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票為什麼要上市
㈠ 公司為什麼要上市什麼條件有沒有因上市倒閉的
公司為了擴大再生產需要到社會上融資,上市,發行股票就是社會融資的最佳方式,在中國,公司上市必須通過中國證監會批准,上市主體必須是注冊資金3500萬元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並且連續三年盈利的。上市公司也有倒閉的,比如這次金融危機中倒閉的美國雷曼兄弟公司,但是上市公司因為有多層監管,所以,倒閉的是少數
㈡ 為什麼公司要上市呢上市了股票下跌了對公司有影響嗎
一、公司要上市原因:
1、拓展融資渠道。公司的發展需要資金,在沒有上市的時候,公司的資金大多來源於銀行的貸款。這是一種借貸關系,需要還本付息的。
2、提高公司的形象。公司要想上市,無論是A股、美股、港股等市場,都有自己的一套上市規則。只要完成上市的公司,在各方面都是比較優秀的,因此,這就會存在一個門檻。
3、有利於公司結構的調整。公司一旦上市之後,業績、毛利潤、業務方向、現金流等各方面的信息都會處於公開的狀態,並且受到了多個有關部門的監督,如果出現造假,可能被市場直接強制退市。
4、實現財富增值。公司上市對於原始股東來說,可謂是一件大事。由於股票存在較高的溢價,一旦上市之後,這些原始股東的財富往往會出現暴增,從而實現了財富的增值。
二、上市公司的股票下跌對公司的影響有:
1、意味著一家上市公司的內在價值在走低
上市公司的股價就是對於一家公司的內在價值體現,股價的上漲就是對於上市公司的內在價值的認可;反之股票的下跌,就是證明上市公司的股價偏高,股價已經高於上市公司的內在價值股票,需要價值回歸,所以股票大跌對於上市公司意味著內在價值在走低。
2、意味著一家上市公司的市值在走低
上市公司的市值跟公司股價是成正比例的,因為上市公司的總股本除了發生送股轉股或者回購注銷之外,總股本是不經過變動的。但公司的股價出現大跌,上市公司是的市值就會出現同樣的出現大跌,而上市公司的市值也是隨著股價大跌而下跌。
3、意味著一家上市公司大股東股權質押面臨平倉風險
現在的上市公司最起碼都有90%以上的大股東都是出現股權質押,就是屬於二次募資資金了。上市公司大股東都是把這些股份抵押給金融機構貸款,但抵押的同時當股價大跌到質押平倉線只是不補充質押股,大股東會出現被爆倉的風險。
(2)中國股票為什麼要上市擴展閱讀:
一家上市公司的股價大跌,市值大幅縮水,不幸淪為低價股,很容易被其他企業收購兼並。
再者,股價大跌,不僅傷害到股民的利益,大股東的利益也會受損。2005年股權分置改革之前,大股東對股價波動不會太在意,因為他們手中持有的股票不能在二級市場上流通。現在則不同,上市公司大股東以極低成本獲得股票,可以在二級市場上流通並減持。而股票的大跌,直接關繫到大股東減持後能套現的資金有多少。
股票價格的高低,關乎到一個企業的形象,說白了,股價就是體現上市公司的價值。如果股票價格長期下跌,市值大幅度縮水,這樣會有損上市公司形象,這會讓人覺得這個上市公司肯定出了什麼狀況了吧,進而對其產品也不再信任。
㈢ 股票:為什麼要在外國上市呢
1、很多上市公司選擇在外國上市的原因是:
因為美國上市程序比較簡單 ,比較快, 對公司的各項要求也比較低 ,只要股票賣得出去 ,保證陳述的資料是真實的, 那登記一下就可以上市 ,但上市以後的監管很嚴格, 實際上對公司的資質要求也更高 ,因為如果公司不行根本就沒人買股票。而國內上市程序很復雜 , 是保薦制 ,需要滿足系列條件 ,證監會還要嚴格審核 ,這就提高了國內股票上市的門檻了,所以很多上市公司都選擇到國外上市。
2、美國證交所上市條件 :若有公司想要到美國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需具備以下幾項條件:
(1)最少要有500,000股的股數在市面上為大眾所擁有;
(2)市值最少要在美金3,000,000元以上;
(3)最少要有800名的股東(每名股東需擁有100股以上);
(4)上個會計年度需有最低750,000美元的稅前所得。
㈣ 為什麼中國的股票叫A股
國家規定的 A股就是在中國大陸的人民幣普通股 沒有任何意義在裡面 就是一個強制使用的代碼
㈤ 中國股市為什麼又叫做"A股"
國上市公司的股票有A股、B股、H股、N股、S股等的區分。這一區分的主要依據股票的上市地點和所面對的投資者而定。 A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普通股票。它是由我國境內的公司發行,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不含台、港、澳投資者)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票。1990年我國A股股票一共只有10隻,至1997年底,A股股票增加到720隻,A股總股本為1646億股,總市值17529億元人民幣,與GDP的比率為22.7%。1997年A 股年成交額為30295億元人民幣。我國A 股股票市場經過幾年快速發展,已經初具規模。 B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特種股票。它是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以外幣認購和買賣,在境內(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它的投資人限於:外國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投資人。現階段B股的投資人,主要是上述幾類中的機構投資者。B股公司的注冊地和上市地都在境內,只不過投資者在境外或在中國香港、澳門及台灣。 自1991底第一隻B股-----上海電真空B股上市發行以來,經過6年的發展,中國的B 股市場已經由地方性市場發展到由中國證監會統一管理的全國性市場。到1997年底,我國B股股票有101隻,總股本為125億股,總市值為375億元人民幣,B股市場規模與A股市場相比要小的多。近幾年來,我國還在B股衍生產品及其他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例如,1995年在深圳南玻公司成功地發行了B股可轉換債券,蛇口招商港務在新加坡進行了第二上市試點,滬、深兩地的4家公司還進行了將B股轉為一級ADR在美國櫃台市場交易的試點等。 H股,即注冊地在內地、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資股。香港的英文是Hong Kong ,取其字首,在香港上市外資股就叫做H股。依次類推,紐約的第一個英文字母是N,新加坡的第一個英文字母是S,紐約和新加坡上市的股票分別叫做N股和S股。
㈥ 為什麼股票要在美國上市
對於新浪、搜狐、網易、網路、完美時空、第九城市、盛大系、新東方、攜程、巨人、分眾、前程無憂、如家等,加上最近的阿里巴巴,都在美國上市。
他們很多都是優質股,但有些卻不符合在中國大陸上市的條件,有些因為IPO排隊時間太長,有的需等要N年,等排到了或許公司由於缺錢沒救了或錯過了最近發展機遇。
但對於阿里來說由於是同股不同權,不符合在大陸上市條件。
㈦ 公司為什麼要上市,不上市不是也可以公開發行股票和債券嗎
20多年前看書上說,100年前在西方,不上市也可以發行股票。
是先有股票後上市。沒有股票,你拿什麼上市?所以你的問題本身是錯的,正確的提法應該是:"股票發行以後可以不上市嗎?"
但是,中國的股市、股票、證券市場不是原汁原味的,是中國化的證券市場,所以,研究中國的股票等證券要在先把西方的原汁原味的股票研究明白了以後再回來研究,否則越研究越糊塗。
還有,我回來補充一下。
在西方,沒有公開不公開的說法,沒有流通不流通的說法,所有的股票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就是全流通的,就是全公開的,就是隨便買賣的。即使沒上市,也可以在股市以外的地方隨便買賣,並且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