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票大跌什麼時候
1. 中國股市的上一個牛市是什麼時候,什麼時候開始跌的
1、截止到2015年,中國股市的上一個牛市是在2007年初至2007年10月份期間。從2008年中旬開始下跌的。
2、中國股市最大的特點是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時承諾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場中按照股價進行交易,然而指數卻是依照總股本加權計算,從而形成操盤上的「以少控多」的特點。中國股票市場也稱為中國股市,1989年開始作為試點,本著試得好就上、試不好就停的理念建立。所以在1995年之前的股市運作中,最大的利空通常是中國股市試點要停、股市要關門這類消息。
2. 中國股市要跌到什麼時候
3. 中國股市要跌到什麼時候啊我虧50%啦
股市就是這樣的,吸取經驗教訓,以後別去玩了。
寶馬進去,自行車出來.
西服進去,三點式出來
小夥子進去,老頭子出來
老闆進去,打工出來
富翁進去,叫化子出來
歡歡喜喜進去,哭哭啼啼出來
牽著狗進去,狗牽著出來。
4. 中國股票在什麼時候從6000點下跌的
1、2007年10月16日,上證指數到達6124.04點,然後就開始下跌。後來,中國股票是在2007年11月5日從6000點開始下跌到1600點。
2、那些在6000點到3000點以來不斷下跌的股票以權重股、傳統行業股為主。鋼鐵、銀行、港口、公路等等盤子大,分紅少,增長緩慢的股票均沒法再次站起來。還有很多業績差的股票來了個價值回歸。這個過程是洗掉泡沫的過程,也許創業板的泡沫又被炒了起來,不過現在也釋放了不少。未來由於市場擴容速度太快,股票太多,而收緊縮政策的影響,市場資金面有限,估值沒太大變化,而重點在個股的機會的局面將會越來越成為一種常態。
5. 中國股票的漲停和跌停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1996年12月13日發布,1996年12月26日開始實施的。
漲跌停製度作用:
(1)漲跌停板制度為交易所、會員單位及客戶的日常風險控制創造了必要的條件,漲跌停板鎖定了客戶及會員單位每一交易日可能新增的最大浮動盈虧和平倉盈虧,這就為交易所及會員單位設置初始保證金水平和維持保證金水平提供了客觀准確的依據。從而使期貨交易的保證金制度得以有效地實施。
(2)漲跌停板制度的實施,可以有效地減緩和抑制突發事件和過度投機行為對期貨價格的沖擊,結市場一定的時間來充分化解這些因素對市場所造成的影響,防止價格的狂漲暴跌,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
(3)漲跌停板制度使期貨價格在更為理性的軌道上運行,從而使期貨市場更好地發揮價格發現的功能。通過實施漲跌停板制度,可以延緩期貨價格波幅的實現時間,從而更好地發揮期貨市場價格發現的功能,在實際交易過程中,當某一交易日以漲跌停板收盤後,下一交易日價格的波幅往往會縮小,甚至出現反轉,這種現象恰恰充分說明了漲跌停板制度的上述作用。
(4)在出現過度投機和操縱市場等異常現象時,調整漲跌停板幅度往往成為交易所控制風險的一個重要手段。例如當交割月出現連續無成交量而價格跌停板的單邊市場行情時,通過適度縮小跌停板幅度,可以減小價格下跌的速度和幅度,把交易所、會員單位及交易者的損失控制在相對較小的范圍之內。
6. 中國股市是從幾幾年幾月開始暴跌的大致從幾點跌到幾點
2005-6-6 大底998,此後走牛;
2007-5-29 最高4335,次日便是臭名昭著的530;
2007-10-16 在各路磚家叫獸股神股仙預測A股奔向萬點的豪情中,牛市見頂6124;
2008-1-14 反彈見頂5522;
2008-6-12 收盤下破3000;
2008-10-28 大底1664;
2009-8-4 反彈高點3478(撒死去吧);
2010-7-2 低點2319;
2010-11-11 高點3186
7. 歷史上股票跌得最慘的是哪一年啊
從1992年到2015年中國股市經歷了8次熊市,其中第二次也就是1993年的這一輪熊市跌幅最大。
第二次大熊市:1993年2月16日至1994年7月29日
快速牛市上漲完成後,股市的大擴容也就開始了,伴隨著新股的不斷發行,上證指數也逐步走低,進而在777點展開長期拉鋸,後來777點位失守,大盤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續探底。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點,但這次熊市帶來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數量急速地膨脹。
(7)中國股票大跌什麼時候擴展閱讀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
沖動過後,市場開始價值回歸,不成熟的股市波動極大,僅僅半年時間,股指就從1429點下跌到386點,跌幅高達73%,這樣的下跌在現在來看是不可想像的,而在當時,投資者們都自然地接受了,難怪有人說,還是早期的股市炒起來爽。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早期的股市不講究什麼價值投資,業績好壞也是無所謂,最重要的是流通盤要小,這樣好炒。但是隨著股價的炒高,總有無形的手將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經回到577點,跌幅接近50%。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
短暫的牛市過後,股市重新下跌。從1995年的8月開始,當時僅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長虹開始悄悄走強,業績白馬股票逐步受到主流資金的關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達到階段低點512點,績優股股價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條件具備。
第五次大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
這輪大調整也是因為過度投機,在績優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後,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經跌至1047點。這兩年間,股市的擴容繼續瘋狂進行,規模出現了難以想像的擴張。嚴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級市場出現極度失血,持續2年的熊市就此展開
第六次大熊市: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
"5·19"行情過後,市場最關注的就是股權分置的問題。投資者普遍認為這是利空因素,解決股權分置也成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從2245點一路下跌到998點。經過這輪歷史上最長時間的大調整,A股市場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輪行情也在悄然醞釀當中。
第七次大熊市:2007年10月16日至2008年10月28日
全國製造業和地產等支柱產業泡沫顯現,危機四伏,在投資者普遍對行情盲目樂觀之際,股指則開始一路下跌。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指數隨之一瀉千里,僅一年時間,股指便從6124點狂跌至1664點。從此,進入幾個月的震盪調整之中。很多製造業的老闆,發現搞製造業賺不到錢了,所以投身於股市。
參考資料:騰訊財經-中國股市七次熊市
8. 中國股市什麼時候大跌
已經大跌了,從2月4日的走勢看,應該說大盤的底部區域大致確定了,只是還需要一段時間的震盪築底,才有繼續攀升的可能,逢低介入吧.當然在個股的選擇上還需要謹慎對待,前一段時間過度上漲的股票就不要碰了,我個人的傾向是煤炭和鋼鐵這兩個板塊中尋找合適的投資機會.至於長期觀點,我個人認為中國經濟還不存在短期走壞的可能,只是要關注證券市場,如果位置太高了,還是要注意一下風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