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突破兩千億股票
A. 中國股市,後面有可能突破4000點嗎
我們可以做一個大膽的猜測,中國股市不是可能突破4000點,而是絕對會突破4000點,因為美國目前是全球第一經濟體,而道瓊斯指數有3萬點,中國股市再怎麼不成熟也能支撐到萬點以上,這是一個非常必然的趨勢。
中國股市,未來可期
中小板塊則相對會比較穩定,指數的調整已經完成了一大半,現在就要看中小創回踩60日線之後的反彈程度如何了,其實從技術操作上來看,大盤布林帶日k線圖可以看出周一明顯是一根跳空的陽線,而今天是一根跳空的陰線,有兩個小小的缺口,但一般來說布林帶中軌支撐的有效力還是非常明顯的,下周的市場可能會有慣性下跌,但回補了周一的缺口之後,中軌支撐很有可能撐住反彈修復的行情終於短線下跌空間有限。
個人認為中國股市大概率會在2021年強勢突破4000點,甚至未來的4000點可能將是A股的歷史低點,因為未來A股發展潛力無限,目前我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未來第二大經濟體的市場勢必要突破四千點,美國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道瓊斯指數有3萬點,所以我們作為第二怎麼也不可能只有幾千點的。
B. 我國上市公司裡面,市值突破萬億有哪些公司
目前我國上市公司當中,市值突破萬億的公司是有的,根據各大上市公司的市值來看,最起碼有十幾家公司市值已經突破萬億了。
突破萬億市值的上市公司具體名單如下:
阿里巴巴
騰訊控股
貴州茅台
工商銀行
中國平安
建設銀行
美團
拼多多
五糧液
招商銀行
以上這些就是我國目前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值都是已經突破萬億的名單,下面根據這些股票進行分析到底這些上市公司市值到底有多少呢?
(1)阿里巴巴股票市值
(4)工商銀行市值
如果上圖,這是目前工商銀行的最新情況,其中公司銀行股價已經在5.2元之間震盪徘徊,公司銀行的股票總市值已經高達18747億元,成為A股市場市值排名第二的上市公司。
(5)建設銀行市值
如上圖,這是目前建設銀行的股票市值,建設銀行總市值僅次於工商銀行的市值,目前建設銀行總市值已經高達17476億元,同比工商銀行少了1000多億元,成為A股市場市值第三的股票。
通過上面分析得知,我國上市公司當中突破萬億市值的,最起碼有十幾家公司,當然市值突破萬億的都是大型企業,基本都是行業當中的龍頭企業,這些龍頭企業的股票市值突破萬億都是非常正常的事。
C. 中國目前保費突破千億的公司有哪幾家
中國平安是目前中國總資產第一的保險公司
D. 中國股市20年有幾次大漲
第一次暴跌:見中期頂
1990年12月至1992年5月26日,上證指數就狂飆至1429點,在一年半的時間中,上證指數暴漲1300多點。1992年5月26日下跌120點後,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個月後,1992年11月16日,上證指數回落至400點下方,幾乎打回原形。
第二次暴跌:見中長期頂
上證指數從1992年底的400點低谷起航,開始了它的第二輪「大起大落」。僅用了3個月的時間,上證指數上漲了1100點。1993年3月1日,滬綜指大跌140點,便調頭持續下跌。這一次下跌基本上沒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時間較上一輪要長,持續陰跌達17個月之久。1994年7月29日,上證指數跌至這一輪行情的最低點333.92點收盤。
第三次暴跌:見中期頂
由於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輪行情再次啟動,這一輪大牛行情來得更加猛烈而短暫,僅用一個多月時間,上證指數就猛躥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點1053點,漲幅為215%。1995年5月23日,滬綜指大跌147點,隨後便展開了一輪更加漫長的熊市。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證指數跌至512.80點的最低點。
第四次暴跌:見中長期頂
1996年初,這一波大牛市悄無聲息地在常規年報披露中發起。上證指數從1996年1月19日的500點上方啟動。1997年5月12日達1510點。不到半年時間,大盤暴漲1000點。1997年5月22日,滬綜指大跌120點,從此開始了長達兩年的「持續調整」,1999年5月17日跌至1047點。
第五次暴跌:見中期頂
1999年「5·19」行情井噴,在短短的一個半月時間,股指上漲將近70%,1999年6月30日上證指數上攻至1756點。1999年7月1日,滬綜指大跌128點,隨後股市大幅回調。2000年1月4日,上證指數直抵1361點。
第六次暴跌:2007年2月27日暴跌8.84%,次日大漲3.94%
第七次暴跌:2007年4月19日暴跌4.52%,次日大漲3.92%
第八次暴跌:2007年6月4日暴跌8.26%,次日漲2.63%
第九次暴跌:2009年7月29日暴跌5%,次日漲1.69%。
E. 拼多多股價暴漲黃崢成中國第三富豪,他到底贏在哪裡
黃錚的成功來源於在創立拼多多的時候它根據廣大消費者的心理需求,設計出了實惠有趣的電商平台。
雖然現在我們的消費水平都在漸漸提高了,但是每個人在心裡都是追求性價比的,有些非常有錢的人他們雖然也會買上萬元的愛馬仕的包包,但是他們同樣也會追求更具有性價比的東西,這是我們大多數人在消費上的心理共性,這也是為什麼拼多多上有那麼多活躍用戶的原因。
二、邊玩邊買
拼多多其實就像一個迪士尼樂園+大賣場一樣,除了購物以外我們還能在上面邊玩邊買
比如上面的多多果園,我們可以通過完成一些下單瀏覽任務這就能有免費郵寄到家裡的水果,這樣邊玩邊買的形式非常吸引用戶。
F. 假如拿兩千億來炒股,會怎麼樣
幾千億進了股市裡也跟一口唾沫一樣。你覺得很多當你都買成股票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原來錢還是太少,國家隊救市,砸進去幾萬億資金,到最後也扛不住了,不要試圖以資金優勢去操縱價格。把一隻股票買起來容易,你出不掉又有什麼用呢?
G. 中國千億上市股票名單
目前A股並無這只股票,而也沒有任何一個交易所會提前一年預定股票上市時間,所以目前情況猜測是假消息。
H. 中國第一個上一百元的股票
億安科技。
自1990年12月19日中國股市誕生以來,概念股就如影隨形、層出不窮,從中國最早的「三無」概念股(中國上市公司中公司的股本結構中無國家股、無法人鎖定股、無外資/B股)或稱「五無」概念股(中國上市公司中公司的股本結構中無國家股、無法人鎖定股、無外資股、無內部職工股和無轉配股,所有股份全部都是社會公眾股,即完全由可流通股構成的股票),到先引出中國股市1999年「5·19」大漲行情、後又催生出中國的第一隻百元股億安科技(000008)的「網路」概念股(指上市公司介入到信息網路產業,包括有線電視網、電子商務、計算機網路軟硬體開發、互聯網服務中的一種行為)。
中國的第一隻百元概念股億安科技(000008)出現於2000年2月15日,當日,億安科技股票憑著「高科技概念」突破百元,最高上沖到105.74元,收報於104.88元,成為中國的第一隻百元股。隨後兩日繼續上沖,2000年2月17日最高價126.31元。現在雖已過去10多年,但追憶起來,不僅僅是聊增些飯後談資,抑或還有些許借鑒意義。
I. 為什麼股票一直漲,突破了4100點,現在股市的形勢,誰能給分析一下,謝謝你們了
影響——央行發出警示信號,專家稱股市基本方向將不會改變
●「牛市難撼波動難免」
本報訊(記者張誠蘇曼麗)央行此次同時出台多項政策,最讓人關切的無疑對股市可能產生的影響。對此,昨日,眾多市場人士大多認為,對市場的影響是必然的,但政策體現了連續性,市場有所預期,特別機構投資者大多作出了一定的提前反應,因此恐慌不會出現,但波動在所難免。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徐滇慶教授表示,央行此舉是個信號,說明政府並不贊成過熱。央行的舉動更直接地是告訴大家中央不會坐視股市這種過熱現象的持續。
●銀行股、地產股等受影響最大
中信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馬青直接指出此次調控對目前股票市場的核心———銀行股將有著明顯的負面影響,如果星期一股市再漲就太瘋狂了」。他認為,此次存款基準利率上調了0.27個百分點,而貸款基準利率只上調了0.18個百分點,這與前幾次存貸款基準利率一起同幅度上升不同,意味著息差的縮小,資金成本增加,因此也就不會像前幾次加息一樣對股市沒有絲毫影響。
加息對上市公司的業績影響是全方位的,具體的影響程度跟上市公司的負債率密切相關,對不同的行業影響程度也不一樣。一般來說,貸款占總資產比率較高的上市公司,業績受到的沖擊最大。按照這個標准來衡量,受加息影響最大的3個行業是房地產、民航、高速公路。由於這些行業都是靠高貸款生存的,因此,利息上漲將直接加重相關的利息負擔,增加財務費用。
中信建投研究員劉獻軍認為,雖然未來政府的調控措施還難以預期,但至少從目前來說,此次的調控措施難以撼動大牛市的基礎。
●將吸引更多海外熱錢
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李慧勇分析認為,從理論上講,加息將提高企業的資金成本,降低企業的盈利能力,對股市不利。但存款准備金已經成為常規調控手段,對流動性的影響有限,而匯率波幅的調整並不會在短期對股市產生重大影響,因此他認為此次調控對股市的負面影響仍然會很有限,星期一的股市不會出現暴跌。因此應用理性和平和的心態來看待央行的舉措。
招商證券高級投資顧問常錦昨天認為,央行上調存款准備金率和加息同時進行,力度比較大,也有點出乎市場的預料。不過,她認為,加息對股市的影響不會太大,相反,加息會進一步吸引海外的熱錢進入內地,而上調存款准備金率只是凍結銀行間資金,也不會對股市的資金供應產生較大影響。
眾多分析人士均認為,在市場已經處於高位,泡沫正在形成過程中,此次強烈緊縮政策在短期內會對市場有較大影響,但針對長期牛市的看法,大多較為樂觀,並認為這還取決於未來是否會有更強力的調控措施。(記者 張誠 蘇曼麗 新華社等媒體消息)
同時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和存款准備金率 股市反應決定未來政策選擇
中國人民銀行周五宣布同時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和存款准備金率,從2007年5月19日起,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18個百分點。從2007年6月5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上述舉措是為加強銀行體系流動性管理,引導貨幣信貸和投資合理增長,保持物價水平基本穩定。
同時,人民銀行決定自2007年5月21日起,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千分之三擴大至千分之五。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徐滇慶教授表示:
這回加息和上調保證金率雙管齊下,主要是針對資金流動性過剩,間接對股市過熱起到喝止作用。如果市場無動於衷,那麼一系列的後續措施還會出台。
徐滇慶說:「股市現在的問題1是大幅度炒作,這兩年來,一大筆過剩的資金沖入了股市,但加息對它們的調控是非常間接的,因為資金來源跟銀行關系並不大。」
徐滇慶認為,央行此舉是個信號,說明政府並不贊成過熱。「股市每年漲20因此,徐滇慶認為,央行的舉動更直接地是告訴大家中央不會坐視股市這種過熱現象的持續。
「如果市場無視於這個警告,那麼不只是加息,還有更多的手段會陸續出台。比如徵收資本利得稅、上調交易稅,等等。因為現在股市換手率大幅增加,從一天百來億漲到幾千億,這是一種過度投機的表現。」
●長江商學院金融教授周春生表示:
央行此次調整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意料之外的是4月份CPI比3月份有些回落,沒想到央行會在短期內繼續採取緊張措施;意料之中的是股市泡沫已經形成,風險在加大。目前股市投資熱情高漲,每天都有新股民進入市場,但新進股民往往對股市缺乏認識,發展下去必然會積累風險,長遠來看會對股市造成更大的威脅,我們應該吸取台灣地區和日本的經驗和教訓,讓股市健康發展,股市需要繁榮更需要穩定,央行採取雙管齊下的措施為市場降溫,具有積極意義。
對談到對其他市場的影響時,周春生表示,對房地產市場會有一定的影響。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先生認為:
此次央行三管齊下,其主要目的是減少銀行體系的流動性,抑制物價及資產價格的上漲趨勢,促使外匯平衡。總之,是多目標的調控。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所長李迅雷稱:
第一,這次上調是在市場預測之內的。
第二,這次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和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的同時調整主要是用來調整市場的利率的結構,這次的調整中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上調0.5個百分點,比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多一些,這些都為了防止目前的銀行利益,以免他們的利益太豐厚。
同時,他表示,這次的調整不會對股市產生太大的影響,股市受宏觀經濟的影響比較大。但從長遠上來講,每一次的加息過後必定至使股市的大漲,在一段時間內牛市將持續,而且遠比我們想像中的要好得多。
●高輝清:這次加息異乎尋常
國家信息中心發展研究部戰略規劃處處長高輝清博士認為,這是一次不同尋常的加息。一是存款准備金率和加息一起推出,二是存款基準利率上調幅度高於貸款基準利率上調幅度。除此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此次上調存款准備金率離上次上調僅有幾天時間,這異乎尋常的舉措,不僅我國沒有過,可能全世界都沒有出現過。
其實4月份的物價是下跌的,通貨膨脹的壓力應該是減輕了,按照道理是不應該在這樣的背景下加息的,所以這也可以說是異乎尋常的。
之所以有這次異乎尋常的加息,我個人認為可能有這原因。一是馬上就要舉行中美戰略對話了,他們會在匯率等方面給我們壓力,加息可以稍微緩解這種壓力。與此次加息同時進行的擴大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浮動幅度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二是當前通貨膨脹的壓力雖然減輕了,但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依然在加快,加息可以起到一定抑製作用。
三就是政府可能還是認為當前股市上漲過快,出現了結構性的泡沫,因此希望通過加息抑制股市可能出現的泡沫,這也有利於股市的健康發展。
●許小年:加息為抑制資產價格泡沫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和金融學教授許小年認為,這次央行調控的信號更嚴肅了,整個市場應該更認真的的看待這次央行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和存貸款基準利率的舉措。
對股市的影響,許小年認為,這未必就是專門針對股市的。他認為央行的調控目的還是為了抑制流動性過剩,以及抑制不斷增長的資產價格泡沫。
他認為,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目前不好評估。同時,對CPI增速的抑制效果也不會那麼快體現。
●夏斌:央行舉動不是要打壓股市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認為,此次加息應該再早點。這次加息縮小利差,對熱錢的抑制有一定作用,央行對中美利差也一直保持高度關注。
他認為,目前我國貿易順差靠利率解決不了多少,不過提高利率有利於資源有效配置。
對股市而言,此次央行的舉動對其有一定負面影響。
「但是央行的舉動並不是要打壓股市,主要還是因為宏觀經濟流動性太多,提高准備金率和存貸款基準利率有利於經濟健康發展。」夏斌說。
●郭田勇:利差變窄 銀行預期收益下降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郭田勇表示,相對2006年4月底的單純上調貸款基準利率,此次存款基準利率的上調使銀行利差變窄,預期收益下降。
郭田勇表示,上市銀行2006年年報顯示,國內銀行傳統業務收入在銀行總收入中還是占相當大的比重,此次存款基準利率的同時上調將使國內銀行利息收入在總收入的比重下降,從而影響銀行的利潤總額。
郭田勇同時表示,此次加息也將推動銀行擴大中間業務的開展,加強金融創新,加強交叉型產品的開發。
●李振寧:加息對股市有一定影響 但不會很大
上海睿信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李振寧:加息不是針對股市,其本身還是為了控制流動性過剩。同時,股市能吸引大量的資金,也能減緩流動性過剩的問題,減少投資實體的資金。
我認為今後不會大規模加息,加息對宏觀經濟的影響有限。但是現在的利率還是比較低,再次加息也不是沒有可能。但是加息是一把雙刃劍,吸引海外資金流入,進一步擴大人民幣升值的負面作用,平衡可能被打破。
加息對股市有一定影響,但不會很大,0.27是一個很低的數字,不會影響老百姓對股市的態度。從外圍來看,美國連續加息的那幾年正是美國股市走牛的幾年。股市是否調整,市場有自己的規律,政府幹預也沒太大意思。
●哈繼銘:加息對負債率高的行業是利空消息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認為,同時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和存貸款基準利率,這個組合拳顯示了央行調控意識的提高。
他認為,央行這次的調控措施對市場有一定影響,但影響有限。對股市而言,這是混合信號,對一些行業,特別是負債率高的行業肯定是利空消息。
同時哈繼銘認為這對熱錢同樣有抑製作用。
這次加息是否會對5月份的CPI增幅放緩呢?哈繼銘認為5月份的CPI增幅很難放緩,同時6、7月份的CPI增速還要繼續提高,主要是糧食價格上漲壓力不斷增大,同時資源價格也在不斷上漲,另外就是工資上漲的壓力了。
哈繼銘估計7-8月份可能再次加息。
●宋國青:調正幅度較小 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宋國青說: 中國人民銀行此次人民幣小幅上調金融機構和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和存貸款基準利率不會造成太大影響,央行此次調整符合預期。
●中郵基金市場總監唐澍明表示:
此次加息的舉措是人民銀行行駛貨幣當局角色的表現。而正是人民幣利率的過快升值使得人民銀行運用進一步緊縮的貨幣政策來適應人民幣的對外升值。
從市場的角度,唐澍明認為這次人民銀行的動作是在通過經濟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來達到提示風險,規范市場的目的。
在談到貨幣當局接下來會否還有所動作時,唐澍明認為,今年我國開始進入一個弱加息的周期,因此可以預期,人民銀行會進一步出台緊縮政策。
●高德黃金首席經濟學家張衛星表示:
央行此次調整動作比較大,通過一系列經濟手段收迴流動性,表明了政府治理投資過熱的堅決態度,同時為股市降溫。當前股市投資熱情高漲,在利益的驅使下,此次調整顯得微不足道,因調整利度不夠,極易導致利空變利好。
因為以前政策市的遺留問題,政府沒有採取行政手段而是採取經濟手段為市場降溫,也是希望證券市場能夠健康發展。
張衛星表示,可以採取國有股減持以及增加股市供應量來為股市降溫。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表示:
此次央行出台政策的時機和措施非常好,也說明政府採納了呼籲控制市場風險的建議。此次上調存款准備金率和利率,一方面是因經濟數據需要央行及時採取預防經濟轉向過熱的措施,另一方面也是對目前的市場風險一個很好的防範措施。
左小蕾認為,從市場近期的表現看,市場已經開始表現出向理性發展的趨勢,因為此前政府的各種暗示,已經促使市場中的理性投資者開始增多。本次調控措施對股市是積極的因素,有助於是釋放股市風險。
在此前,溫總理曾經表示政府完全有能力解決好金融領域的問題。此次央行有史以來首次集中採用多種調控手段,也說明政府的市場調控手段日趨成熟,創新舉措會不斷。
●銀河證券研究中心副主任丁聖元表示:
此次央行上調存款准備金率和存貸款利率,對股市影響不大,與中性利率6%比,目前的利率只到3%,上升空間還很大。
丁聖元認為,目前的市場從表面看是流動性過剩,財富效應吸引投資進場,但從2001,2002年左右開始,居民儲蓄開始偏向活期儲蓄,活期儲蓄逐漸增多,說明投資者已經不能容忍長期低利率,有迫切的投資沖動,隨時准備從銀行撤出,股市只不過提供了一個渠道,目前股市的火爆完全是因這種投資意識的釋放,所以央行此次小幅加息對投資者不具實際意義。
●宏源證券的商金和先生認為:
本次央行出台調控政策是正常的,也是在預料之中的,短期可能引起大盤震盪,但長期來看影響不會太大,因為,畢竟本次加息的利率只有0.27個百分點,幅度較小。
他認為,本次加息,可能使股民中的老股民產生一些震動,從股市中撤出,但對於新入市的新股民不會產生太大的作用。
●中信建投首席分析師吳春龍稱:
這次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與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是為了調控實體經濟,投資增長過快所做的調整,對二級市場,特別是股票未必會產生有效的影響。
吳春龍還表示,這次調整,從理論上講會對地產股、大眾原材料等產生影響,前幾次的上調准備金率都對地產股的趨勢產生了影響,認為不會對金融板塊產生太大的影響。
●北京中期總經理母潤昌表示:
這是國家控制流動性過剩、抑制經濟過熱的必要手段。當被問到加息對國內期貨市場不會造成什麼影響時,他認為期貨市場不會太敏感。
●銀河證券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經濟師滕泰認為:
此次央行打出「組合拳」,力度較以往明顯加強。以前央行雖然也陸續採取了類似手段,但由於都象「格林斯潘式的小動作」,即每次加息只是大約0.27點,這樣對回收流動性過剩雖有一定效果,但對調節資產價格影響不大。
此次央行同時提高存款准備金率和基準利率,滕泰認為,一方面將會使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更大,另一方面由於一段時間以來股指漲幅過大,這樣勢必將會打擊短線的股指泡沫,特別是對銀行股、地產股影響較大。
●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曹鳳岐教授認為:
此次加息是宏觀調控的必要措施,「很正常,比較及時」,他認為有三個主要原因,第一,宏觀經濟層面的流動性過剩;第二,當前市場物價持續上漲;第三,股市有過熱傾向。
曹鳳岐表示,此次加息到底能夠發揮多大作用還要進一步觀察,雖然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但還是沒有能夠改變市場負利率情況。對於股市的影響,曹鳳岐稱可能會對股市心理上有一定沖擊。未來是否還有可能加息,曹鳳岐稱要視經濟運行情況而定,如果此次調控效果不好,「存款准備金還有可能小步上調,不止一次」。
●趙曉:政府不想砸盤 基金重倉股會急跌
政府出手很溫柔,這說明它不想砸盤 ,市場分化會加劇,QFII、基金重倉股會急跌,而多頭控制的股票,還會繼續漲 。
趙曉:我在上次的文章(「熊掌也要魚也要——談當前多重目標下的貨幣政策選擇」)里,分析了五一前為什麼沒有加息,而是調整了准備金率,這是因為大家看好經濟整體趨勢,惟一不好只是流動性過剩。流動性過剩的表現就是資產的泡沫,以前是房地產泡沫,現在是股市的泡沫,當然這個泡沫有多大,但現在還不能下結論。
第二篇文章,寫「股市可能直奔5000點」,這是為了說明現在股市的形勢是一觸即發,但最後還留了一句話:「調控必須走在市場前頭。而在這種真實的市場可能趨勢下,最優的政策是什麼呢?值得深思。」
結合起來看,實際上我一直在提醒一些事情,一方面提醒政府,不要輕易破壞現在這個經濟持續增長的良性局面,另一方面提醒投資者,政府是一定會出政策的,「調控是會走在市場前面的」。
但總體來看,這次加息加的不多,0.27%完全在市場預期之內,如果是加到0.54%,就說明政府要砸盤了;而且市場對於加息的預期是五一之前,但它出在五一後,而且出手很溫柔,這說明它不想砸盤,只是想看看市場的反應。
這次同時又調了准備金,這表明它對流動性過剩依然不滿,所以這次不僅打了左勾拳,還打了右勾拳,一方面要保護經濟,另一方面又要溫柔的說服教育市場,政策細膩全面。
經過這次加息和提高准備金率,我認為市場分化會加劇,一方面空頭會覺得還不夠,政府還會繼續出招,它們會繼續唱空、砸盤,這些空頭主要是QFII、公募基金,因此基金重倉股會跌的更厲害。
而多頭會覺得這個情況很正常,調控很溫和,政府並沒有重拳出擊。在這種情況下,空頭們控制的股票還會繼續漲。實際上,現在空頭除了真正意義上的散戶,還有大量的私募,而真正的市場高手在這些人裡面。
對於QFII、外資這些空頭來說,他們不太相信中國的經濟能真正搞好,不相信中國的銀行能真正做好,這也不是他們的錯,他們只是對他們不了解的東西不太放心,而多頭主要是國內的股民、基金,他們對中國經濟有信心,認為還有升值空間。
那在這樣一種情況下,股市會出現大盤橫盤、基金重倉股急跌,而散戶、私募持有股票大漲的情況。
事實上,央行這次的政策,既給了空頭一點面子,對多頭的出招又比較溫和——它優先使用的還是貨幣政策,是用來給市場放信號的。
花旗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央行的此次行為是史無前例的,表明了央行調控流動性過剩的決心。雖然cpi已經連續2個月觸及警戒線,但是央行加息和調整准備金的幅度並沒有發生變化。近幾月來,央行的調控政策頻出,就此推測央行將採取「小步快跑」的方式調控經濟。
雖然這些調控政策將對金融市場產生相應的影響,但是中國經濟的發展是良好,總體還是向上的,只是對投資者的心裡造成影響比較大
J. 股票市值從一千億漲到兩千億股價會漲多少
股價翻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