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還買中國股票
『壹』 為什麼那麼多人買股票,中國股市還那麼紅.
就因為買的人多,股市才會紅火~股市的賺錢效應吸引了大家的眼球,銀行儲蓄資金轉入股市,所以央行才會提高利率和准備金率~~~~上市公司的流通股就那麼多,供不應求,助推股價大漲~~~~~莊家適時而動,添磚加瓦,拉抬股價~~~成就現在的瘋牛市場~~~~~大家擠破頭往股市鑽~~~~~
眾口鑠金+真實案例->股市大賺->社會閑散資金+儲蓄資金入場建倉->助推個股股價大漲+上市公司基本面利好消息->再建倉->莊家拉抬->成就瘋牛
『貳』 為什麼很多人都去買股票呢
因為鄰居、朋友或親戚……等人因為買股票賺了錢,在人類不自覺的攀比效應下,通過各種途徑涉足股票買賣啦。 股市也好,其他市場也好,都是在適當時機進入的人賺那些遲到者的錢! 隨著又一批吃螃蟹者賺錢了,賺錢的示範效應讓更多的人涉足股票投資,從而給人一種買股票就能賺錢的「羊群效應」。 隨著獲利者越來越多,聰明的早期投資者慢慢地將手上的股票賣給那些後來者。 當賣出的人比買入的人多的時候,股市就變成了屠宰場。 很多持有股票的人都想買出手中的股票,但是卻沒有那麼多的買盤接手。 這個時候,隨便一個不利於股市的消息——利空,就讓股市從此走向了漫漫熊途。 對於聰明的投資者,它是一種發財的投資工具; 對於那些股盲,它將洗劫他們所有投入的一切。
『叄』 我為什麼現在還敢買中國的股票一點哲學思考
呵呵,上升的哲學的高度?
標榜自已,認識了利用了,中國股票市場的規律?
還是,價值觀導向的問題。
『肆』 為什麼大多數中國股市投資者寧願自己買股票,而不購買股票型基金
為什麼大多數中國投資者寧願自己買股票,而不是購買股票型基金?這個問題很有意思,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來看一組數據吧,目前A股的個人投資者有1.7億,不過這1.7億賬戶到底有多少資金在裡面我們沒有更詳細的數據,如果人均1萬 ,那麼就是1.7萬億,如果人均10萬元,那麼就是17萬元,而另一個數據就是我們的投資者中95%以上賬戶資金不足50萬元,憑借這些數據我們有一個大概的輪廓。
1、A股投資者相比買基金更願意自己買股票是事實嗎?再來看一個基金的數據,根據基金業協會公布的數據,截至2020年7月末,私募管理基金總規模14.96萬億元,其中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的基金規模為3.09萬億,並且較6月份增加了0.44萬億。
不過這種情況在改變,尤其是最近一年,基金公司比以往更能獲得投資者的信任,這里有兩個原因,第一是2019年行情不錯,基金獲得了不錯的收益率,這為基金展示了非常好的信任。第二是因為2018年以來互聯網金融平台的倒閉以及被取締,導致這部分投資不僅沒有收益,本金更是受損
當這部分資金脫離互聯網金融後,能夠尋找的下一個投資渠道大多就進入了基金和股票,但是又由於第一個原因,基金公司2019今年業績大好,這給予了這些投資人信任和信心,所以最近 一年基金大賣,非常受投資人喜愛。從長期來看,散戶是會被逐漸消滅的,從散戶化到機構化和專業化是必然的過程,專業人做專業事。
『伍』 為什麼都說中國股市是特例啊,為什麼還有人買中國股票啊
你的朋友說的基本是事實,這是因為九十年代初國家領導高層給這個A股市場定位所決定的,當時有大量的國有企業在改制的過程中瀕臨關閉,為了盡量救活這些國有企業,就給這些企業大量上市融資以減去國家銀行的負擔,股票也不全流通,說到底就是國家在卸包袱,而這些上市後的國企也沒多少因為上市後有了資金就從此變好,這是因為這些上市公司有很多歷史積層下來的頑疾所決定的,所以說垃圾股很多。但因為A股市場尚不成熟,炒作成風,因此很多股價被炒虛高,也就會吸引很多人去買,但不可否認的是以此帶來的風險也是非常高的。
『陸』 國企屬於全國人民 可是為什麼還發行股票讓人民買呢
國企雖然說是人民的但是人民沒有可以直接獲利的憑證。因此也就只能享受一些所謂國企帶來的附帶效應。比如說國企賺錢了,那麼想相當於國家的收入多了,那麼國家可以反過來用於修路,扶貧,科研等。但是國企要做大做強,資金是必要的,光靠國家出,國庫會挺不住的。所以融資後這種直接的效益就會更直接的給持股人。
『柒』 中國股票還能買嗎
最近建議慎重,大盤很有可能已經進入4浪反彈的末期,面臨5浪下跌的風險。周五急挫後,今天下午將有所反彈,如果反彈有力,則有望再到2701以上,反之2701將被確認為中期頂部,在未來三個月這個點位都很奢侈。
『捌』 為什麼說買有「中國」兩字的股票人都是弱智
現在買帶中國 開頭的散戶,不能說弱智吧,只能說比較外行吧,
起碼就眼下的狀態,你說的話,是正確的
要想回報高,該搞中小盤股,概念股,題材股之類的,
當然,前提,是,起碼技術要過的去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