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股票 » 人民日報股票境外資金

人民日報股票境外資金

發布時間: 2021-04-17 23:44:03

Ⅰ 中信證券為什麼錢不能從證劵轉到銀行賬戶上

中信證券的錢不能從證劵轉到銀行賬戶的原因為:當天賣出股票的錢,是無法轉出的。

證券轉銀行失敗的原因有很多。證券賬戶資金只能在股票開市交易時間資金才能轉出,交易時間為早上9:30~11:30,下午1:00~3:00。在證券可交易工作日9:00—16:00均可對資金進行存取。註:部分銀行有可能會延遲半小時才開始。

銀行的工作時間是在早8點,但資金賬戶是投資者在證券交易機構(證券公司)開立的,用於結算股市交易的現金賬戶,可以在銀行和證券公司之間進行資金流轉。投資者只有通過資金賬戶才可以從事股票交易(買賣)。

(1)人民日報股票境外資金擴展閱讀:

證券轉銀行失敗的介紹如下:

股民在銀行開立的個人結算存款賬戶(或借記卡)與證券公司的資金賬戶建立對應關系,通過銀行的電話銀行、網上銀行、網點自助設備等將資金在銀行和證券公司之間劃轉,為股民存取款提供便利。

當天賣的股票得過一天,就是下一個交易日才能轉到銀行卡里,而當天存到銀行卡里的錢當天就能轉到證券卡里,且當天轉到銀行卡里的錢當天就能買股票。

Ⅱ 炒股一定要領會人民日報的用意

要領會的是以後經濟大走向,不一定死讀報紙,學學怎麼從最平常的新聞事件中發現蛛絲馬跡,得出一個未來的結論。說穿了,就是「要會猜」——對了,就驗證;錯了,就調整!

Ⅲ 人民日報股票代碼

沒有人民日報這支股

Ⅳ 人民網靠什麼賺錢

廣告及宣傳服務收入
信息服務收入
移動增值業務收入
技術服務收入

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公司是中國領先的以新聞為核心的綜合信息服務運營商
,擁有獨立采編權的中央重點新聞網站,也是互聯網上最大的中文和多語種新聞網
站之一,目前已在全國設立25個地方分公司,在國外設立5個海外站點。作為國家重
點新聞網站的排頭兵,公司憑借強大的策劃和生產能力、豐富的信息挖掘和分析能
力,每天24小時向全球網民發布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科技、教育、國際等各
個領域的權威性、深度化的原創新聞;通過「強國論壇」、「地方領導留言板」等
互動平台,建立了網民與政府溝通的重要橋梁。依託上述優質的新聞內容和有效的
信息互動平台,公司的網站訪問量快速增長,積累了大量的用戶資源及企業客戶資
源,為公司開展信息服務、互聯網廣告及宣傳推廣業務和移動增值業務奠定了基礎

(2)募資投向移動增值業務:本次公開發行股票所募集的資金,將投入移動互聯
網增值業務項目(項目總投資28853.51萬元)、技術平台改造升級項目(項目總投資14
605.60萬元)、采編平台擴充升級項目(項目總投資9243.30萬元)。上述三項目實施
周期均為36個月。移動互聯網增值業務項目旨在打造多元化移動互聯網平台,公司
通過與電信運營商合作,向移動互聯網用戶提供手機游戲、手機動漫、手機音樂、
手機閱讀、簡訊、彩信、WAP等豐富多彩的信息和娛樂服務。項目實施後預期實現年
均銷售收入23246.41萬元,年均凈利潤7299.27萬元。技術平台改造升級項目主要建
設內容是人民網系統平台的整體性改造升級,分為基礎平台建設、業務支撐平台建
設、業務系統建設和技術團隊建設。建成後將為公司現有服務及其他募集資金投資
項目提供全面平台支持。
(3)控股股東-人民日報社:公司控股股東人民日報社成立於1948年,系中共中
央舉辦的國有事業單位,承擔黨中央機關報職能;業務范圍主要是《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海外版》等報紙的出版、網路新聞宣傳、信息傳播技術開發、印刷發行
、新聞研究與業務培訓等。截至2011年12月31日,人民日報社未經審計的總資產652
879.69萬元,凈資產379856.58萬元;2011年實現營業收入317191.10萬元,凈利潤
為35664.23萬元。
(4)廣告業務:互聯網廣告業務收入是公司的重要收入來源,占營業收入的比例
超過50%。人民網的受眾群體和品牌形象相對高端,根據艾瑞咨詢的調查數據顯示,
人民網的受眾中,超過80%的用戶擁有大專以上學歷,平均年齡30歲左右,職業以企
事業人員、公務員和專業人士(教師、醫生、律師等)居多,形成了擁有較高學歷
和消費能力的高端受眾人群,使其廣告收費水平較高,從而導致在訪問量一定的情
況下,人民網的廣告收入水平相對較高。良好的品牌形象和高端的受眾群體使人民
網的廣告訪問比略高於新浪、搜狐。人民網2010年度廣告宣傳收入/最近三個月平均
獨立訪問量為0.94(同期新浪、搜狐分別為0.71、0.92)。2009年-2011年,公司互聯
網廣告業務收入分別為10367.43萬元、16845.42萬元和29745.07萬元,2010年和201
1年分別較上年增長62.48%和76.58%。
(5)信息服務業務:公司擁有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互聯網新聞信息
服務許可證等信息服務類經營資質,並有133名專業采編人員(含環球在線31名專業
采編人員)取得了新聞出版總署頒發的記者證,已形成完整的「信息采編-策劃-信
息發布-信息服務」的一體化經營產業鏈。公司自2001年起,根據國新辦確定的建設
任務,承辦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等網站的建設和維護以及其他信息服務項目,向政府
提供相關信息服務,財政部每年通過人民日報社向公司支付上述政府采購項目經費
。公司所獲得的該項收入系財政部對公司提供相關服務所支付的對價。2009年-2011
年,信息服務業務分別實現收入6962.04萬元、11899.04萬元、13989.09萬元,營收
佔比分別為36.58%、35.88%、28.13%;公司從財政部獲得的政府采購信息服務收入
分別為4200萬元、7371.50萬元、7200萬元。占公司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2.0
7%、22.23%、14.48%。
(6)品牌優勢:人民網承建了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婦聯新聞
、中國科協新聞、知識產權網、人民消防網,以及科學發展觀、創先爭優、十七大
新聞中心等官方網站。人民網在國家部委中的影響力日益提高,國家台灣事務辦公
室、教育部、科技部等政府部委均把人民網作為獨家直播其各類活動的首選網站。

Ⅳ 人民日報跟人民網股票有關系么

都是喉舌。

Ⅵ 關於股票,請高人賜教

你應該多看看教科書以外的書籍,巴菲特說過,股票市場短期來看是投票機,長期來看是稱重機.好好理解這句話,對於解決你關於供求關系的問題,很有幫助.
至於說宏觀調控如何影響股價,這就更是容易理解了,任何一家公司都是國家經濟當中的一分子,國家實施宏調,短期會讓經濟活動放緩,長期卻是讓國家經濟發展得更加平穩,而股價有波動往往是投資者的過度預期落空和市場心理的反應過度造成的.

Ⅶ 為什麼騰訊股票上到現在了還看不到人民網的資金流向!

有呀!股票頻道 >資金流向
人民網 603000
資金流向. 分時統計 . 歷史流向
(注:+凈流入 -凈流出)
更新時間:05-10 15:00:01
價格:41.80元
漲幅:2.73%
總量:172713手
金額:7.28億元
凈流量:634.04萬元

分類資金凈流量:
機構:1158.43萬元
大戶:-524.38萬元
散戶:-633.99萬元

最近主力累積凈流量:
15:00 634.04萬元
14:55 1073.76萬元
14:50 913.89萬元
14:45 928.52萬元
14:40 799.56萬元
14:35 808.66萬元
分時圖 | K線圖 | 五檔盤口
資訊公告 | 相關板塊 | 詳細資料
證券代碼/拼音/名稱
查詢
進入我的自選股
* 2011最給力的炒股軟體

返回個股行情
新聞中心>>

中國股票交易的第一天是什麼時候

股票市場發展大事記錄:
1984年7月,北京天橋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飛樂音響股份有限公司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股份制也由此開始進入了正式試點階段。
1986年9月26日,中國第一個證券交易櫃台——靜安證券業務部的開張,標志著新中國從此有了股票交易。新中國第一股——上海飛樂音響股份有限公司在南京西路1806號靜安證券業務部正式掛牌買賣,當天上市的100股股票不到一個半小時即被搶購一空。
1986年11月14日,鄧小平會見紐約證交所董事長約翰·范爾霖,並向其贈送了中國第一股——飛樂音響股股票。
1990年3月,政府允許上海、深圳兩地試點公開發行股票,兩地分別頒布了有關股票發行和交易的管理辦法。
1990年12月1日,深圳證券交易所試營業。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
1990年12月25-30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全會審議並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八五」計劃的建議》,強調要「逐步擴大債券和股票的發行,嚴格加強管理。發展金融市場,鼓勵資金融通,在有條件的大城市建立和完善證券交易所,並形成規范的交易制度。」這將證券市場的發展列入國民經濟發展計劃中,從而肯定了證券市場應有的地位。
1992年1月18-2月21日,鄧小平同志視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並發表重要談話。鄧小平在講話中指出:「證券、股市,這些東西究竟好不好,有沒有危險,是不是資本主義獨有的東西,社會主義能不能用?允許看,但要堅決地試。看對了,搞一兩年,對了,放開;錯了,糾正,關了就是了。關,也可以快關,也可以慢關,也可以留一點尾巴。怕什麼,堅持這種態度就不要緊,就不會犯大錯誤。」
1992年1月19-23日,鄧小平同志視察深圳,在了解了深圳股市的情況之後,鄧小平同志指出:「有人說股票是資本主義的,我們在上海、深圳先試驗了一下,結果證明是成功的,看來資本主義有些東西,社會主義制度也可以拿過來用,即使錯了也不要緊嘛!錯了關閉就是,以後再開,哪有百分之百正確的事情。」
1992年2月11日,國家主席楊尚昆視察上海證券交易所。
1992年5月,《股份公司規范意見》及13個配套文件出台,明確規定在我國證券市場,國家股、法人股、公眾股、外資股四種股權形式並存。
1992年9月24日,國務院副總理朱鎔基視察深圳時表示:「股票上市的信心和決心堅定不移,深圳和上海要辦成全國的股票交易中心,為全國服務。」
1992年10月12-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江澤民總書記在會上作了題為《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 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更大勝利》的工作報告。該報告確定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並提出要積極培育債券、股票等有價證券的金融市場。
1992年12月17日,國務院下發《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證券市場宏觀管理的通知》,它是在證券市場短期內出現深幅調整和劇烈震盪的背景下發出的,是中國第一個有關證券市場管理與發展的比較系統的指導性文件。 《通知》內容涉及理順和完善證券市場管理體制;嚴格規范證券發行上市程序;1993年的證券發行問題;進一步開放證券市場;抓緊證券市場法制建設;研究制定證券市場發展戰略和規劃,加強證券市場基礎建設;加強證券市場管理,保障證券市場健康發展七個方面。 《通知》的發布標志著中國證券市場的管理進入規范化軌道。
1992年底,「紅廟子」(成都一條街道的名稱)自發地出現了一個買賣內部職工股等未上市股票的市場,被稱為「紅廟子市場」。當時,來自深圳等地的大戶們在此大筆收購四川省內公司發行的尚未到證券交易所正式上市的股票,使這些股票的價格紛紛上漲。有人形容,「你在紅廟子市場這頭買了股票,剛走了200米,你的股票就翻番了」。1993年3月初,每天有數萬人次在這里交易,幾乎所有四川境內(除重慶外)的公司。所發行的股票、內部股權證,都陸續進入自發交易市場,甚至債券、股票認購收據都在市場上「炒」,交易品種最多時達70~80種。1993年5月,政府開始干預,採取了一些禁止該種形式交易的措施,成都「紅廟子市場」被取締。
1994年6月17日,國務院頒布《九十年代國家產業政策綱要》,明確指出,今後股票、債券發行要優先安排基礎設施和基礎工業產業。
1995年3月,證券市場在發展4年多以後正式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1995年9月25-28日,中共中央十四屆五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全會審議並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要「堅持以間接融資為主,適當擴大直接融資」,「積極穩妥地發展債券和股票融資」,「對銀行、信託、保險和證券業實行分業經營,依法管理。」「建議」已將證券市場納入我國國民經濟發展計劃。
1995年12月19日,國務院副總理朱鎔基在中共上海市委書記黃菊陪同下視察上海證券交易所,提出指導證券市場當前工作和未來發展的「法制、監管、自律、規范」八字方針。
1996年4月1日,國務院批示證券市場要「穩步發展,適當加快」。
1996年10月起,管理開始變調,連連發布了後來被稱為「十二道金牌」的規定,大致有:《關於規范上市公司行為若干問題的通知》;《證券交易所管理辦法》;《關於堅決制止股票發行中透支行為的通知》;《關於防範動作風險、保障經營安全的通知》;《關於嚴禁操縱信用交易的通知》;《證券經營機構證券自營業務管理辦法》;《關於進一步加強市場監管的通知》;《關於嚴禁操縱市場行為的通知》;《關於加強證券市場稽查工作,嚴厲打擊證券違法違規行為的通知》;《關於加強風險管理和教育工作的通知》等。
1996年12月13日,國務院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證券市場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鑒於當前我國證券市場發展過熱問題十分突出,為引導證券市場健康發展,國務院決定:進一步加強證券市場的風險宣傳;增加市場供給;摘要公布《國務院批轉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進一步整頓金融秩序嚴格控制貨幣投放的緊急通知》;從嚴查處證券違法違規案件;建立漲跌停板制度和市場禁入制度,進一步規范市場行為。
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正確認識當前股票市場》,共分4個部分:股市因何出現暴漲、股市有漲必有落、堅持「八字方針」規范證券市場、進一步抑制過度投機。文章指出,當前一個時期的股價暴漲是不正常的和非理性的。造成股價暴漲的原因,主要是機構大戶操縱市場,銀行違規資金入市,證券機構違規透支,新聞媒體推波助瀾,誤導誤信股民跟風等因素。文章表示,「有漲必有跌」,當前的股票市場存在極大風險,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法制、監管、自律、規范」的八字方針,抑制過度投機,防範市場風險,維護市場穩定發展。這引發了連續兩日兩市大盤跌停行情。文章發表後,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對化解股市風險、保障社會穩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97年3月1日,國務院總理李鵬在八屆人大五次會議做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規范證券、期貨市場,增強風險意識」。由此1997年被中國證監會確定為「證券期貨市場防範風險年」。
1998年3月25日,國務院下發《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證監會關於清理整頓場外非法股票交易方案的通知》,要求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堅決執行黨中央、國務院的決定,徹底清理和糾正各類證券交易中心和報價系統非法進行的股票、基金等上市交易活動,嚴禁各類產權交易機構變相進行股票上市交易。4月2日至3日,中國證監會召開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證監會關於清理整頓場外非法股票交易方案的通知》座談會,中國證監會主席周正慶同志作了題為《統一認識,加強領導,做好清理整頓場外非法股票交易工作》的講話,講話指出,當前證券工作要抓好兩件大事:一是貫徹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抓好證券監管體制的改革和證券市場的清理整頓;二是發揮證券市場功能為國有企業改革和三年解困服務。
1999年9月2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其中涉及資本市場的有: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符合股票上市條件的國有企業,可通過境內外資本市場籌集資本金,並適當提高公眾流通股的比重;有些企業可以通過債務重組,在具備條件後上市;允許國有及有關控股企業按規定參與股票配售;選擇一些信譽好、發展潛力大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在不影響國家控股的前提下,適當減持部分國有股,所得資金由國家用於國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完善股票發行、上市制度,進一步推動證券市場健康發展。
2001年1月,經濟學家吳敬璉在中央電視台發表了著名的「賭場論」,五大經濟學家公開回應吳敬璉的觀點,由此揭開了中國股市大討論的序幕。
2000年3月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朱鎔基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提出「進一步規范和發展證券市場,增加企業直接融資比重。完善股票發行上市制度,支持國有大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上市融資。」
2001年3月5日,九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做《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的報告》,提出「規范和健全證券市場,保護投資者利益。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到境外上市」。
2001年6月6日,國務院發布《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國有股減持主要採取國有股存量發行的方式。凡國家擁有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包括在境外上市的公司)向公共投資者首次發行和增發股票時,均應按融資額的10%出售國有股;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未滿三年的,擬出售的國有股通過劃撥方式轉由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持有,並由其委託該公司在公開募股時一次或分次出售。國有股存量出售收入,全部上繳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減持國有股原則上採取市場定價方式。
2001年6月12日國務院正式發布《減持國有股籌資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宣布是國有控股公司發行流通股時,國有股減持10%充實社保基金。
2001年6月14日,國務院發布《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暫行辦法》,國有股減持辦法出台。2001年6月14日,上證綜合指數出現2245點的歷史最高點。此記錄直到2006年12月14日才被刷新。
2001年7月24日,新股發售「減持」開始。隨後上證指數數日連續下跌。2001年7月26日,烽火通信、北生葯業、江氣股份、華紡股份四隻新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網發行,並以發行價減持國有股。標志新股發行配合國有減持方案正式啟動。
2001年10月22日,證監會緊急叫停《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暫行辦法》。經國務院批准,中國證監會決定暫時停止執行《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辦法》第五條關於「凡國家擁有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包括在境外上市的公司)向公共投資者首次發行和增發股票時,應按融資額的10%出售國有股」的規定。受此影響,10月23日滬深股指大幅上漲,兩市全天共成交290.22億元,為年內最大成交量。10月24日,滬深股市漲幅接近漲停板。
2002年6月23日,國務院決定,除企業海外發行上市外,對國內上市公司停止執行關於利用證券市場減持國有股的規定,並不再出台具體實施辦法。「國有股減持」正式叫停。次日市場爆發井噴式「6?24」行情。
2004年1月31日,國務院發布《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國九條」),將發展中國資本市場提升到國家戰略任務的高度,提出了九個方面的綱領性意見,為資本市場的進一步改革與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04年2月1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國九條),提出大力發展資本市場是黨中央、國務院從全局和戰略出發作出的重要決策,各地區、各部門務必高度重視,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共同為資本市場發展創造條件,積極推動我國資本市場的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
2004年2月1日,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聯播》在晚間七點播報了由國務院簽發的《國務院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因有九條意見,俗稱「國九條」。「國九條」是戰略性的和綱領性的,試圖從整體上來統籌解決中國股市的問題。
2009年3月5日,溫家寶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維護股票市場穩定,發展和規范債券市場,穩步發展期貨市場。
2009年12月5-7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提出:「要積極擴大直接融資,引導和規范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Ⅸ 人民日報影響股市走勢的例子

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正確認識當前股票市場》,以社論的方式對瘋狂投機的股市行為予以打壓。社論將股市的暴漲定性為「機構大戶操縱市場、銀行違規資金入市、證券機構違規透支、新聞媒介推波助瀾、誤導誤信股民跟風」等。此文一出,股市暴跌,滬深股市大幅跳空低開,絕大部分股票收在跌停板。

此事開啟了「社論調控股市」的先河。1999年6月15日,《人民日報》再次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重復股市是恢復性上漲,對當年的牛市起到了推波助瀾在作用。此後,這種方式被多次運用,但效應已經逐漸遞減。

1999.5.19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堅定信心規范發展

市場表現是指數從5月17日的最低點1047漲到1756,指數的漲幅超過70%,其後回落一波至1341,再接再厲漲到2245,漲幅大的科技類股票600770綜藝股份漲幅600%,600073上海梅林更是從5塊一直漲到33,個股漲幅翻倍的股票比比皆是,我當時持有600118(中國泛旅)600677(浙江中匯)也是從幾塊漲到30-40,也是我歷史賺錢最多的時期,再次領略了政策對市場的巨大影響

2004年9.13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重振投資者信心(社論)
9月1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抓緊落實《國務院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各項政策措施———重振投資者信心

市場從最低1258漲到1496,漲幅接近250點,是歷次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中漲幅最小的,但是也有很多的股票在短時間內完成了很大的漲幅,由於我看多市場,並沒有了解離場,所以沒什麼收獲

多給點分才對!

熱點內容
股票股利和現金股利影響的區別 發布:2025-05-16 23:31:29 瀏覽:344
寧波中百的市值是多少 發布:2025-05-16 23:31:17 瀏覽:734
湖南公司的股權如何分配 發布:2025-05-16 23:22:08 瀏覽:548
封閉式基金一手是多少 發布:2025-05-16 23:20:17 瀏覽:171
監委凍結股權後如何處置 發布:2025-05-16 23:02:09 瀏覽:620
北緯科技股票業績怎樣 發布:2025-05-16 22:56:55 瀏覽:387
哪個銀行推出的基金好 發布:2025-05-16 22:30:43 瀏覽:55
做金融網推平台哪些好用 發布:2025-05-16 22:18:50 瀏覽:422
有什麼app可以看理財名人的書 發布:2025-05-16 22:08:31 瀏覽:499
股權稀釋如何處理 發布:2025-05-16 21:56:41 瀏覽: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