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股票 » 外國股票分紅與中國不同同之處

外國股票分紅與中國不同同之處

發布時間: 2021-04-18 10:42:27

1. 中國股市和美國股市有什麼區別

中國的上市公司良莠不齊,魚龍混雜,中國股市中確有相當多的公司效益很好,但也確有相當多的公司效益低下,不想分紅,財務作假,內部交易不斷,雖然IPO暫停了,但大小非解禁從未停止過,股市的口子也從未縫合過。而美股市場涵蓋了美甚至國際著名公司,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中國股市還沒有實質性的做空機制,股指期貨門檻很高,而美國市場則有套期保值功能,阻礙了大資金入市安全運作。而沒有實質性的做空機制則有利於新股發高價,多融資。
美股市場的發展變動與政治經濟發展歷史過程呈現正相關的關系;它既是政治財經風雲變幻的晴雨表,也是整個變化的後果的直接體現者。這表明,美國股票市場的透明程度和可分析性,可預見性是相當明顯的。所有股票分析的技術手段和模型造就都源出於此便是證明。而中國的股市則有一種超然的游離功能,投資者很難判斷其走勢和短時期的漲跌。
中國股市沒有合法的做市商制度,但在相當長時間里,莊家橫行,10個股票9個庄。美國股票市場是規模最大的市場,除了以兆億美元計的上市股票價值外,美國還有最大規模的基金投資和機構投資。一般的投資者興風作浪是絕對不可能的。
中國股市的規則、法規、政策至今還處在不穩定的變動完善之中,不像美國從上世紀三十年代年至今無大變,如中國的新股發行制度、新股二級市場抑價政策;上海股市ST的跌多漲少等不對稱規定,都給人這種感覺。
據稱,在美國ST股票是無人購買的,更不可能出現被大幅炒作的機會,美國股票市場是法規健全、管理嚴密而透明,除了法制的約束,政府對股票市場完全沒有約束,投資者需自己對所作的投資承擔全部的風險和責任,值得指出的是。
美國的投資者更加成熟和理性,他們中更多的是機構而非像中國一樣的散戶為大的態勢,更可貴的是美國的投資者更注重公司價值的研究和分析,更加理性和科學,中國的股民難以企及。

2. 中國股票和國外股票有什麼區別,分紅方面.在外國可以

中國股票和國外股票區別,

分紅方面一樣

本質是價值投資和投機

3. 中國股票和國外股票有什麼區別,分紅方面。在外國可以買中國股票嗎

目前不可以。還在准備當中,外資有可能今年進入中國市場。

4. 國外股市跟中國股市有什麼不同

國外股市跟中國股市在市場主體,交易規則,交易系統,投資者心態等方面有著顯著的區別。以美股和港股為例。

  1. 市場主體。在國際上,美股和港股歷史都超過百年,市場機製成熟,市場以機構投資者為主,國內則以散戶為主。

  2. 交易規則。①,交易代碼,國內的交易代碼為6位數字,如A股代碼為600xxx;,港股為5位數字,在香港上市的騰訊控股代碼為00700;美股是公司代碼的縮寫,如蘋果公司代碼為APPL;②,交易單位,國內以「手」為單位,1手100股,港股的交易單位不確定,由上市公司自己決定,300股、500股不等,美股沒有交易單位限制,1股起賣。③,交易制度。港股和美股遵循「T+0」交易制度,可以當日買入,當日賣出。國內為「T+1」交易,當日買入,次日才能賣出。④,漲跌幅限制,國內股市有10%的漲跌幅限制,美股和港股沒有,但有針對指數和個股的熔斷機制,如果股價波動出現異常,會暫停交易。⑤,美股和港股都既可以做多也可以做空,國內只能做多。

  3. 交易系統。美股和港股交易系統齊全。金融衍生品完備,股指期貨,個股期貨,個股期權都很完備,方便進行對沖交易。國內的股指期貨和股指期權等金融衍生品正在起步階段。

  4. 交易心態。港股和美股股民的交易心態以價值投資和長期投資為主,傾向利用金融衍生品進行風險對沖的情況較多,因此股市波動也較小。國內股民更傾向於追漲殺跌,股市波動大

總而言之,國際股市交易制度相對成熟,投資者相對理性。中國股市則處於成長期。

5. 中國股市為什麼不能靠分紅賺錢跟外國比起來,哪裡有差別

因為中國大陸的上市公司 是 用來圈錢的,不是給股民分紅的,不分紅所以沒有長期投資價值,沒有長期投資價值,所以只能投機。今後......

6. 中國股市和美國股市的區別是什麼

中國股市和美國股市的區別:
(一)投融資平台架構。美國擁有世界規模最大、結構最完善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從現貨到遠期、期貨、期權,從場內市場到場外市場,從國內市場到國際市場,它不但為企業提 供了一個多層次、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同時也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組合投資、分散風險的投資平台。然而,中國資本市場體系卻是不健全、不完善的,我們有現貨市場,但衍生市場十分欠缺;我們有相對發展較快的場內市場,但場外市場規模狹小;此外,與擁有150萬億總資產的銀行業相比,中國股市、債市、基市規模仍很狹小。因此,中國企業融資偏好集中於銀行貸款,老百姓財富保管偏好銀行存款。單一而狹窄的投融資渠道,無法形成組合投資、分散投資,在理財無門、保值無路的情況下,投資者除了炒還是炒。
(二)上市公司質與量。上市公司是股市的生命線。美國股市是一個開放的國際市場,美國不僅擁有世界大批一流的跨國公司,例如,可口可樂、麥當勞、IBM、微軟、蘋果等,而且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企業為其提供保質足量的上市資源。相反,我國A股市場只是一個封閉的市場,國內缺乏世界一流的知名企業,而且也不允許外國企業來上市,市場甚至非常害怕聽到「國際板」的聲音。
(三)國民投資心態。美國擁有全國統籌、全民覆蓋、全國統一、以稅代費的社保體系,以及僱主設立的補充養老、補充醫保福利,使得國民從搖籃到墳墓全程均有足夠保障,再加上美國民眾在家庭理財上十分看重養老需求,並將養老作為家庭理財的終極目標,因此,其投資目標更長遠,投資行為更理性、更從容、更快樂!相反,中國現代社保制度建立的時間較短,除了城鎮職工社保外,農民社保及城鎮居民社保只是象徵性地覆蓋、保障程度很低,而且大多數僱主均不提供補充養老和補充醫保,因此,除了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及城鎮職工以外,大多數中國人仍然依靠養子防老或是個人儲蓄養老。在國民保障不足的前提下,投資者缺乏安全感,投資心態更加浮躁、急功近利,他們希望通過短炒賺快錢、發大財,甚至一夜暴富,這是一種比較普遍的投機心態。這種心態也造成了中國股市「投資不足、投機有餘」的格局。

7. 美股和中國的股票有什麼區別

美股和中國的股票差異

1、設立背景差異:

中國股市:為解決國企的融資問題,是由頂層向下設計的,受政策影響較大。

美國股市:起初並沒有過多的監管,是由下向上建立的股市,市場的力量占據主導。

2、市場主體差異:

中國股市:以散戶為主體,投資跟風、追漲殺跌,市場不夠有效。

美國股市:以機構為主體,主體傾向於價值與長期投資。

3、公司上市要求差異:

中國公司:上市為核准制,企業要上市得經過發審委的批准。

美國公司:股市沒有監管的歷史,企業上市為核准制,保證紕漏信息真實完整即可。

4、交易時間差異

美國股市:交易時段為美國東部時間的上午9:30至下午4:00,沒有午間休市。在美國夏令時期間,也就是4月到11月初,對應北京時間的晚上9:30至凌晨4:00;在美國冬令時期間,也就是11月初到4月初,對應北京時間晚上10:30至次日凌晨5:00。

中國股市:交易日為每周一至周五。採用競價交易方式的,每個交易日的上午9點15分至9點25分為開盤集合競價時間,上午9點30分至11點30分、下午13點00分至15點00分為連續競價時間。

5、投資門檻差異

美國股市:每筆交易不限股數,只買一股也可以操作。
中國股市:一手起步,一手即100股,也就是說至少需要交易100股。

6、買賣時效性差異:

美國股市:可以做日內交易,即當天買入的股票可以當天賣出,而且沒有漲跌停限制。

中國股市:實行的T+1制度,當天買入的股票要等第二天才能賣出。

:此處中國股市一般指A股。

補充資料:

美股,即美國股市。廣義:代表全球股市。開盤時間:美國從每年4月到11月初採用夏令時,這段時間其交易時間為北京時間晚21:30-次日凌晨4:00。而在11月初到4月初,採用冬令時,則交易時間為北京時間晚22:30-次日凌晨5:00。

總體上美股和中國期貨市場的區別有很多,主要包括:保證金的不同、交割時間的不同、波動幅度的差異等,是不同的兩個市場,交易規則也不相同。所以交易方式談不上類似,雖然看上去也是開盤收盤,也是K線,也有相同的指標,但兩個市場的區別很大。

參考資料:網路 美股網路 中國股市網路 A股

8. 為什麼同樣的股票,國內國外價格不一樣

因為中國的股民太瘋狂,分紅時都是一樣的,就算你一百一股,她一元一股,紅利是相同的,為什麼這樣呢?因為中國的股價偏高,即使跌了這么多,平均市盈率還有20倍,而港股15倍都不到。
發行多少股,發行價多少,你自己說了算。國家不管你的,不過上市候要有人買你的股票,的時沒人買就融資失敗了,不能上市,中國的股票好像沒有融資失敗的。

9. 請問國外股票與國內的有什麼不同,謝謝!!

股票,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都是上市公司發行股票,向社會集資.要說有不同點:
一.可能在股票走勢上有所區別.
像美國的股票,一般比較穩健,很少大起大落.除非出現業績大幅波動的情況.而我們中國的股票的走勢,很容易受宏觀經濟的影響,投機氛圍也比較濃.這也跟上市公司普遍分紅較少有一定的關系.
二.中國的股票投資機會比較多.
像美國的很多公司,已經是世界500強了,再發展就慢了.而中國的很多公司,可能還沒有走出國門,有的也是剛剛走向世界,所以,未來的成長空間就很大.
三.美國對上市公司的監管比較嚴.中國相對寬松一點,不會過分苛求一些細枝末節的東西。

10. 中國股市和美國股市有不同的地方嗎在哪方面!

區別如下:
(一)投融資平台架構。美國擁有世界規模最大、結構最完善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從現貨到遠期、期貨、期權,從場內市場到場外市場,從國內市場到國際市場,它不但為企業提 供了一個多層次、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同時也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組合投資、分散風險的投資平台。然而,中國資本市場體系卻是不健全、不完善的,我們有現貨市場,但衍生市場十分欠缺;我們有相對發展較快的場內市場,但場外市場規模狹小;此外,與擁有150萬億總資產的銀行業相比,中國股市、債市、基市規模仍很狹小。因此,中國企業融資偏好集中於銀行貸款,老百姓財富保管偏好銀行存款。單一而狹窄的投融資渠道,無法形成組合投資、分散投資,在理財無門、保值無路的情況下,投資者除了炒還是炒!
(二)國民投資心態。美國擁有全國統籌、全民覆蓋、全國統一、以稅代費的社保體系,以及僱主設立的補充養老、補充醫保福利,使得國民從搖籃到墳墓全程均有足夠保障,再加上美國民眾在家庭理財上十分看重養老需求,並將養老作為家庭理財的終極目標,因此,其投資目標更長遠,投資行為更理性、更從容、更快樂!相反,中國現代社保制度建立的時間較短,除了城鎮職工社保外,農民社保及城鎮居民社保只是象徵性地覆蓋、保障程度很低,而且大多數僱主均不提供補充養老和補充醫保,因此,除了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及城鎮職工以外,大多數中國人仍然依靠養子防老或是個人儲蓄養老。在國民保障不足的前提下,投資者缺乏安全感,投資心態更加浮躁、急功近利,他們希望通過短炒賺快錢、發大財,甚至一夜暴富,這是一種比較普遍的投機心態。這種心態也造成了中國股市「投資不足、投機有餘」的格局。
(三)上市公司質與量。上市公司是股市的生命線。美國股市是一個開放的國際市場,美國不僅擁有世界大批一流的跨國公司,例如,可口可樂、麥當勞、IBM、微軟、蘋果等,而且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企業為其提供保質足量的上市資源。相反,我國A股市場只是一個封閉的市場,國內缺乏世界一流的知名企業,而且也不允許外國企業來上市,市場甚至非常害怕聽到「國際板」的聲音。
(四)投資者結構。美國股市是一個典型的「機構市」,作為機構市的兩大支撐,美國共同基金凈資產高達14萬億美元,美國私人養老金總資產高達21萬億美元,後者超過美國股市總市值。更何況,美國股市作為一個開放的國際市場,它還擁有大量來自國外的投行及機構投資者。相反,中國股市是一個典型的「散戶市」。中國證券投資基金凈資產僅有3萬億人民幣,中國企業年金總資產僅有0.5萬億人民幣,與20多萬億的A股總市值相比,相差甚遠。我們雖有QFII,但總規模小得可憐。機構市多空雙邊博弈主要在機構之間展開,比較容易達成一種「均衡市」,相反,散戶市的機構則大多將散戶作為博弈對象,更容易形成機構優勢,獵殺散戶,而且市場更容易劇烈振盪。
(五)IPO體制。美國的注冊制充分發揮市場決定作用,IPO成敗主要在發行人與投資者之間進行博弈,政府絕對不會干預IPO定價和IPO節奏,而且高效率、低成本的IPO注冊制,極大地降低了IPO身價,並充分滿足了企業的IPO需求以及投資者的投資需求。相反,中國A股的核准制過份強調行政審批與行政干預,並代替投資者判斷IPO公司的投資價值,而且直接干預IPO節奏,政府大包大攬不僅使得權力尋租與道德風險增大,IPO身價暴漲,而且使得市場投機更加猖獗,投資者似乎從不懂得何為用腳投票。美國公司對待IPO的態度十分謹慎,一個公司從私人公司變成公眾公司,是否值得,能否經得住投資者考驗?因此,美國公司將IPO看成是開學典禮,相反
,中國企業則將IPO看成是畢業典禮。

(六)退市機制。眾所周知,美國退市制度的市場化程度極高,退市效率更高,尤其是1美元退市法則,它將誰該退市的「裁決權」完全交由市場及投資者。1995年至2002年之間,美國三大股市總計退市7000多家,其中,主動退市(比方私有化)約佔一半,另一半退市則屬於不能滿足持續掛牌標准而退市的,在這一類退市中,有超過一半是被1美元退市法則「判決」退市的。在中國,A股退市制度只有凈利潤退市標准一項,由於退市標准單一,而且凈利潤可操縱,因此,現行A股退市制度形同虛設,不僅導致垃圾股死不退市,而且垃圾股炒作成風,嚴重扭曲股價信號。如果說,美國股市是「大進大出」的,那麼,中國股市則處在「上市難、退市更難」的尷尬境地。
(七)公司分紅。在美國,無論是普通股或是優先股,上市公司主要以現金分紅為主,而且分紅的主流模式都是「按季分紅」,即一年分紅四次,每次分紅的時間間隔及分紅水平基本相等。只有少數公司一年分紅一次或兩次,當然也有公司不分紅的。不過,在中國,上市公司從來不會按季分紅,甚至一年分紅兩次也只是個案,大多數上市公司一年分紅一次,而且分紅水平不高,帶有很強的「象徵性」,當然,不少公司甚至多年不分紅。相比之下,美國公司重回報,中國公司重圈錢,這就是上市公司對待股東的態度差異。
(八)監管模式。美國證券監管模式是三位一體(行政手段、經濟手段、法律手段)的全方位監管。美國證監會(SEC)的監管重心在二級市場,主要強調事後監管,其監管之嚴厲、監管之高效,世界知名,令上市公司、證券中介及其高管們不得不小心謹慎、嚴格自律。此外,美國還有集體(集團)訴訟機制及強大的市場做空機制,這讓上市公司及證券中介更不敢越雷池半步。在中國,證券監管模式是單一的行政監管,而證監會的監管重心主要放在IPO前端,主要精力是IPO審查和審批,因此,相應淡化了IPO之後的監管,或者出現IPO之後的監管乏力、低效的現象。在美國,IPO容易,但上市後難受;在中國,則是IPO艱難,上市後就萬事大吉。相比之下,美國的監管模式更能震懾證券犯罪,並能有效打擊犯罪;中國的監管模式則無法有效威懾並打擊欺詐上市、信息造假、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證券犯罪行為。此外,美國有薩班斯法案(Sarbanes-Oxley Act),它可以讓證券犯罪分子「牢底坐穿」、「傾家盪產」,而中國卻沒有如此嚴峻立法,犯罪成本較低,缺乏法律威懾力。
(九)牛熊交替周期。正是由於中美兩國股市存在的上述重大差異,才直接導致了中美兩國股市牛熊交替的周期性差異之巨大:美國股市的運行周期一般表現為「慢牛短熊」;而中國股市的運行格局則一般表現為「快牛慢熊」。美國的慢牛一般可以維持5至7年以上,其熊市一般為1至3年。相反,中國股市的牛市短則不足1年,長則不超過3年,而熊市則長達5至7年。不過,從本質上講,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經濟增長質量好壞,是決定股市長期趨勢的「基本面」,它對股市牛熊交替的周期性特徵也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熱點內容
蘋果這個品牌市值多少 發布:2025-05-16 00:09:06 瀏覽:818
股票002472歷史數據 發布:2025-05-16 00:09:04 瀏覽:453
期貨交易中撤資怎麼操作 發布:2025-05-15 23:54:55 瀏覽:923
股票交易1b是多少股 發布:2025-05-15 23:52:40 瀏覽:922
金融英語如何學 發布:2025-05-15 23:52:29 瀏覽:242
了解基金會的有哪些知識 發布:2025-05-15 23:42:41 瀏覽:771
雙贏穩健美元理財產品怎麼樣 發布:2025-05-15 23:30:58 瀏覽:637
如何買跌美國股市 發布:2025-05-15 23:27:10 瀏覽:174
如何查詢一個股票的歷史成交價 發布:2025-05-15 23:26:22 瀏覽:478
利揚科技股票 發布:2025-05-15 23:21:12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