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股票投資分析2000字
A. 中國股市行業的投資價值分析
1、銀行、教育等行業具有較大發展前途。其中,應行業整體投資價值巨大。2、自己去查(工商銀行、中國銀行)
B. 中國銀行股票的行情怎麼樣
中國銀行近期由於股市處於橫盤整理,不會有大行情。興業銀行業績好,可以長線持有。
簡介:
1994年,中國銀行改為國有獨資商業銀行。2004年8月,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掛牌成立。2006年6月、7月,中國銀行先後在香港聯交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上市,成為國內首家「A+H」發行上市的中國商業銀行。2014年,中國銀行再次入選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成為新興市場經濟體中唯一連續4年入選的金融機構。
中國銀行是中國國際化和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銀行,在中國內地及41個國家和地區為客戶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主要經營商業銀行業務,包括公司金融業務、個人金融業務和金融市場業務,並通過全資子公司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開展投資銀行業務,通過全資子公司中銀集團保險有限公司及中銀保險有限公司經營保險業務,通過全資子公司中銀集團投資有限公司經營直接投資和投資管理業務,通過控股中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經營基金管理業務,通過全資子公司中銀航空租賃私人有限公司經營飛機租賃業務。
C. 誰能把,中國銀行分析一下
中國銀行全稱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Bank of China Limited),總行(Head Office)位於北京復興門內大街1號。是五大國有商業銀行之一。中國銀行的業務范圍涵蓋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和航空租賃,旗下有中銀香港、中銀國際、中銀保險等控股金融機構,在全球范圍內為個人和公司客戶提供全面和優質的金融服務。按核心資本計算,2008年中國銀行在英國《銀行家》雜志「世界1000家大銀行」排名中列第10位。該金融品牌在世界品牌價值實驗室(World Brand Value Lab)編制的2010年度《中國品牌500強》排行榜中排名第六,品牌價值已達1035.77億元。
D. 寫一篇關於中國銀行的投資報告分析大約3000字
關於中國銀行的投資報告分析如下
#%*+......估計3000字超過了
覺得滿意請採納
E. 怎麼分析中行可轉換債券的投資價值
可轉換債券是一種很特殊的債券,具有債券和股票的雙重功能。債券功能就是看作一個面值100元的純粹債券,持有到期拿利息,但是,轉債的利息一般都不高,這個收益低於目前5年期的存款利息。同時,轉債又具有其他債券沒有的股票功能,就是可以將債券轉成股票,每個轉債都對應一個股票,大多數投資者看重的是這個功能,因為轉成股票有可能獲得較高收益。轉股能不能獲得很好收益,最重要的因素是轉股價,就是一張100元面值的債券以什麼價格轉成股票,比如,唐鋼轉債目前的轉股價是20.8元,那麼,一張債券可以換成4.8股唐鋼股份的股票。轉股價越低,轉債的收益越好,轉股價高還是低很重要。
F. 請問中國銀行股票基本面怎麼樣,近期趨勢怎樣
銀行股的基本面都是比較優秀的,由於其體量太大,所以短線波動率很低,長期投資拿分紅是不錯的選擇。
G. 中國銀行這股票怎麼樣
我從不懷疑通過購買港股或滬市股票來投資一兩家中國大銀行,是非常穩妥的投資策略。實際上這樣的投資折射出來的,是關於本世紀投資的一個大熱點:一個龐大而又生機勃勃的中國中產階級的登場。在我看來,問題不是投不投,而是何時投。
早在2011年3月的時候,我曾收到一位亞洲經紀人發來的投資報告,建議「買入」那些在港上市的中國銀行股,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等。據她估計,這些股票在當時的平均市盈率為8.3倍。
27個月後的今天,這些大銀行的利潤已經增長了約30%,但它們在香港股市上的價格卻比那位經紀人給我寫信的時候低了很多。當時工商銀行的股價是6.2港幣,作者寫下這篇專欄時是4.7港幣;建設銀行股票也比11年3月低了25%,只有5.25港幣。
如果說中國銀行股在2011年算便宜的話,現在它們就更便宜了。當時讀那份投資建議,我的第一想法是,雖然與盈利能力和增長性相比,這些銀行股看上去很便宜,但市場對銀行業的負面情緒以及對長期以來中國經濟可能放緩的擔憂,會導致這些股票跌得更低;如果進行「抄底」,估計仍要虧很多錢,結果證明,我是對的。
但現在我會問,這些銀行到底會便宜到什麼地步?資產全球排名第一的中國工商銀行,擁有巨大市場份額,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首要指標,2013年的股票市盈率為5。前不久,剛剛派發凈利潤的30%作為股票分紅。如果我今天買入它的股票,由股息帶給我的稅前收益率大約能達到6%。而這家銀行很可能繼續保持至少15%的年收益增長,這意味著我的分紅收益將以同樣速度增長。這樣的業績將同時帶來股價的上升,所以,今天買入中國工商銀行的股票將是非常不錯的投資決策。
然而,冒險嘗試之前,我必須確認股價是否真的觸底了。這些中資銀行股為什麼這么便宜?它們還會再跌么?便宜的直接原因看上去是6月份的「錢荒」事件,導致了投資者對市場前景的不確定。6月底,銀行間拆借利率劇烈動盪,上海的隔夜回購利率甚至一度攀升至30%。
一直以來,中國央行會在市場緊張時注入流動性,但這次它沒有。這種出乎市場預期之外的政策變動在銀行和坊間製造了一次輕微的恐慌,並反映到了股市中。6月24日,滬指下跌5.13%至2009年8月以來的最低點。
央行會出手救市么?突然之間,銀行們開始握緊手裡面的錢,害怕那些資產狀況不夠透明的金融機構只借不還。一兩天之後,央行宣布它將支持那些信譽良好的機構,並重新向市場補充流動性,恐慌得以平息,利率回落。
這對於中國金融體系,尤其那些體系內最強大的玩家——大型銀行來說,應該算是積極之舉。2009年起長期的財政和貨幣擴張給中國經濟造成了一些泡沫,這些泡沫必須被擠掉,又不能傷害到整個經濟。這樣的短促震懾或許是一種正確的途徑。
但是如果經濟結構已經在調整的軌道上,在事情變好之前能變得多糟?中國的銀行是否強大到足夠抵禦更艱難的金融環境?
我查閱了中國三大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2012年的審計財務報告,將之和2007年(金融危機爆發前)的情況以及匯豐銀行2012年的報告作了比較。結果發現,從現金和即時流動性資產方面,中國各大銀行的狀況非常良好,因為中國央行規定存款准備金率為20%。
2012年末的時候,工商銀行以現金或央行准備金的形式持有23%的客戶存款,建設銀行為22%,中國銀行為30%,而在同樣的項目上,匯豐銀行只有14%。這意味著一旦出現嚴重的流動性問題,中國的各大行有大量的現金儲備作為緩沖。盡管三大銀行的貸款業務在2007到2012年間增長超過兩倍,但高收益確保了它們有充足的利潤來保持投資者收益與資產成比例。2012年,在資產負債表上的數字迅速增長的前提下,三大銀行所有者收益占總資產的比率保持在6.4%-6.8%,匯豐銀行是6.8%。
一些分析師認為,很多發生在2009-2010年的經濟刺激周期的貸款最終會成為壞帳。如果被他們言中,又會怎樣?從2007到2012年間,工商銀行的貸款看上去增加了4.6萬億元,總額達到8.6萬億,相比之下,它在2012年12月時的股本基數為1.1萬元。這意味著今天只要12%的貸款成為壞賬,就能導致工行破產,這有多大可能?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策略師黃海洲稱,「三年內金融危機的發生是不可避免的」,中國要面對是一種「可控的小規模危機」。他指的可能是很多非官方的金融機構的破產和關閉。這些民間金融機構在2009-2011年間迅速催生。鑒於政府決不會採取任何可能威脅到經濟增長的措施,在官方體系之外建立金融機構來為地方政府和企業提供資金的做法已變得越來越常見。
對中資銀行真正的威脅就在於這些監管體系之外的機構,官方和民間的金融部門彼此交織到底到了什麼地步,即使對政府來說,都尚未摸清楚。
如果一些大的影子銀行開始倒閉,連鎖反應會有多糟,我們無從得知。金融危機的根源無一例外是信貸擴張。歷史的經驗一再告訴我們,從金融危機中迅速恢復取
H. 求選取一個公司的股票做證券分析,2000字
康力電梯率先沖刺100億產值搶做內資龍頭未來電梯行業10%增長+集中度提高,選內資龍頭企業意義重大。商品房建設放緩,多因素刺激下未來3-5年行業增速將保持10%。從國外經驗來看,未來國內電梯行業集中度提高,5-8家企業佔80%市場份額,選內資龍頭企業意義重大。房地產調控下房地產企業低毛利時代,成本壓縮,內資品牌份額要上升主要依靠性價比優勢。
康力率先沖刺100億元產值搶做內資龍頭。康力為代表的10家民族品牌增速遠超行業增速。公司未來3-5年凈利潤30%增速可期。規劃2016年產值100億元,公司將率先沖刺100億產值做內資龍頭企業。
定位搶占外資份額,大客戶開發+生產基地建設+研發三措施並進。
康力市佔率2-3%,公司定位是與外資品牌競爭。訂單驅動型公司13年有3個主要方向:(1)加強營銷網路及大客戶開發力度。成功牽手一線地產商中海、遠洋和榮盛等,二線品牌向一線升級。營銷網路建設也為鋪開後續維保。(2)吳江(15000台產能)、成都(一期4000台產能)、中山(轉型整機廠輻射華南地區)三大基地建設。(3)加強研發。此外,公司是目前唯一中標國內地鐵全線自動扶梯項目的內資品牌,示範性效應顯著,搶先打開國內公交型重載扶梯市常
維持「買入」評級。調整預測公司2013、2014和2015年EPS 為0.60、0.75和0.92元,對應動態PE22、17和14倍,我們給予2013年25倍PE,對應目標價15元,維持「買入」評級。
I. 中國上市銀行股的投資機會
在買進股票的時候,我們總是會思考,買進的企業具備怎樣的價值,以下是投資銀行股後會得到什麼。
首先是分紅,根據中央匯金投資公司的要求,工農中建(它們分別被中央匯金投資公司控股)這四大行的分紅比列為35%,按證監會鼓勵分紅的要求看,30%應該是底線。
從中國上市銀行分紅表現圖表中,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按照2014年3月11號的收盤價計算,工農中建四大行在最近5年的平均分紅,為其股價的6-8%,也就是說投資這四大行平均每年的分紅大概也能獲得6-8%的年化收益。再看看其他股份制商業銀行,由於處在高速的擴張期,這需要大量的資金,前期分紅少也在情理之中,最近的在2012年(13年的分紅還沒有全部具體出來)的分紅大都在5-7%之間,所以隨著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發展成熟,其分紅也處在較高位。
其次,我們分析銀行股的每股凈資產,這也是大家分析銀行股的重要參考指標,能反應出我們投資的每一股股票的資產現值。從如下的每股凈資產表中,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的銀行股每股凈值產,為銀行股投資提供了很好的支撐,每股凈值產已經加大幅度的處在了股價下面,長期來說這不是一種可以持續的現象,在中國市場也只有極少數年份出現這種情況。我們把目光放到歐美市場,根據彭博最新提供的數據,由43家歐洲銀行和金融服務公司組成的指數,它們平均股價比每股凈值產低0.2%;而由24家美國銀行等金融機構組成的指數,它們平均股價超出每股凈值產價值14%。所以不管是和自身還是和歐美比較,中國銀行股的每股凈值產都為長期投資者銀行股提供了很好的投資支撐。
從長遠來看銀行股確實具備長期投資的基礎,不管是分紅還是每股凈資產都開始對投資者變的有利,正常情況下我們也認為它能為投資者提供較好的回報。也許最大的風險來自中國經濟的大幅下滑,甚至所謂可怕的崩盤,這會極度的打壓銀行業,也正是有這種擔憂才提供了銀行股如此的低價。當然投資股票本身就具備一定的風險,這種風險對其他很多股票也是極大的影響,如果投資者能夠忍受這樣的擔憂,認為中國經濟不至於崩盤,也看好銀行股的前景,且願意耐心的長期持有,那麼銀行股就可以是你值得一試的投資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