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票什麼時候能好
㈠ 中國股票什麼時候能轉好
其實每次下跌也是買入最好的時機
㈡ 中國股市什麼時候能正常一點呢
從管理層
到代理商
到QFII
到機構
到小散
都正常的時候
中國股市就能正常一點
㈢ 中國的股市什麼時候才能好呀股市和什麼有關系
現在還是用不到3成倉位去交易股票比較好,畢竟市場還不穩定,繼續下探是主基調哦。股市和實體經濟、政策、投資者信心等都有很大關系的。
㈣ 中國股市什麼時候能好起來
股市上漲最終要靠資本的推動,這個無論是在A股還是在國外成熟的資本市場都是如此,只不過,A股的投機性更強,資本推動的痕跡更明顯,而國外成熟的資本市場一般長線持有的投資者比較多,日內的換手率比較低,成交量比較少,據網上看到的數據,美股歷史上單日成交量最大的一天是2007年的7月26日,總成交995億美元,摺合成人民幣不到7000億元,比起我們A股經常性的萬億成交量弱了不少,可見A股的投機性是多麼嚴重了!
雖然股市的上漲最終依靠的是資本的推動,而為什麼會有資本來進入股市,則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正面、積極的市場預期:
炒股炒的就是一種市場預期,如果你對未來經濟形勢看好,那麼你可能就會買點股票拿著,如果大多數人都看好,那麼買入的人多了,股價自然就漲上去了,反之,如果大多數人對後市悲觀,則賣出的人會變多,拋壓盤會更大,股價也會隨之下跌!
二、政策利好、業績利好:
無論是A股還是國外成熟的資本市場,宏觀的政策性因素、微觀的上市公司業績及消息面的因素,都會影響股價的漲跌,當有國家政策利好或者業績利好時,則股價也會跟著上漲,反之,則股價會持續下跌!
三、股價被低估:
股市有價值發現的功能,股市往往先於實體經濟見底,當股市經過長期低迷、跌跌不休之後,許多績優股的估值可能就會出現明顯被低估的現象,這時,嗅覺靈敏的資金就會逐漸買入,於是股價逐漸攀升,回到比較合理的區間。
四、市場信心:
在金融市場,信心比黃金還貴,當市場信心受到打擊的時候,股價會出現非理性的殺跌,反之,當市場信心爆棚的時候,股價又會出現瘋漲行情,無論是政策利好、市場預期向好,還是最後資本的推動,說到底,反映的都是市場信心看好股市
㈤ 現在中國股票要到什麼時候才會好
有幾點我們一定要明確:
1、奧運要召開,奧運行情即使不炒,也不能大跌,這是一個共識。
2、如果不大跌,那麼在關鍵位置就會形成支撐,而一旦獲得支撐,反彈就會出現。
3、融資融券遲早要推出,股指期貨也遲早要推出,目前一直在等時機。
4、目前市場已經嚴重超跌甚至低於國際平均水平,很多個股和板塊已經開始值得長線投資。
5、在大盤驚慌失措的時候買股票,股神一直是這么做的。
6、根據大機構加權量堆積系統的測算,大盤下一個終極支撐位在2650,大盤最多也就是跌到這個位置就會出現新的暴發性反彈。
明白了這幾點,將對您未來的操作大有好處。
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堅持合理的風險控制,止損和倉位控制是控制風險的兩個有效手段
㈥ 中國股市什麼時候能好起來
中國的股市什麼時候能好起來
普通投資者把全部低廉的籌碼
交給主力.機構。這個時候的
股市自然會好起來的。
㈦ 中國的股票什麼時候才會好
如果你敢把最佳答案給我
我保證明年8月之前回到6000點
我就敢跟你們賭了!!!
現在大盤已經正式開始啟動了!!!如果你把最佳答案給他們
那就真的要等到2012年以後了!!!!
㈧ 中國股市什麼時候還會好
制度性救市措施的推出,一定會並正在逆轉頹勢
讓我們承受最後一次底部構造中的煎熬,而基本面的轉暖最終必將支持市場向上突破!
我們正從底部走出來!
希望總在絕望處
建議積極做多,耐心持有;
投資中國美好的未來,分享經濟發展的快樂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
中國加油!
㈨ 中國股市什麼時候能走出好的行情底部在哪
具體時間誰也說不準,中國的股市是熊長牛短,經過一輪井噴式的上漲,是每個人都知道有股票這么重東西存在,也許幾個月後隨著世界經濟好轉,股市逐漸起步,也許人們的信心一直不足,擔心6000點至2000點那種高空摔痛的感覺。期間也許會漲到4000點,再跌下來,再漲,什麼可能都是有的,世界經濟在不停的變化著,突如其來的事件就是牛熊開始的導火索,比如美國次級債引起的這次全球股市低迷。相信中國的股市會復甦的,不會短期內,時間也不會超過1、2年。 祝你好運! 在金融危機不斷蔓延和擴散的背景下,由於市場普遍擔憂全球經濟可能進一步惡化,外圍股市持續低迷,並拖累A股市場繼續維持弱勢探底的格局。面對國際形勢發生復雜變化和國內出現困難的情況,我國政府已經並將繼續採取措施應對外部沖擊,"努力保持經濟穩定、金融穩定、資本市場穩定"。可以預期的是,上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都將有利於促進經濟穩定增長,有利於改善企業的經營環境和盈利能力,同時也有利於改變市場的悲觀預期,重新塑造投資信心。
㈩ 股票的行情什麼時候能好起來
您好,目前我國A股市場屬於震盪行情,專業需求較高,如果不具備一定的專業性,建議配置基金等產品,以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