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漲中國哪些股票漲
❶ 馬斯克確診新冠,特斯拉股票不降反增,大漲10.20%!
經歷多輪「真真假假」後,馬老闆最終還是中招了。當地時間11月18日,瑞典電視台報道,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確診感染新冠病毒。此前,馬斯克已做過四次新冠檢測,但是結果不盡人意,顯示2次陽性和2次陰性。
正常來講,受此影響公司股票大概率是要下跌,但是特斯拉股票卻不降反增,顯現出異常的一面。17日美股開盤後大漲近13%,最終收盤漲8.21%。18日特斯拉股價繼續飆升,收盤大漲10.20%,市值增長超4600億美元。不管怎麼樣說,邦老師還是衷心祝願馬老闆能夠早日康復。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❷ 特斯拉進入中國利好哪些股票
特斯拉進入中國利好長安汽車,中國一汽等板塊概念的股票
❸ 特斯拉股價大漲,埃隆 ·馬斯克有望成全球首富
據外媒報道,特斯拉美股在周五大漲,埃隆·馬斯克(ElonMusk)因股票大漲,旗下凈資產增加了近90億美元。
今年對於埃隆·馬斯克來說是幸運的一年,埃隆·馬斯克的SpaceX不僅又完成了19億美元的融資,因為在中國投產特斯拉超級工廠,國產Model3的一系列好消息,甚至一度讓特斯拉的股票漲停,所以就有了今天的新聞,埃隆·馬斯克快成世界首富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❹ 特斯拉股票有哪些,斯特拉概念板塊有哪些股票
特斯拉汽車公司正式改名為特斯拉,這意味著汽車業務不再是特斯拉的唯一業務,按特斯拉的未來計劃,它還要做太陽動力汽車、特斯拉產品線建設、完善自動駕駛系統等。相關概念股包括:
1、拓日新能(002218)
2、樂凱膠片(600135)
3、日出東方(603366)
4、協鑫集成(002506)
特斯拉與中方各按50%出資比例合資在上海「臨港」地區建設年產能50萬輛的汽車生產基地,此時帶動起來的股票有:
1、銀泰資源(000975)
2、ST烯碳(000511)
3、春興精工(002547)
(4)特斯拉漲中國哪些股票漲擴展閱讀
中國是特斯拉電動汽車的關鍵市場,在2020年初其上海工廠開始交貨後,該公司正在提升其上海工廠的產量。
由於受到特斯拉將被納入標普500指數的預期提振,2020年以來,特斯拉股價累計已經上漲了339%。此外,該公司實施的股票1股分拆為5股的計劃,使得個人投資者購買該公司股票門檻降低,這也推高了該公司股價。
❺ 特斯拉CEO身價一夜暴增近500億,其股票大漲的原因是什麼
今年由於新冠病毒的影響,全世界的經濟發展受到了重挫。在這樣的情況下,資本市場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尤其是美國資本市場,受新冠病毒的影響更大。在當地時間11月18日的時候。美國的三大指數,由於受到“紐約市准備關閉學校”的負面影響在尾盤更是出現跳水。
不過就是在這樣的情況,由於特斯拉股票受到就會在12月21日正式被納入標普500指數消息的影響,特斯拉股票的漲幅達到了10.20%。由於特斯拉股票的大福上漲,特斯拉CEO馬斯克的財富一夜暴漲了76億美元(大概合500億人民幣)。
特斯拉CEO馬斯克的身價,由於連續不斷的利好消息,上漲76億美元以後,達到了1100億美元。這樣直接導致馬斯克的身價超越了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來到了世界第三的位置。
但是,馬斯克自己的身價雖然實現了暴漲,但是他卻也被確診了新冠病毒。不知道,現在的馬斯克是不是還有心思,使自己沉浸在一夜暴富的喜悅中。不過,作為世界新進的世界第三富豪,馬斯克當然不會為治療新冠病毒的支出而發愁。
各位,對於特斯拉CEO馬斯克的遭遇,您有什麼不同看法,可以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❻ 特斯拉股票連續大漲,這只是個開始么
今天我們看到特斯拉股價為748美元,最新市值為1348億美元,相比於其最高股價968.99美元還是回落了30%左右,對於一個公司而言,短期的股價反應了投資人對於該公司長期效益是否看好。從目前特斯拉走勢來看,整體漲勢確實是非常大的,這也是投資人看好特斯拉的直觀體現,但股價能否一直維持甚至繼續上漲還是要看後續特斯拉的銷售表現如何。
小結
上海超級工廠開始量產,國產Model3開始交付,國產ModelY也將在國內量產,並計劃於第二季度交付。同時國產化進程也會進一步拉低特斯拉在國內的售價。如果後續這些國產車型得銷量能夠得到投資人認可,特斯拉後續的股價還是存在很大想像空間的。
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新能源汽車相關的行業資訊,歡迎點擊右上角的關注,謝謝。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❼ 市值超1500億美元,特斯拉股票連續大漲,這只是個開始
2月3日,我國股票市場開市,受到疫情的嚴重影響,很多股票都瘋狂下跌,交易也越發冷清,然而在歐美股市,特斯拉卻一枝獨秀,延續今年年初上漲的趨勢。2月5日繼續大漲13.73%,股價已經高達887.06美元,市值超過了1500億美元,讓其他傳統車企艷羨不已。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