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免股票是誰投的
① 中國中免持續跌停,此次出現跌停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很多投資理財小夥伴們,他們在進行一些投資理財的過程中,也會去對於一些股市上面的很多股票有著比較高度的關注。因為對於這些股票我們來說的話,一些投資者們他們要對於這些股票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知,才能夠在第一時間去掌握這些股票的動向。
所以也是讓很多投資者們紛紛入場來買這支股票,並且也是對於這支股票它的走勢有一個比較有信心的態度。而且從他的一些基本面上來看的話,它在整體上的波動也是比較穩定的,卻沒有想到突然的在下午的時候就給跌停了。像這樣的突然的閃崩跌停也讓很多投資者們感覺到特別的出其不意,並且也有一些匪夷所思。並且從整體上來看的話,在封單也是進入1.1萬手,很多消費者們他們也是按耐不住自己的情緒,紛紛的拋出去了這些股票。
② 中國中免跌停,頂流基金經理重倉股為何被定點爆破
主要是該基金經理重倉的幾只白馬股,在這段時間都遭遇了各種突發事件,這些事件超脫了基本面之外,所以頂流基金經理也難免受到影響。這段時間,A股好不容易從之前大跌中調整過來,但沒有想到,隨即白馬股又一個一個開始自爆了起來。首先是順豐後來是中免集團,原本股價大跌也沒有什麼稀奇的。但有媒體發現,這幾年大跌的白馬股竟然是知名基金經理董承非的重倉股,所以有人調侃,這是對董承非的定向爆破啊。
③ 中國中免適合長期持有嗎
中國中免適合長期持有嗎?
四、大勢情況:如果大盤當天急跌,破位的就更不好,有漲停也不要追
在一般情況下,大盤破位下跌對主力和追漲盤的心理影響同樣巨大,主力拉高的決心相應減弱,跟風盤也停止追漲,主力在沒有接盤的情況下,經常出現第二天無奈立刻出貨的現象,因此在大盤破位急跌時最好不要追漲停。
而在大盤處於波段上漲時,漲停的機會比較多,總體機會多,追漲停可以膽大一點;在大盤波段弱勢時,要特別小心,盡量以ST股為主,因為ST股和大盤反走的可能大些,另外5%的漲幅也不至於造成太大的拋壓。如果大盤在盤整時,趨勢不明,這時候主要以個股形態、漲停時間早晚、分時圖表現為依據。
五、第一個漲停比較好,連續第二個漲停就不要追了
理由就是由於短期內獲利盤太大,拋壓可能出現。當然這不是一定的,在牛市裡的龍頭股或者特大利好消息股可以例外。
④ 開放旅遊對中國中免股票是否利好
利好是肯定大利好,中國中免改名之前叫中國國旅,主要業務就是做旅遊的,包括改名後主營也沒有變化,只是為了迎合市場的喜好,但是中國中免這個股票股價已經上漲了很長一段時間了,漲幅也非常大,這個利好基本上已經提前透支了,所以中國中免這個股票不一定會因為這個政策而漲,要從更多角度去分析,不要因為這個消息便沖動追高,很容易被套在山頂。
⑤ 中國中免為啥股票狂漲
硬邏輯為王
2020-07-19 00:37:11 東方財富iPhone版
關注
中國中免,到底為什麼這么牛逼?
買股票,一定要知道在買什麼。最近中免換手率奇高,很多人都是看到免稅股價爆發沖進來的。莫名其妙我們成了隊友,那麼下面我就和你們說說買中免需要知道的事。
我分析公司的框架主要是從以下四個角度,如果你只對其中一部分感興趣,可以直接到相應的章節:
1. 公司大事錄
2. 營收利潤變化
3. 行業前景
4. 業務看點
公司大事錄
公司原來叫中國國旅,所以很多人都以為她是搞旅遊的。其實不是,公司08年成立的時候確實是旅行社業務+免稅業務的組合。並且以旅遊業為主,免稅為輔的結構業。
11年海南島的離島免稅政策落地國旅在三亞的市內的免稅店才開張。他那個時候呢,免稅業務還沒有開始發力。直到14年的時候,三亞海棠灣國際免稅城項目開張,國旅的免稅還是根本追不上他旅行社業務的。
但是17/18年的是個轉折點,發生了一件大事! 國旅收購日上免稅(中國)和日上免稅(上海)51%的股權,那之後國旅的免稅業務宣布正式爆發。這一年開始中國國旅就開始掌握北京首都機場上海虹橋機場,上海浦東機場三大機場的免稅店,同時,在國內的免稅市場的份額佔到80%,並成為全球排名第四的免稅企業。18年的中國國國旅是今天的中國中免的前身,隨著他免稅業務的比重上升而持續走高。所以可以這么理解,免稅是一個比旅遊更好地一門生意。然後到了2019年的時候,公司已經完全剝離旅行社的業務了,你可以從下面這張圖里看到到了2019年的時候,國旅已經徹徹底底變成一個免稅公司了他的旅遊服務收入已經佔比微不足道,所以2020年的時候,公司索性更名叫做中國中免,其實就相當於他和過去Say goodbye了。
從營收利潤的電話來看,國旅的業績是非常優秀的。09年到2019年10年間業績變化。雖然他的主業已經從旅遊變成免稅。但是基本上從營收上/利潤上看,沒有斷檔。你看不出一個非常明顯的轉折。可以說,國旅的改革是非常成功的。具體數字不贅述,中國中免得免稅分為三大塊:一塊兒是機場免稅店;第二塊是離島免稅店;第三塊是境內外的市內免稅店。
我們把三塊業務一塊塊拆開來看:
A. 機場免稅店對他的營收貢獻是60%。但是,利潤貢獻了只佔30%。所以可以看得出機場免稅店的生意明顯是凈利率比較薄的一個生意。只是現在來看國旅還是擺脫不了機場免稅店的,因為畢竟營收佔比在那兒嘛?未來機場免稅也是中免必須拿下的一塊生意,原因後面再說
B. 利潤比較高的還是離島免稅店的生意,你看營收貢獻30%利潤貢獻60%。很明顯那是未來的重點
C. 市內免稅不成氣候
為啥機場免稅店利薄,主要還是因為機場租賃費太貴了!機場租賃費用過高,其實已經碾壓其他的費用導致公司凈利潤沒有隨著毛利率一起高速增長。同期毛利增長了20%,凈利只增長了1%。
所以說免稅是一個好生意,但是就是中國中免這樣的免稅龍頭面對機場也要被剪羊毛。
行業前景:
免稅行業是絕對的朝陽行業,因為不管是從中國國內的情況來看,還是國際的情況看免稅都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國內免稅還是很初級階段,你看國人每年的免稅消費2200億中1800億在境外,境內的只有400億,隨著中國免稅行業的發展,境外的消費迴流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同時縱觀全球你去看國際的免稅行業,也在保持穩定的增長。雪道很長,雪很厚。
同時的縱觀國際整個免稅有行業集中度提升的趨勢,強者恆強。中國中免已經占據了有利地位。
機構測算的國人境外免稅可預期迴流部分 700 億元(占目前國人境外免稅消費 38% )。我看了下算的還是蠻嚴謹的。但具體能迴流多少,我不在意,業績自然會給出答案。
業務看點:
1. 三亞離島免稅 ——> 支柱業務:利潤的主要來源
國旅現階段的業務主要還是看他的三亞離島免稅。三亞國際免稅城一期是14年開的,然後三亞國際免稅城二期是19年開業。因為疫情的原因其實三亞國際免稅城二期可以看作是最近才剛剛開業。
三亞離島主要就是看他的購物轉化率和客單價能不能再往上。
進店率是穩定,購物人次提升,就能夠帶動購物轉化率的提升。
那目前他購物人次的現狀是什麼呢?快速提升中
三亞國際免稅城二期開張也是為了增加購物市場,提高轉化率。
要想提升客單價。只有兩個方法第一個就是提高免稅的額度,但這個方法在18年的政策已經顯示出他的邊際效用遞減。第二個方法,也是目前看來最有效的是擴大免稅品的種類。市場2020年6月海南新政後看好,主要是他擴大了商品的種類,這一點對可提高客單價還是很有幫助的。
2. 海口離島免稅 ——>未來有望成為支柱業務
海口離島免稅的話是未來有望成為支柱產業,但是目前還不成氣候。海口一個機場店,剛剛由中免供貨,下半年可能會並表,並進來的是盈利還是虧損不好說。同時現在還有一個市內的免稅店,這個市內免稅店了主要還是島內的人在購買。2022年他才會搬遷到現在在建的海口國際免稅城。這個海口國際免稅城,將來是全世界最大的國際免稅城,這應該是中國中免一個中遠期的核心增長點。
3. 北京上海機場日上免稅 ——>力求保持現狀
北京和上海的機場免稅是大家接觸最多的,其實中免在這一塊兒的目標就是力求保持現狀。因為事實上這兩塊業務成本確實挺難壓縮的,他的開支主要是在機場租賃費用上。此路是我開,任何免稅企業對於機場都沒有太大的話語權。
之前我們也看到了,機場免稅凈利潤率不高為什麼還要做呢,聚焦離島免稅不是更好?其實機場免稅是一個很核心的競爭力,你可以把它看成護城河。
機場免稅不是來盈利的,而是重在走量,渠道那兒進貨的時候有規模優勢成本就低。所以哪怕不賺錢,他也是一定要做,因為這樣可以壓低它的成本,讓他的離島免稅店更賺錢。國內只要機場免稅在中國中免手裡就沒人能挑戰她的行業地位。
4. 市內免稅店 ——>錦上添花
⑥ 中國中免閃崩跌停,海南板塊潰不成軍,究竟發生了什麼
主要是因為中國中免一季度財報不及預期。在最近這幾個交易日內,原先的白馬股中國中免慘遭大額拋售,股價直接跌停。這波跌停確實是讓不少人沒想到,原本收益於海南自貿區的建設,中免的免稅店業務有望獲得大發展,但沒有想到,中國中免在經歷過一輪大漲之後,在短時間內,突然大幅回跌。有媒體指出,造成這個原因有兩個,首先是中免集團的財報不及預期,可能是春節期間促銷力度過大,導致其第一季度盈利遠不及預期。此外,海南政府對黃牛的打壓和拉黑政策,也對中免集團的股價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⑦ 中國中免這支股票怎麼樣
中免集團一般指中國免稅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成立於1984年,是唯一經中國國務院批准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免稅業務的國有公司。中免集團自成立以來,始終秉承「分享購物的快樂、延伸旅遊的享受」的企業使命,發展成為中國免稅行業的代表和旗艦企業,是中國最大的奢侈品運營商。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應答時間:2021-02-0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⑧ 中國中免是什麼
中國免稅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免集團」)成立於1984年,是經中國國務院批准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免稅業務的國有公司。
中免集團自成立以來,始終秉承「分享購物的快樂、延伸旅遊的享受」的企業使命,發展成為中國免稅行業的代表和旗艦企業,是中國最大的奢侈品運營商。
(8)中國中免股票是誰投的擴展閱讀
面對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帶來的挑戰,中免集團將抓住機遇,深挖國人消費潛力。中免集團將進一步加強政策研究,協助政府相關部門完善惠及行業發展的重要政策,擴大免稅業務創新上升空間;做好三亞店、海棠灣等大型免稅平台運營及建設。
做好未來新型市內店和大型免稅商業綜合體的研究與規劃,帶動傳統免稅行業轉型升級,打造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大型免稅集團的運營能力,提升行業話語權和影響力。
走出國門,參與國際免稅市場競爭,中免集團將在港澳台等地區試點開展免稅業務,積極參與競爭大型機場和口岸的免稅業務,加快境外市場開拓的步伐。
⑨ 買賣中國中免的股票四萬多本金六百多元的手續費正常嗎′
不正常,最高千分之1.5的手續費,四萬多本金最多六十多元的手續費,你這個肯定有問題,如果你買的是四萬多股,應該就正常了。
⑩ 中國股市最後一滴血是誰的
在鏘鏘三人行,聊中國股市,我說過一句這樣的話:「中國股市既不屬於經濟學范疇,也不屬於投資學的范疇。如果讓我劃分股市的范疇,我把中國股市劃入文學和藝術的范疇。」
這絕非對中國股市的不敬,而是20多年來中國股市最真實的寫照。以本輪戲劇性的股市為例,在實體經濟大幅度下滑的情況下,中國股市從2014年初,開始了一輪令人瞠目結舌的暴漲,股指在1年多的時間里,從不到2000點一舉突破5000點的高點,漲幅超過150%,從全球表現最差逆襲為全球最靚麗的股市。然而,暴漲必然引發暴跌,從六月份到現在,中國股市又經歷了令人瞠目結舌的暴跌,股指一度跌破3000點,千股跌停成了股市的常態,很多上半年從股市收獲頗豐的股民血本無歸,一些融資融券玩杠桿的被強平,政府為了托市盡管採用了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甚至不讓一些機構在4500以下賣股票,但市場的信心弱到了極致。同過去多少次的輪回一樣,股民期待從股市讓財富增值的夢想再次破滅。
然而,比暴漲暴跌更詭異的,是其背後更為詭異的邏輯。以本輪股市暴漲為例,在經濟基本面極其困難,上市公司盈利明顯下滑的情況下,所謂的牛市卻悄然啟動,其絕世的表現超乎絕大多數經濟學家的想像,也很難用正常的經濟學邏輯解釋。為什麼實體經濟很差股市卻逆勢飛揚?在本輪牛市啟動的過程中,筆者關注到很多解釋。有人將本輪牛市歸結於包括金融改革在內的「改革紅利」,也有人將之歸結於實體經濟下行下貨幣寬松的預期,更有人將之歸結於「國家意志」,強調做大做強牛市是一種「國家戰略」。而這種「國家牛市」的戰略更是得到了一系列的旁證:在本輪股指飆漲的過程中,每一次市場的調整,立即得到一些部門和國家媒體的力挺,一些金融部門的高層直言「股市繁榮可以反哺實體經濟」,一些國家級媒體言之鑿鑿,「4000點之後牛市才剛啟動」。
這種暗示、明示國家力挺市場的結果,便是資金大量進入股市,引發全民的瘋狂,甚至在危險迫在眉睫的時候,很多投資者仍然堅定認為,5000點不足懼,本輪市場行情如果不突破上一輪6124點就根本算不上牛市。即使在危險已經很明顯的情況下,投資者已經喪失了基本的理智,他們無視風險的提示,無視任何預警的指標,奮不顧身的殺進去。在暴漲的情況下,任何理性的思考都會被市場恥笑,但隨後的暴跌給了規律和理性一個公道。當3000多支股票都像《西遊記》,個個都成精,不管有沒有翅膀,都高高飄揚在空中的時候,不由讓人想起20多年來每一次暴漲暴跌,投資者損失慘痛的歷史。在某些人好大喜功,某些媒體沒有節操,某些機構失去廉恥,大家集體行動一致的邏輯鼓吹「牛市」的時候,中國股市就淪為了名副其實的某些利益集團集體金融詐騙的場所。有些人忽悠,股市好了,對市場經濟也有支撐作用,筆者用所有的經濟邏輯也沒有想通這裡面的道理:股指高了,是上市公司的業績也就高了,還是虛假的繁榮讓實體經濟也好起來?很顯然,這是一種極其荒唐的自欺欺人的想法。
暴跌讓股市20萬市值灰飛煙滅,但暴跌也讓很多投資者再次恢復了理智,暴跌也讓我們對資本市場的思考回歸常識,暴跌同時讓我們看到本輪牛市背後真正的邏輯。從現在來看,本輪牛市本質上就是在貨幣寬松預期下,通過資金杠桿推動的一次「杠桿牛」。杠桿成為股指暴漲的最重要力量,在場外配資、傘形信託等一系列所謂的金融創新的幌子下,泡沫瘋狂生長,然而失去理智的人們渾然不覺。而失去實體支撐的恐慌,以及管理層野蠻、粗暴的去杠桿的行為,讓這一切的努力都成空。如果說暴漲是一種國家意志,暴跌無疑也是國家之手直接干預的結果,在管理層去杠桿意圖明顯的情況下,中國股市的邏輯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管理層異想天開的認為,通過降杠桿,打斷狂奔的瘋牛的腿,讓股市進入所謂慢牛的通道。然而,我們的管理層太自信,太缺乏對市場的基本敬畏,其結果就是股市在信心崩盤之後的暴跌,盡管每天都有救市舉措出台,然而,當救市的總指揮,證監會的主席助理被調查,作為國有企業的國內第一大券商中信證券的高管大面積涉嫌內幕交易,再次讓中國的散戶感受到這個市場「恐怖大片」的驚悚、跌宕和不知道多深的黑水。
證監會主席助理被抓,中信證券高管大面積涉嫌內幕交易,投資者明白了,之前的救市措施之所以失效,原來是一個大老鼠召集一幫小老鼠開會研究如何保護糧倉。這是中國股市長期以來信心貧血的真正根源。事實上,筆者認為,即使中國宏觀經濟再差,在貨幣政策寬松的情況下,股市的表現,股市的信心不應該如此慘不忍睹。這背後的根本因素,仍然是中國股市「圈錢市」的本質以及監管層失去了市場的信任使然。眾所周知,中國資本市場20年來,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資本市場之一,近年的IPO規模屢屢全球第一,但並沒用相應的給普通投資者投桃報李,給予合理的投資回報,過高的市盈率,名存實亡的退市制度,愈演愈烈的內幕交易,以及沒用任何強制性的分紅制度,讓中國資本市場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圈錢市,也成為名副其實的虧損市。也就是說,中國資本市場運行20年來,投資者「信心貧血」的關鍵是股市在制度的定位上並沒有形成以保護投資者利益,給投資者以合理回報的體系,而是仍然圍繞為企業融資,為企業圈錢而存在。對於一個圈錢市,大家搏擊的都是短期收益,股市的暴漲暴跌就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當這個市場的很多參與者,都來圈錢,當這個市場的監管者來尋租,當這個市場的規則被漠視,當這個市場的大量的散戶的利益被踐踏,這個市場何來的投資者信心可言。如果一個資本市場不是將投資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是將圈錢和融資放在第一位,這樣的資本市場註定是沒有未來的。當投資者的信心和幻想消耗殆盡,但投資者對資本市場的本質認識到位,要想讓離場的投資者再次回到資本市場,將相當不容易。股市暴跌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20年來,股市的理念、定位、股市的監管不僅僅進步不大,而是在很多方面在退步。股市成了「反智」的游戲,投資者的希望和信心在經歷數次的蹂躪之後終於崩盤。
中國股市的最後一滴血,一定是中國股民訣別市場的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