
集團堅持走多元化發展之路,先後投資40多億元,新上了150萬噸特鋼項目、10萬噸變性澱粉項目、3萬噸賴氨酸項目、2×155兆瓦熱電項目,有力地促進了集團持續快速健康發展。2006年,集團實現銷售收入60.9億元,利稅6.16億元,利潤3.6億元。特鋼公司自主研製開發了優質碳素結構鋼、合金結構鋼、軸承鋼、齒輪鋼、管坯用鋼、抽油桿用鋼等18個系列30多種產品,成為山東省特種鋼材的主要供應商。金玉米開發公司建成了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聖玉」牌玉米澱粉被評為「中國名牌」,綜合實力進入全國澱粉行業前三強。熱電公司的2×155兆瓦熱電項目於2006年11月全面建成投運,年可發電20億千瓦時,供熱140萬噸,成為集團新的經濟增長點。電氣公司引進世界先進技術,開發出具有國內一流水平的電氣產品,2006年該公司銷售收入突破1億元,在全省電氣製造企業穩居第3位。
未來幾年,集團將秉承「堅持創業、持續創新、努力創優」的理念,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突出自主創新、節能降耗、低成本擴張三個重點,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努力推動企業又好又快發展,力爭2008年銷售收入過百億,利稅過十億。
『陸』 山東壽光巨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山東壽光巨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特鋼、澱粉、發電、電氣等產業於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下屬特鋼公司、金玉米開發公司、熱電公司、電氣公司等8家子公司,是中國工業企業500強之一。現有幹部員工6500人,資產總額42億元。
法定代表人:田其祥
成立時間:2005-10-10
注冊資本:55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7078322807230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壽光市渤海南路1757號
『柒』 壽光巨能集團
巨能集團是壽光電力公司控股,然後一些投資公司和個人參股的公司
如果是新去員工的話一個月也就1000+,轉正後有五險一金,過年過節還發點購物卡,工作幾年後能多點,不過也不到2000
在巨能工作關鍵是穩定,也不像晨鳴那麼累
『捌』 山東壽光巨能興業熱電有限公司怎麼樣
山東壽光巨能興業熱電有限公司是1998-07-25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國有獨資),注冊地址位於壽光市台頭鎮政府駐地。
山東壽光巨能興業熱電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70783706386929N,企業法人李樹明,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山東壽光巨能興業熱電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電力生產(有效期限以許可證為准)(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山東壽光巨能興業熱電有限公司對外投資2家公司,具有1處分支機構。
通過愛企查查看山東壽光巨能興業熱電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