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次股災股票最低點
Ⅰ 中國股市最低點
在我的微薄里早有提及低點范圍1940-1980點就是這次的低點區域!2000點下方會是很好的築底區間!
Ⅱ 中國股市歷史高點低點
答:我國A股1990年在上交所推出,當天上證指數最低點為95.79點,同時也是歷史最低點,這一天為1990年12月19日。
2007年10月16日,上證指數創出歷史新高6124.04點,至今也未超過。
深交所1991年4月3日推出股票,深證成指1991年9月7日創出歷史新低點396.52。
2007年10月10日,深證成指創出歷史新高點19600.03點,至今也未超過。
Ⅲ 1990年後,中國總共出現過幾次大的股災
截止到2017年共5次。
第一次,1992年5月至1992年11月。滬指從1429點最高點中東到386點的最低點,歷時半年,跌幅達到72%,這是中國股市第一次泡沫崩盤,也是迄今為止的中國股市行情中下跌速率最快的一次。
第二次,1993年2月至1996年2月。這量中國股市周期最長,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熊市,從1993年2月的最高點1558點,到1994年7月的最低點333點,最大跌幅78%,簡直是一場災難。
第三次,1997年5月至1999年5月,股指從最高點1510點到1997年9月的最低點1025點,最大跌幅達到32%。如果從常規技術角度和宏觀背景分析,這也是中國股市第一次合乎"標准"的熊市。
第四次,2001年6月的最高點2245點至低點1346點,跌幅已達40%
第五次,2007年10月的最高點6124.04點至2008年4月低點2990.79點,跌幅已達50%,但2990.79點是否是本輪低點底部仍有待在今後行情中的進一步觀察。
(3)中國歷次股災股票最低點擴展閱讀
2015年中國股市遭受了重創,自2015年6月12日以來,上證綜合指數已經下跌了32%,深圳股市下跌了41%。大部分個股被腰斬,停牌的上市公司已超過1400家,佔了兩市所有上市公司的一半多,兩市總市值蒸發了20多萬億,這在全球股史上都是罕見。
雖然中國央行正在竭盡全力拯救股票市場,人民銀行將利率下調至近幾年最低點,大佬們承諾回購股票,監管機構已經宣布暫停IPO的發行……
Ⅳ 歷史上股票跌得最慘的是哪一年啊
從1992年到2015年中國股市經歷了8次熊市,其中第二次也就是1993年的這一輪熊市跌幅最大。
第二次大熊市:1993年2月16日至1994年7月29日
快速牛市上漲完成後,股市的大擴容也就開始了,伴隨著新股的不斷發行,上證指數也逐步走低,進而在777點展開長期拉鋸,後來777點位失守,大盤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續探底。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點,但這次熊市帶來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數量急速地膨脹。
(4)中國歷次股災股票最低點擴展閱讀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
沖動過後,市場開始價值回歸,不成熟的股市波動極大,僅僅半年時間,股指就從1429點下跌到386點,跌幅高達73%,這樣的下跌在現在來看是不可想像的,而在當時,投資者們都自然地接受了,難怪有人說,還是早期的股市炒起來爽。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早期的股市不講究什麼價值投資,業績好壞也是無所謂,最重要的是流通盤要小,這樣好炒。但是隨著股價的炒高,總有無形的手將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經回到577點,跌幅接近50%。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
短暫的牛市過後,股市重新下跌。從1995年的8月開始,當時僅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長虹開始悄悄走強,業績白馬股票逐步受到主流資金的關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達到階段低點512點,績優股股價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條件具備。
第五次大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
這輪大調整也是因為過度投機,在績優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後,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經跌至1047點。這兩年間,股市的擴容繼續瘋狂進行,規模出現了難以想像的擴張。嚴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級市場出現極度失血,持續2年的熊市就此展開
第六次大熊市: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
"5·19"行情過後,市場最關注的就是股權分置的問題。投資者普遍認為這是利空因素,解決股權分置也成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從2245點一路下跌到998點。經過這輪歷史上最長時間的大調整,A股市場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輪行情也在悄然醞釀當中。
第七次大熊市:2007年10月16日至2008年10月28日
全國製造業和地產等支柱產業泡沫顯現,危機四伏,在投資者普遍對行情盲目樂觀之際,股指則開始一路下跌。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指數隨之一瀉千里,僅一年時間,股指便從6124點狂跌至1664點。從此,進入幾個月的震盪調整之中。很多製造業的老闆,發現搞製造業賺不到錢了,所以投身於股市。
參考資料:騰訊財經-中國股市七次熊市
Ⅳ 歷史以來股市大盤最高點與最低點是多少
股票市場是已發行股票的轉讓、交易和流通場所,包括交易所和場外交易市場。因為它是以分銷市場為基礎的,所以也被稱為二級市場。股票市場的結構和交易活動比發行市場更為復雜,其作用和影響也更大。從長遠來看,國民經濟基本上是導向良好的,股市改革的紅利還沒有結束。這波市場上升空間可見一斑,可想而知。但是很難重現以前的瘋牛病節奏。穩步地來回打太極拳,在改革的道路上慢慢地奔跑和搖擺。緩慢改善和成熟,類似於美國股市的長期緩慢牛市趨勢,實際上是大多數人的預期。
許多股票仍處於低點,甚至不如前幾年那麼好。近年來,跨年度市場嚴重不合理。如何跟進還有待驗證。散戶投資者在操作上仍較為保守,資金量不宜過大。可以進入一些回調機會。趕不上高峰。所謂牛市和熊市是一個非常普遍的概念。牛市中有股票持續下跌,熊市中有個股創新高。如果我們想在股市中獲得利潤,我們不必關注指數。我們最好把注意力集中在個股上。
Ⅵ 歷史以來股市大盤最高點與最低點是多少
6124.04,2007年10月16日上午10:03
6124是遇到的全球的經濟危機,1664是國家推出了經濟刺激計劃。
這次3478以來的高點是全球二次探底和房產泡沫。
股市泡沫就是經濟泡沫,因為股市本身本來就是反應國民經濟的。
Ⅶ 中國股市歷次熊市低點影響人們恐慌的原因
1.第一輪牛熊更替:100點——1429點——400點(跌幅超過50%)
1992年5月26日,上證指數就狂飆至1429點,這是中國股市第一個大牛市的「頂峰」。在一年半的時間中,上證指數暴漲1300多點。隨後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個月後,1992年11月16日,上證指數回落至400點下方,幾乎打回原形。
2.第二輪牛熊更替:400點——1536點——333點(跌幅超過50%)
上證指數從1992年底的400點低谷啟航,開始了它的第二輪「大起大落」。這一次暴漲來得更為猛烈,從400點附近極速地竄至1993年2月15日1536.82點收盤(上證指數第一次站上1500點之上),僅用了3個月的時間,上證指數上漲了1100點。股指在1500點上方站穩了4天之後,便調頭持續下跌。這一次下跌基本上沒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時間較上一輪要長,持續陰跌達17個月之久。1994年7月29日,上證指數跌至這一輪行情的最低點333.92點收盤。
3.第三輪牛熊更替:333點——1053點——512點(跌幅超過50%)
由於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輪行情再次啟動,這一輪大牛行情來得更加猛烈而短暫,僅用一個多月時間,上證指數就猛竄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點1053點,漲幅為215%。隨後便展開了一輪更加漫長的熊市。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證指數跌至512.80點的最低點。這一輪下跌總計耗時16個月。
4.第四輪牛熊更替:512點——2245點——998點(跌幅超過50%)
1996年初,這一波大牛市悄無聲息地在常規年報披露中發起。上證指數從1996年1月19日的500點上方啟動。2001年6月14日,上證指數沖向2245點的歷史最高峰。自此,正式宣告我國持續5年之久的此輪大牛市的真正終結。
在第四輪大牛市的上升通道中,它所表現出來的「一波三折」行情,極好地化解了股市階段性暴漲過程中所聚集的泡沫,這極有利於牛市行情的延長:512點(2006年1月)——1510點(1997年5月)——1047點(1999年5月)——1756點(1999年6月)——1361點(2000年1月)——2245點(2001年6月)。
請注意:由於處在大牛市上升通道中的每一次「回調」,其跌幅均未超過前期上漲的最高點的1/2,因此,筆者才將它視為一種「回調」,而不是一輪獨立的「熊市」行情。
第四輪牛熊更替與前三輪牛熊更替的主要區別在於:第四輪行情是一輪「慢牛」行情,它表現為「一波三折」地上漲,同時也對稱地表現為「一波三折」地下跌:2245點——1500點——1200點——1000點。正是牛市「一波三折」地曲折上漲,才有後來「一波三折」地曲折下跌。也正是這樣,這一輪牛熊行情才能持久,前後持續9年的時間。
5.第五輪牛熊更替:998點——4081點——?(跌幅超過50%)
2005年6月6日,上證指數跌破1000點,最低為998.23點。與2001年6月14日的2245點相比,總計跌幅超過50%,故標志著此輪熊市目標位的正式確立。
正常的技術性反轉,再加上「股改」的東風,2005年5月,管理層啟動股改試點,上證指數從2005年6月6日的1000點附近再次啟動,2006年5月9日,上證指數終於再次站上1500點。
2006年11月20日,上證指數站上2000點。2006年12月14日,上證指數首次創出歷史最高記錄,收於2249.11點。8個交易日後,2006年12月27日,上證指數首次沖上2500點關口。
2007年2月26日,大盤首次站上3000點大關。
2007年5月9日,大盤首次站上4000點大關。
2007年5月14日,大盤再次創下記錄4081點。
2007年10月16日,大盤創造歷史最高點6124.04點。
其後,由於股改承諾的大小非解禁,估值偏高,平安再融資,CPI值不斷升高,人民幣匯率升高,美國次貸危機等問題。大盤一度回落到2008年4月22日的3147.79點。當天最低點已破3000點。
中國股市正式從牛轉熊。
接下來的日子國家出台相關政策(規范大小非解禁,降低印花稅等)使股市有短暫的回暖。正當各大機構以及股民期望紅5月的到來時,我國又發生了8級地震。對我國實體經濟也好,對股票期貨等融資市場也好,無疑是雪上加霜。
6月越南又爆發金融危機,越南股指大幅縮水。越南做了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塊!會不會引起新一輪的亞洲金融危機甚至是世界金融危機哪?中國股市和中國實體經濟正在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如果一旦爆發危機,甚至比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形勢更加嚴峻。
參考資料:前半段粘貼的。後半段自己寫的。我盡量了,希望能幫到你。
Ⅷ 08年中國股市的最高點和最低點分別是多少和什麼時候
08年A股滬市的最高點是08年01月14日5499.6點,最低點是08年10月28日1664.93點。
2007年2月6日開始,中國股市受2008年中國奧運年利好刺激下,至2007年10月16日,大盤最高摸至6124.04點,至此,上證指數首次創出歷史最高記錄。2008年4月22日,上證指數最低下探2990.79點,跌破3000點的整數大關口後反彈,當日尾盤收陽。
考察歷次股市大路,忽略短線技術因素的干擾,我們可以發現股市在大范圍行情周期見頂轉折的過程中,往往都同時具備了以下三個方面因素。
一、見頂前夕利好不斷,市場的狂熱氣氛以及投機泡沫達到高潮。
二、在高位時政策轉向不再支持。
三、資金鏈放大到一定程度無力為繼。
明顯可以看出,中國股市的上漲周期受政策面的影響較大,然而政策一旦到了難以控制的書面,市場往往會驚慌失措。
(8)中國歷次股災股票最低點擴展閱讀
中國股市的特點:
中國股市最大的特點是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時承諾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場中按照股價進行交易,然而指數卻是依照總股本加權計算,從而形成操盤上的「以少控多」的特點。
1997年以前的東北電氣、吉林化工,由於其總股本較大而流通股數較少,因此只動用少量的資金影響這兩只股票,就能形成對指數的部分控制。
2001年後,中國證監會逐漸提出要解決國有股的不能流通問題,要盤活國有資產,曾先後出台了一些方案。但由於在當初的上市發行環節,流通股東以超高市盈率購買了流通股,而出台的這些方案都或多或少地損害了流通股東的利益。
因此市場以走熊而對「國有股減持」的改革作出市場反應。後迫於市場的壓力,中國證監會宣布暫停「國有股減持」的改革。
2005年,中國證監會再次提出「股權分置改革」,其實質仍然是國有股減持,不同的是,這一改革以消除股權分置為目標,連法人股的流通都包括了進來,由此引發了市場極大的不認同。
Ⅸ 中國股市歷史最低點是多少
我國A股1990年在上交所推出,當天上證指數最低點為95.79點,同時也是歷史最低點,這一天為1990年12月19日。
2007年10月16日,上證指數創出歷史新高6124.04點,至今也未超過。
深交所1991年4月3日推出股票,深證成指1991年9月7日創出歷史新低點396.52。
2007年10月10日,深證成指創出歷史新高點19600.03點,至今也未超過。
(9)中國歷次股災股票最低點擴展閱讀:
股市特點:
1、中國股市最大的特點是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時承諾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場中按照股價進行交易,然而指數卻是依照總股本加權計算,從而形成操盤上的「以少控多」的特點。
例如比較顯著的是1997年以前的東北電氣、吉林化工,由於其總股本較大而流通股數較少,因此只動用少量的資金影響這兩只股票,就能形成對指數的部分控制。
2、到了2001年後,中國證監會逐漸提出要解決國有股的不能流通問題,要盤活國有資產,曾先後出台了一些方案。
3、但由於在當初的上市發行環節,流通股東以超高市盈率購買了流通股,而出台的這些方案都或多或少地損害了流通股東的利益,因此市場以走熊而對「國有股減持」的改革作出市場反應。後迫於市場的壓力,中國證監會宣布暫停「國有股減持」的改革。
4、然而在2005年,中國證監會再次提出「股權分置改革」,其實質仍然是國有股減持,不同的是,這一改革以消除股權分置為目標,連法人股的流通都包括了進來,由此引發了市場極大的不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