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有回購過股票
1. 中國有回購自己股票然後注銷的上市公司嗎
有,像之前的山東鋁業和蘭州鋁業,他們的大股東都是中國鋁業.
中國鋁業通過回購旗下的山鋁和蘭鋁,在二級市場給予對價,最終注銷上述兩家公司,得以上市
2. 股票回購的回購影響
股票回購對上市公司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股票回購需要大量資金支付回購成本,容易造成資金緊張,降低資產流動性,影響公司的後續發展。
(2)股票回購無異於股東退股和公司資本的減少,從而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對債權人利益的保護,而且忽視了公司的長遠發展,損害了公司的根本利益。
(3)股票回購容易導致公司操縱股價。
據傳,證監會有意允許券商開展股票回購業務,3家券商可能成為首批試點。本欄以為,這對於投資者是一柄雙刃劍,雖然能夠獲得短期融資,但是卻有可能放大風險。
股票回購業務,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定投資者張三持有1萬股中國石油(601857)股票,當時市價9.8元,此時張三需要臨時用錢,但張三看好中國石油的後市,不願意賣出持股,此時張三便可以將中國石油股票按照7.8元的價格賣給券商,並約定一個月之後按照8元的價格買回,券商賺了0.2元的差價,張三獲得了臨時的周轉資金,大家都合適。
應該說,股票回購業務還是有一定價值的,但是它又與融資融券、股票質押有雷同的一面。比如說,張三需要現金時,除了將股票賣給券商外,還可以用持有的股票作為抵押向券商融資,或者賣出一半股票,取出現金後,然後用融資融券的方式再買回一半股票,也能達到類似的目的,股票回購並不是惟一獲得資金的辦法。
其實,張三用股票換得現金後,還是面臨著比較大的風險,一是遇到股價下跌需要追加保證金的風險,二是到期無法籌得資金買回股票的風險。這些風險都是張三無法迴避的,當然,融資融券、股票質押也需要面對這些問題。
本欄以為,A股市場並不適合全面開展股票回購業務,小范圍的試點還是可以的,但是其進入門檻不應太低,至少應與股指期貨、融資融券持平,過小的投資者或許並沒有應對保證金交易的經驗,如果強行參與,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麻煩。
如果估計不錯的話,能夠進行股票回購的股票池極有可能參照融資融券的股票池,並非所有的股票都能參與,同時仍在禁售期的有限售條件股不知道能否賣給券商,如果可以,或許相當多的限售股可能會成為「死當」,券商說不定一不小心就成了大股東。
應該說,試點券商完全有必要按照經營當鋪的思路去經營股票回購,隨時做好投資者不再買回股票的准備,對於投資者來說,也完全可以使用股票回購將自己的風險轉嫁給券商。例如前期包鋼稀土(600111)因稀土價格保持高位而股價堅挺,此時看好包鋼稀土又不願意承擔過高風險的投資者,就可以將股票賣給券商,到需要回購時如果股價繼續上漲,那麼就買回股票,如果股價不斷走低,乾脆也就不要了,這也可以算是一種止損。
3. 中石油等在港上市股票回歸A股 是什麼意思
上市公司發股票最主要的功能和目的就是募集資金,說白了就是圈錢。
發H股是在香港股市圈錢,發A股是在內地股市圈錢。中石油既不是退出香港,也不是拿出沒上市部分。應該是增發股票,這樣可能稀釋了原來股權的含金量,卻為上市公司帶來了大量現金。
4. 今天進《中國石油》合適不(聽說中國石油回購了6000萬股自己的股票,所以想買中石油)
中石油已經連續漲幅3天,其中2個漲停,幅度很大,肯定有調整的要求的
5. 中國石油並購三家子公司收購的股票怎麼處理
作為三家上市公司的大股東,中石油是以A股流通股價分別溢價18.8%、10.1%以及6.9%的價格對國內上市的A股流通股照單全收的。這說明了什麼?
你也許會說,中石油是為了整體上市!又或者會說,作為大股東,中石油是為了躲開股改支付對價!無論你認為何種原因,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這三家公司的流通股股東在這次要約收購中將直接受益,收到的是白花花的真金白銀!!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難道中石油「嫌錢太腥」而大發慈悲慷慨解囊?非也。難道為了整體上市再圈錢而必須先假以笑臉?這回購又似乎並非整體上市所必須走的一步棋子。難道這樣就可以不用支付給流通股東更多的對價?相反,回購上市公司股份大股東要掏出來更多的錢!
看來,唯一可以解釋的是:A股流通股價的確已經低估,至少與內在價值相差無幾,與其向流通股東支付對價,不如全面收購上市公司股份。這樣既可以討好股民塑造企業形象為日後再融資鋪路,又可以在市場低迷時低成本整合集團資產,更加可以減少集團內部的同業競爭和關聯交易,豈不是一石三鳥!!!
6. 中國市場回購股票例子
中國資本市場早期已發生過的幾起股份回購案例
1,最早的股份回購案例----豫園股份案例
中國最早的股份回購案例當屬1992年小豫園並入大豫園的合並回購.有人認為這可以看作中國股市第一例為了合並而實施股份回購的成功個案.大豫園作為小豫園的大股東,把小豫園所有股票(包括國家股,法人股,個人股)悉數回購並注銷,採取的是協議回購方式.程序上經股東大會批准,合並後新公司再發新股,並承諾小豫園股東有優先認股權.因限於當時的外部環境,這一合並回購談不上什麼商業色彩,政府行為起了重要作用.
2,回購後再增發的第一起案例----陸家嘴案例
1994年9月陸家嘴以公司土地尚未完全投入開發\國家股的部分資本仍然虛置\並且股權結構不合理為由決定採用協議回購方式實施減資計劃,即以每股2元的價格回購國家股2億股,隨後又增發B股(流通股),使社會公眾股占總股本的比例達到了"15%"的要求.此案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減資回購從而規范股權結構並不是最終目的,根本目的是通過國家股減資回購,再增發一定數量的流通股(B股),即回購不是為了減資,而是為了進一步增資擴股.在這個意義上說,股份回購成為一種策略性的資本運營手段.
3,鄭州百文案例
1996年一位個人投資者曾持有7.43%的鄭州百文股票,大大超過當時《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中的關於個人持股不得超過公司總股本千分之五比例的規定.按照當時的處理規定應由公司購回這部分超出比例的股票.但即使是按買入價格或市場價格中的較低價格,回購這部分股票所支付的巨資亦會對鄭州百文的經營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後來這一部分股票事實上是通過二級市場強制性拋出的.
4,湖北興化案例
湖北興化是1989年成立的股份制試點企業,1996年1月作為歷史遺留問題股上市.然而,在上市前的數年時間里,該公司曾相繼購回要求退股的四百餘名職工的44萬股本公司股票,然後又於1996年通過第三方將這部分回購來的股票以市價轉讓,獲利2000多萬元.由於湖北興化的這一行為違反了前述國家有關規定,因此被證監會處罰沒收回購股票所得.
5,雲天化案例
1999年4月,雲天化公司董事會宣布將以不低於該公司1998年末每股凈資產的價格(至少要出資4.02億元),向大股東雲天化集團回購其持有的2億股國有法人股,占雲天化總股本的35.2%.公司董事會於2000年9月21日公告,公司將於2000年11月4日之前,以自有資金,完成對第一大股東雲天化集團公司2億股國有法人股的協議回購,回購價以經確認的每股凈資產2.83元為准,回購金額56600萬元.此次回購部分佔公司總股本的35.20%.回購股份被注銷以後,雲天化總股本為36818.18萬股,其中國有法人股佔72.84%,社會公眾股佔27.16%.
對雲天化集團來說,此次以每股2.83元的價格轉讓2億股,與發起設立時每股1.01元的凈資產比較,在3年中增值180.19%,年投資收益率為60.06%,如再考慮到歷年分紅,投資收益率更是高達72.27%,實現了國有資產的大幅增值.回購完成後,集團公司在股份公司中仍處於絕對控股地位;同時,獲得的5.66億元現金,又可以投入其它項目.對雲天化來說,公司的主業市場極度疲軟,此次回購不失為一條迅速提高公司業績的捷徑;從目前的財務狀況看,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僅為10.85%,明顯偏低,公司的流動資產總額為7.90億元,其中貨幣資金高達5.24億元,這也說明公司資產流動性好,有足夠的能力進行股份回購.通過本次股份回購,有利於公司在證券市場上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種資源,為公司的健康,規范發展奠定基礎.此次回購,公司的中報每股收益可以提高到0.285元,凈資產收益率可以提高到10.08%,公司股票的"含金量"將大大提高,這也為廣大股東獲得豐厚的投資回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6, 滬昌特鋼案例
1999年11月28日,公司董事會通過以資產回購國有法人股議案:以公司11394萬元不適資產向控股大股東上海五鋼(集團)有限公司回購部分國有法人股並注銷股本,總股本將縮小.回購價格以不低於每股凈資產確定.該案例雖然到目前為止尚未實施,但其重要意義在於是中國股市第一次提出以資產回購股份的方式,具有重要的創新意義,對改善上市公司資產結構具有明顯積極作用
。
6.麗珠集團於 1993 年10 月28 號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公司經營范圍
以醫葯為主,兼營化工、食品、房地產、旅業、信息等。公司是1992 年成立的股
份公司,主要生產和經營醫葯產品等,現生產的主要產品有麗珠得樂、麗珠腸樂、
麗珠康泰必妥等。1993 年成為醫葯行業首家、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家A 股和B
股股票均掛牌上市交易的股份公司。公司現已發展成為以葯物制劑為主體,生物
工程、抗生素及第三產業多元化經營的醫葯綜合型股份制企業集團。2008 年6
月初, 沉寂已久的B 股市場被麗珠B 的一則公告激起波瀾, 麗珠集團宣稱, 其B
股價格被嚴重低估, 影響企業形象, 為了提振股價, 該公司擬以總額不超過1.6
億港元回購部分B 股, 回購價格不超過16 港元/股, 約1000 萬股。回購股份分
別約占公司已發行B 股股份和總股本的8.18%和3.27%。麗珠B 股2008 年6 月
19 日收盤時價僅11.7 港元,16 港元的回購價加比溢價達36.7%。在集團6 月20
日的股東大會上,回購案獲得了99.72%的高票通過,麗珠集團成為了中國市場
首個實施B 股回購的公司。
7. 迄今為止在進行A股股票回購的有哪些公司(包括宣布回購的公司以及正在進行回購的公司)
000829天音控股,000572海馬股份宣布了回購。
增持與回購的區別:
一、出資人不同,增持的出資人是大股東,而回購的出資人則是上市公司;
二、每股收益不同,增持後只是大股東持股比例上升,總股本和每股收益都不會變,回購後,總股本減少,每股收益相應增加,也就是說業績會增厚;
三、對股價影響,短期內都會有正面影響,但從中長期來看,增持的股票還是有獲利回吐的壓力,而回購的股票將注銷,沒有壓力,中長期更加有利於股價的提升。由此簡單比較,回購對於投資者來將,無論是大股東還是散戶,受益比增持更加長遠和豐厚。
8. 最近都有那些上市公司回購了股票回購的價格以及時間。哪位大俠知道告訴一聲。小弟謝謝了
除了中國石油外,最近上市公司回購股票的是,萬科A、天音控股、海馬股份,回購的價格以及時間只有回購者知道,其他人根本就不可能知道的。
9. 中國石油回歸A股上市的具體流程
中石油現在總股本是1830億股,其中在A股上市1620億股,在香港H股上市210億股。中國石油在香港發行210億股H股時,其控股股東中國石油集團持有的1580億股作為內資股並沒有在香港上市(證監會對於內資企業發行H的規定,存量不在H股上市,只有新發股份在H股上市),當時在香港上市的只有發行的210億股。2007年中石油返回A股上市,發行40億股A股,連同控股股東中國石油集團持有的1580億股(鎖定三年)同時在A股上市。中石油在A股上市不需要回購H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