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庭財產股票佔比
㈠ 股票存款佔比
股票市場有風險,很多不可預料的事,所以股票占家庭財產的比重不宜過高,而存款相對安全,只要把錢存在正規的金融部門,風險極低,一般都存在國有商業銀行或地方商業銀行,兩者的佔比是股票不超過百分之十,其他的存銀行為妥。
㈡ 總資產中,股票投資佔比多少才合理
現在很多年輕人的理財習慣,都是把所有錢存在余額寶里,資產以萬份收益一塊多的速度緩慢增長。
其實在兩分鍾金融看來,這種投資理財觀念太保守了!就像已逝的謝百三教授曾經講過的,炒股可能會虧損,但不炒股可能窮一輩子。
當然,這里不是鼓勵大家炒股,畢竟兩分鍾金融自己都被套著!只是想說,在家庭總資產中,適當配置一些股票等高風險高收益的資產是有必要的。
至於具體配置的合理比例,也是今天要科普的一個實用定律——80定律。它是指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占家庭總資產的合理比重,不高於80減去你的年齡。
比如你今年30歲,股票可占總資產的50%,這個風險也是這個年紀能承受的,而到了50歲,則要降到30%。
當然,在實際運用80定律的時候,要活學活用,避免四個誤區。
1、總資產中,如果房產佔了比較高的比例,那麼80定律就未必適合你;
2、不能把定律當真理,死板按照(80減去年齡)進行投資;
3、不顧家庭實際情況,明明可以多投資一些在股市,卻放不開;
4、不要忽視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明明偏好低風險,卻硬著投資要投資股市。
而在兩分鍾金融看來,80定律真正傳達的是年齡與風險投資的關系,年輕時比較激進,要能承受較高風險,而隨著年齡增大,則轉向對本金保值的要求。
㈢ 你們怎麼配置家庭總資產房產占%多少股票占%多少還有其他,請問你們怎麼配置家庭總資產
這個根據個人對風險的喜好不同,工作性質不同,配置比例也不相同,如果你是公務員的話,國家包吃住,福利待遇好,又不怕丟工作,並且每天沒什麼大的事情做。這樣你的風險承受能力就大,假如你收入來源不確定,這個你的風險承受能力就相對來說小一點。房產,與股票相比較的話,最主要的是變現能力。這個主要看個人喜好。
㈣ 中國家庭平均資產92萬元,你夠標准了嗎
2015年11月27日舉行的2015韓國—四川省西部論壇上,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家庭金融研究部首席研究員李鳳副教授帶來了中國家庭資產配置與變動趨勢的最新調研成果。研究顯示,2015年中國家庭平均資產水平為91.9萬元,比2013年增長兩成。
91.9萬背後
房產佔比高並不好
2015年中國家庭總資產中,房產佔比高達69.2%,這比美國的兩倍還多。「這反映出我國的家庭資產的流動性非常弱。這和百姓對擁有房產的傳統意識有關,同時也說明了大家的收入還不算高,沒有更多的錢去配置流動性強的金融資產。」
金字塔形財富分配
中國的財富分配結構呈金字塔形,而日本就是屬於中等收入家庭比例很高的穩定橄欖形。發布者認為,需要「扶持更多的低收入人群,中國的中等收入家庭才可能壯大。」
調查結果1
國人家庭平均財富增加兩成
平均持股價值幾乎翻倍
李鳳表示,統計上總資產按金融資產、房產、工商業和其他資產構成。「2015年中國家庭平均資產較2013年增長20.2%,金融資產增幅最大,高達 59.4%。」她說,從調查結果看,家庭金融資產增長主要來自於風險資產的增長,尤其是股票和金融理財產品,與2013年比,股票增長了92.5%,而金融理財產品更是飆升至198.5%。但李鳳同時指出,「這種增長模式是不可持續的,因為增長主要源自價格具有波動性的金融資產和房產。」
「另一方面,家庭定期和活期儲蓄資產佔比分別為36.3%和34.4%,兩者總和超過70%,這反映出中國家庭的理財意識不夠,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調查結果2
房產占國人家庭總資產近7成
說明沒有更多錢配置金融資產
調查結果顯示,2015年中國家庭總資產中,房產佔比高達69.2%,這比美國的兩倍還多。「這反映出我國的家庭資產的流動性非常弱。這和百姓對擁有房產的傳統意識有關,同時也說明了大家的收入還不算高,沒有更多的錢去配置流動性強的金融資產,還有就是中國百姓理財意識還不夠。」李鳳告訴成都商報記者,中國百姓的負債水平也遠低於美國,說明金融服務還有待提高。
同時,李鳳以美國、荷蘭和中國三國的數據對比,美國和荷蘭的家庭金融知識指數分別高達75.3和78.8,而中國的只有42,「在金融知識這塊,就好像美國和荷蘭等歐美發達國家家庭是大學水平,而我們就只有中小學水平一樣。」她對成都商報記者說,中國的家庭參與金融市場 的比例是比較低的,一方面因為金融知識的缺乏,沒有涉及股票、基金、債券等金融市場,另一方面很多人雖然有貸款需求,但因為「估計貸款不會被批准、申請過程麻煩、不知道如何申請貸款或利息高,還款負擔重」等原因而不去銀行申請貸款。
調查結果3
中等收入家庭平均財富12.7萬美元
看看你算不算?
關於中等收入家庭,李鳳指出,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界定的中等收入家庭是參照瑞信財富報告的標准,即個人凈財富在5萬至50萬美元之間即達到中等收入家庭成年人標准。中心的調查結果表明,中國中等收入家庭成年人口數量為2.17億,平均財富為12.7萬美元(摺合人民幣約81萬元),規模和財富總額均居世界首位。「但我們的中等收入家庭人均財富還不及美日,成年人口中的中等收入家庭佔比中國為21.4%,日本接近60%。」
「中國的財富分配結構呈金字塔形,而日本就屬於中等收入家庭比例很高的穩定橄欖形。」李鳳說,「我們要保持較高的增速,同時政府用轉移支付的辦法來扶持更多的低收入人群,中國的中等收入家庭才可能壯大。」
新聞資料
這些調查數據從哪兒來?
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成立以來已經在2011年、2013年和2015年進行過三次全國性的大規模調查。今年,西南財經大學和全國其他55所高校的 2500名學生,奔赴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63個區縣共4萬余戶家庭,帶回了全國第一手的家庭金融數據信息
㈤ 股票占家庭現金資產的比例多少最好
投入資本市場的資金比例,按「總資產×{(100﹣年齡)÷100}」確定較好,如家庭總資產為100萬元,則投資者在40歲、50歲、60歲時,投入股票市場的資金總額控制在60、50、40萬元。當然,投資者也可根據投資環境、財富水平、盈利目標、健康狀況等因素的變化及投資品種價格的波動,適當調整股票資產配置的權重,控制投資風險,順利完成人生不同階段的投資理財目標。
㈥ 中國億元資產家庭13萬戶,這個水準算高還是算低
算高。2月8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0方太·胡潤財富報告》。榜單顯示,中國千萬資產家庭達202萬戶,億元資產家庭13萬戶,擁有3000萬美金的“國際超高凈值家庭”數量達到8.6萬戶。
值得一提的是,“炒房與炒股”成為國內1/4“超高凈值家庭”的財富晉升密碼。在億元人民幣資產的“超高凈值家庭”構成中,企業主佔比75%,炒房者佔比15%,剩餘10%為職業股民。
報告顯示,中國高凈值人群對未來中國經濟的信心增強:高凈值人群經濟信心指數達6.51分(滿分10分),高於前兩年,並且是這十年來除2018年以外的最高分。表示“非常有信心”的比例增長至47%,是十年來最高。
在投資方向上,該報告指出,後疫情時代下,高凈值人群更看重財富的安全和歸屬,風險偏好降低。
其中,房產配置作為穩定的資產保值類型仍受高凈值人群青睞,尤其是國內一二線城市房產,因此住宅仍是高凈值人群未來主要投資方向。同時,他們看好國內地產價格:47%的高凈值人群認為未來兩年國內地產價格將穩健增長,較去年增加3個百分點,37%認為將維持不變,16%認為將有所下降,較去年減少7個百分點。
另外,未來增加基金投資的選擇比例上漲5個百分點,超過股票,位居第二。未來進行海外投資的比例大幅下降,排在未來三年將減少的投資第一位。
在疫後消費理念上,報告稱,2020年高凈值人群消費力並未受疫情影響,受訪高凈值人群平均家庭年開銷占總資產的比例為4.4%,比去年提升0.6個百分點;億元資產超高凈值人群平均家庭年開銷占總資產的比例為3.2%;同樣比去年提升0.6個百分點。
主要消費領域方面,旅遊仍是最主要消費領域,其次是日用奢侈品、健康與保健和娛樂。孩子教育由第二位下降至第五位。
在消費新趨勢上,健康保健持續升溫,汽車消費需求旺盛。未來三年計劃增加的消費:健康與保健(46%)、旅遊(44%)和孩子教育(43%)是中國高凈值人群未來三年計劃增加的前三大消費類型。未來三年購物計劃:汽車(50%計劃購買),手錶(42%),珠寶(38%),服飾(34%),配飾(31%)。
中國高端消費者對全球奢侈品行業的推動力是毋庸置疑的,最近一年表現尤為明顯。中國高凈值人群對奢侈品熱情上漲38%。疫情導致出境游受限,去年中國內地高端消費市場顯著增長,特別是傳統奢侈品市場,增長迅猛創歷史新高,以LV為主,從去年二季度開始,幾乎所有的國際頂尖奢侈品牌在中國內地的銷售額增速都超過50%。中國內地高端消費市場目前佔全球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預計五年後有望達到50%。
㈦ 平均資產92萬,中國家庭收入差距有多大
西南財經大學研究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家庭平均資產91.9萬元較2013年增長20.2%,金融資產增幅最大,高達59.4%。從調查結果看,家庭金融資產增長主要來自於風險資產的增長,尤其是股票和金融理財產品,與2013年比,股票價值增長了92.5%,而金融理財產品更是飆升至198.5%。
此外,2015年中國家庭總資產中,房產佔比高達69.2%,這比美國的兩倍還多。這反映出我國的家庭資產的流動性非常弱。這和百姓對擁有房產的傳統意識有關,同時也說明了大家的收入還不算高,沒有更多的錢去配置流動性強的金融資產,還有就是中國百姓理財意識還不夠。
該數據一經發布,立即引發網友熱議,不少人感嘆自己「拖了後腿」,並對這一數據表示了質疑。實際上,據枕頭君了解,92萬的平均數並不代表全國家庭資產的中等水平,更好的指標是中位數,而此次調查的中位數僅為33萬,如果你家的資產總額高於這個數,則很可能排在全國前50%位了。
中國中等收入者有多少?
在中國,有多少財富才能算中產?月薪一萬元早已被網友們驚呼「拖中產的後腿」了。那麼中國有多少中等收入家庭呢?參照瑞信財富報告的標准,即個人凈財富在5萬至50萬美元之間即達到中等收入家庭成年人標准。
根據瑞信研究院發布的報告,中國的中等收入群體規模達到1.09億人,超越美國9200萬的中產階級成年人。也就是說,差不多13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中等收入個體;若以3口之家為單位,則差不多4個家庭就有1個有中等收入個體。自2000年以來,中國中產階級的財富大幅增長330%,2015年已達7.3萬億美元,佔全國財富的32%。
另據社科院最新發布的2016年《社會藍皮書》調查數據顯示,我國中等群體的年收入接近20萬元,在北上廣三地,同樣是中等收入群體,收入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北京的中等收入群體收入最高,年收入為256016元,其次是上海中等收入群體的年收入219770元,廣州的中等收入群體年收入最低,為170037元。北京的中等收入群體規模比例大約是55%,上海大約是51%,廣州大約是42.5%;——如果你在北上廣,你拖後腿沒?
中國家庭收入差距有多大?
值得一提的是,92萬元的平均數與33萬元的中位數相差數倍,說明我國家庭資產分布不均,貧富差距明顯,這就是「平均數掩蓋下的真相」。
社科院數據顯示,2012年城鄉居民高收入家庭(最高20%收入家庭)的人均年收入為43797.5元,而低收入家庭的人均年收入為1587.7元,兩極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相差20多倍。
國家衛生計生委公布的《中國家庭發展報告2015》顯示,收入最高20%家庭的收入是最低20%家庭的19倍。這兩個數據都表明,中國家庭收入差距明顯已成為不可忽略的社會問題。據國家統計局今年2月26日發布的《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披露,2014年中國居民收入基尼系數為0.469,超過國際公認0.4的貧富差距警戒線。基尼系數是國際上用來綜合考察居民內部收入分配差異狀況的重要指標。
北京師范大學收入分配研究院執行院長李實曾公開表示,未來幾年,中國的收入差距可能仍會處在高位徘徊狀態,既不會出現明顯擴大也不會出現明顯縮小的趨勢,基尼系數預計將在0.45—0.50之間波動。
怎麼辦?調整收入分配政策
城鄉差異、區域差異和教育差異等結構性因素被認為是造成中國家庭收入差距較大的重要原因。體制內因素是造成家庭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原因。李實曾公開表示,中國戶籍制度導致農民工和城鎮職工在收入、社會保障等方面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雙軌制』運行,中國資本、土地交易並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市場,而政府在某些領域對市場干預,容易造成資源行業和一些自然壟斷行業同其他競爭行業之間產生巨大收入差距。
目前仍存在大量的市場准入限制,使權力尋租帶來非法收入、灰色收入、腐敗收入。調查顯示,中國40%的人沒有存錢,大量的存款是富人存的,這種情況下刺激內需是刺激不起來的,必須要解決收入分配,要讓窮人收入高一些,把錢花出去。
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主任甘犁表示,收入分配政策是最好的經濟轉型和經濟增長政策。短期來看,中國政府有足夠財力通過實施轉移支付政策來降低收入差距,也存在激勵相容的轉移支付政策。長期而言,中國政府可以通過加大教育投入,減少機會不均來降低收入差距。
「轉移支付就是要把錢轉移到相對貧窮的老百姓的錢身上,這個怎麼做?要通過比較激勵相融的方式,不能說只給錢不幹活。」甘犁說。
㈧ 你的家庭資產中,股票資產佔了多少
因為家庭財力有限,對股票不了解,所以沒有接觸,也沒有這方面的投資。
㈨ 中國千萬資產家庭超200萬戶,這樣的數據可靠嗎
2021年2月8日,胡潤研究院攜手方太聯合發布《2020方太·胡潤財富報告》(FOTILE·Hurun Wealth Report 2020),揭示了目前中國擁有600萬人民幣資產、千萬人民幣資產、億元人民幣資產和3000萬美金資產的家庭數量和地域分布情況,包括中國內地和香港、澳門、台灣。
600萬資產“富裕家庭”總財富達146萬億元,是GDP的1.5倍。其中,億元人民幣資產“超高凈值家庭”總財富為94萬億元,佔比64%;3000萬美金資產“國際超高凈值家庭”總財富為89萬億元,佔比61%
在過去20年當中,城市中收入最低的10%人群,農村中收入最低的20%人群,他們的消費率都接近100%,個別年份甚至超過100%。也就是說,有一部分人是靠借債消費的,這也就是現在“負二代”越來越多的原因。
另外,相比於富裕人群:
1.中國有超過11億人沒有護照
2.中國有超10億人沒坐過飛機
3.中國還有5億人沒有用上馬桶
4.中國本科以上學歷的人數其實只有4600萬左右,只佔整個中國人口的4%。
5.中國去年的官方公布的失業率是6.2%,還有4340萬適齡人口沒有工作
中國仍是一個以低收入群體為主的發展中國家,並且低收入群體的在全國人口中的比重超乎想像,這也說明中國的收入分配格局距離橄欖型分配格局還有很大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