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股票 » 中國長城股票研究報告

中國長城股票研究報告

發布時間: 2021-05-21 09:09:50

❶ 證券公司的社會調查報告拜託各位了 3Q

關於2008中國股市調查報告 調查背景:2007年,中國股市覆雨翻雲,股票指數波瀾壯觀、屢創新高,暴漲與陰跌擾亂了人們的心,流動性過剩和本幣升值導致的資產價格重估是2007股市的兩條主線。全球經濟較快增長,企業盈利提升和流動性過剩等共同推升了本輪牛市。2008,奧運會即將在北京召開,中國經濟仍將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在宏觀經濟穩步發展、人民幣升值、市場流動性仍然過剩的背景之下,2008年中國股市仍然充滿著誘惑和期待,您認為2008年的股市走勢如何?針對此話題就分析師的問卷調查進行一系列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50.0% 認為宏觀經濟調控政策以及貨幣政策最能影響投資操作 剛好一半分析師認為宏觀經濟調控政策以及貨幣政策最能影響投資操作,這10位分析師包括申銀萬國分析師安昀、長城證券分析師但朝陽、中信證券分析師郤峰、國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湯小生等。 海通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吳淑琨、東方證券分析師鄧宏光、頤合財經首席經濟分析師張衛星、銀河證券分析師李鋒等6位(30%)分析師認為產業政策,比如確立環保、節能等產業政策導向最能影響投資操作。 另外,安信證券高級分析師劉明軍、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王群航、銀河證券分析師王昉和張琢四位分析師認為股市資金注入以及央企整體上市的預期的進一步明朗最能影響投資操作。 60.0% 認為調整印花稅只能短期刺激股市大漲,但並不能延續牛市離去的大勢 12位(60.0%)股市專家認為調整印花稅只能短期刺激股市大漲,但並不能延續牛市離去的大勢,這些專家包括:海通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吳淑琨、國泰君安分析師於洋、長城證券分析師張勇等。 安信證券高級分析師劉明軍、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王群航、國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湯小生3位專家認為調整印花稅能給投資者很大的信心,對股市有長期利好。 申銀萬國分析師安昀和天相投顧首席分析師仇彥英則不支持改變現有的印花稅政策。 頤合財經首席經濟分析師張衛星認為調整印花稅對股市的刺激只是一個短期效應,作用會越來越小,但是牛市並沒有結束。 70.0% 認同今年的股市會一直維持震盪格局 70.0%(14位)的受訪專家認同今年的股市會一直維持震盪格局,這些專家包括: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東方證券分析師寧冬莉、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王群航、海通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吳淑琨等。 國泰君安分析師於洋、東方證券分析師鄧宏光、銀河證券分析師王昉、張琢則認為今年的股市不好判斷。 沒有一位分析師對今年的股市會一直維持震盪格局明確表示不認同。 頤合財經首席經濟分析師張衛星認為「上半年會是一個震盪格局,而下半年就不好說了。需要看一下國際市場的形勢和奧運經濟是如何發展。」 40.0% 認為奧運對股市的影響微乎其微 長城證券分析師高凌智、申銀萬國宏觀經濟研究部經理李慧勇、長城證券分析師張勇、平安證券分析師鍾精騰等8位(40.0%)分析師認為奧運對股市的影響微乎其微。 30.0%的分析師表示很難預測奧運對股市的影響,這6位分析師是:長城證券分析師但朝陽、東方證券分析師鄧宏光、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王群航等。 國泰君安分析師於洋和國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湯小生則認為奧運前的股市應很不錯,過了奧運,就不敢保證了。 頤合財經首席經濟分析師張衛星認為「奧運前股市會平穩運行的。因為之前有關奧運題材已經炒得不能再炒了。奧運後經濟會有一個迅速的發展。看好奧運後市場。」 天相投顧首席分析師仇彥英認為「奧運對板塊或主題的影響要遠超過大市」 50.0% 認為證監會嚴批再融資對當前的股市最有利 一半的受訪專家認為證監會嚴批再融資對當前的股市最有利。這10位專家包括: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王群航、海通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吳淑琨、國泰君安分析師於洋、長城證券分析師張勇、平安證券分析師鍾精騰等人。 申銀萬國分析師安昀、安信證券高級分析師劉明軍、東方證券分析師寧冬莉3位分析師認為適度放鬆從緊的貨幣政策對當前的股市最有利。 國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湯小生和頤合財經首席經濟分析師張衛星認為調低印花稅對當前的股市最有利。 天相投顧首席分析師仇彥英則看好發行新基金為市場注入新資金。 沒有一位分析師認為放寬對上市公司的審核對當前的股市最有利。 頤合財經首席經濟分析師張衛星對此發表看法:「目前的高征稅的市場不是一個發展的態度。再融資是現在市場的核心問題,他導致了供求關系的不平衡。所以只有大量的發行新股,在3-5年內達到10000家上市公司。這樣市場的供求就會平衡,市場也會更加的健全。」 東方證券分析師鄧宏光則認為不聞不問,無為而治是對股市最有利的調控手段。 現在已經過了08的一般多,今年股票市場的動盪已經是有目共睹的了,因此掌握時機是一切投資的關鍵,所以本人意見投資皆有風險,一切慎重。

❷ 列舉20內中國發生的大事件對股市的影響

給你我幾年來整理的中國證券市場大事記:看看那幾件符合你的需要!
1984年8月14日,上海市政府批准了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呈批的《關於發行股票的暫行管理辦法》。
1984年11月18日,中國第一個公開發行的股票——飛樂音響向社會發行1萬股(每股票面50元),在海外引起比國內更大的反響,被譽為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信號。
1985年1月, 上海延中實業有限公司成立,並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會籌資,成為第一家公開向社會發行全流通股票的集體所有制企業。
1986年9月26日,第一個證券櫃台交易點——中國工商銀行上海信託投資公司靜安分公司。
1987年5月, 深圳市發展銀行首次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成為深圳第一股。
1987年9月27日,第一家證券公司——深圳經濟特區證券公司成立。
1988年7月9日,中國 人民銀行開了證券市場座談會,由人行牽頭組成證券交易所研究設計小組。
1990年11月2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試開業」,第一天成交安達 股票8000股,採用的是最原始的口頭唱報和白板競價的手工方式。
1990年12月19日,時任上海市市長的朱鎔基在浦江飯店敲響上證所開業的第一聲鑼。滬市的首個交易日以96.05點開盤,並以當日最高價99.98點報收,當日成交金額49萬4千元人民幣。
1991年5月21日,上交所統一實行自由競價交易,滬市股價全部放開。
1991年7月,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
1991年8月28日,中國證券業協會成立。
1991年10月31日, 中國南方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與深圳市物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社會公眾招股,這是中國股份制企業首次發行B股。
1992年1月10日, 一種叫「股票認購證」的票證出現在上海街頭,產生大批認購證,廣義上講也是一種權證。該權證價格30元,後被炒至幾百元。
1992年5月21日,當天取消部分個股漲跌價格限制。
1992年7月7日,深圳證券交易所宣布:原野股票停牌交易。這是中國證券市場首家停牌企業。
1992年8月10日,深圳上百萬人冒雨來買認購抽簽表,最後發生著名的「8•10」事件。
1992年10月12日,成立了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1992年11月,我國國內第一家比較規范的投資基金------淄博鄉鎮企業投資基金(簡稱淄博基金)正式設立。該基金為公司型封閉式基金,募集資金1億元人民幣,並於1993年8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最早掛牌上市。
1993年3月1日,飛樂音響等內部職工股掛牌,這是股份制企業內部職工股首次上市交易。
1993年6月29日,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正式招股上市,成為中國內地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國有企業。
1993年8月17日,部分地區滬市行情傳輸中斷一個多小時,而未中斷地區照常營業,引起軒然大波。
1993年9月30日,中國大陸發生首起通過二級股票市場進行控股的「寶延風波」,延中實業股票突然停牌,深圳寶安上海公司聲明持有延中實業發行的普通股5%以上的股份,由此揭開中國收購上市公司第一頁。
1994年1月14日,財政部代表中國政府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注冊登記發行10億美元全球債券。這是中國政府發行的第一筆全球債券,也是中國政府第一次進入美國資本市場。
1994年1月26日南方某公司上海證券營業部因「紅馬甲」電腦操作失誤,以20元一股的天價買入廣船股票80多萬股(當日廣船正常價格在6.50元左右)。一筆交易虧損達1000萬元左右。
1994年7月30日,在數月無抵抗的熊途中,上證指數最低到達325.89點時,中國證監會宣布三項「救市」措施。一個半月,上證綜指上漲了223%,成為我國證券史上股指上漲速度最快的一次。
1995年1月1日,即日起滬深股市交易實行T+1交易制度。
1995年2月23日,上海國債市場出現異常的劇烈震盪,327品種成交金額佔去期市成交額近80%。對此,上交所發布緊急通知稱,當日16:20以後的國債期貨327品種的交易存在嚴重蓄意違規行為,故該部分成交不納入計算當日結算價、成交量和持倉量的范圍。稱之為「3•27國債期貨事件」。
1995年5月17日,國債期貨市場關閉,因期貨資金湧入,5月18日股市井噴,滬市單日股指漲幅達30.99%。
1995年8月9日,日本五十鈴自動車株式會社和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通過協議購買法人股的形式,成為「北京北旅」的第一大股東。這是我國證券市場的首例外商A股大股東。
1996年5月29日,道• 瓊斯推出中國股票指數。
1996年6月7日,上交所擬選擇市場最具代表性的30家上市公司作為樣本,編制「上證30指數」,並在7月1日正式推出。隨後在30指數的帶領下走出了一波大級別的行情。
1996年10月23日滬市上漲20.5點,收於1010.83點,在闊別千點大關兩年後重新站上1000 點。
1996年12月15日,在市場不理會管理層十二道金牌後,《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指出股市出現過度投機,要求進一步規范。上證綜指自12月11日算起歷時13天,跌幅達31%,單日跌停個股比比皆是。
1997年2月19日,鄧小平去世,第二天兩市眾多股票跌停低開幾分鍾內被拉起到漲停報收,後歷時3個月,指數上漲了74%。
1997年4月18日法人股首次擺上了拍賣台。海南某公司持有的 600萬股海南航空股份有 限公司法人股被依法公開拍賣,開我國股票拍賣之先河。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7月2日泰國發生金融危機,隨後長達兩年的東南亞金融風暴全面爆發。
1998年4月,滬深交易所決定對「財務狀況異常」的上市公司實施股票交易特別處理。4月28日沈陽物質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因連續兩年虧損,被列為首家特別處理的股票。
1998年4月7日,第一批上市的封閉式證券投資基金——基金金泰,基金開元發行。1998 年11 月25日起,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股票一律不再發行公司職工股。
1998年12月2日,中國證監會下發《關於停止發行公司職工股的通知》。
1999年5月8日,發生美軍「誤炸」我駐南大使館事件,上證股指跳空下行逼近千點,十天後引發一場大級別的「5• 19」行情。
1999年6月15日人民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堅定信心, 規范發展》「5•19」行情進入高潮。
1999年7月1日,《證券法》開始正式實施。
2000年2月14日證監會宣布改革股票發行方式:向二級市場投資者配售新股。受利好刺激,大盤漲幅超過9%。
2000年2月23日 上市公司發行轉債開先例,虹橋機場發行13.5億元5年期可轉換公司債。
2000年7月19日,上證綜指以2000.33點開盤,首次站上2000點關口,當日成交量達149.6億元。
2000年10月30日,新華社播發《假典型巨額虧空的背後——鄭百文跌落發出的警示》,引起各界強烈反響,有關部門和專家學者紛紛就「鄭百文現象」發表看法。並引起國務院領導及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
2000年11月2日,吳敬璉針對針對《財經》雜志2000年10月「基金黑幕」事件發表文章《證券市場不能黑》,引發「股市大辯論」。
2000年12月16日上證所推出包括調整B股交易結算費用,降低交易成本在內的系列舉措,以提高B股市場運行效率。此後B股指數不斷上漲,12月25日滬市B股指數創出三年來新高,以 88.95點報收。
2001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中國證監會決定境內居民可投資B股市場。
2001年4月23日,第一隻退市公司——PT水仙
2001年6月,國務院發布《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6月14日,滬市大盤見頂2245.42點,此後一路走低,開始綿綿數載的熊市。
2001年7月23日,社保基金正式入市。
2001年9月21日,中國內地首個開放式基金——華安創新證券投資基金成功實現了首次募集目標50億份,正式宣告成立。
2001年10月23,證監會宣布停止執行國有股減持暫行辦法,利好引發大幅反彈,滬深股市接近漲停報收。
2001年11月16日,證券印花稅下調,上證指數開於1725.45點,跳空高開104.1點,但當天收出長陰,收於1646.76點,僅上漲1.57%。
2002年6月24日,國務院決定停止減持國有股,上證指數跳空高開,全天漲幅高達9.25%,上漲144.59點,收於1707.31點。
2002年9月23日起,上市新股於上市首日即計入指數計算。此前上交所新股上市後股指的計算方式是上市第二天計入指數。
2002年12月1日,中國證監會與中國人民銀行聯合頒布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開始正式施行。
2003年2月19日 ,滬深交易所計對封閉式基金存在交易上的缺陷,規定封閉式基金最小報價單位「分」改「厘」, 3月3日起正式實施。
2003年3月,第一家瑞銀華寶申請QFII資格。
2003年4月,「非典」」流行,交易清淡,行情回落。
2003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發布《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受此消息影響,上證指數當日大漲33.71點,收於1398.01點,單日漲幅達2.47%。
2004年2月2日,國九條出台,同年4月為落實國九條,證監會成立六個工作組。
2004年6月25日,中小企業板塊正式登場、首批八隻股票上市,這是落實「國九條」的首項具體措施之一。
2004年6月30日, 濟南鋼鐵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一級市場新股不敗神話在中國股市正式宣告終結。濟南鋼鐵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一級市場新股不敗神話在中國股市正式宣告終結。
2005年4月29日,經過國務院批准,中國證監會發布了《關於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宣布啟動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
2005年6月6日,滬市大盤見底998.23點,從而結束了長達四年的熊市。
2005年6月10日, 三一重工股權分置改革方案獲得通過,成為中國證券市場第一個通過股權分置改革實行全流通的上市公司。
2006年5月20日,滬深證券交易所和中國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分別發布關於資金申購上網定價公開發行股票的實施辦法。滬市新辦法將申購上限放寬到當次上網發行總量或9999.9萬股,深市規定申購上限為不得超過本次上網定價發行數量,且不 超過9999.995萬股。
2006年6月19日,新老劃斷後的第一隻新股中工國際在深圳中小板上市,這標志著終止一年多的IPO恢復,由於是一年多以來的首次IPO,該股首日受到市場資金的瘋狂追捧,首日漲幅達到332.03%,最大漲幅更是達到驚人的576%。
2006年12月26日,滬指報收2505.70點,當日成交額457.9億元,首次站上了2500點的高位。
2007年1月9日, 國內保險第一股「中國人壽」成功回歸A股,成為首家A股上市保險公司。這標志著保險公司登陸A股的序幕拉開。
2007年2月26日,滬市大盤首次突破3000點。120隻股票達到10%漲停位,投資者企盼的春節後「開門紅」成為現實。
2007年5月9日,大盤藍籌股推動滬深兩市大幅上漲,滬市大盤突破4000點,滬綜指收報4013.08點。
2007年5月31日,調高股票印花稅,單日震盪320點創15年紀錄。
2007年8月23日,滬市大盤突破5000點.,盤中上摸5050.38點,報收5032.49點。
2007年9月28日,滬市大盤突破5500點,迎接58周年國慶節。
2007年10月16日,黨的「十七」大召開,滬市突破6000點,最高到達6124.04點,成為了歷史以來的最高點位。
2008年1月14日,證券論壇討論資本市場改革發展要以全球視野, 5500不攻而破,滬市又進入了進一步的下跌周期。
2008年3月14日,受國內平安再融資,雪災,大小非解禁和物價上漲等壓力,以及美國次債進一步影響滬市直破4000點。
2008年4月16日,中國第一隻以角為計價單位的股票紫金礦業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網上申購,申購價為7.13元。
2008年4月22日,管理層明確大小非減持的有關規定,上證指數高開低走,次日跌破3000點至2990點。
2008年4月24日,受證券交易印花稅從0.3%降為0.1%影響,上證指數大幅收高。
2008年5月13日,受隔日下午14時28分汶川八級大地震影響,股市低開後返身走好,一度廣大投資者以不拋股票來支撐指數。
2008年8月8日,29屆北京奧運會召開,大盤以「利好」出盡而大跌,次個交易日跌破2500點,收於2470.07點。
2008年9月16日,受美國雷曼兄弟銀行倒閉,美國股市暴跌影響,以及央行下調銀行准備金和貸款利息拖累,金融股大幅下跌,上證指數跌破2000點,9月18日跌至1802.33點。
2008年9月19日,受管理層允許匯金公司對工建中三大銀行護盤等三大利好消息影響,大盤出現了幾乎集體漲停的壯觀。
2008年10月28日,隨著全球證券市場全面殺跌,上證指數又走入下降通道,當日盤中最低到達1664 .93點,也是這次暴跌的最低點。
2009年3月31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辦法自5月1日起實施。這意味著籌備十餘年之久的創業板有望正式開啟。
2009年4月3日,中國證監會決定撤銷寧波立立電子2008年7月公開發行股票的核准決定,同時要求立立電子按照發行價並加算銀行同期存款利息返還證券持有人,這在中國證券市場尚屬首例。
2009年6月10日, 證監會正式公布《關於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發行體制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實施之後將隨時向企業發審核批文。這意味著暫停8個多月的IPO重啟。
2009年7月29日,金融危機全面全面爆發以來全球最大一單IPO中國建築在滬市登陸,上海證券市場發生了有史以來3031.75億的最大單日成交量,並出現09年最大的跌幅,盤中連破3400,3300,3200點整數關,報收3266.43點。
2009年10月30日,等待了十年,首批創業板股票共計28家公司在深圳登陸,當日盤中受到爆炒而幾度被停牌。
2009年12月8日 被稱為中國「證券業死刑第一人」的原中國長城信託投資公司北京證券交易營業部總經理楊彥明被執行死刑,但6500多萬元贓款的去向仍是一個謎團。此案從一審、上訴、發回重審、再上訴,歷時五年之久。
2010年1月8日,證監會宣布,國務院原則同意推出股指期貨交易。2月22日,期貨公司獲准受理股指期貨開戶。
2010年3月26日,證監會正式做出批復,同意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上市滬深300股票指數期貨合約。
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貨上市,由於市場有了做空機制,股指開始了一輪大幅殺跌走勢。

❸ 中國長城的資料

長城是不同時期的古代中國的為抵禦不同時期的塞北游牧部落聯盟侵襲而修築的規模浩大的軍事工程的統稱。長城東西綿延上萬華里,因此又稱作萬里長城。現存的長城遺跡主要為始建於14世紀的明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虎山長城。

2009年4月時,中國國家測繪局及國家文物局報告最新的完整考古研究顯示,長城全長8851.8千米,其中人工牆體的長度為6259.6千米,壕塹長度為359.7千米,天然險的長度為2232.5千米,牆體平均高6至7米,寬4至5米。

歷代長城中國長城的修築始於春秋戰國時代,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其中尤以秦、漢、明三代的規模最大。《延慶州志》說:「古長城,在州南二十餘里,即燕塞,燕昭王用秦開謀,置上谷塞,自上谷以北至遼西。秦始皇因其舊址而大築之,至今岔道以北迤邐而至永寧一帶遺址猶存。」

初唐時,由於北方的突厥已經被平定而不再成為威脅,未修長城;五代後唐放棄燕雲十六州使得修築長城變得沒有意義;蒙元統治者是蒙古人,僅對一些關口做了修繕,僅僅起到盤查路人和商路驛站的作用;與蒙元類似,滿清也未修長城。現代修長城,除了是對古跡的維修和保護外,也部分程度上是為了發展旅遊,但在軍事上已經失去意義了。

春秋戰國長城
雖然在春秋戰國時期即已修築,但是由於諸侯林立,屬境較小,一般小國長城都只有幾百里,一些大的諸侯國家的長城也不過三四千里。萬里長城之名,自秦始皇才開始,因此,人們提到萬里長城的時候,往往把它同秦始皇的名字聯系起來,這確屬事實。據司馬遷《史記·蒙恬傳》上記載:「秦已並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築長城。因地形,用除制塞,起臨濼,至遼東,延袤萬余里。」 關於秦始皇派遣大將蒙恬修築長城的情況,在《史記·秦始皇本紀》和當時其他的文獻中均有不少記述。如《淮南子·人間訓》中也記敘:「秦發卒五十萬,使蒙公楊翁子將,築修城,西屬流沙,北擊遼水 ……秦之時…… 丁壯丈夫,西至臨濼、鍬道……北至飛狐、陽原,道路死者以溝量。」

記載說它北面、東面沿趙、燕的舊長城,西起高闕,東到造陽,再東行,抵達遼東。

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了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割據稱雄的紛爭局面宣告結束,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國家開始了。為了適應統一國家的需要,秦始皇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諸如設郡縣、實行「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以及統一度量衡和其他各種統一的制度以促進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發展。這些措施是鞏固中央集權封建制國家所必需的。修築萬里長城即根據鞏固中央集權封建制統一國家的需要所採取的一種政治軍事措施。

秦始皇並滅六國,統一了天下,原來燕、趙等國的北部地區生產比較落後,為了發展這些地區的經濟文化,鞏固其統治,在北部地區設置了隴西、北地、上郡、九原、雲中、雁門、代郡、上谷、淦陽、右北平、遼西、遼東等十二郡,用以進行管轄,主要是進行墾殖發展農牧業經濟。同時也是為了防 御匈奴、東胡奴隸主貴族騷擾中原的一項措施。

在秦始皇並六國以後的十五年中,由於採取了修築長城來防禦和墾殖北方土地等措施,是收到了效果的。「當此之時,匈奴單於不勝秦,北徙。」十餘年不敢南下而牧馬。可見築長城在當時歷史條件下,是出於防禦而採取的一種較好形式 ,但秦始皇修阿房宮、始皇陵、其他宮室苑囿,佔用過多勞動力,生產受影響,人民生活痛苦。後來暴發了陳勝、吳廣起義。於是有人記述「杞梁妻」,民間流傳「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表現大量農民脫離生產、修築長城的凄苦。

秦代長城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領三十萬人北逐匈奴,占據河套,並修築長城。「秦已並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築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余里,於是渡河,據陽山,逶蛇而北。暴師於外十餘年。」(《史記·蒙恬列傳》)秦長城把過去秦、趙、魏、燕長城連接起來,從臨洮到遼東的綿延萬里,從此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秦長城可大致分為西段和北段。西段起於今甘肅省岷縣,循洮河北至臨洮縣,經定西縣向東北至寧夏固原縣、甘肅環縣、陝西靖邊、橫山、榆林、神木,然後向北折至今內蒙古托克托南,抵黃河南岸。北段即黃河以北的長城沿陰山西段的狼山,向東至大青山北麓,再向東經今內蒙集寧、興和至河北尚義,再向東北經今河北張北、圍場,再向東經撫順、本溪後向東南,終於朝鮮清川江入海處。

在修築北方長城的同時,原諸侯國間用以「互防」的長城被拆毀:「皇帝奮威,德並諸侯,初一泰平。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史記·秦始皇本紀》)秦長城對於抵禦匈奴的騷擾,保障中原生產和生活的安定,起了重要的作用。秦始皇為了修築長城動用了30萬人,創造了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跡。這一繁重的修築工程,也給當時的人們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孟姜女的故事便來源於此。現在臨洮附近,陰山、大青山一線,都有秦長城遺跡殘存。

前漢長城
西漢繼續對長城進行修建,以抵禦北方匈奴的侵襲。從漢文帝在位時到漢宣帝在位時止,先後築成了一條西起大宛貳師城、東至朝鮮平壤南部大同江入海口、全長近一萬公里的長城。漢長城是歷史上最長的長城。 隨著吉林省通化縣境內新近發現11處秦漢長城遺址,秦漢長城的東北界限進一步北擴。

北朝及隋長城
北朝的北魏、東魏、北齊、北周對長城進行了修築與增建。其中以北齊年間修建規模最大,公元555年,北齊文宣帝「發夫一百八十萬築長城」,「東至於海」。北周在大象元年(579年)「發山東諸州民修長城」,東魏時修長城修到古北口。隋高祖在位時,為防範突厥,多次於冬季征發丁壯修築長城。隋世祖在位時,兩次於夏季大規模征發勞力修築,此時防禦的對象還包括西北方向的吐谷渾。《隋書·煬帝紀》載大業三年(607年)七月:「發丁男百餘萬築長城,西距榆林,東至紫河,二旬而罷,綿亘千里。」隋長城在前代北魏和北周、北齊長城的基礎上,將東起紫河,經朔方、靈武直至榆谷以東的長城、築壘基本連成一線和增建。

金長城
金朝為防禦蒙古高原諸游牧部落,開始大築長城。金朝所修長城,史稱金界壕或金邊堡。

明長城
到了明時,從明太祖洪武至明神宗萬曆,經過先後20次大規模的修建,以犧牲累計約200萬—300萬人為代價在累計200年時間內築成了一條西起甘肅嘉峪關,東至遼東虎山,全長6350公里的長城。這也是現在所見到的大部份長城。

❹ 長城的歷史背景大致發展經過等基本情況

中國長城的修築始於春秋戰國時代,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其中尤以秦、漢、明三時期的規模最大。唐朝時,由於北方的突厥已經被平定而不再成為威脅,未修長城;後晉放棄燕雲十六州使得宋朝修築長城變得沒有意義;元朝統治者是蒙古人,僅對一些關口做了修繕,只起到盤查路人和作為商路驛站的作用;與元朝類似,清朝也未修長城有獎勵
長城的歷史背景大致發展經過等基本情況
我來答有獎勵
磐龍纏爐
LV.10 2013-03-23聊聊
中國長城的修築始於春秋戰國時代,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其中尤以秦、漢、明三時期的規模最大。唐朝時,由於北方的突厥已經被平定而不再成為威脅,未修長城;後晉放棄燕雲十六州使得宋朝修築長城變得沒有意義;元朝統治者是蒙古人,僅對一些關口做了修繕,只起到盤查路人和作為商路驛站的作用;與元朝類似,清朝也未修長城。
以下就具體說下春秋,秦,漢,北朝,隋,遼,金,明各代對修築長城所作的貢獻
長城在春秋戰國時期即已修築,《詩經·小雅·出車》記載:「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獫狁於襄。」,當時築城用意在於「互防」和「拒胡」。齊長城是中國歷史上建築最早的長城,在今山東境內,至密州琅琊台入海,全長500餘千米。但是由於諸侯林立,屬境較小,一般小國長城都只有幾百里,一些大的諸侯國家的長城也不過三四千里。例如趙肅侯十七年(前333年)在漳水、滏水(今滏陽河)附近築長城,史稱「趙南長城」。趙武靈王所築長城,起自代(今河北省蔚縣境內),終於高闕(今內蒙古烏拉特後旗境內),史稱「趙北長城」。《史記》記載:「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西起造陽(今河北獨石山),東至襄平郡。另有中山國長城和魏長城(即濱洛長城)。
之後在前221年,秦始皇並滅六國,成為中國地區唯一政權,並改制為帝國。前214年,秦始皇派將軍蒙恬率領三十萬人攻擊匈奴,占據河套,並開始秦、趙、魏、燕各國修築的舊城牆連接起來,從臨洮到遼東綿延萬里,從此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在修築北方長城的同時,原諸侯國間用以「互防」的城牆被拆毀。

❺ 長城的歷史資料

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今陝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

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明朝是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築。

長城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等15個省區市。

期中陝西省是中國長城資源最為豐富的省份,境內長城長度達1838千米。根據文物和測繪部門的全國性長城資源調查結果,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千米,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千米,總長超過2.1萬千米。

(5)中國長城股票研究報告擴展閱讀:

修建歷史:

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自西周時期開始,延續不斷修築了2000多年,分布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長度達5萬多千米。

自秦始皇以後,凡是統治著中原地區的朝代,幾乎都要修築長城。計有漢、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宋、遼、金、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都不同規模地修築過長城。

從修築長城的統治民族看,除漢族之外,許多少數民族統治中國的朝代也修長城,而且比漢族統治的朝代為多。

清康熙時期,雖然停止了大規模的長城修築,但後來也曾在個別地方修築了長城,可以說自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沒有停止過修築。

據歷史文獻記載,有20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若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加起來,有10萬里以上,其中秦、漢、明三個朝代所修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1萬里。

參考資料:

網路--長城

熱點內容
中國金融投資管理股票行情分析 發布:2025-08-05 04:33:46 瀏覽:795
什麼是股權的基本概念 發布:2025-08-05 04:12:04 瀏覽:580
退市的股票都會跌停 發布:2025-08-05 03:50:40 瀏覽:535
消費金融如何破局 發布:2025-08-05 03:31:35 瀏覽:271
工行股票交易傭金 發布:2025-08-05 03:28:51 瀏覽:87
股權抵押後顯示無效是什麼情況 發布:2025-08-05 03:05:37 瀏覽:456
什麼時候可以申購新股市值 發布:2025-08-05 02:59:59 瀏覽:268
貨幣怎麼流進口袋 發布:2025-08-05 02:40:18 瀏覽:551
司法拍賣股權價為什麼高於現價 發布:2025-08-05 02:33:59 瀏覽:728
變更法人為什麼還要簽股權 發布:2025-08-05 02:15:29 瀏覽: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