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資金周轉率越低越好嗎
A. 股票資金周轉率是多長時間
當天賣出股票後的錢
就可以再用來買入其他的股票無須時間上的等待
也就是說即時買賣
B. 運營資本周轉率要達到多少才算合理
只知道「營運資本」,您說的應該是這個吧。
營運資本周轉率的計算公式:營運資本周轉率=銷售收入凈額/營運資本平均余額
營運資本=流動資產-流動負債,營運資本平均余額=(年初營運資本+年末營運資本)/2
營運資本周轉率表明企業營運資本的運用效率,反映每投入1元營運資本所能獲得的銷售收入,同時也反映1年內營運資本的周轉次數。
一般而言,營運資本周轉率越高,說明每1元營運資本所帶來的銷售收入越多,企業營運資本的運用效率也就越高;反之,營運資本周轉率越低,說明企業營運資本的運用效率越低。
通常不存在衡量營運資本周轉率的通用標准,可以將某一企業本年營運資本周轉率與以前年度營運資本周轉率進行比較,以此來判斷企業營運資本管理水平是否有提升;不同行業營運資本周轉率水平是不一樣的,可以選擇行業中的代表性企業的營運資本周轉率的平均值作為該行業營運資本周轉率的合理水平。
您可以在網上搜到貴公司所屬行業的幾個代表性企業的財務報表,計算他們的營運資本周轉率平均值作為合理水平,與貴公司該指標進行對比,判斷貴公司營運資本周轉率是否合理。
C. 為什麼很多股票的資金周轉率每年下降
經濟正在走下坡的緣故吧。
D. 怎麼理解資金周轉率
例如,企業一年的銷售收入總額為4000萬元,按月平均佔用的固定資產(原值)和流動資金總額為2000萬元,即每年周轉2次,每次周轉需要180天。加快資金周轉,可以節約資金。在一定的生產規模和銷售收入的情況下,把資金周轉率提高一倍,就可以節約一半的資金。
資金周轉率也可用固定資金周轉率和流動資金周轉率分別反映。其周轉次數或天數仍用上列公式計算,但要將資金平均佔用額分別改為固定資產(原值)或流動資金的平均佔用額。固定資金周轉率反映固定資金的周轉速度。從固定資金的周轉形態而言,則有它自己的特點,即:比較長期地保存它的實物形態,其價值只是隨耗損程度逐漸轉入產品價值,同時以計提折舊的形式收回相應的貨幣資金,直至其價值均已轉入產品的價值,收回的貨幣資金用於固定資產更新,才完成了它的周轉循環。因此,從個別的固定資產來看,它的資金周轉率則是其使用周期。流動資金周轉率,反映流動資金周轉速度。在保證生產經營正常進行的情況下,資金周轉速度越快,說明資金利用效果越好。
營運資金周轉率是指年銷貨凈額與營運資金之比,反映營運資金在一年內的周轉次數。其計算公式如下:
銷售收入凈額/(平均流動資產-平均流動負債)
「平均」指報表期初數與報表期末數之平均值。
不存在衡量營運資本周轉率的通用標准,只有將這一指標與企業歷史水平,其他企業或同行業平均水平相比才有意義。但是可以說,如果營運資本周轉率過低,表明營運資本使用率太低,即相對營運資本來講,銷售不足,有潛力可挖;如果營運資本周轉 率過高,則表明資本不足,業務清償債務危機之中。
三、可以按季度和年度計算,其計算公式如下:
1.銷售收入凈額÷流動資產平均余額=周轉次數
2.報告期天數÷周轉次數=周轉天數
「流動資產平均余額」指報表期初數與報表期末數的平均數。 不需要按月或者日計算的。
比如:一~二季度的銷售收入凈額是100 萬元,報表期初數與報表期末數分別是30萬元和40萬元:
銷售收入凈額100 萬元÷〔(30萬元+40萬元)÷2 〕=周轉2.86次
180天÷2.86次=周轉天數63天
四、資金周轉率計算公式
資金周轉速度可以用資金在一定時期內的周轉次數表示,也可以用資金周轉一次所需天數表示。其計算公式如下:
資金周轉率=本期主營業務收入/[(期初佔用資金+期末佔用資金)/2]
E. 什麼是資金周轉率
資金周轉率是反映資金周轉速度的指標。企業資金(包括固定資金和流動資金)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不間斷地循環周轉,從而使企業取得銷售收入。企業用盡可能少的資金佔用,取得盡可能多的銷售收入,說明資金周轉速度快,資金利用效果好。
資金周轉率的計算公式
資金周轉速度可以用資金在一定時期內的周轉次數表示,也可以用資金周轉一次所需天數表示。其計算公式如下:
資金周轉率=本期主營業務收入/[(期初佔用資金+期末佔用資金)/2]
資金周轉率的體現形式
資金周轉率也可用固定資金周轉率和流動資金周轉率分別反映。其周轉次數或天數仍用上列公式計算,但要將資金平均佔用額分別改為固定資產(原值)或流動資金的平均佔用額。固定資金周轉率反映固定資金的周轉速度。從固定資金的周轉形態而言,則有它自己的特點,即:比較長期地保存它的實物形態,其價值只是隨耗損程度逐漸轉入產品價值,同時以計提折舊的形式收回相應的貨幣資金,直至其價值均已轉入產品的價值,收回的貨幣資金用於固定資產更新,才完成了它的周轉循環。因此,從個別的固定資產來看,它的資金周轉率則是其使用周期。流動資金周轉率,反映流動資金周轉速度。在保證生產經營正常進行的情況下,資金周轉速度越快,說明資金利用效果越好。
一、營運資金周轉率
營運資金周轉率是指年銷貨凈額與營運資金之比,反映營運資金在一年內的周轉次數。其計算公式如下:
銷售收入凈額/(平均流動資產-平均流動負債)
「平均」指報表期初數與報表期末數之平均值。
不存在衡量營運資本周轉率的通用標准,只有將這一指標與企業歷史水平,其他企業或同行業平均水平相比才有意義。但是可以說,如果營運資本周轉率過低,表明營運資本使用率太低,即相對營運資本來講,銷售不足,有潛力可挖;如果營運資本周轉 率過高,則表明資本不足,業務清償債務危機之中。
二、流動資金周轉率
流動資金周轉率是反映流動資金平均佔用額和所完成的周轉總額之間對比關系,從流動資金周轉速度說明流動資金利用效果的指標。通常以周轉次數來表示。其計算公式為:
流動資金周轉次數=年度(或季度)流動資金周轉總額/年度(或季度)流動資金平均佔用額
企業在一定時期內佔用流動資金的平均余額越少,而完成的周轉總額越多,表示流動資金的周轉越快,周轉次數越多,也就意味著以較少的流動資金完成了較多的生產任務。流動資金周轉率除了用周轉次數表示外,也往往用周轉一次需要的天數來表示。因為在計劃和核算工作中,通常總是以年度或季度為計劃期或報告期的,而年、季的時間長度總是固定的,在時間長度固定的條件下,流動資金周轉率指標就可改用周轉一次所需的天數即周轉天數來表示。其計算公式為:
流動資金周轉天數=360(或90天)/[年度(或季度)流動資金周轉總額)/年度(或季度)流動資金平均佔用率]或=[年度(或季度)流動資金平均佔用額/年度(或季度)流動資金周轉總額]*360(或90)
計算流動資金周轉率時的周轉總額,有人主張用銷售(營業)收入,有人主張用銷售(營業)成本。從流動資金在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中只起墊支作用的特性,應按銷售(營業)成本計算為宜。計算流動資金周轉率時的流動資金平均佔用額,可按定額流動資產計算,也可按全部流動資產計算。前者計算結果是定額流動資金周轉率,後者計算結果是全部流動資金周轉率。又在計算流動資金周轉率時,可用計劃數字,也可用實際數字。根據計劃數字計算的,叫做流動資金計劃周轉率;根據實際數字計算的,叫做流動資金實際周轉率。由於全部流動資金沒有計劃定額,在計算計劃周轉率時,只有定額流動資金周轉率,沒有全部流動資金周轉率。在編制計劃計算定額流動資金周轉率時的流動資金平均佔用額,即為流動資金定額數。在計算定額或全部流動資金實際周轉率時,流動資金平均佔用額為年度(季度)內各月定額或全部流動資產平均佔用額的平均數。各月流動資產平均佔用額為月初、月末流動資產余額的平均數。
F. 資金周轉率高有什麼好處
資金周轉率 反映資金周轉速度的指標。 企業資金(包括固定資金和流動資金)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不間斷地循環周轉,從而使企業取得銷售收入。企業用盡可能少的資金佔用,取得盡可能多的銷售收入,說明資金周轉速度快,資金利用效果好。 資金周轉速度可以用資金在一定時期內的周轉次數表示,也可以用資金周轉一次所需天數表示。其計算公式如下: 例如,企業一年的銷售收入總額為4000萬元,按月平均佔用的固定資產(原值)和流動資金總額為2000萬元,即每年周轉2次,每次周轉需要180天。加快資金周轉,可以節約資金。在一定的生產規模和銷售收入的情況下,把資金周轉率提高一倍,就可以節約一半的資金。 資金周轉率也可用固定資金周轉率和流動資金周轉率分別反映。其周轉次數或天數仍用上列公式計算,但要將資金平均佔用額分別改為固定資產(原值)或流動資金的平均佔用額。固定資金周轉率反映固定資金的周轉速度。從固定資金的周轉形態而言,則有它自己的特點,即:比較長期地保存它的實物形態,其價值只是隨耗損程度逐漸轉入產品價值,同時以計提折舊的形式收回相應的貨幣資金,直至其價值均已轉入產品的價值,收回的貨幣資金用於固定資產更新,才完成了它的周轉循環。因此,從個別的固定資產來看,它的資金周轉率則是其使用周期。流動資金周轉率,反映流動資金周轉速度。在保證生產經營正常進行的情況下,資金周轉速度越快,說明資金利用效果越好。 營運資金周轉率是指年銷貨凈額與營運資金之比,反映營運資金在一年內的周轉次數。其計算公式如下: 銷售收入凈額/(平均流動資產-平均流動負債) 「平均」指報表期初數與報表期末數之平均值。 不存在衡量營運資本周轉率的通用標准,只有將這一指標與企業歷史水平,其他企業或同行業平均水平相比才有意義。但是可以說,如果營運資本周轉率過低,表明營運資本使用率太低,即相對營運資本來講,銷售不足,有潛力可挖;如果營運資本周轉 率過高,則表明資本不足,業務清償債務危機之中。
G. 資產周轉率一般為多少算是好的
這個沒有定論,需要結合很多因素分析的
比如是輕資產公司,還是重資產公司,比如各個項目的佔比是否合理,是否處於初創期,行業特色等很多因素都會影響的。
H. 現金周轉率下降說明什麼
現金周轉率下降說明應收賬款增加,固定資產增加
現金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現金平均余額
較高的現金周轉率意味著企業對現金的利用效率較好,但並不說明這一比率越高越好。
企業的現金周轉率是否恰當,現金持有量是否合理,
應當充分考慮企業的行業性質和業務性質,
最基本的方法是在流動性與社會平均報酬率之間進行權衡。
舉例分析
例根據A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A公司的現金周轉次數計算見下表。
現金周轉次數計算表單位:萬元
項目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主營業務收入 527672 693673 750796
現金平均余額 68233 72729 89511
現金周轉率 7.3 9.54 8.39
註:2000年現金平均余額76 740萬元。
從表中可以看出,該公司2003年現金周轉率較2002年有所下降,其原因是主營業務收入的增長幅度低於平均流動資產的增長幅度引起的,表明現金資產利用效率較2002年有所降低。另外,從表中還可以看出,該公司的現金平均余額相對較大,影響了現金周轉水平。對此,應當進一步結合行業性質和平均水平進行分析。
I. 存貨周轉率是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啊
越高越好。
存貨周轉率越高,表明企業存貨資產變現能力越強,存貨及佔用在存貨上的資金周轉速度越快。
存貨周轉率(次數)=銷售成本/平均存貨余額(還有一種是存貨周轉率(次數)=營業收入/存貨平均余額,該式主要用於獲利能力分析)
其中:平均存貨余額 =(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存貨周轉天數=計算期天數/存貨周轉率(次數)
(9)股票資金周轉率越低越好嗎擴展閱讀
一般來講,存貨周轉速度越快(即存貨周轉率或存貨周轉次數越大、存貨周轉天數越短),存貨佔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存貨轉化為現金或應收帳款的速度就越快,這樣會增強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及獲利能力。
通過存貨周轉速度分析,有利於找出存貨管理中存在的小問題,盡可能降低資金佔用水平。
J. 資金周轉率
營運資金周轉率是指年銷貨凈額與營運資金之比,反映營運資金在一年內的周轉次數。其計算公式如下:
銷售收入凈額/(平均流動資產-平均流動負債)
「平均」指報表期初數與報表期末數之平均值。
不存在衡量營運資本周轉率的通用標准,只有將這一指標與企業歷史水平,其他企業或同行業平均水平相比才有意義。但是可以說,如果營運資本周轉率過低,表明營運資本使用率太低,即相對營運資本來講,銷售不足,有潛力可挖;如果營運資本周轉
率過高,則表明資本不足,業務清償債務危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