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中國股票
『壹』 為什麼說中國的股市就是賭博
24日,官方公開EXO正規六輯《OBSESSION》特別版專輯配置,並定於12月4日正式發售。 特別版專輯與27日發售的EXO版和X-EXO版整體貌似沒有太大差別,細節之處稍有不同,具體展現在封面,歌詞本,折疊海報,大海報,小卡等內容上,比起說是特別版專輯,更像是EXO版和X-EXO版之外的第三版專輯而已,不過強調了EXO vs X-EXO的專輯概念。 【特別版專輯構成】 折疊海報 (共6種,隨機1種) 海報 (共7種,隨機1種) 明信片 (共7種,隨機1種) 小卡 (共12種,隨機1種)
『貳』 中國股市為什麼又叫做"A股"
國上市公司的股票有A股、B股、H股、N股、S股等的區分。這一區分的主要依據股票的上市地點和所面對的投資者而定。 A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普通股票。它是由我國境內的公司發行,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不含台、港、澳投資者)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票。1990年我國A股股票一共只有10隻,至1997年底,A股股票增加到720隻,A股總股本為1646億股,總市值17529億元人民幣,與GDP的比率為22.7%。1997年A 股年成交額為30295億元人民幣。我國A 股股票市場經過幾年快速發展,已經初具規模。 B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特種股票。它是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以外幣認購和買賣,在境內(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它的投資人限於:外國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投資人。現階段B股的投資人,主要是上述幾類中的機構投資者。B股公司的注冊地和上市地都在境內,只不過投資者在境外或在中國香港、澳門及台灣。 自1991底第一隻B股-----上海電真空B股上市發行以來,經過6年的發展,中國的B 股市場已經由地方性市場發展到由中國證監會統一管理的全國性市場。到1997年底,我國B股股票有101隻,總股本為125億股,總市值為375億元人民幣,B股市場規模與A股市場相比要小的多。近幾年來,我國還在B股衍生產品及其他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例如,1995年在深圳南玻公司成功地發行了B股可轉換債券,蛇口招商港務在新加坡進行了第二上市試點,滬、深兩地的4家公司還進行了將B股轉為一級ADR在美國櫃台市場交易的試點等。 H股,即注冊地在內地、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資股。香港的英文是Hong Kong ,取其字首,在香港上市外資股就叫做H股。依次類推,紐約的第一個英文字母是N,新加坡的第一個英文字母是S,紐約和新加坡上市的股票分別叫做N股和S股。
『叄』 為什麼說中國股市還不成熟
中國股票市場不成熟因為不規范需要調整的地方很多
主要表現在: 近年來我國已制定了《公司法》、《股票發行與交易暫行條例》、《證券交易所管理辦法》、《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等。然而證券交易的基本法規《證券交易法》尚未制定,證券法規沒有形成完整體系,導致證券交易的某些環節無法可依,加之對已頒布的法規執行不力,證券交易的違規和不規范行為時有發生,我國1995年發生的「三.二七」國債期貨的嚴重事件,主要原因就是證券法規不健全、監管不嚴造成的。 1) 證券市場規模過小。以股票市場為例,雖然發展速度較快,但是從總體規模看,與國外還有相當大差距,參與股票投資的人數占總人數的比例,全世界平均為8%左右,發達國家的比例則更高,如英、美均在20%以上。我國目前股市投資者為3 300萬人,僅佔全國總人口的2.7%。我國股市規模較小,與國民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有較大差距,同時也可以看出在我國擴大股市規模有很大的潛力可挖。 2) 資本市場主體缺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是資本市場的重要主體。而目前我國企業主體地位非常脆弱。政企不分、產權不清、權責不明、約束無力、活力不足仍然是我國企業的主要特徵,企業主體地位殘缺。另外,我國資本市場主體殘缺還表現在投資主體主要是個人,其投資的質和量均較低,以投資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比重明顯不足。相比之下美國等發達國家,機構投資者成為資本市場的重要主體,其機構投資者主要有年金基金、商業銀行信託部、保險公司、共同基金等。由於我國資本市場機構性投資者發展滯後,這使得僅靠若幹家大機構和數以萬計的小股民散戶所支撐的股市投機盛行,股價暴漲暴跌難以避免,阻礙了股市的健康發展。 3) 市場分割,整體性差。首先,一級市場的發行仍然按地區分配額度,限制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債券地區性發行市場也是按省分派額度(企業債券發行)和按銀行分支機構分派額度(政府債券發行)。至於二級市場分割則更為明顯,把股票市場劃分為A股、B 股和H股,構成中國股票市場發展中的一個非常顯著的特徵;即使在A股中,國家股流通與轉讓只限於極少部分,而且A股不允許在滬、深兩個交易所交叉掛牌,限制了全國性市場的發展。在股票市場中呈現出A股與B股、H股分割;個人股、內部社會個人股與內部職工股分割,個人股市場與法人股市場分割。如此繁雜的分割,不但不利於經濟體制改革,也不利於我國資本市場與國際慣例接軌。 4) 市場中介機構不完善。證券中介機構從廣義上講就是在證券市場上為參與各方提供服務的機構。我國目前的中介機構主要包括證券公司、信託投資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證券投資咨詢公司等,雖然其業務已涉足證券的承購包銷、發行、交易、自營、財務顧問等內容,但與國外投資銀行業務相比,還存在著較大的功能缺陷,例如投資銀行核心任務之一的購並業務對於我國中介機構來說幾乎還未曾涉及。西方國家的公司購並活動大多由投資銀行策劃完成,投資銀行起著搭橋牽線、籌劃交易過程、為交易籌措資金和參與交易談判等重要作用。我國目前還沒有這樣的中介機構,這就嚴重製約了我國企業重組活動的順利開展。 5) 資本市場交易工具品種單一、結構殘缺。在發達的資本市場中,資本市場工具保持多樣化趨勢。以香港資本市場為例,目前國際市場上的金融衍生工具中80%以上已被其採用;在股票市場上,不僅出現了期指、期權、認股權證等投資品種,而且這類衍生工具的交投大有超過現貨市場之勢。香港上市公司在債券市場上的集資形式更為多樣化,在債券、票據和存款證3種形式的基礎上,先後出現了浮息工具、變息工具、可換投股債券、信用卡應收債券等多種形式,目前在聯交所掛牌買賣的債務工具已增至129種。相比之下,我國大陸的資本市場除股票外,5年以上的交易工具幾乎沒有,而1~5年的交易工具又受到種種限制,這不利於資源的有效配置。 6) 證券市場制度不健全。證券市場制度是支撐證券市場高效、公平運轉的基礎,包括信息披露制度和利益保障與實現制度等。我國證券市場的信息披露制度無論從制度本身還是從執行上看都存在信息公開不夠的問題,表現在一些重大信息披露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和主觀性,極大挫傷了股民、債券投資者的信心。利益保障與實現制度是指證券投資者在獲取有關信息後,被給予證券投資期收益以必要的保障和實現的制度。我國證券市場的利益保障與實現制度很不健全,使投資者面臨的市場風險過大,嚴重措傷了股民的投資積極性。
『肆』 為什麼都說中國股市是特例啊,為什麼還有人買中國股票啊
你的朋友說的基本是事實,這是因為九十年代初國家領導高層給這個A股市場定位所決定的,當時有大量的國有企業在改制的過程中瀕臨關閉,為了盡量救活這些國有企業,就給這些企業大量上市融資以減去國家銀行的負擔,股票也不全流通,說到底就是國家在卸包袱,而這些上市後的國企也沒多少因為上市後有了資金就從此變好,這是因為這些上市公司有很多歷史積層下來的頑疾所決定的,所以說垃圾股很多。但因為A股市場尚不成熟,炒作成風,因此很多股價被炒虛高,也就會吸引很多人去買,但不可否認的是以此帶來的風險也是非常高的。
『伍』 為什麼說中國股票是投機
本來就是投資!散戶之所以賠錢,完全是因為散戶本著投機的心態,今天買入希望明天就可以盈利賣出!這樣的心態,不是投機?
投資:買入後持有1年以上的時間,你看看你可不可以賺錢!如果你再繼續不賣出的持有下去!你的回報將會隨著你的持有時間越長越高!
一個現在收益不算好的股票,18年來漲了85倍多!
『陸』 為什麼有人說中國股市是「中國骨市」
1、有人戲稱中國股市是「中國骨市」是因為在中國,很多散戶進去股市後,肉都吃完了,只剩下骨頭出來,這是一個比喻,形容股市的殘酷和資本市場的殘酷競爭。中國股市最大的特點是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時承諾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場中按照股價進行交易,然而指數卻是依照總股本加權計算,從而形成操盤上的「以少控多」的特點。
2、中國股票市場也稱為中國股市,1989年開始作為試點,本著試得好就上、試不好就停的理念建立。所以在1995年之前的股市運作中,最大的利空通常是中國股市試點要停、股市要關門這類消息。後受「3.27國債期貨事件」影響,中國期貨市場於1995年進行全面的整頓清理,中國股市成為扶持的對象,這樣股市才由此迎來了真正的利好,轉而進入了大發展的時期。
『柒』 為什麼說中國股票是癌股
因為善於割韭菜
『捌』 中國股市怎麼回事
您好,您的理解是正確的 只是這個賭桌上有上億人在賭博是個很大的賭局,兒財富也是在不斷地聚集分散,如果您想做股票並且想成為一個合格的操盤手,那您最低需要2年的實戰功底,才能培養出一個比較信得過的心態,同時書籍方面 我推薦您看 日本蠟燭圖技術分析 這是最基本的入門書。
『玖』 為什麼說買有「中國」兩字的股票人都是弱智
現在買帶中國 開頭的散戶,不能說弱智吧,只能說比較外行吧,
起碼就眼下的狀態,你說的話,是正確的
要想回報高,該搞中小盤股,概念股,題材股之類的,
當然,前提,是,起碼技術要過的去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