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股票 » 股票資金流入統計不準

股票資金流入統計不準

發布時間: 2021-06-02 17:49:04

❶ 股票的流入資金和流出資金為什麼不一樣

資金量實際是一樣的,這里指的是主動買盤和主動賣盤是不同的。

一般的軟體,其實就是簡單地用外盤手數減去內盤手數,乘以當天的成交均價就得出當天的資金凈流量,如果外盤大於內盤就是資金凈流入,反之就是資金凈流出。有的軟體可能計算公式更復雜一些,計算所採用的數據更全面一些,比如大單小單分開計算,比如用各個價位的成交手數計算後累加等等,但是其基本原理就是根據行情回報的成交情況區分外盤內盤進行計算。首先,假定外盤手數和內盤手數都是真實的,也就是說,排除了莊家通過各種騙招虛構外盤手數和內盤手數的情況,資金凈流入或資金凈流出這樣的概念成立嗎?大家都知道,有買有賣才能成交,對於賣家來說是資金流出了,那麼買家要想得到這些股票,他們不用出錢嗎?他們出了錢,怎麼就不算流入呢?在某些情況下,這種所謂的流入流出會顯得很荒謬,看下面兩個例子:

計算實例一:假如你想以現價或高一點的價格買入一隻股票,那麼從你的操作動機來說,應該被劃分為主動性買盤,也就是外盤。但是當你委託以後,你報的價格已經比賣一的價格還低了,這時候正好有主動性賣單(所謂的主動性賣單)出現,那麼你這筆成交就會在系統上顯示為主動性賣單的成交,也就是內盤。你冤枉啊!本來是你主動性買入,但是卻被系統統計為主動性賣出。整個反了。大家想想,這種情況是不是經常出現?那末,行情系統統計的外盤和內盤反映的所謂交易者參與態度有多高的可信度呢?

計算實例二:北京有一個人想7塊錢買入工行,南京有一個人同一個時候想7塊錢賣出工行,而且是同樣的股數。兩個人一個想買,一個想賣,對於工行這只股票來說,應該說是參與者的態度是平衡的。但是,交易所主機總會先接到一個人的指令,然後接到另外一個人的指令。那末,同樣一筆交易,先接到誰的指令,最後的成交統計就完全不同。先接到北京人的後接到南京人的指令,一成交,統計出來就是內盤;而先接到南京人的後接到北京人的指令,一成交,統計出來就是外盤。舉個極端的例子,假如某隻股票一天只成交了一筆,那麼統計為內盤還是外盤其實就是隨機的,也可以說,就是上帝定的。乖乖!這樣的統計可信嗎?

除了以上所舉的例子以外,莊家可以很容易地將其主動拋出的成交手數(應該是內盤)經過某種手段讓系統統計為外盤,或者相反,以蒙蔽過分依賴統計數據做出操作決定的散戶。

股票軟體中 個股的資金流入流出總之數據可信嗎 這個資金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二. 資金流入的判斷
股價上升期間發生的交易就算流入,股價下降期間 發生的交易就算流出,這種統計方法也有多種: 1. 與前一分鍾相比是指數是上漲的,那麼這一分鍾的成交額計作資金流入,反之亦然,如果指數與前一分鍾相比沒有發生變化,那麼就不計入。每分鍾計算一次,每天加總統計一次,流入資金與流出資金的差額就是該股票當天的資金凈流入。這種計算方法的意義在於:指數處於上升狀態時產生的成交額是推動指數上漲的力量,這部分成交額被定義為資金流入;指數下跌時的成交額是推動指數下跌的力量,這部分成交額被定義為資金流出;兩者的差額即推動指數上升的凈力,該股票當天的資金凈流入就計算出來了。 2. 買盤和賣盤也與資金流入計算有關,上升只計算買盤計算為資金流入,下跌只計算賣盤計算為資金流出。再計算全天資金流入流出差。 對個股來說,也是這樣。一般情況下,將一段時間內(假設0.幾秒鍾)股價上升就將這短時間內的成交量當成流入;反之股價下跌,就當成流出。然後統計一個一天的總凈流量就是總流入減去總流出了。 其實,買入賣出資金是一模一樣的,不過是某一分鍾買入的比較主動,使股價比上一分鍾上漲了,這一分鍾的成交額計作資金凈流入;反之,某一分鍾賣出的比較主動,使股價比上一分鍾下跌了,這一分鍾的成交額計作資金凈流出。我們要關注的是主力在買入與賣出這段時間的長短與資金量。如果時間長且資金量龐大,就應及時跟進。如果進入時間短那表示主力並沒有關注這只股票,應持幣觀望。
我用的是操盤手軟體,大單小單流入流出有一定參考價值.

股票資金流入能造假嘛

股票資金流入能造假的,資金流出流入一般說的是超大單和大單,相對來說就有相應的中小單流入流出,一個人控制多個資金賬戶,然後一個賬戶大單吃貨吐貨,其他多個賬戶買進貨賣出,這樣就看到資金凈流入或凈流出了。
股價上升期間發生的交易就算流入,股價下降期間 發生的交易就算流出,這種統計方法也有多種:
1. 與前一分鍾相比是指數是上漲的,那麼這一分鍾的成交額計作資金流入,反之亦然,如果指數與前一分鍾相比沒有發生變化,那麼就不計入。每分鍾計算一次,每天加總統計一次,流入資金與流出資金的差額就是該股票當天的資金凈流入。這種計算方法的意義在於:指數處於上升狀態時產生的成交額是推動指數上漲的力量,這部分成交額被定義為資金流入;指數下跌時的成交額是推動指數下跌的力量,這部分成交額被定義為資金流出;兩者的差額即推動指數上升的凈力,該股票當天的資金凈流入就計算出來了。
2. 買盤和賣盤也與資金流入計算有關,上升只計算買盤計算為資金流入,下跌只計算賣盤計算為資金流出。再計算全天資金流入流出差。
對個股來說,也是這樣。一般情況下,將一段時間內(假設0.幾秒鍾)股價上升就將這短時間內的成交量當成流入;反之股價下跌,就當成流出。然後統計一個一天的總凈流量就是總流入減去總流出了。
其實,買入賣出資金是一模一樣的,不過是某一分鍾買入的比較主動,使股價比上一分鍾上漲了,這一分鍾的成交額計作資金凈流入;反之,某一分鍾賣出的比較主動,使股價比上一分鍾下跌了,這一分鍾的成交額計作資金凈流出。我們要關注的是主力在買入與賣出這段時間的長短與資金量。如果時間長且資金量龐大,就應及時跟進。如果進入時間短那表示主力並沒有關注這只股票,應持幣觀望。

❹ 為什麼資金凈流入量很大,而股價卻不上漲

1、資金流入流出實際上只是反映主動買的資金大還是主動賣的資金大,如果主動買的資金大,軟體就統計出資金凈流入為正,反之就是資金凈流入為負,即資金凈流出。
2、有買就有賣,買賣的量實際上是相同的,所以軟體統計的資金凈流入量實際上參考意義並不大。
3、大家常常可以看到今天資金凈流出排名靠前的股票次日就大漲,為什麼會大漲?實際上就是因為主力在資金凈流出過程中吸籌了,資金凈流出未必就是主力賣出的,大單資金凈流出也未必是主力出貨。
4、你需要思考的是,主動賣出的大單被誰買去了?散戶有那麼大的資金嗎?會不會是一個主力賣給了另一個主力呢?假如真的是散戶就有能力接走這么多的大單,那麼仍然有可能由於主力不敢再砸盤而出現股價上漲。
(4)股票資金流入統計不準擴展閱讀:
股價影響
人們常說,股票市場是經濟的晴雨表。也就是說股價變動不僅隨經濟周期的變化而變化,同時也能預示經濟周期的變化。實證研究顯示,股價的波動超前於經濟波動。往往在經濟還沒有走出谷底時,股價已經開始回升,這主要是由於投資者對經濟周期的一致判斷所引起的。
我們通常稱股市是虛擬經濟,稱與之相對的現實經濟為實物經濟,兩者的關系可以說是如影隨形」,彼此都能對對方有所反映。
由於受資源約束、人們預期和外部因素影響,經濟運行不會是一直處於均衡狀態。經常出現的情況是經濟處於不均衡狀態。相應地,股市也具有上下波動運行的特點。
當社會需求隨著人口增加、消費增加等因素而不斷上升的時候,產品價格、工人工資、資本所有者的投資沖動都會增加,連帶出現的情況是投資需求增加,市場資金價格(即利率)上漲。工資的增加又使得個人消費再度增加。
企業投資的增加和個人可支配收人增加,使實物經濟質量不斷提高,企業效益不斷上升,經濟發展得到進一步刺激。當經濟上升到一定程度時,社會消費增長速度開始放緩,產品供過於求,企業開始縮小生產規模,社會上對資金需求減少,產品價格回落,經濟進入低迷狀態。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股價

❺ 股票的資金流向數據准不準

每個軟體數據都不一樣僅供參考

❻ 一隻股票,有的統計數據當天主力資金是流入,有的統計數據是流出這怎麼回事

證明主力資金流入流出的統計數據可信度不高。機構左右手的情況很多,分散式帳戶控盤的股票,資金進出數據更難以說明什麼。

❼ 股市的資金流入(萬元) 資金流出(萬元) 為什麼不一致買賣的結果應該是對等的啊

我給你打個比方,你就能很快明白,資金的凈流入與流出是怎麼回事了!比如一支股票有五個大股東,每個股東持有1萬股,即100手,即總共5萬股,合計500手,假設今天就是由這五個股東進行交易,而沒有別的散戶進行交易了,現在,再假設昨天這支股票的的收盤價是100元,那麼,這支股票在昨天的總價值就是50000*100=500萬元,這什麼意思呢?這就表示,那五張紙(即五百手股股票,股票是用紙做的,在法律形式上)的價格就代表了500萬元,好了,到了今天,大家一起來交易,先是張三賣給李四,後是李四賣給王五,王五又賣給陳六,陳六再賣給沈七,沈七又賣給王五,王五又賣給張三。。。。。等等,反正不管你怎麼買,怎麼賣,都好,最好,收盤價是每股105元,好了,現在就有得算了,同樣是那500手股票,在他們這幾個人手中轉來轉去,股票沒有增多,也沒有減少,但是,不同的是,用來表示資金投入的價格卻不一樣了,昨天是100元,今天是105元,什麼意思?意思就是,昨天那5張紙表示500元,到了今天呢,那五張紙表示多少?表示50000*105=525萬元,這就是問題的根本,為什麼同樣是五張紙,昨天是500萬,今天卻成了525萬呢?那多出來的25萬是哪裡來的?對,就是那25萬,便是所謂的流入資金,這25萬是誰的?是那些積極買進的人從自家的錢櫃里掏出來的。他們掏這些錢干什麼?他們掏這些錢,來抬高股票(也就是那五張紙)的價格,這25萬塊錢,是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的錢,而不是虛似的數字,這就是資金流入!同樣,資金流出也是一樣,股價下跌了,表示股票值多少錢的價格就減少了,股票雖然歷經多次轉手,但還是那些股票,只不過,那些站在前一天高價位(比如100元)賣出的人,把股票(即那五張紙)賣出後,變成了錢,而之後買入股票的人拿自家的錢將那五張紙買進來,只不過,那五張紙的單價變了,變成了95元每股。這很好算,那五張紙的價值少了25萬元,那25萬元哪裡去了?流進了高價賣出的人的口袋,為什麼呢?因為,人家拿著那五張紙的時候,那五張紙代表500萬元,到你今天拿著那五張紙的時候,只代表475萬元了,是不是少了25萬元?這就叫資金流出!如果接下來價格再跌,那麼,那些股票(即那五張紙)就更不值錢,那麼,「資金流出」就更多了!好了,相信我談得這么細,應該十分明白了,所謂資金的流入或流出,就是表示那些股票(即紙)所代表的錢數,不同只是,股票(即那些紙)代表的只是虛擬價值,而流放或流出的卻是「真金白銀」,一句話就是說,流入和流出,就是給那些「紙」加碼與減磅。如果用重量來表示的話,那些「紙」本身有一定的重量,而後面的所謂「流入、流出」就是從「那堆紙」中拿走或拿來,這樣說,應該十分形象了吧。因此,不管它這個買入多少股,那個賣出多少手,是主力,還是散戶,都一個樣,都是錢的交往,只不過,通過這些買賣動作之後,「錢」就從這個人的口袋,流進那個人的口袋而已!只不過,平時,大家都不去談這個東西,只是哪天股市有大動作了,或者大漲,或者大跌了,才有一些自以為專家的媒體人士在大吹大擂,今天股市又凈流入多少多少資金啦,明天又凈流出多少多少鈔票了,其實,都是「混淆視聽」,試問,股市哪天不在「凈流入」或「凈流出」?只不過,動作大了點,就有了說事的「油頭」!所以,我想大家現在應該不會再被一些「資金凈流出、流入」而搞得神秘兮兮的了吧?不管他這個多少價格買多少手,那個幾元幾分賣多少股,都只是「真金白銀」從這個人手中,流到哪個人手中,股票(那些紙)不代表什麼,那隻是大家用來對「賭」的工具,就像賭場上的那些「色子」!因此,再別去管他股票如何,都是一堆紙,紙和「色子」一樣,是沒有價值的,有價值的是,錢將會從我的口袋流向別人的口袋呢,還是從別人的口袋流進我的腰包,僅此而已!因此,我也不舉例子了,一句話總結一下:價格上漲,就是資金凈流入;價格下跌,主是資金凈流出!當然,我想還可以說得更明白一點,那就是:如何區分主力是資金流入還是流出?這是大家都關心的!這也不難,主力資金流入只有兩點:吸籌與拉升;主力資金流出也只可能有兩點:出貨與洗盤!下面我簡單說一下,我的看法:底部放量即吸籌,頂部放量即出貨;上升途中即洗盤,下降途中即出貨;中途拉升或反彈,但看趨勢漲或跌!途中洗盤與出貨,亦看趨勢漲與跌!

❽ 為什麼在股市上會出現流入資金和流出資金不相等的情況呢!

資金流向每分鍾計算一次,每天加總統計一次。流入資金與流出資金的差額就是該板塊當天的資金凈流入。

例如:某開盤日上午10點22分較10點21分指數是上漲的,10點22分這一分鍾內的成交額是1億元,那麼10點22這一分鍾就記作資金流入1億元,反之則計作資金流出,若指數與前一分鍾相比沒有發生變化,則不計入。

指數處於上升狀態時產生的成交額是推動指數上漲的力量,這部分成交額被定義為資金流入;指數下跌時的成交額是推動指數下跌的力量,這部分成交額被定義為資金流出;當天兩者的差額即是當天兩種力量相抵之後剩下的推動指數上升的凈力,這就是該板塊當天的資金凈流入。資金流向測算的是推動指數漲跌的力量強弱,這反映了人們對該板塊看空或看多的程度到底有多大。

這與盤口中的外盤和內盤的道理相似(內容並不一樣),主動買盤納入外盤,主動賣盤納入內盤,但無論主動買盤還是主動賣盤都有相應的接盤。

你說的散戶凈流出1017.78億,並不是散戶賣出了1017.78億,指的是在9月份指數中每個上升的統計單位的成交額的總和
減去
每個下跌的統計單位的成交額的總和,得出資金凈流入-1017.78億,即資金凈流出1017.78億元。

❾ 同花順的資金流向統計到底准不準啊,我怎麼發現它提供的數據有矛盾。

不準的。

資金流向等level2大單數據現在很多知名軟體包括同花順、大智慧、東方財富已經免費公開了,因為不準而且往往被莊家利用來欺騙散戶!

有大單不一定漲,沒有大單不一定跌!簡單的經典的就是最好的,還是量能和均線靠譜!

(9)股票資金流入統計不準擴展閱讀:

使用指南:

兩條大盤領先分時線的區別

1、大盤領先分時線有白色和黃色兩條,通常所說的大盤指數是指白線,黃線作為看盤輔助。兩者的區別在於:

2、白色曲線:表示大盤加權指數,即證交所每日公布媒體常說的大盤實際指數。

3、黃色曲線:大盤不含加權的指標,即不考慮股票盤子的大小,而將所有股票對指數影響看作相同而計算出來的大盤指數。

參考白黃二曲線的相互位置可知:

1、當大盤指數上漲時,黃線在白線之上,表示流通盤較小的股票漲幅較大;反之,黃線在白線之下,說明盤小的股票漲幅落後大盤股。

2、當大盤指數 下跌時,黃線在白線之上,表示流通盤較小的股票跌幅小於盤大的股票;反之,盤小的股票跌幅大於盤大的股票。

3、分時欄中的紅色及綠色的柱狀線稱為紅綠柱線。

4、可以根據紅、綠柱線力量對比分析大盤情況,紅線變短表示大盤將會下調;綠線變短,表示大盤將會上調。

❿ 股票里的資金流入是怎麼統計的

機構在交易所都有固定的席位號,你說能統計到嗎?

熱點內容
比特幣的歷史漲幅最大股票 發布:2025-07-19 19:01:29 瀏覽:823
西部材料板塊的基金有哪些 發布:2025-07-19 18:39:07 瀏覽:441
還有什麼數字貨幣值得投資 發布:2025-07-19 18:27:32 瀏覽:434
理財產品分紅是怎麼回事 發布:2025-07-19 18:03:55 瀏覽:389
恆久科技股票最新消息 發布:2025-07-19 18:03:44 瀏覽:424
圓通速遞600233股票歷史走勢 發布:2025-07-19 18:00:49 瀏覽:93
浙工商和浙財經的金融專業哪個好 發布:2025-07-19 17:42:50 瀏覽:484
期貨1個點最低多少 發布:2025-07-19 17:41:03 瀏覽:823
定開基金有什麼風險 發布:2025-07-19 17:40:11 瀏覽:217
期貨一覽表一個點多少錢 發布:2025-07-19 17:29:58 瀏覽: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