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口最多的農產品股票
① 中國進口的農產品有哪些
類別 2009年1--12月金額 2008年1--12月金額 同期比%。
1、活動物44,183.1 50,659.7 -12.8。
2、畜肉及雜碎42,783.3 47,382.1 -9.7。
3、禽肉及雜碎33,568.1 32,388.0 3.6。
4、水、海產品681,638.7 518,605.0 31.4。
5、乳品、蛋品、蜂蜜及其它食用34,053.7 62,164.7 -45.2。
(1)中國出口最多的農產品股票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二章農產品質量安全標准第十一條國家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標准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是強制性的技術規范。
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制定和發布,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第十二條制定農產品質量安全標准應當充分考慮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結果,並聽取農產品生產者、銷售者和消費者的意見,保障消費安全。
第十三條農產品質量安全標准應當根據科學技術發展水平以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需要,及時修訂。
第十四條農產品質量安全標准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商有關部門組織實施。
② 中國主要出口的農產品有哪些
今年1~4月,我國農產品出口140.6億美元,同比增長21.0%;
4月出口額為37.4億美元,同比增長17.9%;
如下是1-4月出口數據:
一、穀物2.8億美元,同比增長1.5%。
大米:出口29.1萬噸,同比下降8.5%;
玉米:出口5.5萬噸,同比擴大3.5倍;
二、棉花:4.7萬噸,同比增長1.9倍;出口額0.3億美元,同比增長3.0倍。
三、食用油籽及植物油進口平穩,餅粕貿易活躍
食用油籽:31.5萬噸,同比下降30.5%;出口額3.9億美元,同比下降6.8%。
食用植物油:2.9萬噸,同比增長0.8%;出口額0.4億美元,同比下降2.5%。
餅粕:49.0萬噸,同比增長55.0%;出口額1.9億美元,同比增長85.2%。
四、果蔬出口量減額增
蔬菜:249.2萬噸,同比下降0.7%;出口額27.1億美元,同比增長40.2%
水果:170.3萬噸,同比下降7.5%;出口額13.1億美元,同比增長0.6%。
五、畜產品13.0億美元,同比增長15.4%;水產品37.0億美元,同比增長24.4%
③ 02-12中國進口和出口金額最高的農產品分別是什麼
中國農產品對外出口的就是兩大類:蔬菜&水果。
中國農產品對內進口最多是水果。
④ 世界最大的農產品生產國和出口國排名
出口國:美國,加拿大,俄羅斯,阿根廷,歐盟
生產國:中國,美國,印度,俄羅斯
⑤ 中國出口最多的商品是什麼
根據海關總署的統計,中國出口額最大的大類是機電產品。
具體細分如下:
主要有:
1.農產品:以水產品、蔬菜、水果、花卉.畜產品、糧食和食用油籽等為主。
2.通信產品:電子信息與通信技術領域
3.鋼鐵:焦炭.鋼坯.鐵合金.鋼絲及製品等。
4.陶瓷
5.機電
6.服裝.紡織品
7.冶金原料
8.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最多的4 類技術領域是計算機與通信技術、電子技術、生命科學技術、光電技術。
(5)中國出口最多的農產品股票擴展閱讀:
行情調研為了獲得與貿易有關的各種信息。通過對信息的分析,得出國際市場行情特點,判定貿易的可行性並進而據以制定貿易計劃。
行情調研范圍和內容包括:經濟調研;市場調研;客戶調研。
1、經濟調研
經濟調研的目的在於了解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總體經濟狀況、生產力發展水平、產業結構特點、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貨幣制度、經濟法律和條約、消費水平和基本特點等。總之,是對經濟大環境有一個總體的了解,預估可能的風險和效益情況。對外貿易總是要盡量與總體環境好的國家和地區間開展。
2、市場調研
市場調研主要是針對某一具體選定的商品,調查其市場供需狀況、國內生產能力、生產的技術水平和成本、產品性能、特點、消費階層和高潮消費期、產品在生命周期中所處的階段、該產品市場的競爭和壟斷程度等內容。目的在於確定該商品貿易是否具有可行性、獲益性。
⑥ 農產品龍頭股有哪些
1、宏輝果蔬(603336):公司在1992年成立,並且在2016年11月24日在上交所成功掛牌上市,宏輝果蔬是一家集采後收購、種植管理、預選分級、產地預冷、加工包裝、冷鏈配送、冷凍倉儲等為一體的專業的農產品服務商。
2、傲農生物(603363):在2011年成立,是一家以產業化、標准化、集約化以及規范化為導向的高科技農牧企業,傲農生物主要經營業務包括了育種、農業互聯網、飼料、原料貿易、動保等產業,並且在2017年9月正式在上交所成功掛牌上市。
3、敦煌種業:甘肅省敦煌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是為搭建融資平台,加快區內優勢產業發展而整合、重組酒泉境內的國有種子公司和棉花公司所設立的股份制企業,
公司於1998年底經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2003年12月29日公開發行7500萬A股股票,2004年1月15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4、登海種業: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是著名玉米育種和栽培專家李登海研究員為首創建的農業高科技上市企業,位居中國種業五十強第三位,是"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玉米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國家玉米新品種技術研究推廣中心"和"國家首批創新型試點企業"。
5、大北農: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一家綜合性農業高科技企業。本公司的主營業務是飼料產品生產、銷售和農作物種子培育、推廣,上述兩類主營業務分別圍繞養殖業和種植業展開。
6、隆平高科:隆平高科是由湖南省農業科學院、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院士等發起設立、以科研單位為依託的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成立於1999年6月,是一家以光大袁隆平偉大事業,用科技改造農業,造福世界人民的農業高新技術企業,成立之初注冊資本1.05億元。
7、荃銀高科: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是集農作物種子科研、生產、加工、國內外營銷等業務於一體的高科技種業企業,於2010年5月26日在創業板上市,系我國首家登陸創業板的種業公司,股票簡稱:荃銀高科,股票代碼:300087。
8、豐樂種業:豐樂種業是中國種子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被譽為「中國種業第一股」,股票代碼:000713,注冊資本2.25億元,凈資本4.9億元。
公司是一家以種業為主導,跨地區、跨行業的綜合性公司,綜合實力與規模居中國種子行業前列。公司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安徽省高新技術產業,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企業。
9、萬向德農:萬向德農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5年9月,為黑龍江省農業高科技上市企業(股票代碼600371),控股股東為萬向三農有限公司,公司注冊資本1.55億元人民幣。
自成立以來,萬向德農立足農業產業化,始終堅持同心、多元化的發展戰略,不斷優化產品結構,拓寬業務領域,現已形成以種業、復合肥及玉米深加工為主的產業格局。
⑦ 中國出口創匯農產品主要有什麼
今年1~4月,我國農產品出口140.6億美元,同比增長21.0%;
4月出口額為37.4億美元,同比增長17.9%;
如下是1-4月出口數據:
一、穀物2.8億美元,同比增長1.5%。
大米:出口29.1萬噸,同比下降8.5%;
玉米:出口5.5萬噸,同比擴大3.5倍;
二、棉花:4.7萬噸,同比增長1.9倍;出口額0.3億美元,同比增長3.0倍。
三、食用油籽及植物油進口平穩,餅粕貿易活躍
食用油籽:31.5萬噸,同比下降30.5%;出口額3.9億美元,同比下降6.8%。
食用植物油:2.9萬噸,同比增長0.8%;出口額0.4億美元,同比下降2.5%。
餅粕:49.0萬噸,同比增長55.0%;出口額1.9億美元,同比增長85.2%。
四、果蔬出口量減額增
蔬菜:249.2萬噸,同比下降0.7%;出口額27.1億美元,同比增長40.2%
水果:170.3萬噸,同比下降7.5%;出口額13.1億美元,同比增長0.6%。
五、畜產品13.0億美元,同比增長15.4%;水產品37.0億美元,同比增長24.4%
⑧ 中國的哪個地區農產品出口貿易比較發達
有一篇文章不錯,供你參考: 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各國之間貿易摩擦不斷,貿易戰此起彼伏。近年來,我國農產品出口遭遇的反傾銷越來越多。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既有外因,也有內因;既有宏觀原因,也有微觀原因。國外對我國農產品愈演愈烈的反傾銷,我們的政府、行業協會、企業應協調一致,上下聯動,構建系統、科學的反傾銷防禦體系。 近年來,我國農產品出口遭遇的反傾銷越來越多。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張志彪副秘書長說,自1980年以來,涉及食品土畜行業的反傾銷案商品有薄荷醇、塑料編織袋、松香、蜂蜜、大蒜、小龍蝦、濃縮蘋果汁等17種,被訴案件39件,涉及金額約3億美元。1995年以來,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組織了對蜂蜜、小龍蝦、大蒜、蠟燭、濃縮蘋果汁、蘑菇罐頭等6種商品10件反傾銷案進行應訴和行政復審。為什麼我國農產品屢遭國外反傾銷?如何應對?下面我們對以上問題予以分析。一、我國農產品遭遇反傾銷的原因國外對我國農產品提起越來越多的反傾銷調查,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既有外因,也有內因;既有宏觀原因,也有微觀原因。歸納起來,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1.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和農產品的重要地位國外愈演愈烈的反傾銷,追根究底都是貿易保護主義的多樣化形式。近10年來,美歐等國的經濟發展速度明顯放慢,經濟普遍不景氣,貿易逆差不斷上升,失業率居高不下。例如美國的貿易逆差從1997年的2000億美元增長到2002年的4800億美元左右,2003年貿易逆差繼續擴大,為5357億美元,比上年又增長了12%,占其GDP的5%以上。各國政府都在努力擴大出口,以此進一步帶動資本和貨物的流動,推動GDP的快速增長,解決勞動就業等問題。同時,各國政府為了保護本國市場,又盡量用各種手段限制其他國家商品的進口。烏拉圭回合後,降低關稅保護水平成為各國貿易政策的國際義務,國際貿易保護的手段逐漸轉移。比較WTO成員方保護國內市場所能採取的幾種方式,反傾銷是最好用的。其程序簡便易行,又能夠有效排斥進口,還不易招致報復,因此被各國視為保護本國產業和市場的最佳辦法之一而頻繁採用。農產品在國民經濟中佔有十分重要地位,歷來是受高度保護的部門。在傳統的國際貿易格局中,世界各主要農產品的進口國和出口國大多保持著較高的農業保護率,歐盟農產品的名義保護率在1980年為35.1%,而日本為83.1%。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保護率也達到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農產品協議》的簽訂使各國對農產品的保護手段大大減少。雖然《農產品協議》規定有 「價格觸動」和「數量觸動」條款,但反傾銷和這些措施相比,更加「適用」,加之我國一些具有比較優勢的農產品出口大幅增長,許多國家擔心我國農產品會沖擊其國內市場,為了防止本國農業在國際競爭中受到傷害,一些國家的政府和企業紛紛對我國出口的農產品實施反傾銷政策。2.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快速發展中國是一個崛起中的大國,其不斷發展的對外貿易,讓許多國家暗懷戒心。據我國海關統計,2002年我國實現進出口貿易額6208億美元,居世界第四位。2003年進出口貿易額8512億美元,貿易順差200億美元。2004年進出口貿易躍居世界第三位,貿易總額達1.1萬億美元。我國的農產品2000年進出口貿易總值是268億全國中文經濟類核心期刊19WTO規則與政策美元,比上年增加23%;其中出口值為56億美元,進口值為112億美元,比上年分別增長5%和7%。農產品國際貿易順差為44億元,是我國改革開放,特別是1995年以來,農產品進出口值最高的一年。在2001年,我國的糧食出口貿易額從2000年的11億美元降為4.86億美元,而相比較具有較大機遇的蔬菜、水果、水產品等產品,依靠其價格優勢,而非質量優勢,在近幾年的對外貿易中均為順差,2001年同比增長達12.5%以上。在歷史上,反傾銷調查與貿易逆差顯示出密切的相關性,擁有大量貿易順差的國家往往成為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歐盟、日本等國都有過類似的命運。農產品屬於勞動力密集型產品,而我國人口眾多,勞動力價格便宜,在這方面具有比較優勢,在國際競爭中處於有利的地位。因此,國外經營日益惡化的產業紛紛提起反傾銷申請,希望藉助這種手段將中國農產品擠出本國市場。3.美歐等國視我國為「非市場經濟」而採用「替代國」價格的歧視性政策目前,我國市場經濟取得實質性的發展,截至2004年年底,共36個
⑨ 2010年至2015年中國排名前10位出口農產品
上中國海關信息網直接查詢,免費公開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