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資金管理案例
1. 舉一個在基金運作中違規的案例
中國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2009年06月19日介紹說,對融通基金案調查發現,2007年起至2009年2月,張野在擔任融通基金基金經理期間,利用職務便利獲取融通基金的基金投資與研究信息,並操作他人控制的「周薔」賬戶,採取先於融通基金旗下的有關基金買入或賣出同一股票的交易方式為他人牟取利益,其個人從中獲取好處。此外,2006年12月至2007年7月期間,張野還通過網路下單方式,操作其配偶的同名賬戶交易了廣宇發展(000537,股吧)等多隻股票,獲取不當利益。
2. 股票發行和上市案例分析(案例隨便)
97年7月,A國有企業(以下稱「A企業」)經國家有關部門同意,擬改組為股份有限公司並發行股票與上市。其擬定的有關方案部分要點為:
A企業擬作為主要發起人,聯合其他3家國有企業共同以發起設立方式於1999年9月前設立B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B公司」)。各發起人投入B公司的資產總額擬定為人民幣16500萬元。其中:負債為人民幣12200萬元,凈資產為人民幣4300萬元。B公司成立時的股本總額擬定為2750萬元股(每股面值為人民幣1元,下同)。B公司成立1年後,即2000年底之前,擬申請發行6000萬社會公眾股,新股發行後,B公司股本總額為8750萬股。
如果上述方案未獲批准,A企業將以協議收購方式收購C上市公司(以下稱「C公司」)具體做法為:A企業與C公司的發起人股東D國有企業(以下稱「D企業」)訂立協議,受讓D企業持有的C公司51%股份。在收購協議訂立之前,C公司必須召開股東大會通過此事項。在收購協議訂立之後,D企業必須在3日內將該收購協議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以及證券交易所審核批准。收購協議在未獲得上述機構批准前不得履行。在收購行為完成之後,A企業應當在30日內將收購情況報告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和證券交易所,並予以公告。為了減少A企業控制C公司的成本,A企業在收購行為完成3個月後,將所持C公司的股份部分轉讓給E公司。
①A企業擬定由4家發起人以發起設立方式設立B公司不符合法*律規定*。根據有關法*律規定,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應當在5人以上,國*有*企*業改建為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可以少於5人,但應當以募集方式設立,而不能以發起方式設立。
②B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不符合有關規定。根據有關規定,股份有限公司在股票發行前一年末的凈資產在總資產中所佔比例不得低於30%,而各發起人投入B公司的凈資產在總資產中所佔比例僅達26.06%。
③各發起人投入B公司凈資產的折股比率不符有關規定。根據有關規定,該折股比率不得低於65%,而各發起人投入B公司的凈資產為人民幣4300萬元,折成2750萬股,該折股比率僅為63.95%。
④各發起人在B公司的持股數額不符合有關規定。根據有關規定,在上市公司的股份總額中,發起人認購的股份數額不得少於人民幣3000萬元(每股面值為人民幣1元),而各發起人認購的股份僅為2750萬股。
⑤按B公司申請發行社會公眾*股的額度,發起人認購的股份比例不符合有關規定。根據有關規定,發起人認購擬上*市公司的股份數不得少於公司擬發行的股本總額的35%,如果B公司申請發行6000萬社會公眾股,那麼,發起人認購的股份數則僅達公司擬發行的股本總額的31.43%。
(2)A企業收購C公司的做法存在以下不當之處:
①安排C公司召開股*東大會通過A企業收購C公司股權事宜有不當之處。因為,A企業收購C公司是受讓C公司股東的股權,股*份有限公司股東的股權轉讓無須經過股東大會批准。
②由D企業履行報告義務和將收購協議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以及證券交易所審核批准不符合法律規定。根據有關規定,收購協議簽訂之後,應由收購人,即A企業履行報告義務,而非D企業。此外,收購協議無須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以及證*券*交*易所批准,僅向其作出書面報告即可。
③收購協議在未獲批准之前不得履行的表述不當。根據有關規定,收購協議在未作出公告前不得履行。
④收*購行為完成後,A企業應當在15日內將收購情況報告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和證*券交*易*所,並予公告,而非30日。
⑤A企業擬在收購行為完成3個月後轉讓所持C公司股份不符合法*律之規定。根據有關法*律規定,收購人在收購行為完成後6個月內不得轉讓所持上*市*公司的股*份。
3. 投資與理財 成功或失敗案例 最好是股票的 可加分
股票市場的成功案例沒有代表性,國內市場本事就不成熟,個人投資者想在上面賺到錢很難。投資理財本身是一門涉及很廣泛的學問,個人做到穩健,找到適合自己的理財工具就可以了
4. 有沒有集團資金管理相關案例
某集團資金結算中心咨詢案例
【項目背景】
該集團是以自動化系統及儀表、IT專用集成電路、功能材料、汽車部件等高新技術產品為主導,集工業、科技、貿易、服務等多種經營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總資產20多億元, 2003年營業額超過20億元。是我國最大的儀器儀表生產基地,連續多年進入全國500家最大工業企業之列;國內電子信息百強企業。擁有國家技術中心,二十餘個廠、三十餘個分布人國的銷售網點。
該集團結算中心成立於1989年,在當時資金嚴重短缺的情況下,把銀行機制引入企業,給集團管理帶來了歷史性的變革,至2001年末結算中心資本金0.19億元(初建投資540萬),結算中心籌集資金 1.8億元,其中:銀行貸款1.6億元,吸收內部存款0.2億元,為支持分廠生產經營,發放貸款1.9億元。
【主要問題】
1、該集團以前曾使用過中聯、九強、新中大、用友、金算盤等多家軟體公司的財務系統,可是最後都因為實施後散亂不統一
2、數據共享性差,致使整個集團實施處於一種無法監控的混亂狀態,並且缺乏統籌安排,浪費現象嚴重。監管力度和時效性不足。集團企業的決策者無法實時收集資金信息,不能隨時掌握集團整體資金狀況,造成決策延誤,控制失效;
3、資金散亂,使用效率低下。多頭開戶,加上管理體制缺失,不能有效調度零散資金。資金運動不透明,違規操作多。集團資金分散存放在不同商業銀行幾十個或幾百個的結算賬戶上,使集團資金在途數量極大、極度分散,部分資金甚至被違法存放在小金庫中,使資金出現浪費與流失;
4、資金短缺與閑置並存。經常出現在集團整體資金充足的情況下部分集團下屬成員單位由於局部資金短缺仍向商業銀行借款的現象,從而加大了集團整體財務費用的支出;
5、信息不對稱。走向集團化的大企業,子公司散布世界各地,集團對子公司的管理或多或少地存在管理者無法全面真實地掌握經營數據的問題,使決策信息數據的收集出現高成本和信任風險。
【解決方案】
1、通過通業務經營系統的分析,明確該集團資金管理特徵;
2、明確賬戶管理辦法。取消所有下屬企業設立的商業銀行賬戶,由集團結算中心代表集團與集團開戶商業銀行簽訂銀企合作協議,子公司在集團賬戶下開設異地子賬戶; 各子公司在集團結算中心進行內部開戶,各賬戶對應銀行的相應子賬戶;
3、明確收支兩條線管理。各子公司的收款只能轉付到對應的子賬戶;各子公司的付款由結算中心會計在資金計劃內進行支付單據的審批並由集團結算中心通過銀企直聯方式進行電子付款;
4、確定資金結算許可權。投資、融資業務由集團結算中心統一辦理。
5、引入資金預算管理體系,並融入資金管理系統,強化資金管理的事前控制。
【客戶評價】
運用華彩設計提供的資金結算中心系統,集中了各分廠的資金,使資金在整個集團內集中控制、靈活調配,節約銀行利息、成本費用大大降低,並大大提高了回款率。
5. 有哪些關於散戶炒股倉位資金管理方面的書籍
相關書籍較少直接說倉位管理,主要就是資金管理。管理資金,實際就是管理倉位。
《股市投資資金管理與止損止盈技巧》詳細講解資金配置原則和資金管理模式,幫助投資者提高資金運作效率,保障資金安全,使資產獲得長期穩定的收益。詳細講解股市風險來源、風險控制基本原則和控制風險的基本方法,幫助投資者確定投資方向,迴避較大風險。詳細講解止損止盈設置方法,果斷截止風險,保住既得收益,講賬面盈利變為實實在在的現金收益。
《交易的真相》這本書裡面會講到詳細的關於資金管理控制倉位止損位等。
6. 誰用過資金管理軟體的有沒有成功的應用案例值得借鑒
現在資金管理軟體在大型集團企業中應用比較廣泛,九恆星資金管理軟體中糧集團的案例不錯。面對中糧集團的資金需求量大,集團資金和賬戶高度分散且相互獨立,存款和貸款雙高,整體管理協調難度大,規模不經濟問題。九恆星在深入了解相關需求後,為中糧集團引入高度智能IT資金業務處理系統,完善財務公司的服務功能,並幫助集團實施資金集中管理,發揮財務公司的蓄水池作用,歸集資金流,調劑資金餘缺,控制資金風險,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集團總體資金成本,為中糧搭建起了產融結合的最佳業務實踐平台。
7. 哪位高人有貨幣資金管理論文的案例分析 結合某某公司的 要求有圖有表 非常感謝高人幫助 急求~~
你現在還有嗎?可以發給我嗎?我的郵箱[email protected]
8. 求資金管理相關案例
你的范圍給的太寬了,我在華彩咨詢網站上找到這樣一個案例,你看看符合你要求嗎。
某集團資金結算中心咨詢案例
【項目背景】
該集團是以自動化系統及儀表、IT專用集成電路、功能材料、汽車部件等高新技術產品為主導,集工業、科技、貿易、服務等多種經營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總資產20多億元, 2003年營業額超過20億元。是我國最大的儀器儀表生產基地,連續多年進入全國500家最大工業企業之列;國內電子信息百強企業。擁有國家技術中心,二十餘個廠、三十餘個分布人國的銷售網點。
該集團結算中心成立於1989年,在當時資金嚴重短缺的情況下,把銀行機制引入企業,給集團管理帶來了歷史性的變革,至2001年末結算中心資本金0.19億元(初建投資540萬),結算中心籌集資金 1.8億元,其中:銀行貸款1.6億元,吸收內部存款0.2億元,為支持分廠生產經營,發放貸款1.9億元。
【主要問題】
1、該集團以前曾使用過中聯、九強、新中大、用友、金算盤等多家軟體公司的財務系統,可是最後都因為實施後散亂不統一
2、數據共享性差,致使整個集團實施處於一種無法監控的混亂狀態,並且缺乏統籌安排,浪費現象嚴重。監管力度和時效性不足。集團企業的決策者無法實時收集資金信息,不能隨時掌握集團整體資金狀況,造成決策延誤,控制失效;
3、資金散亂,使用效率低下。多頭開戶,加上管理體制缺失,不能有效調度零散資金。資金運動不透明,違規操作多。集團資金分散存放在不同商業銀行幾十個或幾百個的結算賬戶上,使集團資金在途數量極大、極度分散,部分資金甚至被違法存放在小金庫中,使資金出現浪費與流失;
4、資金短缺與閑置並存。經常出現在集團整體資金充足的情況下部分集團下屬成員單位由於局部資金短缺仍向商業銀行借款的現象,從而加大了集團整體財務費用的支出;
5、信息不對稱。走向集團化的大企業,子公司散布世界各地,集團對子公司的管理或多或少地存在管理者無法全面真實地掌握經營數據的問題,使決策信息數據的收集出現高成本和信任風險。
【解決方案】
1、通過通業務經營系統的分析,明確該集團資金管理特徵;
2、明確賬戶管理辦法。取消所有下屬企業設立的商業銀行賬戶,由集團結算中心代表集團與集團開戶商業銀行簽訂銀企合作協議,子公司在集團賬戶下開設異地子賬戶; 各子公司在集團結算中心進行內部開戶,各賬戶對應銀行的相應子賬戶;
3、明確收支兩條線管理。各子公司的收款只能轉付到對應的子賬戶;各子公司的付款由結算中心會計在資金計劃內進行支付單據的審批並由集團結算中心通過銀企直聯方式進行電子付款;
4、確定資金結算許可權。投資、融資業務由集團結算中心統一辦理。
5、引入資金預算管理體系,並融入資金管理系統,強化資金管理的事前控制。
【客戶評價】
運用華彩設計提供的資金結算中心系統,集中了各分廠的資金,使資金在整個集團內集中控制、靈活調配,節約銀行利息、成本費用大大降低,並大大提高了回款率。
9. 【200分】求近年來現金管理有特色的企業或銀行的真實案例。要數據。
現金管理案例:鞍鋼銀行資金使用路線圖
鞍鋼:銀行資金使用路線圖
控制室內,幾台精密的電腦檢測著高爐的運行,屏幕上高爐火苗的跳動清晰可見,而在整個廠區,看不見一絲煙塵,也聽不到機器的轟鳴聲。
這里是鞍鋼去年9月在營口新建成的鮁魚圈項目。6月4日,在對鞍鋼傳統廠區采訪完後,一踏入鮁魚圈新廠區,記者就感到其與一般鋼廠的巨大差別。「鞍鋼鮁魚圈項目在建設中,採用了國際最先進的鋼鐵生產工藝、流程和裝備」,該項目負責人吳迪告訴記者,這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廠房主要生產船板、汽車板、建築用鋼等高端鋼材,在市場上有著極強的競爭力,即使是在去年行業最不景氣時,仍然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成績。「在經過兩個月的達產期後,鮁魚圈廠區的生產就一直很穩定。」
對於鞍鋼鮁魚圈技改項目的落成生產,鞍鋼集團計財部部長劉申認為,銀行的信貸資金投放功不可沒。如同國內所有的高新科技項目一樣,鞍鋼鮁魚圈項目被寄予厚望,同樣也耗費巨資。從2006年動工後歷時兩年方建成,近300億元的巨額投資全部來自鞍鋼集團。「項目投資初期,資本金為142億元,其餘全部來自集團融資,其中銀行貸款份額較高,共為90億元。」
順流:確保資金進入實體經濟
鞍鋼鮁魚圈項目的建設僅僅是信貸資金流入鞍鋼的一個縮影。
4萬億元投資計劃出台後,銀行的信貸閘門也放開,怎樣確保資金洪流流入實體經濟,成為各地***思考的問題。而在鞍山這個一企獨大的重工業城市,鑒於鞍鋼在地方經濟中的基礎性地位,要確保銀行信貸資金對鞍山實體經濟的支持,就要引導信貸資金對鞍鋼的投入,因為支持了鞍鋼,不僅鞍鋼得益,與鞍鋼配套的一大批中小企業同樣受益。
人行鞍山中心支行行長宋慧中告訴記者,為解決鞍鋼的流動資金需求,鞍山市金融機構今年一季度向鞍鋼集團所屬鞍鋼股份累計簽發銀行承兌匯票36.53億元,佔全市金融機構簽發承兌匯票的比例高達61.2%。
除去票據融資的流入,大量銀行資金流入鞍鋼實際上是在去年。工行鞍鋼支行信貸員劉群告訴記者,去年鞍鋼由於新項目建設和生產,有著巨大的資金需求。去年末鞍鋼貸款余額達到109.4億元,其中鞍鋼集團本部短期流動資金貸款15億元,鞍鋼股份短期流動資金貸款19億元,中長期流動資金貸款39.4億元,鞍鋼營口鮁魚圈項目貸款36億元。而據了解,去年建行鞍山分行也對鞍鋼新增貸款50.7億元,中行為鞍鋼實際新增人民幣貸款16億元。
如此大規模的貸款,如何確保真正用於鞍鋼的生產經營?今年一季度,銀行信貸中票據融資的激增引起了業界的廣泛爭議,有一種觀點認為,票據貼現資金沒有流入到實體經濟中。那麼在鞍鋼,如此大規模的票據是如何使用的呢?
「我們密切關注資金流向,通過到企業調研、資金流向檢測等方式,確保了全部貸款按照申請時的用途使用。」劉群表示。而人行鞍山中支也不斷加強窗口指導,定期召開金融形勢分析會監測、監督鞍鋼信貸資金的流向使用。
對於鞍鋼今年一季度猛增的票據融資,宋慧中認為,這相當於代替了企業的短期貸款,在某種程度上銀行的要求更高。「由於鞍鋼大的項目已基本建成,現在開具的票據主要用於原材料采購。」劉群告訴記者,銀行對鞍鋼的貿易情況審查極為細致,而作為國有大型企業,鞍鋼自身在訂貨和申請銀行承兌匯票上也非常謹慎。此外,2009年中行鞍山分行對鞍鋼發放了1500萬美元外匯貸款,也均用於企業對外采購礦石。
作為遼寧老工業企業的典型代表,無論是用銀行貸款建設高新項目,還是用銀行承兌匯票解決流動資金需求,都表明了鞍鋼在金融危機中確實將資金投入了企業的實際經營和產業結構升級。而銀行資金對鞍鋼的支持效果是明顯的,在經歷了去年年底的低迷後,今年1月至5月,鞍鋼生產鋼748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了9.45%。今年一季度,鞍山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30億元,同比增長18.5%,比全省高出8.9個百分點,與鞍鋼作為增長引擎的拉動密不可分。
經營轉型
依靠金融支持
巨額信貸資金進入鞍鋼這個巨大實體後,鞍鋼又是怎樣使用的呢?
「信貸資金來源充足,對鞍鋼企業技術改造、產業升級、並購和結構調整都提供了資金保障。」
劉申的話中包含了深層次背景。由於傳統廠區人口多,包袱較重,鞍鋼就把具有區位優勢和技術優勢的鮁魚圈項目作為了增長引擎,以促進整個鞍鋼產品結構和檔次發生根本性轉變。在這個技改項目中,初期投資遇到了資本金不足的問題,最終國開行遼寧分行為該項目提供了50億元軟貸款用於了資本金投入,隨後國開行又提供了45億元的項目貸款,其45億元貸款由工行、建行、中行聯合放貸。
站在鞍鋼鮁魚圈廠區的運貨碼頭上,手指著遠方的海洋,吳迪告訴記者,在營口鮁魚圈建設新廠,使鞍鋼形成了多點布局的態勢,而便利的運輸優勢、環保水平的提升都使鞍鋼鮁魚圈工廠的管理生產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而實際上,在支持鞍鋼技術改造上,自2000年以來,中行鞍山分行就先後對鞍鋼集團2#、3#冷軋生產線、1#、2#鍍鋅生產線、1450冷軋生產線以及營口鮁魚圈鋼廠項目給予了積極的授信支持,固定資產貸款投入超過70億元,幫助鞍鋼集團實現了主體裝備的現代化和大型化。
此外,由於鞍鋼一般採用集團融資的形式,從近兩年鞍鋼在行業重組方面的大動作看出,信貸資金的支持在鞍鋼並購重組方面也發揮了很大作用。「去年6月18日,鞍鋼與天鐵冶金集團簽訂了協議,投資入股天鐵冶金集團的鋼板公司,與攀鋼的聯合重組也在進行中。」劉申告訴記者。存量貸款的充裕使得集團的資金調配順暢,對實施這些大的動作支持很大。
迴流:
大型國企資金利用新方式
在對鞍鋼的采訪中,一個反常現象引起了記者的關注。與鮁魚圈項目初期投資時大規模貸款相對比,鞍鋼集團從去年開始加強了直接融資力度。2008年7月9日,鞍鋼集團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了金額為40億元的一年期短期融資券,12月31日又發行了50億元3年期中期票據。
據了解,鞍鋼發行短期融資券和中期票據主要是為了置換銀行的貸款。根據人民銀行鞍山中支的統計,2009年4月末,鞍山市各金融機構對鞍鋼本外幣貸款余額為296.12億元,比年初下降38.34億元,主要是短期貸款下降較多,比年初下降39.53億元。僅今年以來,鞍鋼就累計歸還工行貸款25億元。
在當前銀行信貸資金充沛、大舉放貸之時,多數企業也在積極爭取銀行的貸款,此時鞍鋼為何反其道而行,減少存量貸款呢?
「歸還銀行貸款主要是為了降低財務成本。」劉申表示。在金融危機的洗禮中,鞍鋼愈來愈發現一個大型實體企業要具備國際競爭力,必須處處精打細算,從各個方面降低企業成本,提升企業競爭力。
為精簡財務費用,今年年初鞍鋼提出了增收節支、降低財務成本的經營計劃,主要經營策略是償還存量貸款、調整存量貸款利率。「我們簽發的銀行承兌匯票手續費僅為萬分之五。」建行鞍鋼分行的一名信貸員表示,如果說鞍鋼減少短期貸款是迴流的話,那麼銀行承兌匯票的增加相對於今年一季度全國票據融資的激增則是順流。從財務成本的角度來講,兩者的一退一進反映出鞍鋼資金利用效率的提升,並以此促進鞍鋼的技術改造和經營升級。
盡管暫時出現了短期貸款的退出,但從鞍鋼將來的發展策略來看,將會衍生出新的資金需求。「在長大方式上,鞍鋼將從投資新建為主向投資新建與兼並重組並重轉變。」劉申告訴記者。國家對於鋼鐵行業落後產能的淘汰也為鞍鋼提供了兼並重組中小型鋼企的機會,對於鞍鋼這樣技術先進、實力強的骨幹企業,利用金融危機淘汰過剩產能的機會發力,實施兼並重組,不但能實現自身的發展,同時也能加速整個鋼鐵產業的結構升級,為產業復甦奠定基礎。
對於鞍鋼將來在並購和投資上的需求,宋慧中認為,各家銀行將會跟蹤營銷,支持鞍鋼做大做強。這不僅僅是鞍鋼發展的需要,更是鞍山整個實體經濟發展的需要。「鞍鋼在鞍山有很長的產業鏈,許多中小企業是其原料供貨商,如果鞍鋼發展好了,相應地中小企業、財政收入、就業也就上去了,鞍山的實體經濟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