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股票 » 中國弟一個玩股票的人

中國弟一個玩股票的人

發布時間: 2021-04-30 13:45:07

⑴ 中國第一個上一百元的股票

億安科技。
自1990年12月19日中國股市誕生以來,概念股就如影隨形、層出不窮,從中國最早的「三無」概念股(中國上市公司中公司的股本結構中無國家股、無法人鎖定股、無外資/B股)或稱「五無」概念股(中國上市公司中公司的股本結構中無國家股、無法人鎖定股、無外資股、無內部職工股和無轉配股,所有股份全部都是社會公眾股,即完全由可流通股構成的股票),到先引出中國股市1999年「5·19」大漲行情、後又催生出中國的第一隻百元股億安科技(000008)的「網路」概念股(指上市公司介入到信息網路產業,包括有線電視網、電子商務、計算機網路軟硬體開發、互聯網服務中的一種行為)。
中國的第一隻百元概念股億安科技(000008)出現於2000年2月15日,當日,億安科技股票憑著「高科技概念」突破百元,最高上沖到105.74元,收報於104.88元,成為中國的第一隻百元股。隨後兩日繼續上沖,2000年2月17日最高價126.31元。現在雖已過去10多年,但追憶起來,不僅僅是聊增些飯後談資,抑或還有些許借鑒意義。

⑵ 中國第一隻股票是什麼股票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中國第一隻股票是 流動,才是股票的生命 如果說「小飛樂」的誕生是秦其斌的創舉,那麼「小飛樂」股票的流通則是黃貴顯的成就。 在一張拍攝於1986年9月26日的黑白照片的背面,黃貴顯記下了這樣一段話:「代理股票交易第一天,第一個進營業廳的是一個推著輪椅的顧客,他是6點前來的。因為外面人多,公司提前半小時開門營業。」這是他的相冊中眾多關於股票記錄的鏡頭之一。 實際上,在飛樂音響以及隨後的延中實業成功發售後不久,作為「證券商」代表的秦其斌,就不得不面對一個難題:買了股份的人,能不能變現出去?在現實中,雖然股票能夠保本付息,但是如果遇到婚喪嫁娶之類的急事,或者乾脆就是持股人不想再持有,想把這些股份轉出去變現,怎麼辦? 「有女總要出嫁,有兒總要結婚。這樣不嫁不婚的,難道只好等著老死嗎?」黃貴顯聽到這種抱怨時,很受刺激。於是,他和同事胡瑞荃等開始設計方案,並向人民銀行打報告要求放開股票交易。1986年8月,上海市政府召開會議,聽取關於股份制的匯報,胡瑞荃到會做了《股票的生命在於流動》的發言,反映市民「有女要出嫁,有兒要結婚」的呼聲。這次會議後,證券股票交易的方案被批准了。 1986年9月26日,在上海南京西路1806號,新中國第一家證券交易櫃台——靜安證券營業部誕生了,上市交易的只有飛樂音響和延中實業兩只股票。9點正式開盤,飛樂音響開價55.6元,比起一年多前的股價,漲幅超過了10%,當天上市的100股股票不到一個半小時即被搶購一空。 開市不到兩個月,中國終於有了股票櫃台交易的消息,傳到了世界很多地方。 1986年11月23日,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當時的董事長凡爾霖聞訊而來。在此之前,鄧小平在接見凡爾霖時,將一張飛樂音響的股票,當作禮物贈送給凡爾霖。深諳股票之道的凡爾霖看到股票上不是自己的名字,執意要親自到上海去過戶。 20年過去,黃貴顯對那天的情景依然記憶猶新。工作人員在小飛樂股票上寫好凡爾霖的名字,蓋好章。凡爾霖問,要多少過戶費?陪同來的人民銀行上海分行行長李祥瑞說,免了吧。凡爾霖笑著說:「還是你們中國好,不像我們美國,只認錢。不過今後你們買美國股票,要過戶,我可不能給你們免費。」 股票櫃台交易,得到了上海市民的熱烈擁護。開業之後,上海南京西路1806號靜安證券業務部外,排隊的人經常能在街上繞好幾個圈,長得看不到隊尾,以至引起了交通管理部門對交易所的不滿。 靜安證券交易所的成功,使決策者產生了信心,也促使更多的老百姓願意投入到股票投資理財中。在這種情況下,1990年11月26日,經國務院授權,由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建立的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這是建國以來內地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幾天之後,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深圳證券交易所試開業。 隨著證券交易所的成立,股市風雲以及沉浮其間的故事、人物,開始不斷地演繹並展現在普通中國人面前。一個叫楊懷定的普通工人,辭去公職,投身其中,不久之後,就被人們稱為了「楊百萬」。在「楊百萬」等人的帶動下,大批中國人走進了股市。 由此,中國股票交易市場全面啟動,億萬中國人的生活與此息息相關。股票及股票交易,使得中國人告別了單一銀行存款的資產打理方式,股票、基金,甚至黃金、藝術品投資,走進了越來越多中國人的家庭。 2007年5月底,伴隨著當時股市的不斷飄紅,滬深兩市賬戶合計已經過億。從1990年12月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之初鮮有人敢嘗試股票,到如今「有上億的人在炒股」,僅用了17年時間。

求採納

⑶ 玩股票的人最後下場是什麼

巴菲特也是玩股票的,一度成為世界首富。但在中國,大部分炒股者都沒這么幸運,能跑贏通脹已經算不錯的了。
每個炒股的人都夢想著一夜暴富,可是事實總是給人無情的打擊,賺錢的總是少數人,那麼在股市中真的很難獲得成功嗎?是否很難成為短線高手呢?我想這個問題觸及了很多技術上和心態上的問題,下面我給大家一一道來。
首先是技術問題。技術問題其實我想很多人都知道一二,什麼MACD,KDJ之類的東西,而且很多人更知道MACD是長期技術指標KDJ是短期技術指標,可是如果你只看幾個技術指標是否就可成為短線高手呢?顯然在當今的股票市場賺錢是很難的,不被套就挺好了。沖動是魔鬼,我想很多迷戀這幾個指標的都成魔鬼了吧,被庄耍我想很多人都不好受?為什麼我說你被耍了呢?難道技術指標不可信嗎?我覺得這個問題非常好回答。試想一下,如果大多數人都按簡單的幾個技術指標買股票,那麼一旦技術指標發出買進信號而大家又都跟了,那麼豈不是大家都能賺大錢啊?哪有這樣的好事呢?天下可沒有免費的午餐啊!現在的庄不是過去的莊家了,現在股票市場這么亂,幾個爛指標完全可以是庄刻意做出來給大家看的,不是嗎?如果你還迷戀,那顯然是誤入歧途越陷越深啊!技術指標固然有點用可是決不能成為我們的買股票的指導原則,真正的股票高手也不是光看看幾個指標就成了高手的吧。那麼短線高手需要的是什麼呢?其實真正的高手都會盯住自己選的股票靜觀其變,觀察成交量瞬時變化以判斷出庄的行動軌跡,只有捕捉到庄的動作你才能更清楚自己該怎麼做!有人會說我不炒有庄的不被坑不就行了吧?那我想你一定不會成為短線高手,無庄就沒有高收益而只有讓漫長的黑夜無情的吞噬你的熱情。建議花費2-3個月去游俠股市模擬炒股,多練習,堅持下去就會見成效。學開車肯定要去駕校,但炒股很少有人去培訓,去做模擬練習。這是新手虧損的主要原因。
下面說說心態上的問題。很多人買了股票就希望它即刻帶來效益,可是往往事與願違,天天盼著他漲反而不漲,總想換股騎黑馬。但是您有沒有想過即使你換股了,你這又是一賣一買又花了多少手續費呢?自己算算就該知道,如果你換了一支新股只漲了不到2%那您是不是就相當於不掙錢呢?如果你換股之後你原來的股票又漲了不少,你相當於賠了多少您算過嗎?我想您不會想這么多吧?為什麼我敢說您換股時沒想這么多呢?首先就是您的意志不堅定,如果是為了蠅頭小利您換股幾乎一定會吃虧,就好像你和一個人談戀愛,可是你又總想換換新鮮的,反而最後可能落得兩頭不是人。買股票也是一樣,自己選好買了的股票持股就要有耐心,哪怕您擔心它下跌您會虧損,起碼您對它觀察了一段時間有了了解可以做波段吧?做股票要有耐性,反復觀察自己的股票你一定可以看出什麼蛛絲馬跡的。短線高手並不是您想像中的一有好股就能挖出來,而是他總會非常了解自己熟悉的一些股票的性格或者善於挖掘埋藏在人們不知道的角落裡的股票。而如果說挖掘股票沒有耐心觀察又怎能挖出來呢?所以大家要知道其中的長時間的忍耐,做股票其實和做人一樣,都要戒驕戒躁,穩重踏實而又不缺乏果敢。

⑷ 中國炒股最牛的人是誰

如果硬是要分出中國炒股最牛的人是誰,說實在話,我也不知道。

在這個變幻莫測的股市裡,牛人何其多。每個投資者的眼裡對牛人的看法都是不一樣的,怎樣才是牛呢?

淘股吧里流傳著一個人,叫趙老哥。八年一萬倍,從十萬做到十億,他牛嗎?

在很多人眼裡看來,他實在是牛到不行。不過,在不同的投資者眼裡不一定都覺得他牛,畢竟大家的投資方式都不一樣。

趙老哥的操作方式是短線打板,資金滾動的速度當然是很快,伴隨大風險是必然的。

十萬起步是真的假不了,途中加杠桿也很正常,十萬加3倍杠桿變30萬,起步資金就能變成30萬,滾動起來會有更高的收益。

當資金變成一百萬兩百萬的時候再加杠桿呢?以這種方式做到八年一萬倍,十萬變十億也不是不可能的。

確實有很多人不相信有趙老哥的存在,我也懷疑。要說這樣的收益率,確實不得不承認是個牛人,不管是用什麼樣的方法,不可否認。

徐翔大家都知道,是個牛人。雖然他靠的是內幕交易,被查出來了才知道他靠內幕,沒被查出來之前也是杠杠的一牛人。

我是想說,不管是用什麼方法,加杠桿也好,能做到如此卓越的成績就是牛人。

不應該分出中國炒股最牛的人是誰,股市動盪,誰也不知道下一波戰役誰是優勝者。我們只需要知道有這樣的牛人存在,我們只需要向他們學習好的方面,借鑒與成長!

⑸ 誰是中國第一創始人

中國股市三個第一的創始人
集團公司總經理董英到企業檢查指導

「更多的時候,我們把車停在不能前行的半山,人下到谷底。看看不遠,但上來的時候,往往是夜裡兩、三點鍾了」。

現任馳宏公司總經理陳進當時帶著一幫人找礦,一找就找了4年多。「花了近7000萬元,我們找到了1號、8號和10號礦體,總金屬噸超過300萬噸—事實證明我們成功了」。

成功了的不僅僅是陳進他們。陳進背後的千千萬萬股民,才是最大的贏家。陳進他們的作為,成了日後被中國股市驚呼的「3個第一」的邏輯起點。

中國股市3個第一

在找、探礦進程快速推進和樂觀前景的鼓舞下,陳進服務的雲南會澤鉛鋅礦一方面進行了分離式的改造,並最終於2000年7月18日改制為雲南馳宏鋅鍺股份有限公司,另一方面,在找到的1號、8號和10號深伏礦體所在的地表,投資約4億人民幣,建成了日采選鉛鋅2000噸的數字化礦山,並於2004年底投運;在此前後,改制後的公司決定走出大山,在曲靖經濟開發區1347畝地塊上,建成了主要生產電鉛10萬噸、電鋅10萬噸的新廠。

正是會澤生產區的「脫胎換骨」和曲靖冶煉廠建設投運的神速進展,為國有資本和千千萬萬的社會公眾股民源源不斷地製造著財富。

2004年4月20日雲南馳宏鋅鍺股份有限公司A股「馳宏鋅鍺」(代碼:600497)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以此為標志,馳宏開始成為公眾公司,在為國家賺錢的同時,開始為千萬股民創造財富。沒有懸念的是,隨著國際有色金屬行情的回暖並持續走高,「馳宏鋅鍺」上市即欣逢「牛市」。

2006年,市場價格進一步上漲,推動馳宏創造了中國股市上三個第一:一個是有史以來每股收益(凈利潤)最高紀錄,目前還沒有哪一家打破過它;第二個紀錄是:創造了有史以來中國股價每股最高價,當時到了154塊;第3個紀錄是:創造了中國股市有史以來最大的分紅。

「馳宏鋅鍺」2004年以1.6億股(其中流通股7000萬股)上市時,總共從股市上拿到約3.8億資金,而公司從當年起就開始大額派現分紅,04、05、06三年下來,已累積分紅7億余元。

有鑒於此,「馳宏鋅鍺」去年被中國權威的評獎機構授予了兩個獎項,一個是「最具成長價值的上市公司獎」,另一個是「最高回報上市公司獎」。

財富意義上的陳進其人

不言而喻,財富的源頭是資源。找礦的陳進,也就成了財富的一種符號。

1965年出生於雲南省鎮雄縣的陳進,坦言其1982年考入昆明理工大學時,並沒有明確的人生或事業發展規劃,「就是想找個工作,跳出農門而已」。但大學4年,陳進開始喜歡上了自已所學的找、探礦專業,並在成礦理論研究上開始有所建樹。1986年,陳進分配到馳宏公司前身—會澤鉛鋅礦,如願以償地從事技術工作。大學理論與工作實踐結合起來的結果之一是,陳進成了雲南省工作在一線的找、探礦專家,並因其突出貢獻,於2000年享受雲南省特殊津貼「就是4000塊錢,但這是對我專業工作的一個肯定」。

找礦其實一直都在進行。陳進剛分配到會澤鉛鋅礦時,這家1951年開辦的國有礦山已現資源枯竭之相,找礦就是找飯吃,「即便是貸款、即便是砸鍋賣鐵也要找到礦」—歷屆班子領導這樣說。能不能找到足夠多的礦,將決定他們是否有理由生存下去。

但拉開架勢來找礦,應該是從1998年起。陳進開始帶著一幫人夜以繼日地找,終於在大山的肚子里、在金沙江支流牛欄江的河床下,找到了1號、8號和10號深伏礦體,其金屬噸累計300萬噸以上—「大家都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陳進他們還發現,擁有礦山廠、麒麟廠兩座自備礦山的會澤鉛鋅礦,區域內其實深伏著世界少有的特富型優質礦體,鉛加鋅品位為25%左右,在已探明的鉛鋅金屬儲量300多萬噸之外,尚有超過1000萬噸的遠景儲量。

陳進解釋,礦其實是一種客觀存在,只不過以前找不到罷了。「成礦理論研究的重大突破,成礦規律的重新認識,加上先進的找、探礦裝備和技術手段,使我們找到了過去找不到的寶貝」。

「還有,巨大的生存壓力和團隊齊心協力爆發出來的工作勁頭,也是我們找礦成功的關鍵」,陳進強調。

陳進的資源版圖

8月8日下午,記者一行在馳宏公司副總工程師、會澤采選廠廠長曾普海引導下,乘1號豎井和2號豎井罐籠,參觀地下采礦系統。

1號、2號豎井的垂直提升高程分別為862和491米,貫串3個礦體之間,由長約3公里的平行軌道連接,沿途是基本平行延伸的各個礦道及其采礦工作面。爆破之後,液壓鏟礦車把礦石一點不剩地鏟進斗車,斗車經軌道換裝箕斗後,直接提升到地表的封閉選礦系統。

據測算,按現行日處理2000噸的產能,陳進他們找、探出來的3個礦體夠采20年左右。如果1000萬金屬噸的遠景儲量最終被證實,那麼則夠采50年左右;而會澤采選廠提供的鋅精礦和鉛精礦,則僅僅能滿足曲靖冶煉廠所需的一半。

在某一高程,記者還欲再深入時,曾廠長婉言提醒,如果下到現在最低高度,回到地表將在晚上七、八點鍾,「而且,下面也沒什麼可看的,主要是找、探礦,沒有壯觀的采礦場景」。

記者由此得知,即便是在現有的1號、8號和10號礦體采區,深度的找、探礦其實一直都在同步進行。

記者了解到,馳宏鋅鍺聲名鵲起的「副產品」之一,即是各級員、各類合作夥伴紛至沓來。陳進並不諱言資源對於馳宏鋅鍺的戰略意義,借勢用勢,開始描繪弛宏公司資源版圖。

已知的是,除會澤生產區外,馳宏在雲南曲靖、紅河建水、昭通彝良、四川寧南、內蒙呼倫貝爾等地擁有生產基地和控股公司。「說到底,還是利用我們找、探礦和冶煉技術方面的獨特優勢,在國內、在海外尋找至關重要的資源」。

馳宏讓我發了財

在中國股市,馳宏鋅鍺可謂大名鼎鼎。如果有哪個股民不知道馳宏鋅鍺,那基本可以判斷,他要麼是個新手,要麼是太孤陋寡聞了。

記者近期走訪了昆明市的幾個普通股民,他們大多有過操作馳宏鋅鍺股票的經歷。談到馳宏鋅鍺創造的諸多紀錄,個個眉飛色舞、如數家珍。從表情就可以看出,他們都在馳宏鋅鍺上賺了錢。根據他們的敘述,每個人的獲利情況有很大差別:有的賺20%就拋掉了,有的賺了好幾倍。最牛的是一位顧先生,他通過買賣馳宏鋅鍺股票發了一筆不小的財,4.5萬元變成了60萬元。

以下是顧先生的口述實錄:

我炒股有七八年的歷史了,算是個老股民。在2005年以前,我都是短線操作,有虧有賺,折騰了好幾年,也就打個平手,沒賺到什麼錢。2005年8月的時候,我在報紙上看到一篇介紹「股神」巴菲特的文章,說他從來不做短線,只做長期投資。我當時下了決心,以後我也不做短線了,改做長線。

決心下了,接下來就是選股。當時正好看了一篇股評,忘了是哪家券商出的了,總之推薦的股票里有一支是馳宏鋅鍺,說它有資源優勢概念、高成長概念什麼的。再加上又是我們雲南的公司,我一看就動了心。當時想,買本地股票總比買外地股票把握大一點,而且當時馳宏鋅鍺的股價很低,還不到9塊錢,就是跌還能跌到哪裡去,就買它了。

買之前還是有點不放心,我又去了趟曲靖,找到當地一個朋友,帶我到馳宏公司實地參觀了一下。看到馳宏公司先進的生產線,聽了朋友對馳宏公司的介紹,我徹底放了心。

買進馳宏鋅鍺股票的時候是2005年8月底,當時的股價是8塊9左右,算上交易費用,差不多成本是9塊錢。買了5000股。我當時在股市是一共也就不到5萬塊錢,基本相當於全倉買進了。

買了以後馳宏鋅鍺就開始漲,但漲得不是很快。到年底的時候每股漲了接近3塊錢。要是以前,我可能就拋了,已經能賺1萬多塊了。但這次我下了決心,吸取以前的教訓,最少抱一年,堅決不做短線了。

到去年9月的時候,馳宏鋅鍺漲到37塊錢。我周圍的同事有幾個和我差不多時間買了馳宏鋅鍺股票,他們在20多塊錢的時候就都賣掉了。我到30多了還不賣,他們都說我瘋了。說實話,那時候我也猶豫過,已經賺了兩倍多了,到底賣不賣。我又打電話問我曲靖的朋友,他說馳宏公司的經營情況非常好,剛採用了什麼新技術,發展前景很好。所以我決定還是不賣,繼續抱著。

從那以後馳宏的股票就開始瘋了,短短幾個月時間就漲到100多,今年4月份的時候最高到過154。不過我沒有抱到最高點,在120多的時候拋掉了。我還是賣早了,後面幾天,馳宏鋅鍺連續漲停,少賺了二三十萬。

不過我已經很滿足了。一年半時間,賺了50多萬,高興啊,光請同事吃飯就請了好幾次。應該說我運氣不錯,對一個工薪階層來說,50萬算一筆巨款了。馳宏鋅鍺讓我發了一筆財,我很感謝馳宏公司。另外我還感謝寫那篇介紹巴菲特文章的人,要不是看了那篇文章,我肯定不會抱這么久,也就賺不了這么多錢了。

⑹ 全國哪個城市玩股票的人最多 做個資料統計,希望專業人士可以給出一些數據,謝謝了,

按說前三應該是深圳 上海 北京,深圳是打基礎最早的股票交易中心的城市,而且起源也是那,上海其次,北京有錢人太多,所以排名應該是這樣的。
回答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⑺ 中國炒股最牛的人都有哪些

  • 炒股沒有最牛的人,只有相對厲害的人,在國內炒股相對厲害的有以下幾位:

  1. 楊百萬:

    原名楊懷定,人稱「中國第一股民」。在1988年從事被市場忽略的國庫券買賣賺取其人生第一桶金而成名,隨後成為上海灘第一批證券投資大戶,股票市場上熾手可熱風雲人物,當時與其同時代的那批大戶們現在只剩下楊百萬一人還活躍於證券市場。

⑻ 中國玩股票的人 有 多少

目前按官方的統計是12037.63萬人左右,如果按每家3-4口人計算,實際上炒股關繫到4-5億人口的生活。所以這次股票大跌,對中國很多人的消費能力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⑼ 中國歷史上第一支股票上市後為什麼沒人要

1872年發行的「輪船招商公局」股票

上圖就是「中國第一股」的票樣,只看上面的文字代表的意味,足有亮瞎時下股民雙眼的效果。

大清朝廷「札飭商辦」,用今天的話講是「首批混合所有制改造試點」;直隸總督李鴻章出手「奏准設局」,則「李鴻章概念股」,比「黃光裕概念」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輪船運漕」,每年幾十萬兩白銀旱澇保收,絕對的「高科技政府項目」,比起掛風帆的沙船運漕,妥妥的產業升級。

「產業升級加混改」題材集於一身,又是國內獨家「特許經營」輪船(當時的高科技)運輸企業,剛一出生就捧上了金飯碗,更何況1000兩一股的股票,先交500兩就能拿走,無論盈虧,股東每年都有1分的官利,也就是年固定股息10%。

這樣的個股,上市之後,是不是得連續10個漲停板才靠譜?

不幸的是,輪船招商局初創之時,招股極其困難,按照鄭觀應在《盛世危言》中的說法是「招股年余,無人過問。」

在此之前,李鴻章對於自己這套「官商合辦」的手段頗為自得,於1872年12月23日《試辦輪船招商局折》中述及:

「迭據稟稱:會集素習商業殷富正派之道員胡光墉、李振玉等公同籌商,意見相同,各幫商人紛紛入股,現已購集堅捷輪船三隻。」

可見李鴻章對於胡雪岩(胡光墉)主動當「肥羊」給予了厚望,起碼做個千金馬骨,引領商人入股也是正辦。不想事到臨頭胡雪岩以「畏洋商嫉忌,不肯入局」,搞得李鴻章只好從天津練餉錢中撥出20萬串(編者註:還記得盛宣懷的煤礦本錢吧?),不足部分,讓總辦朱其昂(註:沙船商人)自掏腰包墊付,經營更是舉步維艱。

原因何在?

以胡雪岩為首的買辦、錢商,按照今天的說法是「銀行家」,深知胳膊擰不過大腿,李中堂要和你合作「高新技術產業」,說好聽是生意,說不好聽了就是命令,真進了董事會,反倒要跪著聽招呼,何苦來哉?

至於說暴利誘惑就更是談不上了,10%的年收益率,在李中堂看起來是不少了,畢竟當時廣大農村的土地利潤率只有4%左右,但在胡雪岩、李振玉、南潯四象八牛之類的大商人眼裡,根本就不夠看。

當時僅僅內地貿易的利潤率即可達20%,國際貿易的利潤率更多達40%,沿海商人平均利潤率也能到30%左右。(郝延平[美]:《中國近代商業革命》)

在正常貿易之外,還有白銀銅錢兌換的投機、銀兩與銀元的投機、票據的投機等等伴生的機遇,胡雪岩、李振玉都是錢商出身,可謂此道的行家裡手,操盤利潤還要翻番。

因此,不僅胡雪岩等人不玩,江浙買辦圈子也少人問津「輪船招商公局」這個「大型壟斷國企」,原因很簡單,沒人願意自掏腰包給李鴻章製造一個「愛國大玩具」,同樣的「玩具」,在前幾章里就提到過,盛宣懷的湖北煤礦、鐵礦,終究只是個騙財政撥款的故事罷了。

李鴻章是一個合格的官僚,此路不通換條路,「官商合辦」不可取,「官督商辦」行不行?江浙商人不熱心,廣東買辦行不行?

1873年5月,掛牌開張半年的「輪船招商公局」又換了牌子,改名「輪船招商總局」,企業改為「商辦」,規定商股自負盈虧,官方只起監督之責,前期付出了巨大成本卻辦不成事兒的總辦朱其昂退居會辦,李中堂嫻熟地完成了一次「卸磨殺驢」。

接任總辦的是廣東香山商人唐廷樞,他的身後跟著兩位名人——香山人鄭觀應、香山人徐潤,香山買辦小圈子基本掌握了輪船招商總局,此後十餘年間,局面完全翻轉。

1875年,在英國太古、怡和輪船公司,美國旗昌輪船公司等外商聯手壓運價的惡劣形勢下,輪船招商局盈利15萬余兩;1876年,盈利34萬余兩;1877年,輪船招商局斥資200多萬兩白銀買下旗昌輪船公司,仍盈利45萬余兩;1879年,運價回歸正常,盈利翻倍,直超76萬兩。

公司治理水平飛躍,盈利能力節節攀升,1874年輪船招商局又開始發放10%的高額股息,利好消息不斷,股價卻仍然不溫不火。1876年,已經改小面額到100兩1股的招商局股價仍在40-50兩徘徊。

奇怪嗎?根本不需要喊冤,因為當時外資企業的股票也沒幾個人看得上,簡言之,市場沒培育起來。

熱點內容
股權是如何取得利潤的 發布:2025-09-12 18:21:48 瀏覽:839
有些業主怎麼沒有大修基金 發布:2025-09-12 18:07:11 瀏覽:132
做空後股票退市了怎麼辦 發布:2025-09-12 17:39:43 瀏覽:730
如何讓退休職工放棄股權表決 發布:2025-09-12 17:38:22 瀏覽:970
買股票基金等影響徵信嗎 發布:2025-09-12 17:38:14 瀏覽:12
美國的股票交易模式 發布:2025-09-12 16:22:56 瀏覽:132
股票交易界面信息 發布:2025-09-12 16:06:35 瀏覽:728
為什麼炒股不漲錢的原因 發布:2025-09-12 16:05:09 瀏覽:915
職工社保卡金融賬戶激活什麼意思 發布:2025-09-12 15:52:08 瀏覽:238
炒股視頻怎麼發不出 發布:2025-09-12 15:28:51 瀏覽: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