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郵政發行的第一套多媒體股票
① 中國郵政發行的第一套多媒體郵票是什麼
中國郵政發行的第一套多媒體郵票是《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特種郵票一套六枚,全套面值九點三元 人民幣。該套郵票採用一套票一版張的形式,以中國傳統古畫「雪景寒林圖軸」為邊飾,版張的中心位置以「下江陵」、「望岳」、「琵琶行」、「無題」、「望月懷遠」、「登鸛雀樓」六首詩歌配圖作為郵票內容,周邊環以《唐詩三百首》的微縮文字。
《唐詩三百首》特種郵票—套6枚,全套面值9.30元。武漢是全國首發城市之—,市民可在9月13日上午前往武漢市郵政局上海路、水果湖集郵門市部及省藝術館首發現場購買,將有少量套票折配合郵票首發活動。
(1)中國郵政發行的第一套多媒體股票擴展閱讀:
構造
作為中國首套多媒體郵票,郵票將三百一十三首詩篇、兩萬五千餘字悉數鐫刻在僅有一百三十五毫米寬、二百二十毫米高的一版郵票之中,每個字僅零點四平方毫米,需用十倍放大鏡才能看清字跡,實可謂「一版票、一本書」。同時,整套郵票背景鋪印了金光幻彩珠光油墨,並以夜光油墨表現明月,使郵票具有金光幻彩效果和檀香味。
除印製工藝上的復雜程度為中外郵票少見外,該套郵票還藉助知名企業愛國者的高科技技術,通過「妙筆」即可點讀郵票上的詩句,聆聽中國當代表演藝術家的配樂朗讀版本,使小小一方郵票「可視、可聽、可聞、可觸」。
② 我國發行的第一套多媒體郵票是大龍郵票嗎
不是的,是2009年9月13日發行的《唐詩三百首》特種郵票1套6枚。詳情如下:志號:2009-20圖 序 圖 名 面 值(6-1)T 李白《下江陵》 1.20元(6-2)T 杜甫《望岳》 1.20元(6-3)T 白居易《琵琶行》 1.20元(6-4)T 李商隱《無題》 1.20元(6-5)T 張九齡《望月懷遠》 1.50元(6-6)T 王之渙《登鸛雀樓》 3元郵票規格:28×50毫米齒孔度數:13×13.5度整張枚數:6枚(一套)整張規格:135×220毫米版 別:膠雕、絲印混合版防偽方式:防偽紙張防偽油墨異形齒孔熒光噴碼設計者:王虎鳴資料提供:故宮博物院、國家圖書館、天津博物館責任編輯:王靜印 制 廠:河南省郵電印刷廠為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推動詩歌藝術的傳承和發展,中國郵政將於9月13日發行《唐詩三百首》特種郵票則神奇地反映唐詩的全貌,是中國郵票的首次嘗試。《唐詩三百首》郵票上的6首詩,可萬余字的唐詩通過微縮雕刻技術隱含在郵票小版張邊飾部分的電子觸點中,通過10倍的放大鏡即可清晰閱讀。省郵電印刷廠根據「一套票,一本書」的設計構思和「可視、可觸、可聽、可聞」的工藝概念,在圖稿還原上進行工藝的創新與整合。基於郵票作為印刷品的特性,首先對印刷效果進行調整處理,採用了特殊香味油墨和凸凹印刷工藝,然後根據圖稿特點不斷完善工藝手段,以增強郵票的整體效果。並通過珠光幻彩油墨、夜光油墨等不同方式的組合,烘托出大唐王朝的盛世效果;對微縮文字、郵票內的詩詞和邊飾條文圖案採用雕刻印刷的方式,使圖文具有較強的突起感;局部採用檀香油墨印刷,淡淡的檀香氣息增添了郵票的古樸高雅。同時,省郵電印刷廠運用先進的語音識讀技術,通過專門配備的語音筆點擊郵票即可聽到優美的朗誦。一系列高科技工藝使該套郵票具備了「可視、可觸、可聽、可聞」的功能,刷新了我國郵票印製工藝的新紀錄,是我國第一套「多媒體郵票」。
③ 中國郵政發行的第一套宣紙郵票是什麼
中國郵政發行的第一套宣紙郵票是2010年2010-11《中國古代書法-行書》小版;我國已經發行了「篆書」、「隸書」、「楷書」、「行書」等系列郵票,深受廣大集郵愛好者的歡迎。
「中國古代書法--行書」特種郵票由國家郵政局發行,一套6枚,主圖分別為蘭亭序(局部)、黃州寒食詩(局部)、黃州寒食詩(局部) 、祭侄文稿(局部)和祭侄文稿(局部),面值均為1.2元。
(3)中國郵政發行的第一套多媒體股票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書法——行書」郵票共6枚,包括王羲之的《蘭亭序》、顏真卿所書《祭侄稿》、蘇軾的《黃州寒食帖》各2枚連體郵票,是國家郵政局發行篆書、隸書、楷書郵票之後,發行的又一套書法題材郵票。
郵票因藝術提高品位,書法因郵票彰顯魅力。通過「國家名片」這一載體,方寸之間現文化,方寸之間見精神,使郵票文化與書法文化完美結合,既是對「三蘇」文化 的弘揚,也是對書法藝術的尊崇。
④ 中國郵政發行的第一套多媒體郵票是什麼
是2009年發行的《唐詩三百首》特種郵票。
《唐詩三百首》特種郵票一套六枚,全套面值九點三元 人民幣。
該套郵票採用一套票一版張的形式,以中國傳統古畫「雪景寒林圖軸」為邊飾,版張的中心位置以「下江陵」、「望岳」、「琵琶行」、「無題」、「望月懷遠」、「登鸛雀樓」六首詩歌配圖作為郵票內容,周邊環以《唐詩三百首》的微縮文字。
2009年9月13日,這套「可視、可聽、可聞、可觸」的多媒體郵票在著名詩城——重慶奉節及安徽、陝西等二十七個城市同時舉辦首發式。
(4)中國郵政發行的第一套多媒體股票擴展閱讀:
《唐詩三百首》多媒體郵票將313首唐詩刻在郵票上,用手觸摸可以明顯感受到讀文;用點讀筆輕輕點觸郵票,可以聽到配樂朗讀版本;用手指、軟紙或布輕輕擦拭郵票,可聞到—股特有的檀香味。
除印製工藝上的復雜程度為中外郵票少見外,該套郵票還配套了一支數碼筆,可點讀郵票上的詩句,聆聽中國當代表演藝術家的配樂朗讀版本,使小小一方郵票「可視、可聽、可聞、可觸」。
⑤ 中國郵政速遞股票大概發行價格是多少
1、中國郵政速遞雖然擬定了IPO上市,但是最終沒有上市,所以不存在發行價格的問題。
2、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郵政速遞物流)是經國務院批准,中國郵政集團於2010年6月聯合各省郵政公司共同發起設立的國有股份制公司,是中國經營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網路覆蓋范圍最廣、業務品種最豐富的快遞物流綜合服務提供商。
⑥ 中國郵政發行的第一套多媒體郵票是多少年
中國郵政發行的第一套多媒體郵票是2009年。
2009年9月13日,中國郵政發行了一套《唐詩三百首》郵票,全套6枚,全套面值9.3元人民幣。這套郵票是我國郵票史上發行的第一套多媒體郵票,具有可視、可聽、可觸、可聞的特點,採用一套票一版張的形式。
以中國傳統古畫「雪景寒林圖軸」為邊飾,版張的中心位置以「下江陵」、「望岳」、「琵琶行」、「無題」、「望月懷遠」、「登鸛雀樓」六首詩歌配圖作為郵票內容。
並將三百一十三首詩篇、兩萬五千餘字悉數鐫刻在僅有135毫米寬、220毫米高的一版郵票之中,每個字僅0.4平方毫米,需用十倍放大鏡才能看清字跡,呈現「一套票,一本書」的設計理念。
(6)中國郵政發行的第一套多媒體股票擴展閱讀:
《唐詩三百首》郵票的印製採用了膠版、雕刻凹版和絲網版套色印刷,使用了檀香油墨、夜光油墨、金光幻彩珠光油墨、微縮雕刻、多媒體技術等,只要用專用點讀筆點觸郵票圖案中的淺色部分,就會聽到由名家朗誦的聲音並茂的配樂詩朗誦,不僅能夠欣賞郵票畫面,而且能夠聆聽。
第四枚郵票「無題」圖案中的古書、小版張邊飾下方的古畫中,在油墨上又附了一層檀香味微型膠囊,輕輕摩擦圖案,就會散發出優雅的檀香,使人更直接地感受這套郵票的古色古香。
郵票和小版張中的唐詩,全部詩篇都是採用雕刻版印製,小版張邊飾中雕刻的唐詩,每個字的徑高只有 0.4 毫米 ,這是運用到郵票中最小、最細的雕刻。雕刻雖然細小,但在放大鏡下纖毫畢現。
⑦ 我國發行的第一套多媒體郵票是什麼
中國郵政發行的第一套多媒體郵票是《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特種郵票一套六枚,全套面值九點三元人民幣。該套郵票採用一套票一版張的形式,以中國傳統古畫「雪景寒林圖軸」為邊飾,版張的中心位置以「下江陵」、「望岳」、「琵琶行」、「無題」、「望月懷遠」、「登鸛雀樓」六首詩歌配圖作為郵票內容,周邊環以《唐詩三百首》的微縮文字。
《唐詩三百首》特種郵票—套6枚,全套面值9.30元。武漢是全國首發城市之—。
製作工藝
版張邊飾上縮印了微雕的313首唐詩;共25000餘字,每個字的直徑高只有0.4毫米;這是目前運用到郵票中最小、最細的雕刻、也是容納信息量最大的郵票。
該套郵票採用膠版、雕刻凹版和絲網版套色印刷,使用了檀香油墨、夜光油墨、金光幻彩珠光油墨、微縮雕刻、多媒體技術等。第四枚郵票「無題」圖案中的古書、小版張邊飾下方的古畫中,在油墨上又附了一層檀香味微型膠囊,輕輕摩擦圖案,就會散發出優雅的檀香。
⑧ 第一套多媒體郵票是什麼
《唐詩三百首》
特種郵票採用一套票一版張的形式,共6枚。採用豎構圖,以中國傳統古畫「雪景寒林圖軸」作為邊飾。該套郵票以小版張的形式整套發行,共收錄唐代76位詩人的詩作313首,其中6首詩以郵票圖案形式表現。
特種郵票通過專門配備的電子筆即可聽到優美的朗誦,集「可視」、「可聽」、「可觸」和「可聞」效果於一身,被稱為世界第一套「多媒體郵票」。該套郵票還首次採用文字縮印技術,將三百首唐詩賦予方寸郵票畫面之中。
(8)中國郵政發行的第一套多媒體股票擴展閱讀
工藝——
版張邊飾上縮印了微雕的313首唐詩;共25000 余字,每個字的直徑高只有0.4毫米;這是目前運用到郵票中最小、最細的雕刻、也是容納信息量最大的郵票。
該套郵票採用膠版、雕刻凹版和絲網版套色印刷,使用了檀香油墨、夜光油墨、金光幻彩珠光油墨、微縮雕刻、多媒體技術等。第四枚郵票「無題」圖案中的古書、小版張邊飾下方的古畫中,在油墨上又附了一層檀香味微型膠囊,輕輕摩擦圖案,就會散發出優雅的檀香。
⑨ 中國國家郵政發行第一套郵票是什麼
中國國家郵政發行第一套郵票是1949年10月8日即發行了一套《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紀念郵票。
中國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我國官方第一次正式發行的郵票,是在清朝晚期的1878年7月,郵票一套共3枚。郵票的面值是用銀兩計算:綠色的面值1分銀,紅色的面值3分銀,桔黃色的面值5分銀。
圖案中間是蟠龍。上端兩角是「大清」兩字。這是我國首次發行的郵票,1885年我國又發行了一套三枚蟠龍郵票主圖是清皇室的象徵 。圖案與首次發行的郵票相似,只是花紋較細票面較小。所以,後來人們稱我國1878年首次發行的郵票叫「大龍票」,後來發行的一套郵票就叫「小龍票」了。
大龍郵票的發行標志著我國創辦近代郵政的發端,標志著有數千年郵驛通信歷史的中國進入了採用現代通信方式的新時期
⑩ 中國郵政發行的第一套多媒體郵票是哪一個
是2009年9月13日發行的《唐詩三百首》特種郵票1套6枚。詳情如下: 志號:2009-20 圖 序 圖 名 面 值 (6-1)T 李白《下江陵》 1.20元 (6-2)T 杜甫《望岳》 1.20元 (6-3)T 白居易《琵琶行》 1.20元 (6-4)T 李商隱《無題》 1.20元 (6-5)T 張九齡《望月懷遠》 1.50元 (6-6)T 王之渙《登鸛雀樓》 3元 郵票規格:28×50毫米 齒孔度數:13×13.5度 整張枚數:6枚(一套) 整張規格:135×220毫米 版 別:膠雕、絲印混合版 防偽方式:防偽紙張 防偽油墨 異形齒孔 熒光噴碼 設計者:王虎鳴 資料提供:故宮博物院、國家圖書館、天津博物館 責任編輯:王靜 印 制 廠:河南省郵電印刷廠 為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推動詩歌藝術的傳承和發展,中國郵政將於9月13日發行《唐詩三百首》特種郵票則神奇地反映唐詩的全貌,是中國郵票的首次嘗試。 《唐詩三百首》郵票上的6首詩,可萬余字的唐詩通過微縮雕刻技術隱含在郵票小版張邊飾部分的電子觸點中,通過10倍的放大鏡即可清晰閱讀。省郵電印刷廠根據「一套票,一本書」的設計構思和「可視、可觸、可聽、可聞」的工藝概念,在圖稿還原上進行工藝的創新與整合。基於郵票作為印刷品的特性,首先對印刷效果進行調整處理,採用了特殊香味油墨和凸凹印刷工藝,然後根據圖稿特點不斷完善工藝手段,以增強郵票的整體效果。並通過珠光幻彩油墨、夜光油墨等不同方式的組合,烘托出大唐王朝的盛世效果;對微縮文字、郵票內的詩詞和邊飾條文圖案採用雕刻印刷的方式,使圖文具有較強的突起感;局部採用檀香油墨印刷,淡淡的檀香氣息增添了郵票的古樸高雅。同時,省郵電印刷廠運用先進的語音識讀技術,通過專門配備的語音筆點擊郵票即可聽到優美的朗誦。一系列高科技工藝使該套郵票具備了「可視、可觸、可聽、可聞」的功能,刷新了我國郵票印製工藝的新紀錄,是我國第一套「多媒體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