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股票 » 中國近幾年股票走勢

中國近幾年股票走勢

發布時間: 2021-04-19 02:26:30

A. 中國股市最近幾年走向如何

您好!我國股市和經濟一樣,在極不平凡年份取得了極其難得的成就,名居世界漲幅前位。面臨世界金融風暴,尤其是緊挨著07、08年的大起大落,股市一舉扭轉跌勢,出現小牛,實屬不易;其也驗證了中央及時應對調整宏觀經濟政策的方向、力度的正確、有效性。 預測股市的點位是愚蠢的。這大約是巴菲特說的。不過正因為作出准確預測的難度極大,反倒吸引著眾多「好事者」。關於2010年的大盤走勢甚至點位,最近已有多位名家作出預測。筆者雖然愚鈍,也不揣冒昧,提出自己的看法,僅供投資者參考。預計今年滬市大盤將在2600--------3800的箱體內震盪運行,總體上是溫和牛市,走勢上可能出現多波震盪,年初將有一波中級上攻行情,其後經過調整後將會再度上攻,上下將會出現反復波段震盪。 宏觀經濟政策方面,總理已經明確國家刺激經濟的政策不會貿然退出,將會保持連續性。已經採取的政策和具體措施將會逐漸顯露成效,巨額投資和消費增加將促使企業經濟效益將逐步回升。積極的財政政策繼續貫徹,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也將維持,但會出現微調。投資者要注意央行對於利率和存款准備金杠桿的運用,關注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的後續措施,留意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舉措出台對於股市運行方式的影響。 國際方面,雖說金融危機還可能出現反復,但是各國政府幹預經濟的措施肯定會起不同程度的作用,大的更深度的危機短時期內不會出現,世界經濟在艱難中緩慢回升。我國對外出口將會進一步復甦。大體上保持匯率穩定,人民幣將會小幅緩慢升值。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結構、保民生、促消費將是國內中長期經濟政策的重點。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生產力飛速提高,社會財富迅速增加。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問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經濟發展還沒有真正建立在高端科技的基礎上,出現了重復建設,產能過剩,經濟增長的質量亟待進一步提高。分配方面,存在著社會財富向資本而不是勞動傾斜;存在著社會財富向政府而不是民眾傾斜。社會財富向少數人集中,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覆蓋范圍和力度不夠;住房、看病、上學三貴,導致勞動力形成的成本增加,普通勞動者的收入增長不能成比例跟進,直接導致了社會消費的相對落後,反過來制約了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並且決定了經濟的外向型和低端性。不過由此可以判斷,通貨膨脹不是當前甚至今後一段時期的主要矛盾。房價的暴漲有其特殊性和復雜原因,其中主要的是財政體制和房地產開發運行體制以及信貸配套制度。同時權力與資本的結合、資本的貪婪、以及人為投機因素和社會轉型、需求增加、供給不足都是推手。 就股市自身而言,取得了重大成就,這是人所共知不容置疑的。去年一個重大的突破就是醞釀多年的創業板終於推出,不僅為中小企業、尤其是民營中小企業的發展開辟了一條重要的融資渠道。同時也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和完善方面邁出了舉足輕重的一步。但是總體上我國資本市場仍處於逐步完善和發展中。筆者感到最大的不足是:沒有很好地按照價值規律辦事。如權證的推出和市場表現就是最典型的詮釋,基本上是每隻權證末端走勢猶如阿爾卑斯山的冬季滑雪------急速下落的末日輪。新股發行制度改革的不徹底,導致詢價發行仍然沒有擺脫抬價發行的怪圈,二級市場成了利益兌現的場所,眾多散戶成了利益輸出的源泉。這不僅不利於股市自身的和諧與長遠發展,也負面作用於實體經濟。價值規律是一切商品經濟的共有規律,違背不得;違背了就要交學費、受懲罰,只不過現在板子是落在中小投資者的屁股上。 總之,自前年下半年以來,黨中央審時度勢,及時改變宏觀經濟政策,應對及時、措施得力,化險為夷,成績確實來之不易。對我國經濟的基本特徵、存在問題與進一步發展路徑、政策、措施均有清醒的認識和明晰的把握,體現了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對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駕馭能力。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和中國的經濟一樣,股市的未來會更好。

希望採納

B. 大盤近幾年來的走勢

大波段一:100點—1429點—386點。(1990年12月19日至1992年11月17日)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掛牌股票僅有8隻股票,人稱「老八股」。當時交易制度實施1%漲跌停板(後改為0.5%)限制,也是從這個時候起,股指從96.05點開始,歷時2年半的持續上揚,終於在取消漲跌停板的刺激下,一舉達到1429點的高位。但沖動過後,市場開始價值回歸,不成熟的股市波動極大,僅僅半年時間,股指就從1429點下跌到386點,跌幅高達73%,投資者第一次接受了真切實在的風險教育。 大波段二:386點—1558點—325點。(1992年11月17日至1994年7月29日) 快速下跌之後,A股神奇的迎來了快速回升,投資者從緊縮眉頭到再度喜上眉稍,僅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從1992年11月17日的386點開始,到1993年2月16日的1558點,3個月時間里大盤漲幅高達303%,將跌幅悉數收回。這段神奇的上漲,一直為投資者所津津樂道。但在快速牛市瞬間完成後,股市的大擴容也開始了,伴隨著新股的不斷發行,上證指數也逐步走低,在失守777點這個關鍵點位後,大盤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續探底。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點,累計跌幅達到79.13%,重新回到起點,這次牛熊轉換帶來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數量急速地膨脹。 大波段三:325點—1052點—512點。(1994年7月29日至1996年1月19日) 隨著股指的垂直墜落,市場投資者的信心也跌至谷底,關鍵時刻,政府再度舉起政策大旗,為了挽救市場,相關部門出台三大利好救市,股市再度亢奮,1個半月時間,股指漲幅200%,最高達1052點。但是隨著股價的炒高,市場的風險也隨之加大,投資者也紛紛出售自己手中的股票,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經回到577點,跌幅接近50%。但1995年5月18日,股市受到管理層關閉國債期貨消息的影響,開始全面暴漲,短短3天時間股指就從582點上漲到926點。但政策救市往往是短暫的曇花一現,短暫的暴漲過後,股市重新下跌。從1995年的8月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達到階段低點512點,跌幅達到51.33%,績優股股價普遍超跌。 大波段四:512點—1510點—1047點。(1996年1月19日至1999年5月18日) 績優股股價的超跌引發市場的見底信號,同時崇尚績優開始成為市場主流投資理念,深發展、四川長虹(600839 )、深科技、湖北興化等龍頭股均為業績極佳的績優成長股,在這些股票的帶領下,從1996年4月1日到12月12日,上證綜指上漲了124%,深成指上漲了346%,漲幅達5倍以上的股票超過百隻。隨著市場風險的積聚,政府開始再度出手,從10月起,管理層一道道「金牌」發出,直到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報》刊登了特約評論員的文章《正確認識當前股票市場》,「12道金牌」宣告發出。隨後股市出現連續短線急跌,但是急跌後股指仍繼續上沖直至1510點。直到績優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後,股指才開始扭頭向下,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經跌至1047點,投資者經歷了兩年的漫長熊市,累計跌幅達到30.84%。 大波段五:1047點—1756—1361—2245點—998點。(1999年5月18日至2005年6月6日) 隨著A股迎來具有紀念意義的「5.19」行情,市場的牛蹄再度飛揚,在1999年5月18日至6月底的短短一個半月時間,滬指上漲將近70%,1999年6月30日上證指數上攻至1756點。突破此前高點1588點。但隨後股市大幅回調。2000年1月4日,上證指數跌至1361點。隨後受到外圍股市大幅攀升的刺激,中國股市最後奮力一搏,終於沖上了指數的「至高點」2245點,伴隨這一輪波瀾壯闊的大牛市,證券投資基金也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大發展。但"5.19"行情過後,市場開始關注股權分置問題。投資者普遍認為這是利空因素,解決股權分置也成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從2245點一路下跌到998點。累計跌幅達到55%,經過這輪歷史上最長時間的大調整,A股市場的再度重回起點。 大波段六:998點—6124點—1664(2005年6月6日-2008年10月28日) 998點以後,牛市重新歸來,推動市場上漲的核心因素主要在於:股權分置改革,人民幣升值,資產價值重估及上市公司業績快速增長。此輪牛市從998到6124,幾乎沒有大的調整,期間加息和上調存款准備金率一直伴隨著股市的上漲。即使530上調印花稅,那也只是此輪牛市上升途中的一個驛站。但是沒有隻漲不跌的股市,當一切正悄然發生變化時,那些對此輪牛市起到關鍵作用的因素卻成為快速下跌的隱患。股改初步完成的同時,大小非解禁的高潮卻不斷臨近,恐怖的解禁壓力,和大小非極低的成本成為股市下跌的一大原因。人民幣升值的同時,熱錢不斷湧入,加上股市快速上漲的泡沫,通脹形勢越發嚴峻,央行不得不採取從緊的貨幣政策,加速了股市的下跌。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出口政策的變化,投資收益的大幅縮水,企業業績高增長的預期成為泡影,中國股市迎來的短時間的快速下跌,到2008年10月28日,上證指數從6124到1664已跌去70%多。

C. 中國股市未來幾年的趨勢判斷

大的趨勢肯定是向好的具體原因如下:
第一:現階段A股處於歷史估值底部,現階段處於一個相對較低的估值底。
第二:今年的去杠桿和中美貿易戰對於A股的影響較大,現階段已經處於去杠桿中後期,而中美貿易戰也必定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解決掉。所以利空消息只能短期影響A股走勢,其長期走勢依舊較好。
第三:這兩年我國經濟處於轉型階段,變革中的陣痛必不可少。但是,這僅僅是黎明前的黑暗,現階段已經處於較困難的處境中。所以未來幾年必定是逐漸向好發展
第四:2020年建成小康社會,2025年中國製造。未來,經濟的發展必將持續,所以作為宏觀經濟「晴雨表」的中國股市也必將有所表現。
第五:從時間節點來看,2014-2015年大牛市也過去4-5年了,一輪大行情的時間節點大致為6-8年。所以從時間節點來看,未來幾年可能會有新一輪大的行情的啟動。

D. 中國在未來幾年的股市行情

熊市不言底.超跌反彈時,逢高減倉或者出貨,減少損失.

短時間內大盤有繼續破位的風險,建議持幣迴避風險.

肯定會繼續下跌,在熊市中超跌反彈結束後還會繼續創新底的.

從8月12日開始的這個震盪箱體持續了18個交易日了,雖然中間經過過一次靠謠言帶來的大漲不過,謠言就是謠言,隨著謠言的破滅大盤繼續震盪走低,中間的紅盤游資的抄底力度越來越弱,而大盤繼續被均線壓制下去震盪走低無法突破,最終還是選擇了跳空破位,把這個震盪箱體打破了創了新低,如果大盤無法放1100億以上的巨量突破並回補這個跳空缺口,那大盤的下降通道將打開,這個缺口就將成為新的頂部壓力區域,後市還會繼續探底創新底的.而之前大盤在720日線曾經兩次形成支撐作用不過8月8日還是大跌破位把下降通道打開,而大盤運行到960日線附近時曾經失守過,後來因為游資借謠言托高過大盤大漲178點.但是謠言就是謠言沒有出來,960日線再次破位失守後下行,現在下方1440日線、1800日線和2160日線已經纏合在一起了,形成了自3300以來的最強的支撐區域(短期的最後的支撐區域2034~2150點),但是如果連這個區域都失守無法站穩,那大盤下方的下個支撐區域將下降到1400~1500點附近了。短線繼續有所謂的利好在市面上謠傳,機構放出來配合出貨的概率很大,不要對政府出政策抱太大希望.投資是理性的活動不要有太多的感性因素在裡面. 而近期市面上公布的8月機構凈減倉近200多億。而根據最近政監會相關會議精神透露出市場期盼的融資融券和股指期貨這兩個救市政策還在探討階段,要進入籌劃正軌樂觀估計2009年初的事.而政監會主席再次表示市場的問題應該由市場解決不要出了什麼事就盼政策救市,那不符合政府要求股市變得市場化的要求,而大小非是很巨大的問題,要經過國務院的省核,而不是政監會說禁止就禁止得了的,政監會沒有這個許可權. 請跟隨政府的政策來投資,而不要對政府善意的風險警告視而不見.

現在市面上的利好謠言很多,主要是以下方面,
1、證監會「二次發售」解決大小非 (證監會相關人士已經表態,二次發售只是打散大小非使解禁的集中度降低,不限制大小非解禁,同時表示,限制大小非是違背股改精神和市場的行為國家不會限制的,該消息屬於重大利空,如果有投資者能夠看懂?)
2、融資融券的可能在奧運後出台(沒得到證實)
3、摩根大通龔方雄放言政府將出台千億級的經濟刺激方案(周二該黑嘴表態所謂的千億級經濟刺激方案只是自己認為國家應該出的,不是國家有出的計劃和想法,該傳言也遭到了李嘉誠的否認,勸投資者理智點面對現在的行情,他認為到09年為止股市不會太理想,投資者要謹慎介入)
4、據非常接近證監會高層人士可靠消息,將於8/2*宣布印花稅即日起調整為雙向徵收0.05% (沒得到證實)
5、暫停三個月的新股上市審批 (沒得到證實)
6、國家平準基金將入市救市(相關發言人表示,平準基金現在還沒組建,而且組建的資金來源暫時無法確定,所以較長時間內不可能入市,中等利空)
7、政監會組織基金經理開會,會議上的重點議題就是救市(但是有與會經理表示,會上更本沒有談到救市,主要是關於基金發行的部分議題)
在紅七月行情進行過程中有過無數的眾多利好傳言帶來了游資推動的那波小反彈,但是結果呢?都要到8月底了傳言的利好都沒出來.所以穩健的投資者建議等待官方公布利好後才介入穩健獲利,而不要被游資和減倉的機構忽悠了,每次真正有利好政策出來的時候,政府都是悄悄的進村,而沒有出現過提前一個多月干叫喚的情況,是機構製造謠言方便出貨還是真的有利好,多思考下吧,再考慮自己是不是要介入。

而基本面投資者現在也將面臨一個壞消息878家公司半年報:雖然每股收益小幅度增長1分錢,但是增速已經大幅度減緩,凈利潤增長現金流下降,降幅高達64.47%,但總體現金流下降並不意味著所有的行業現金流都出現下降,如採掘業上半年現金流同比就有較大增長。這也是美國次貸危機和中國宏觀調空的的雙重作用,隨著宏觀調空的繼續深入,業績面支撐股市上行的壓力更大,在遇到大小非解禁的高峰期將近,大盤長期趨勢不樂觀.

部分機構報告表示現在大盤估值低估,已經進入合理投資區域鼓勵散戶買入,這又是個對散戶下的套,大盤大跌過後只是從超高估變為了高估而已,離新興市場12倍市盈率標准還是高估了5倍,和俄羅斯的8倍比高估了9倍,而市凈率雖然已經達到4倍,但是離上次熊市的大底時的1.71倍還有70%以上的差距,所以低估純粹是機構掩護出貨吸引場外資金入場接籌碼的托詞而已,請理性對待。既然機構這么看好「低估」的股市為什麼在鼓勵散戶買的同時自己堅決賣呢?各位股友靜下心來想想吧,請善待自己的資金,得來不容易,不要輕易就送給機構了。順勢而為吧.沒人喜歡熊市,但是,不得不面對現實.

如果導致這次熊市的大小非問題真的如國家通過新華社評論所暗示的讓時間來解決,那解禁高峰期後的2011年才有希望,走出底部調整到位.主力出貨的行情沒底.底是機構大規模建倉抄出來的不是散戶建議穩健對安全要求較高的投資者不介入,持幣為主輕倉觀望.

導致大跌的大小非問題直接導致了資金面的失衡,空方長期壓制多方,而在這個長期趨勢中資金面被空方占據,行情自然是長期震盪走低.這就是股票為什麼老跌的真正原因.而8月後是大小非的解禁高峰期,下跌的概率大於上漲.最新的資金統計顯示,7月到現在為止,股評鼓吹的機構大建倉再次成為笑談,雖然7月的減倉規模較大幅度減緩,但是基金和保險等機構仍然凈減倉近300億.8月又減了200多億。而這波反彈的主力軍成了游資,不過游資的特點眾所周知是快進快出,既然是游資狙擊的行情,在傳統大資金還在繼續拉高減倉的情況下,後市如果仍然沒有較為實行性的利好出現,全靠利好謠言帶來的這波反彈,有可能成為機構最後一次較好的減倉機會,奧運畢竟只是個題材,不對大盤的資金面帶來任何的實質性改善,所以見光死行情按照預計出現了,機構是不會放過這次拉高減倉的機會.

E. 中國股票市場近幾年的走勢(好心人幫幫忙)

從圖中可以看出:之前股票市場流動性較低,且不能實現良好的資源配置,與經濟走勢可以說毫無聯系,而股改之後,股指與經濟走勢的聯動性顯著增強,對資源的配置也就更加科學了。

有關股改:2005年5月開始的股權分置改革,是中國股市重塑的一個過程。作為歷史遺留的制度性缺陷,股權分置在諸多方面制約了中國資本市場的規范發展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根本性變革。截至2007年底,滬、深兩市98%的應股改公司完成或者已進入股改程序,股權分置改革在兩年的時間里基本完成。自股權分置改革完成後,中國股市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時代,正在承擔分流銀行資金和加快直接融資步伐的功能。尤為重要的是,股權分置改革以後,資本市場的融資和資源配置功能得以實現,中國一大批公司成功上市。特別是中國銀行、工商銀行、中國國航等超級大盤股的順利發行,表明股權分置改革後的中國股票市場已經完全恢復了首發融資功能和資源配置功能,使中國資本市場進入了藍籌時代。此外,中國股票市場還進行了包括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改革發行制度等一系列改革。經過這些改革,投資者信心得到恢復,資本市場出現轉折性變化,滬、深股指紛紛創出歷史新高。人民幣不斷升值這一重大貨幣、匯率政策,也是造就中國股市2005-2007年大牛市行情的基本背景之一。截至2007年底,中國滬、深兩市共有上市公司1550家,總市值達32.71萬億,相當於GDP的132.6%,位列全球資本市場第三,新興市場第一。2007年的IPO融資4595.79億元,位列全球第一。日均交易量1903億,成為全球最為活躍的市場之一。[2]由於股票市場的改革和創新,資本市場由此對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全社會開始重新認識和審視資本市場的功能和作用。

F. 近十年來股票的走勢是怎麼樣的 具體說明

中國A股史上的7次暴跌!24次破半年線! 盤點中國A股史上的7次暴跌:
① 1992年5月-1992年11月 1429點跌至400點,歷時5個月,最大跌幅達72%
② 1993年2月-1994年7月 1553點跌至325點,歷時18個月,最大跌幅達79%
③ 1994年9月-1996年1月 1053點跌至512點,歷時16個月,最大跌幅達51%
④ 1997年5月-1999年5月 1510點跌至1047點,歷時24個月,最大跌幅達30%
⑤ 1999年6月-2000年1月 1756點跌至1361點,歷時6個月,最大跌幅達22%
⑥ 2001年6月-2005年6月 2245點跌至998點,歷時48個月,最大跌幅達55%
⑦ 2007年10月-2008年10月 6124點跌至1664,歷時12個月,最大跌幅達73% 24次破半年線 從統計上看,1992年以來,一共有24次破半年線,其中有70%概率是真破,29%概率是假破。」 記者:「真破和假破是什麼概念?」 何永律:「破完以後在三天之內收復的就稱為假破,不能收復的話,繼續往下走或者進行一個弱市盤整,就是真破。」 萬得信息提供的數據中我們注意到,在以往24次跌破半年線之後,有7次是在三到四天的時間內就結束了調整,從其餘17次來看,都出現了時間較長,幅度較大的深幅調整。其中有6次,調整時間為7到16天,有8次,調整時間在一個半月到3個月之間,有4次,調整時間超過3個月。調整日期最長的一次出現在2004年5月,調整時間達到258天,跌幅最大的一次出現在2008年1月,跌幅為65.86%。 上海萬得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何永律:「平均來看,下跌以後平均跌幅是18.5%左右,平均會調整51天。」

G. 中國股市一共來了幾次牛市,分別年份是謝謝

中國股市一共來了十一次牛市,分別為:

第一次牛市:1990年12月19日~1992年5月26日(96.05~1429)(一年半後,1380%);

第二次牛市:1992年11月17日~1993年2月16日(386~1558);

第三次牛市:1994年7月29日~1994年9月13日(325~1052);

第四次牛市:1995年5月18日~1995年5月22日(582~926);

第五次牛市:1996年1月19日~1997年5月12日(512~1510);

第六次牛市:1999年5月19日~2001年6月14日(1047~2245);

第七次牛市:2005年6月6日~2007年10月16日(998~6124);

第八次牛市:2008年10月28日~2009年8月4日(1664~3478);

第九次牛市:2012年12月4日~2013年2月18日(1949~2444,23.56%);

第十次牛市:2013年6月25日~2013年9月12日(1849~2270);

第十一次牛市:2014年3月12日~2015年6月12日(1974~5166)。

(7)中國近幾年股票走勢擴展閱讀:

特徵介紹

1、小型股先發動漲勢,不斷出現新的高價。

2、不利股市的消息頻傳,但是股價卻跌不下去時,為多頭買進時機。

3、利多消息在報章雜志上宣布時,股價即上漲。

4、股價不斷地以大幅上揚,小幅回檔再大幅上揚的方式波段推高。

5、個股不斷以板塊輪漲的方式將指數節節推高。

6、人氣不斷地匯集,投資人追高的意願強烈。

7、新開戶的人數不斷增加,新資金源源不斷湧入。

8、法人機構、大戶進場買進。

9、除息、除權的股票很快地就能填息或填權。

10、移動平均線均呈多頭排列,日、周、月、季線呈平行向上排列。

11、6日RSI介入50~90之間。

12、整個經濟形勢明顯好轉,政府公布的利好消息頻傳。

13、本地股市和周邊股市同步不斷上揚,區域間經濟呈活躍趨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牛市

熱點內容
買股票退市錢怎麼辦6 發布:2025-05-15 09:29:14 瀏覽:385
期貨k線圖怎麼設置500天線 發布:2025-05-15 09:21:40 瀏覽:491
華鐵科技股票股東 發布:2025-05-15 08:41:51 瀏覽:748
股市第九次牛市什麼時候到來 發布:2025-05-15 08:21:55 瀏覽:223
基金當天走勢圖看用什麼軟體 發布:2025-05-15 08:21:52 瀏覽:799
戰爭對保險股票的影響 發布:2025-05-15 08:20:21 瀏覽:964
借款炒期貨虧損五十萬如何辦 發布:2025-05-15 08:18:56 瀏覽:174
航天信息股票歷史交易數據 發布:2025-05-15 08:18:08 瀏覽:361
股票交易市場最後一周清算 發布:2025-05-15 08:17:27 瀏覽:281
有米科技股票最高價 發布:2025-05-15 08:06:02 瀏覽: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