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票金融之父
⑴ 中國股票發展史
中國股票市場發展可以劃分為五個階段:
1、1990年-1991年是股市的初創階段。
1990年12月和1991年7月滬、深證券交易所的相繼掛牌營業,股票集中交易市場正式宣布成立,中國股市由此第一次具備了資源配置的功能。這一階段是中國股份制改革起步初期,各項基本制度在探索中逐步建立,資本市場大多處於自我演進發展狀態,資本市場體系初步搭建,整個市場規模較小,並以分隔的區域性試點為主,股票市場的發行和交易缺乏全國統一的法律法規,缺乏統一規范和集中監管。同時,對資本市場的發展在思想認識上存在一定的分歧。
2、1992年-1997年是股市的試驗階段。
此時股市能否長期存在仍然受到所有制問題的困擾,姓資還是姓社,成為影響股市存活最重要的話題。1992年1、2月間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視察時指出:「證券、股市,這些東西究竟好不好,有沒有危險,是不是資本主義獨有的東西,社會主義能不能用?允許看,但要堅決地試。看對了,搞一兩年對了,放開;錯了,糾正,關了就是了。關,也可以快關,也可以慢關,也可以留一點尾巴。怕什麼,堅持這種態度就不要緊,就不會犯大錯誤。」[1]此後,中國確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股份製成為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更多的國有企業實行股份制改造並開始在資本市場發行上市。1993年,股票發行試點正式由上海、深圳推廣至全國,打開了資本市場進一步發展的空間。由此中國股市也於1996年5月迎來了大牛市行情。由於尚未形成完善的供求機制和市場監控機制,高速發展的股市立即出現了許多問題,股市價格暴漲暴跌,投資者尚未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投機之風盛行,黑市行為大量滋生等。打壓整頓股市也因此成為接下來的宏觀調控的內容之一。從證券監管的角度來看,1992-1997年是由中央與地方、中央各部門共同參與管理向集中統一管理的過渡階段。股市的監管機制開始形成,監管體系初具雛形,並規定了漲跌幅及交易量限制。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第一次從憲法的層次上承認「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一個特殊形式」,至此,股票市場的地位正式確立。
3、1998年-2001年是股市的規范階段。
從1998年開始,中國開始正式啟用法律法規手段規范管理股票市場。1998年4月起建立了全國集中統一的證券監管體制,國務院確定中國證監會作為國務院直屬單位,成為全國證券期貨市場的主管部門,同時其職能得到了加強。1999年股市又一次出現牛市行情高潮,一直持續到2001年。然而,太過火爆的股市已經嚴重脫離了基本面的支持,市盈率奇高,大量違規行為也不斷被暴露出來,銀廣夏、藍田等上市公司事件的發生就是當時股市混亂的縮影。同時股市的作用被定義為「國企解困」的一個重要途徑,大量國企進入股市尋找資金,其上市公司質量參差不齊。以1999年7月《證券法》的頒布實施為標志,中國股票市場步入了以「規范與發展」為主題的新的發展階段,同時,中國股票市場的制度建設也逐步走向成熟。經過幾年的法制建設,中國證券法規體系逐步完善。到2001年底,中國證券期貨市場初步形成了以《公司法》、《證券法》為核心,以行政法規為補充,以部門規章為主體的系統的證券期貨市場法律法規體系。
4、2002年-2004年是股市的轉軌階段。
隨著中國股票市場制度建設步入法制化、規范化發展階段,隨著國內宏觀經濟矛盾的轉移,對股票市場功能的認識不斷深化——它不僅是籌資的工具,而且股指的上漲還能帶來財富效應,刺激消費增長,有助於改善企業公司治理結構等。股票市場的地位被提升到改革與發展全局的高度來考慮。中國股票市場被賦予了新的功能,中央高層領導提出股票市場不僅要為國有經濟改革服務,而且要為國家的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服務。但是,由於此階段股票市場的制度安排、制度建設不盡合理,再加上盲目借用外國(主要是美國)的經驗,對中國股票市場的特殊性認識不夠,使得中國股票市場促進經濟結構優化調整、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高層次、綜合性功能的發揮仍不理想,社會各界對中國股票市場功能發揮的現狀有頗多不滿。新一屆的中國證監會開始著手完善監管體制。然而在股權分置問題沒有徹底解決的前提下,國家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改革並沒有收到預期的結果。這一階段股票價值被嚴重低估,價格甚至一度低於面值,股市不僅沒有達到資源優化配置功能要求,甚至連最基礎的籌資功能也無法實現。2003年底至2004年上半年,南方、閩發、「德隆系」等證券公司長期積累的問題和風險集中爆發,是中國股票市場運行中不健康因素的集中反應。2004年1月國務院發布《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國九條」),表明了政府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決心,以促使資本市場的運行更加符合市場化規律。
5、2005年至今是股市的重塑階段。
2005年5月開始的股權分置改革,是中國股市重塑的一個過程。作為歷史遺留的制度性缺陷,股權分置在諸多方面制約了中國資本市場的規范發展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根本性變革。截至2007年底,滬、深兩市98%的應股改公司完成或者已進入股改程序,股權分置改革在兩年的時間里基本完成。自股權分置改革完成後,中國股市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時代,正在承擔分流銀行資金和加快直接融資步伐的功能。尤為重要的是,股權分置改革以後,資本市場的融資和資源配置功能得以實現,中國一大批公司成功上市。特別是中國銀行、工商銀行、中國國航等超級大盤股的順利發行,表明股權分置改革後的中國股票市場已經完全恢復了首發融資功能和資源配置功能,使中國資本市場進入了藍籌時代。此外,中國股票市場還進行了包括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改革發行制度等一系列改革。經過這些改革,投資者信心得到恢復,資本市場出現轉折性變化,滬、深股指紛紛創出歷史新高。人民幣不斷升值這一重大貨幣、匯率政策,也是造就中國股市2005-2007年大牛市行情的基本背景之一。截至2007年底,中國滬、深兩市共有上市公司1550家,總市值達32.71萬億,相當於GDP 的132.6%,位列全球資本市場第三,新興市場第一。2007年的IPO融資4595.79億元,位列全球第一。日均交易量1903億,成為全球最為活躍的市場之一。[2]由於股票市場的改革和創新,資本市場由此對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全社會開始重新認識和審視資本市場的功能和作用。
⑵ 世界經濟學之父、金融學之父、投資學之父分別是誰
「經濟學之父」亞當 斯密
「金融學之父」的默頓·米勒
「投資學之父」的格雷厄姆
⑶ 價值投資之父是誰
考察任何一名偉大的價值投資者都要從本傑明·格雷厄姆開始,他通常被稱為「價值投資之父」。盡管這個稱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實際上,這個綽號低估了格雷厄姆對投資界的貢獻。或許,他被稱為「職業金融分析的創始人」更為恰當。格雷厄姆把科學方法和定量研究應用到投資分析過程中,這導致了一個新領域,我們現在稱之為「金融分析」的產生。在格雷厄姆這一貢獻之前,人們認為股票市場的參與者是投機者,而不是投資者。持有債券在當時被認為是真正的投資,而股票市場的活動則視為投機。
幾十年來,格雷厄姆為格雷厄姆-紐曼合夥企業管理投資基金。他投資的方法就是總去尋找相對於內在價值有較大折扣出售的公司。他在1929年的經濟危機中倖存下來,在管理基金的幾十年裡,他獲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功。由於計算的時間周期以及所使用的計算方法不同,對格雷厄姆投資報告分析也各不相同。約翰·特雷恩在他的《金錢的主人》這部著作中稱格雷厄姆-紐曼公司在超過20年的時間里每年賺取21%的利潤。除了管理基金外,格雷厄姆還在他的母校哥倫比亞大學多年教授投資這門課。
格雷厄姆對於一般投資,尤其是價值投資的貢獻,怎樣評價都不過分。他的思想和著作影響了許多一流的價值投資者,包括比爾·魯安、約翰·博格爾、約翰·內夫、塞思·卡拉曼、沃利·韋茨,當然,還有最有名的沃倫·巴菲特。事實上,巴菲特、魯安和沃爾特·施洛斯都曾在格雷厄姆-紐曼公司為格雷厄姆工作。格雷厄姆在他一直最受歡迎的兩本投資書,《證券分析》和《聰明的投資者》中描述了他的投資哲學。《證券分析》經常被稱為「投資者的聖經」。巴菲特稱《聰明的投資者》是「有史以來,關於投資的最佳著作」。這兩本書以及它們所描述的投資原則,都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證券分析》的第一版出版於1934年股市崩盤後不久,已經被多次更新,最近一次是在2008年,增加了包括塞思·卡拉曼在內的一些知名的價值投資者的評論以及沃倫·巴菲特撰寫的序言。
格雷厄姆強烈主張投資組合要包括很大倉位的普通股,他這一主張基於兩個基本原則:第一,他認為普通股為投資者提供了一些保護,以防止通貨膨脹造成的美元貶值;第二,結合普通股票的股息收益率和市場價值的增加,格雷厄姆認為,從長遠來看,普通股提供的收益通常比債券要高。
格雷厄姆提出了「安全邊際」概念,並圍繞這個簡單的概念建立了一個投資理念。事實上,他表示理性投資的秘訣就是大安全邊際。簡單地說,格雷厄姆的安全邊際概念是指資產的價格與其內在價值之間的差額。如果你因內在價值的大幅折扣購買一個資產,那麼你有了一個安全邊際,可以用它來消化誤判或糟糕的運氣所帶來的影響。格雷厄姆認為,要使一個投資成為真正的投資,就必須有一個真正的安全邊際。
格雷厄姆把科學的方法應用於投資分析,為保守型投資者的投資組合所包含的普通股的選擇列舉了七個定性和定量標准(嚴格來說,它們都是定量的)。格雷厄姆把保守型投資者定義為一個「……把重點放在避免嚴重錯誤或損失上」的人。
七個標準是:
適當的企業規模:格雷厄姆表示,以1973年的美元計,一個工業企業年銷售額不低於1億美元,一個公用事業企業總資產不低於5000萬美元是必要的。
足夠強勁的財務狀況:對於工業企業而言,流動比率(流動資產除以流動負債)應該至少為2,同時,長期債務不應超過當前的凈資產(流動資產減去流動負債);對於公共事業而言,負債不應該超過股東權益的兩倍。
利潤的穩定性:過去10年中,普通股每年都有一定的利潤。
股利紀錄:至少有20年連續支付股利的紀錄。
利潤增長:過去10年內,每股利潤的增長至少要達到1/3,在開始和結束時使用三年平均數。
適度的市盈率:目前的股價不應該在過去3年平均利潤的15倍以上。
適度的股價資產比:目前的股價不應該超過最後一次報告賬面價值的1.5倍。格雷厄姆通過聲明「市盈率低於15時,資產倍數更高一些也是合理的」對此進行了修正。他提出了一個經驗法則:市盈率與市賬率的乘積不應該超過22.5。
⑷ 您知道被譽為國際金融之父是誰嗎
梅拉梅德
⑸ 中國有哪些股票投資大神級別的人物
劉勝強
⑹ 中國股市十大操盤手是哪些
中國十大股市操盤手排名
一 韓軍
中國股市人才輩出,各領風騷三五載,而韓軍則是常青樹,他很少出現過困境,不像處於排行榜第二位和第三位的魏東、肖建華那樣險些被大熊市滅掉。然而業內公認韓軍為群雄之首的重要原因有三個:第一個原因是韓軍是高幹家庭出身,做人做事霸道有貴族風范,比如說有多家敢於單日暴漲的股票由其創造,甚至敢傾其全部資金把工商銀行、中國銀行買上漲停,這種氣度可不是一般機構能夠具備的;第二個原因是韓軍敢於逆勢發動行情,比如說在2007年6月5日,滬深股市五天跌將近1000點,其中不少基金參與抄底都扭轉不了大盤的繼續跌勢,而韓軍在6月5日中午投入兩個億在跌停板位置買進100隻股票,市場立刻出現強勁反彈;第三個原因是韓軍的門下還出現了兩個大鱷,其中一個是在其邊防部隊當過部下的張愛國,在業內排行榜中名列第五位,還有曾為其軍師的花榮,在業內排行榜中名列第六。三者形成了中國證券中最強悍的股市狼群,韓軍有期貨背景,張愛國有外資背景,花榮有民企背景,此鐵三角在指數期貨出來後,將成為中國投機市場最強大的力量,將極大地威脅和影響其他中小投機者的命運。不過,韓軍的最大弱點是好色,一次一個著名的模特問韓買什麼股票,韓反問你目前持有的是什麼股票,結果模特持有的股票隨後連續漲停。另韓軍與普京一樣,持有飛機駕照。
二 魏東
魏東出生於1967年,畢業於中央財政金融學院,同年進入中國經濟開發信託投資公司工作。1995年創建上海涌金實業有限公司。現任國金證券(600109 論壇 資訊)董事、九芝堂(000989 論壇 資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九芝堂(000989 論壇 資訊)集團董事、湖南涌金董事長。在國金證券(600109 論壇 資訊)借殼工作完成後,成都建投將擁有國金證券(600109 論壇 資訊)51.76%的股權,這也是國金證券(600109 論壇 資訊)實際控制人魏東在九芝堂(000989 論壇 資訊)(000989)後掌控的第二家上市公司。在06年新財富中國富豪榜,魏東名列第473名。
盡管二級市場操盤業界並不認為涌金集團擁有超人的財技和制勝秘訣,但僅用8年時間,非常年輕的魏東及其家族還
是積累了數以億計的財富,並在資本市
場博得了頗為響亮的"涌金系"名號。涌金系的最重要利潤來源主要依靠上市公司向戰略投資者配售新股和定向增發股創造,其公關手段非一般目光過於狹窄的業內機構能比。盡管其盈利手段不如韓軍那樣具有力量兇悍性,也不如花榮那樣以小勝多的精巧傳奇性,但具有很強的中國特色。
三 肖建華
肖建華,1986年入北京大學法律系,曾任北京大學團委幹部、北京牡丹電視機廠車間書記、河北石家莊陸軍學院教師。1993年,肖開始進入資本市場,依託北大和高科技概念在證券市場上廣泛出擊,造成了一股"明天旋風"。1998年,肖27歲,已是上市公司華資實業(600191 論壇 資訊)總經理。3年時間,肖領導"明天系"先後入主了6家上市公司,並控制了其中的兩家。
肖的"明天系"和"北大"扯上關系,是因為其控制性公司和自然人,與北大資源集團合資成立了一個"北京北大明天資源科技有限公司",雖然北大資源集團僅持有這家公司20%股權,但卻使肖在資本運作中擁有了"北大概念"和"高科技概念",別小看這點,這可是肖氏馳騁資本市場的殺手鐧。
明天系極為重視金融資產的積累,旗下有多家證券公司,如遠東證券、太平洋證券、新時代證券等,2006年其系的二級市場是深發展,而深發展也是以只金融股。人的命運甚至比財技還要重要,20005年就在明天系即將滅忙的前夜,滬深股市出現了大行情,因為勉強多支撐了一個月的明天系,其旗下的多家金融機構反而成為了香餑餑。業內在公認前三時並不是看重他們的戰術層面,而是戰略思想層面。(
四 王龍
當大陸的機構向台灣的一些著名大老闆介紹王龍在大陸成功抄1000點大底賺大錢的時候,許多台灣商人都不知道這么一個新冒出來的台灣私募大鱷。然而就是這么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依靠原來的台灣股災經驗在大陸一年從一個一名不聞的小人物變成了資本大鱷。這種奇跡過去曾經發生過另外一個台灣的小公司乾隆軟體身上,王龍只不過是簡單的復制了一下,據說王龍的主要私募客戶是台灣商人的太太和小姐。
更讓人驚奇的是,一般人如果因為股市發了大財,不可能在這個行業中能夠收手,而王龍竟然做到了,在滬市漲到4000點的時候,在07年5月份他竟然解散了客戶達到高潮的私募基金,而充當寓公。與韓軍一樣,王龍也十分好色,業內傳聞其有大陸、越南、泰國、印度、伊拉克、俄羅斯、朝鮮、阿爾巴尼亞、古巴等多種國籍的太太。
其在加拿大的豪宅也是最有皇帝特色的。
五 張愛國
與韓軍一樣,張愛國也有過軍旅生涯,也有高幹背景。看著韓的巨大成功,他
不可能久甘於人下。去年在五糧液(000858 論壇 資訊)權證、今年在中化國際(600500 論壇 資訊)權證的巨大成功,再依靠部分ST股的成功操作,使得張愛國從去年4月到今年4月的年收益率達到了驚人的25倍。這個事實讓其朋友韓軍與花榮也瞠目結舌,而且這是在借韓的朋友資源,借花的智力完成的。張的成功充分說明了小富靠勤,大富由命。 本文來自找寶網
六 花榮
花榮是中國股市的不死鳥,他的很多朋友在中國股市都陣亡了,但他依然活著。花的經歷是典型的厚積博發,他曾經輔佐過多位億萬富豪,但自己一直沒有成為億萬富豪,肯定不服氣。在2005年參透"盲點套利"這一中國股市的最高功夫後,花榮離開了韓軍自創門戶,雖然兩人發生了激烈的口角,但是韓還是給與了花榮3000萬的啟動資金,這3000萬目前已經變成了4個多億。花榮的成功一方面與自己的努力不可分,他創建的盲點套利無風險投資是吸引新客戶和大客戶的利器,韓軍曾說:"書生造反,三年無成,如果運氣不好,隨時歡迎你回到東北軍來,不過工資要比現在降一塊錢。"2005年和2006年的大行情造就了這個書生,目前花榮已經成為了中國大資金穩健投機的尖端代表,在山西煤礦主、京城文體明星、歸國海龜以及部分特殊行業從業者的口碑中,其名氣如日中天。
七 趙笑雲
趙笑雲,曾經在股市中是一個讓你歡喜讓你憂的人物。作為證券咨詢行業的佼佼者,他推薦的股票總是布滿玄機,但又快速大漲。有人說他是"天才",也有人說他是"庄托",面對種種散戶的疑問猜測,業內機構的看法出奇的一致。證券市場比拚的就是勝負,在沒有違法的前提下,趙笑雲獲得大勝,從一個西北的窮小子變成億萬富豪,這不正是最典型的"美國精神"嗎?
然而,趙當選第七,不是因為他在07年獲得了多麼令人驚異的成功,而是他當年的部下群體獲得了成功。據說他當年的合作客戶與東方趨勢當年普通的員工有多人在今年都成為了千萬富翁,他們之所以有今天,不能不說與當年趙的榜樣力量沒有關系。
八 陳剛
在中國股市活得久難度是很大的,甚至比活得好還重要。有一個記者聽說一個大戶靠做股票獲得了千萬家資,便詢問其成功經驗,大戶不願說,但記者一再追問,大戶最後沒辦法了,回答說:"在做股票前,我是億萬富翁。"從這個故事中我們
可以窺見中國股市的生存難度。在中國股市,花榮是獲得最長久的職業操盤手,而陳剛是活的最長久的股評大師。屢經坎坷,始終看好中國股市,但在滬深股市暴跌前夕能夠果斷預警,說明陳剛已經成為股精人物了。目前市場存
在著大量的依靠包裝和媒體出名的假高手,他們的未來失敗一定是定局,我們希望陳剛能早日成為億萬富豪。
九 王國斌
王國斌同志具有豐富的證券業從業經驗,1998年被東方證券作為核心人才引進,2005年起擔任東方證券副總裁。他追求投資的科學性、實效性,投資業績在行業中名列前茅。他帶領的證券投資團隊在2003年上海企業年金十六家管理人評比中排名第一;他負責管理的"上海市職工互助會定向理財計劃"從2005年至今收益率達34.2%,在該計劃的所有管理人中排名第一;截至2006年2月,他運作的"東方紅1號"集合理財計劃累計收益率達19.8%,列全行業第一。
十 王亞偉
王亞偉現任華夏基金管理公司副總裁、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華夏大盤精選基金經理。
最佩服的投資大師:彼得林奇。興趣愛好:足球、音樂、攝影
證券從業經歷13年。曾任中信國際合作公司業務經理,華夏證券研究經理。1998年加入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歷任興華基金經理助理、經理,華夏成長基金經理。現任華夏大盤精選基金經理。華夏大盤精選基金在多個周期中獲得證券基金凈值增長第一名,但是與中國的優秀私募基金相比,差距還是比較大的。其實公募與私募的差距,並不在智慧和經驗方面,而是在機制上面,目前的公募基金體制基本上是大鍋飯性質的旱澇保收狀態,限制基金經理的主動性智慧發揮,同時在獲利的同時還得服務於管理層的意志。只有在大陸這個老百姓思想比較落後的地方,公募基金才能獲得目前的大發展。我們把公募基金的第一名基金經理列為高手的行列,是對公募基金的一種激勵和希望。
⑺ 您知道被譽為成長股價值投資策略之父,教父級的投資大師是誰嗎
在投資沙龍上,如果你說自己不知道戴若·顧比是誰,肯定會有很多人笑你孤陋寡聞。那麼,戴若·顧比究竟是何方神聖?) F7 w! A* ` V. w2 X! @. i ( P4 W( H9 v! u+ }; g/ j, m% o 據有關報道的描述,戴若·顧比有一付兩角微微上翹、「波羅」式的大鬍子,智慧的額頭下深凹的大眼睛閃著調皮的光芒,紳士般的舉止里充滿了幽默與生機;他是享有國際聲譽的證券投資技術分析大師,澳大利亞全職交易商,國際技術分析協會會員及澳大利亞和新加坡技術分析協會會員;被新加坡股票交易所、澳大利亞股票交易所和馬來西亞股票交易所職業經紀人及交易者尊為教父級人物。 ( R6 A0 Z( N; s$ t9 X" \# c! x5 c! b( r 戴若·顧比為GuppyTraders.com Pty Ltd的創始人和執行董事,全職的獨立金融交易員,開發了Guppy Multiple Moving Average Indicator(Guppy復合移動平均指標),擔任悉尼期貨市場雜志Your Trading Edge、美國股票和商品交易技術分析雜志長期撰稿人,著有《股票交易》、《交易策略》、《熊市交易》等多本暢銷書。 t4 n0 s3 B2 ^ 5 j U% M+ B% `+ A+ u, Q 令一些投資者對戴若·顧比「頂禮膜拜」的不是他在海外的諸多頭銜,也不是2005年中國股市將由此進入大牛市的成功預言,而是他全球金融市場10大技術分析大師之一或世界級投資大師的盛名,及其三年用2000美元狂賺15萬美元的成功投資記錄。# T5 K: B a- d) D% p ! w9 k( W0 O: E& Q' l J 然而,戴若·顧比真的有外界廣為傳播的這樣神奇嗎?在記者追蹤其傳奇成長經歷過程中,卻意外發現戴若·顧比是被國內一家媒體別有用心包裝成的偽投資大師。 p2 E4 K# \! A: y1 {, Q( G ! y8 M, N' c. v% l! e9 m 外在面目 6 t D* Q" A z3 R/ y* {# T4 g& _% L2 h& F1 Y 雖然戴若·顧比在投資者心目中擁有無數令人艷羨不已的美稱,如全球金融市場10大技術分析大師、世界級投資大師、教父級人物,但好在他畢竟還不是上帝,從而可以讓我們這些凡夫俗子能事後檢驗其投資傳奇的蛛絲馬跡。 2 B ?5 i2 Q4 ] u( \! X9 P1 P8 d% L' ?' F4 H: F 正是戴若·顧比GuppyTraders.com Pty Ltd的創始人和執行董事這一信息,讓記者找到了破解其真實身份的路徑。7 D' x5 u' L% ?+ S8 o d, b& n. u( S# P Q7 m5 W+ Y o/ \ 打開GuppyTraders.com Pty Ltd網站(www.guppytraderscn.com)發現,戴若·顧比創設的這家公司原來在澳大利亞是一個國際金融市場教育培訓機構,向從事股票、CFD's、證券交易、衍生品工具、期貨與商品的零售的專業經濟市場交易人提供獨立的教育、培訓、分析與資源。 $ R1 G% F7 t( I7 z$ p# z D3 p i6 z" a, I4 N% t1 S GuppyTraders.com Pty Ltd在達爾文、新加坡、北京設有辦事處,其中北京的辦事處的辦公地址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朝陽門南大街14號外企寫字樓B105-A17。5 I R% G9 N8 ?5 G! j4 D: q ; W6 I9 R% D. h5 A% Y R 公司網站主要提供戴若·顧比親筆簽名的書籍、澳大利亞與亞洲市場的每周市場時事通訊、中國市場的每周交易時事通訊、廣泛獨立的網際網路資源、國內與國際交易研究會,以及交易員金融培訓的專業認證、圖表產品與培訓產品、IP認證與顧比培訓認證、對金融媒體包括CNBC亞洲的分析、免費的書評與MetaStock公式。
求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