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不讓中國哪些股票上市
A. 美國人能不能買中國股票,中國人能不能買美國股票
第一種,直接去美國辦理,這里辦理是需要一些手續的,只要有出入美國的證件即可,在很多美國股票中心是提供中文服務的,所以不必擔心語種問題。
第二種就比較簡單了,利用現在的網路平台,在網上進行股票的購買,通過美股券商的網路平台開戶購買,其交易傭金也比一些傳統券商低很多,開戶手續也非常簡單,只要在網上填妥相關表格,寄到它們的美國總部就可以了。
第三種就是委託香港公司進行復委託開立美股賬戶,基本意思就是你需要在香港的公司申請辦理,然後在由香港的公司交與美國公司辦理。
(1)美國不讓中國哪些股票上市擴展閱讀
國際股票類型
1、在外國發行的直接以當地貨幣為面值並在當地上市交易的股票。如我國在香港發行上市交易的H股,在新加坡發行的S股,在紐約發行上市的N股。
2、以外國貨幣為面值發行的,但卻在國內上市流通的,以供境內外國投資者以外幣交易買賣的股票。我國上市公司發行上市的B股就是這類股票。
3、存托憑證(DR)是指在一國證券市場流通的代表外國公司有價證券的可轉讓憑證。主要以美國存托憑證(ADR)形式存在。
4、歐洲股票是指在股票面值貨幣所在國以外的國家發行上市交易的股票。
B. 中國和美國股票的退市制有什麼不同
中國和美國股票的退市制有2點不同:
一、兩者的退市條件不同:
1、中國股票的退市條件:
(1)連續虧損;
(2)追溯調整導致連續虧損;
(3)凈資產為負或追溯調整導致凈資產為負;
(4)審計報告為否定意見或拒絕表示意見;
(5)未改正財務會計報告中的重大差錯或虛假記載;
(6)未在法定期限內披露年度報告或中期報告。
2、美國股票的退市條件:
(1)股東少於600個,持有100股以上的股東少於400個;
(2)社會公眾持有股票少於20萬股,或其總值少於100萬美元;
(3)過去的5年經營虧損;
(4)總資產少於400萬美元且過去4年每年虧損;
(5)總資產少於200萬美元且過去2年每年虧損;
(6)連續5年不分紅利。
二、兩者的退市程序不同:
1、中國股票的退市程序:
(1)簡化終止上市和恢復上市程序,上市公司出現終止上市情形的,本所在該情形出現後15個交易日內對其股票作出終止上市決定。
(2)明確審核期限,對暫停上市公司提出的恢復上市申請或者終止上市復核申請,本所均自受理申請之日起的30個交易日內作出決定。上市公司補充材料的期限不計入審核期限。
2、美國股票的退市程序:
(1)交易所在發現上市公司低於上市標准之後,在10個工作日內通知公司;
(2)公司接到通知之後,在45日內向交易所作出答復,在答復中提出整改計劃,計劃中應說明公司至遲在18個月內重新達到上市標准;
(3)交易所在接到公司整改計劃後45日內,通知公司是否接受其整改計劃;
(4)公司在接到交易所批准其整改計劃後45日內,發布公司已經低於上市標準的信息;
(5)在計劃開始後的18個月內,交易所每3個月對公司的情況進行審核,其間如公司不執行計劃,交易所將根據情況是否嚴重,作出是否終止上市的決定;
(6)18個月結束後,如公司仍不符合上市標准,交易所將通知公司其股票終止上市,並通知公司有申請聽證的權利;
(7)如聽證會維持交易所關於終止股票上市的決定,交易所將向SEC提出申請;
(8)SEC批准後,公司股票正式終止交易。由上述情況可見,交易所決定某公司股票終止上市,最長要經過22個月的時間。
(2)美國不讓中國哪些股票上市擴展閱讀:
中國股票退市的相關規定:
1、退市公司原在交易所流通的股份將由一傢具備代辦股份轉讓業務資格的證券公司(主辦券商)代辦轉讓,並在45個工作日之內進入代辦股份轉讓系統交易。
2、退市公司股東必須先開立股份轉讓賬戶(個人股東開戶費30元,機構股東開戶費100元),並辦理股份確權與轉託管手續(個人股東確權手續費10元,機構股東確權手續費30元)。個人股東開立股份轉讓賬戶時應攜帶身份證。
3、退市公司在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掛牌之前,股東應盡快辦理股份確權與轉託管手續,否則有可能無法趕上在該公司第一個交易日進行交易。退市公司掛牌之後,股東可以繼續辦理股份確權與轉託管手續,但其股份需要經過兩個交易日之後方可轉讓(即三板交易)。
C. 為什麼中國的很多企業集團的股票並不在中國上市,而是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這裡面有什麼原因嗎。謝謝!
1,財務指標達不到A股的上市標准,只好去美國上市。
2005年8月,網路在美國上市的時候,就有人提出這個疑問。我們來看看吧,網路2003年才宣布盈利,至上市時盈利的記錄只有兩年。而直到上市當年前一個季度,網路的凈利潤才只有30萬美元,相當於240萬元人民幣,這根本達不到A股中小板的上市條件「最近3個會計年度凈利潤均為正數且累計超過人民幣3000萬元;最近3個會計年度經營性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累計超過人民幣5000萬元,或最近3個會計年度營業收入累計超過人民幣3億元」,甚至達不到現在創業板的上市條件:「最近2年連續盈利,最近兩年凈利潤累計不少於1000萬元,且持續增長」或「最近一年盈利,且凈利潤不少於五百萬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少於五千萬元,最近兩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均不低於百分之三十」;「發行前凈資產不少於兩千萬元」。
網路還算好的,新浪搜狐(SOHU)網易(NTES)在美國上市的時候,公司不要說盈利,連盈利模式都說不清呢,更說不上達到A股的上市標准。
2,因為A股不堪「圈錢」。
比如某次股市暴跌之後,很多投資者要求停上ipo,以阻止「資金被分流」。沒想到監管部門從善如流,真把ipo給停了。但企業還是得融資啊。所以這段時間,中石油(PTR)中移動這些比較優秀的央企都跑到香港去圈錢,此後也去美國發行了adr.
D. 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概念股有哪些
ACH ACTS AMCN ASIA BIDU CEA CEO CHA CHINA CHL CNTF CTRP CYD EDU EFUT EJ FMCN GA GRRF GSH HMIN HNP HRAY JOBS JRJC JST KONG LFC LONG LTON MR NCTY NINE NTES PWRD QXM SHI SINA SMI SNDA SNP SOHU SORL SPRD STP UTSI VIMC VISN XFML XING YZC ZNH
上面是所有中國概念股的代碼 不過不知道在哪裡上市
可以去http://sogotrade.chineseworldnet.com/stockinfo/default.asp這個鏈接查下在哪個市場上市的 還可以查個股的相關信息 實時報價 還有交易功能
E. 在美國上市的股票是否允許在中國流通
在美國上市的公司目前還沒有在國內A股上市流通的股票,比如新浪等。
目前也沒有政策說不允許這些公司在中國流通,估計是這些公司不願意在中國上市。
F. 中國有哪些股票在美國上市
有許多的,太多了,無法說清楚的。股票最初的雛形就是自由競價,打個比喻吧就是,一個物品出現了,希望獲得這樣物品的人越多,而生產又少,就出現競價機制,許多人都希望獲得某樣東西,那麼自然某些東西會隨著希望獲得這樣東西的人的越來越多而產生競價,某些東西也就隨之價格會越來越高,但是當某些產品開始越來越多的時候,競價就顯現的不十分充分了,或許價格也就慢慢恢復到了一個合理的價格區間之內了,但是或許隨著時間的推移,某些物品或許又會成為稀缺品,價格或許又會再一次的高起,這就是股票。
G. 國內公司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不屬A股和B股那一般會是什麼股
這就是個約定俗成的稱呼,內地公司在香港上市被稱為H股,在紐約交易所上市稱為N股,在納斯達克上市一般沒有什麼特別的稱呼。
H. 為什麼有人說近兩百家中國概念股票在美上市,而滬深股市無一家美國公司上市呢
因為這是事實啊。滬深股市容納國內企業的IPO尚且自顧不暇,從我開始接觸股市起,就一直有一個問題叫做IPO堰塞湖,也就是說排隊企業太多了,印象中最高峰時,排隊企業應該有六七百家吧。在這種情況下,哪裡有資金承接美國公司?
相反,美國身為世界經濟最強者,全球的資金都匯集在美股市場。而且美股市場是一個變動很大的市場,每年退市的股票非常多,是一個有進有出的良性機制,而反觀A股市場,一年上市200家的話,退市是絕對到不了20家的。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公司為什麼要舍近求遠,來A股融資呢?
I. 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有哪些
,中國在線兒童教育公司洪恩教育,將在美國紐約證交所掛牌上市,將成今年首家美股上市的中國教育公司。這些年來,隨著不少中國公司赴美國上市,以及部分中概股回a股,國內的投資者也開始關注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
中國有多少公司在美國上市?多少市值?
截止10月9日收盤,中國內地共有250家公司赴美國上市,即有250隻中概股,合計市值高達2.17萬億美元。其中,總市值最大的中概股是阿里巴巴,高達8109.88億美元,第二大市值的中概股是中國移動,其次是京東、平多多、貝殼、中國人壽、網易、中國石油等。
中國有多少公司在美國上市?多少市值?
美國股票市場市值排名前20的中概股
中國公司赴美國上市,在歷史上有過三次浪潮。第一次是2009-2010年。進入21世紀,國內的互聯網產業快速發展,眾多互聯網公司急需資金來發展,2009年國際資本市場逐漸好轉,各國經濟逐漸復甦,2010年國內公司赴美上市達到了歷史峰值,掀起了境外上市浪潮。
第二次是2012年-2014年。2012年底,中國證監會發布《關於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發行股票和上市申報文案及審核程序的監管指引》,廢除了中國企業境外上市的諸多條件,簡化了審核流程,同時,在國內A股關閘的情況下,中國公司赴美國上市的數量顯著增長。
中國有多少公司在美國上市?多少市值?
第三次是2017年後。2016年,A股IPO審核速度大幅增長,之後,證監會IPO審核明顯趨嚴,2018年全年在A股上市的公司數量驟降72%,就在這個階段,中國公司赴美上市再次迎來小高峰。據統計,2016年以後中概股IPO總量迅速增長,2017年、2018年同比增幅分別達到108.3%和64%。今年上半年,赴美IPO的中國公司有20家,較2019年同期增長17.6%,
中國有多少公司在美國上市?多少市值?
為什麼中國公司會選擇在美國市場上市呢?總結起來就是六個字「局限少,周期短」。美國上市政策採取的是注冊制,對需要上市的公司不設盈利門檻,很適合處於快速發展急需融資的各類公司。比如占據很大市場份額的京東、優酷、融360,在國內無法滿足連續三年盈利而無法在A股上市,而在美國市場就能夠上市。此外,在美國的上市周比國內段,在美國上市快的甚至4個月能搞定,要是在中國,等IPO等三四年一點都不奇怪,對於高科技公司來說,早就錯失了發展良機。
中國有多少公司在美國上市?多少市值?
2020年,在美國的中概股市場發生了變化,以四月份發生的瑞信財務造假為導火索,美股市場對中概股的信任危機和做空潮時隔多年再次卷土重來,美國的監管層也在一些方面給予中概股特別的「關心」,此後,美國市場的上市環境充滿不確定性。部分美國中概股為了規避在美國上市的風險,開始採用私有化退市或者赴港第二上市的應對策略。至2020年9月中旬,本年度已經有15家中概股先後進行或准備進行此類資本運作,其中5家已完成私有化或第二上市。
中國有多少公司在美國上市?多少市值?
A股資本市場建設逐漸完善,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然後推廣至創業板,未來將會全面注冊制,美股、港股、A股之間的IPO 規則的差距縮小,而A股有更高的市值和市盈率,對企業和投資者來說,都更有吸引力,在A股上市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