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股票流動資金的指標
① 經傳軟體有沒有專門看資金的指標啊
廣州經傳軟體看資金的指標有很多,流動資金-指數類型-中長線指標-盤後指標
場內主力-指數類型-短線指標-實時指標
主力追蹤-個股類型-中長線指標-盤後指標
至尊數據-個股類型-短線指標-實時指標
動力一號-個股,板塊類型-短線指標-實時指標
基金分析-個股,板塊類型-中長線指標-盤後指標
主力控盤-個股類型-短線指標-盤後指標
中線控盤度-個股類型-中線指標-盤後指標
大家可以結合操作習慣去選擇,很實用
② 對於股票的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有人說少於1好,有人說2左右比較好,到底多少比較合理
事實上,單獨用一個指標來判斷一隻股票的好與壞是不合理的。拿到某隻股票的財務報表,要全面分析才對,這個指標只是反映這個上市公司的償債能力大小,數值越大其償債能力越差。如果其應收款賬款數額比例偏重,則該企業的經營狀況就會有問題,再拿應收賬款和銷售收入比較,數值越小其經營情況越好!
③ 股票財務分析主要看哪個
您好,股票財務分析主要看這些指標:
1、利潤總額——先看絕對數:它能直接反映企業的「賺錢能力」,它和企業的「每股收益」同樣重要,我要求我買入的企業年利潤總額至少都要賺1個億,若一家上市公司1年只賺幾百萬元,那這種公司是不值得我去投資的,還不如一個個體戶賺得多呢。比如招商銀行能每年賺幾百億元,這樣的企業和那些「干吆喝不賺錢」的企業不是一個級別的。它們才是真正的好公司。通過這個指標,我選的重倉股就是從利潤總額絕對數量大的公司去選的。
2、每股凈資產——不關心我認為能夠賺錢的凈資產才是有效凈資產,否則可以說就是無效資產。比如說有人對一些上海商業股凈資產進行重新估值,理由是上海地價大漲了,重估後它的凈資產應該大幅升值,問題是這種升值不能帶來實際的效益,可以說是無意義的,最多也只是「紙上富貴」。每股凈資產高低不是我判斷公司「好壞」的重要財務指標,我對它不關心。
3、凈資產收益率——10%以下免談凈資產收益率高,說明企業盈利能力強。比如2003年我買入貴州茅台時,若除去貴州茅台賬上的現金資產,其凈資產收益率應該為80%以上,實際上就是投資100元,每年能賺80元。這個指標能直接反映企業的效益,我選擇的公司一般要求凈資產收益率應該大於20%。凈資產收益率小於10%的企業我是不會選擇的。
4、產品毛利率——要高、穩定而且趨升此項指標能夠反映企業產品的定價權。我選擇的公司的產品毛利率要高、穩定而且趨升,若產品毛利率下降,那就要小心了——可能是行業競爭加劇,使得產品價格下降,如彩電行業,近10年來產品毛利率一直在逐年下降;而白酒行業產品毛利率卻一直都比較穩定。我的標準是選擇產品毛利率在20%的企業,而且毛利率要穩定,這樣我就好給企業未來的收益「算賬」,增加投資的「確定性」。
5、應收賬款——迴避應收賬款多,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可以收回的應收賬款。另一種情況就是產品銷售不暢,這樣就先貸後款,這就要小心了。我會盡量迴避應收賬款多的企業。
6、預收款——越多越好預收款多,說明產品是供不應求,產品是「香餑餑」或者其銷售政策為先款後貨。預收款越多越好,這個指標能反映企業產品的「硬朗度」。
④ 股票問題
如果股價是1元 你可以那麼理解, 但10000塊錢,如果按股價是10元計算,只能買入1000股. 也就是 800元的現金流.
現金流,只是衡量企業流動資金的指標,只是投資時參考里的一項.
⑤ 除了市盈率外,怎樣從其他衡量股市泡沫的指標分析股市泡沫
目前中國股市存在泡沫嗎
1. 衡量股市泡沫的指標
除了平均市盈率外,衡量一個股市整體是否存在泡沫或是具有投資價值,還有如下指標。
(1) 紅利支撐股價水平。有人舉香港上市的匯豐控股和長江實業的例子,認為沒有泡沫的股票價格是由上市公司的分紅、凈資產支撐的。然而這種情況在世界各國股市中只是特例,特大型公司的股票,成長性較差,炒作困難,分紅或每股凈資產確定了它的大致價格下限。
(2) 平均股價。2001年6月14日滬深市場(剔除了PT股)1089隻A股平均價格16.91元,至2002年1月10日,滬深市場1121隻A股平均價格為11.51元,有研究人員撰文認為,股票平均價格可以評估市場的投資價值或風險水平。平均股價在15元以上,風險很大,平均股價在10元以下,風險較小。這種經驗規律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平均股價指標的缺陷仍然存在,價格高低不能作為股票投資決策的主要依據;送股、轉增股、配股、股票拆細時平均股價發生跳躍,但股票的內在價值沒有相應變化;平均股價沒有考慮實質經濟,經濟繁榮與經濟蕭條時,合理的平均股價水平自然不應相同。
(3) 平均市銷率。西方有些學者(肯尼斯.L.費希爾,1984)就提出市銷率(PSR,price sales ratio)的概念,即每股市場價格除以每股銷售收入。由於銷售收入的波動性要比凈利潤的波動性小得多,所以市銷率比較穩定。而且,一股上市公司的銷售收入都是正的,所以計算平均市銷率時,幾乎不需要剔除上市公司,可以將所有上市公司作為樣本,保證了計算的客觀性。費希爾對美國股市一百多年數據的檢驗表明,根據市銷率判斷個股和大盤,投資效果比市盈率好。在費希爾看來,用市盈率定價是很不科學的,「市盈率10倍太高,1000倍卻太低」。([ 美]肯尼斯.L.費希爾,2000)
(4) 平均市凈率(托賓q).與費希爾不同,美國經濟學家安德魯.史密瑟斯等(Andrew Smithers etc.,2001)偏愛平均市凈率指標,也叫托賓q指標(q ratio)。史密瑟斯認為,q值就像彈簧,將股市拉向它的內在價值位置。他還認為,q值和平均市盈率指標大多數時候朝著相同的方向運動,但平均市盈率偶爾會給出災難性的價值數據。有一個事例顯示了托賓q的威力,2000年初史密瑟斯等出版的《華爾街價值投資》一書根據托賓q建議人們要拋空股票。
(5) 市場成本。市場成本(AMC®,Average Market Cost), 也叫平均持籌成本,是指剔除非理性交易後,市場上所有投資者持有某隻股票的平均成本。在信息對稱的情況下,市場成本在數值上恰好等於股票的內在價值。
用市場成本指標來衡量股市的投資價值,幾乎具有以上幾個指標的所有優點而沒有它們的不足。市場成本可以在相當程度上衡量個股的投資價值,如果市價遠高於市場成本,這種股票跳水只是遲早的事,反之,這種股票則值得關注。
市場成本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對不同時期的同一市場或不同的市場,都具有解釋力。NASDAQ指數漲得太高,就必然會跌回它的平均成本位置(這是資金堆積的地方),但到了平均成本線上就會獲得較強的支撐,並不因為它的市盈率水平是100多倍(參見附表)而還含有多少泡沫。目前上證指數的市場成本為1509.258點,根據市場運行的內在規律,如果跌破這一點,並不是股市沒有投資價值,而主要是投資者沒有信心。
2. 幾個悖論
(1) 經濟高成長與上市公司質量差。前一段時間,證券市場上一片打假之聲。很多投資者認為,中國的上市公司,業績好的不能相信,業績差的也有操縱盈利的嫌疑。我就不理解,中國的上市公司作為公眾公司,經過董事會、股東大會、會計師事務所、交易所、證監會、新聞媒體等等層層監督,難道做假會比非上市公司厲害,難道中國上市公司的成長遠遠落後於中國經濟的成長?中國的證券市場是轉軌經濟中的證券市場,不能拿理想的完美的目標來裁剪。國民經濟的發展需要國民的信心,難道證券市場的發展就不需要投資者的信心?
(2) 中國證券領域的市場化程度較高與證券市場問題成堆。客觀地講,證券市場是中國市場體系比較公開、比較透明的市場,也是發展速度較快的市場之一。但給人的印象卻是中國證券問題成堆,必須來一次傷筋動骨的調整,甚至推倒重來。這將把中國證券市場引向何方?
(3) 按現金流量貼現計算未必有投資價值,但外資收購意願強烈。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並不完全是按購買力平價確定的,而按現行的匯率計算,美元兌換成人民幣後有很強的購買力。這導致在國內投資者看來很貴的股權,在境外投資者未必這么看。2001年11月23日新華社深圳又傳出消息,美國艾默生公司花7.5億美元收購華為技術公司下屬的深圳市安聖電氣公司全部股權。安聖電氣尚且如此,大唐電信、中興通訊(2002年1月9日總市值分別為9.57億美元、12.44億美元)難道市場價格很高,對外資沒有吸引力嗎?不要以為中國的企業不值錢,有些東西並不反映在會計報表裡。當然,A股價格存在結構性不合理現象,但不是平均市盈率畸高。
(4) 11年指數漲了15倍,但投資者整體的平均投資收益率並不高。指數有時會誤導決策。乍看來,滬市11年漲了15倍,上證指數年增長率達27.9%,非常之快了,股市裡肯定積累了大量的泡沫。但細心的人應該發現,在1994年8月以前,市場容量很小,股指大起大落,而這少數幾家上市公司卻將上證指數市場成本抬高到757.519點。實際上,1994年8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平均持籌成本1509.155點)上證指數的年平均收益率為9.74%,考慮到交易費用(含印花稅、傭金、過戶費等中國的交易費用率較高,投資者的換手率也較高,所以總的交易費用數額可觀),中國投資者的平均年收益率是非常低的。
從長期來看任何一個國家,其股價指數總是在不斷上漲,原因在於經濟在增長、上市公司平均凈利潤總額在增長、市場成本曲線也在逐步抬高。長期來看指數總是上升的,不能看指數漲了多高就據此判斷股票市場是否不正常。
(5) 同一上市公司股票,在不同市場上股價及其表現截然不同。有人喜歡將中石化在香港、紐約和上海市場的不同價格來說明中國市場里存在大量泡沫。這種比較是非常片面的。眾所周知,由於市場割裂,國內投資者到香港市場上購買股票受到限制,兩個市場上股票的供需關系完全不一樣,由此導致價格出現很大差別是很自然的。如果兩個市場是自由流動的,價格自然會相互接軌。另一方面,即使兩個市場自由流動了,也不能認為A股股價就一定要以香港股價為標准與之接軌。價格將根據新的市場供需關系重新決定。
⑥ 今天股票的流動資金怎麼計算
是不是成交金額 ? 一般看滬深A股指數的成交金額總合
⑦ 如何看股市中一個企業的流動資金是偏多 還是偏少 各有什麼利好
讀企業年報、半年報。
各行業流動資金標准不同,一般情況下,流動資金偏多表示公司現金流充裕,資本充足率較高,運營無憂。但偏少也並不代表企業就一定出現各種困難。主要還是看所處行業和基本面。
⑧ 股票流動資金強弱圖怎麼找出來
你下載一個同花順軟體,有專門的資金流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