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進入中國會買哪些股票
⑴ 關於外資和股市的問題
....看來你都不了解股市,股票的漲跌,首先是由資金決定的。沒人買,那它怎麼會漲呢。 視頻所說的 外資進入就暴漲是因為 你買我買大家買的 情緒。所以一片暴漲,撒離了,就沒人承接那些高價的股票了。當然暴跌啦。中國股市 不成熟,不是按公司成長業績之類來 漲跌的。許多垃圾股票也暴漲 只需要些消息罷了。簡單就個炒作的理由。
⑵ 中國哪些股票會受到外資親睞
釀酒 家用電器板塊的白馬股
⑶ 境內上市外資股 外商獨資」的都有哪些股票。
在中國的B股市場上還沒有出現你所說外商獨資的這種股票。一般來說在中國的B股市場里的上市公司大股東仍然是國內的,主要原因是B股里的股票仍然是國內的企業,只不過B股的創立原意是可以讓這些公司向國外的投資者發行股票,並不是說這樣就會存在外商獨資的企業。
⑷ 外資大量進入中國市場,有哪些行業將受到外資看好
全球寬松貨幣,股市將迎來牛市
我們預期2020年會有大牛市,有可能類似於2007年,牛市的假設基礎是全球性的通脹抬升。體現為各國寬松貨幣導致流動性的溢出,尤其是負利率國家,這些國家的通脹率已經姍姍來遲,但是不會不來。而又因為利差的出現,資金可能從負利率國家溢出,進入到正常利率的國家。簡單理解,我國是3%的銀行借貸利率,歐元是負利率,為什麼不借歐元到中國來吃利息呢?這,就是輸入性通脹現象。那麼我們會不會繼續降低我們的利率,來減少利差呢?降低利率,就是寬松。也是有利於股市。在2004-2006,美聯儲連續加息,2006-2007,我國央行也是連續加息。但貨幣政策緊縮沒有導致流動性減少,輸入性通脹和油價都出現了一起飛的局面。2020年,很有可能也會上演。因為現階段經濟繁榮的基礎條件是存在的。尤其是當貿易摩擦已經向好,全球再無跨國投資的憂慮之時,很多事都會水到渠成。腦子轉得慢,真要趕不上這種轉變。
⑸ 外資企業在中國能上市嗎
在中國已經改製成功、正在改制中以及進入上市輔導期的准備上市的外資企業目前已不下100家,而其中台資企業佔了大多數,約50家。這主要是因為台資企業的股東與管理層通常是同一批人,做決定比較快。其次,他們在生產實業方面獲得了成功,行業涉及高科技、食品行業、自行車(捷安特)、廚具(櫻花)、日用化工(聯合利華)等。這類內需型企業比較傾向在中國上市,他們營運資金的需求是以人民幣為主,而且股票上市後相當於提高企業知名度,免費給企業做廣告。 關於跨國公司在內地上市,最近中國證監會提出了六點要求:第一,希望外方投資主體為國際知名企業;第二,產業為高新產業或中國需要發展的產業;第三,具有相當規模;第四,有較好的經濟效益;第五,具良好發展前景及其研究總部設在國內;第六,中外合作良好,具良好管理架構。這為跨國企業在國內上市指明了方向。但在操作過程中還會遇到一些具體的法規問題。 外資企業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時的條件之一,在外經貿部的一個文件中要求注冊資本不得低於3000萬元人民幣,這高於公司法規定的上市的最低限額1000萬元人民幣。 現在人們往往把改制和上市混為一談,其實這是兩碼事,要求3年連續盈利應是上市的條件,而不是改制條件。人們印象中往往認為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集團公司是3個級別的公司,一級比一級盈利性強,規模大。其實公司的形式與獲利能力不應直接掛鉤,不能把單位的形式看作企業盈利好壞的一個標准。改制只要強調一定規模就可以了,不一定要3年連續盈利才可作為改制的前提條件,不然加上改制後的1年輔導期,要4年連續盈利才能申請上市,這不符合國際慣例。並且一個四年能夠連續盈利的公司可能對資金的需求也就降低了。 跨國公司希望能給管理層包括中方管理層一些期權,使他們成為發起人,與公司一同成長,這樣也容易符合發起人過半數要在國內有住所的規定。但《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沒有將自然人列為可以作為中外合資企業的中國合資方,所以他們只能引進其它法人。跨國公司擔心引進的法人與公司直接經營不是很相關,反而變成一種障礙,對公司經營的效率、方向產生不利影響。因此一些外資企業在等,等政策上很明確的允許外資企業上市了再做改制。另外按規定,單一股東的直接和間接的持股數不能超過75%,最後能否上市,門檻會多高,條件有多大的彈性,他們還在看。 由於跨國公司當初都是通過境外或境內的控股公司在華不同地區設立三資企業,如今上市會涉及到重組架構的問題。首先在操作上,會遇到地方保護主義。整合生產型企業,各地的公司可能會把企業所得稅稅收申報全部集中於某一地。其次,公司法規定任何一個企業對外投資不能超過凈資產的50%,比如一個上海的公司很難把各地生產型企業以分公司或轉投資形式作為擬上市公司的一部分。第三,控股公司能不能上市。外資投資性公司或控股公司通常是一個殼,不具有研發、銷售、生產、經營實體。不過未來以控股公司作為擬上市公司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 外資企業在國內上市還會遇到關聯交易問題,與跨國集團國外公司或國內同類的分公司的同業競爭問題,及土地使用權取得等問題。擬上市公司原則上應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以租賃方式經主發起人或控股股東取得合法土地使用權的,應確定租賃期限和付費方式。如果原來取得的土地使用權不規范,則做到這步一般可能需要3個月的時間,並且這只是改制中很多必需解決問題中的一項。因此,外資企業如果有計劃在內地上市,應盡早進行規劃,因為有很多的問題是需要一定時間才能解決的。
⑹ 外資看好哪些中國股票
2002年6月10日,中國證監會主席周小川在出席國際證監會組織(IOSCO)第27屆年會時正式談到QFII,並對此給予了很高評價。7月18日,深交所舉辦了"引進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座談會"。這次會議解決了許多QFII的技術問題,對我國引入QFII機制具有重要意義。11月5日,《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出台。
⑺ 什麼時候外資可乆進中國股市
答:外資進入中國市場是有限制的,從2003年7月第一家QFII瑞士銀行宣布買入4隻藍籌公司股票,到目前QFII資產已達數千億元,主要是A股股票。上周五下午,證監會發言人張曉軍說,證監會一直積極支持QFII、RQFII等境內外長期資金入市,QFII額度從800億美元擴大到1500億美元,RQFII試點從香港擴展到新加坡、倫敦等13國家或地區,投資總額度合計9700億元人民幣。
以上回答,望採納
⑻ 外資到底買了哪些股票
外資是非常聰明的資金,這些外資都是去布局一些A股市場的優質股票,最典型的就是A股市場的白馬股,外資在股票市場具有很高的影響力度。
外資出現天量搶籌碼,買入金額最多的股票是比如有以下股票,具體名單如下:貴州茅台、東方雨虹、北方稀土、陽關電源、隆基股份等,這以上五隻個股是在過去5月份,被外資金買入最大金額的股票名單。
總之我們作為個人投資者,不要去關心外資在哪裡,外資買了什麼股票,這些都是沒用的,他們是神出鬼沒的,等散戶都已經知道他們進來了,也許他們就開始出貨了,根本沒有必要去跟外資炒股,不然虧得一塌糊塗。
其實A股市場很多外資都是帶馬甲的,也就是從內陸資金兜一彎就是成了外資。不然這些外資又怎麼可能會非常精準的操作,每次都能精準的逃頂,同時每次也能精準的抄底,難道外資真能神不知鬼不覺嗎?其實不然,這些外資當中很多是內陸資金,才會對咱們A股有深入了解。
風險提示:以上個股僅回答問題所用,不構成個股買賣建議,自行買賣盈虧自負。
⑼ 外資進入中國股市利好哪只哪個板塊
目前5G板塊還是非常不錯的。您資金量大的話,傭金可以調到萬1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