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防股票發行價
1. 中國海防戰略建議
首先要明確的就是海軍在海防中的地位,海防不光是海軍一個軍種的問題,還涉及到空軍,二炮及陸戰隊的協防問題。海軍在當中應當居於主體地位,但是應該是防禦姿態,還是進攻姿態?中國是和平國家,當然是防禦姿態,但如果是防禦姿態的話,是主動防禦?還是被動防禦?
鄧曉平曾經對中國軍隊的戰略立足點進行了重新解讀,他說中國解放軍應該立足於「打贏一場高科技條件下的局部戰爭」,為什麼這么說?因為全球大戰打起來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了。
海軍也要照著這個戰略目標進行建設才對,要想打贏局部戰爭,就必須具備遠洋投送能力,要想具備這個能力,就必須具備大的運載工具,以及與之相配套的防禦措施和偵查工具,這就很難避免談到「是否要建造航母這個話題」。
馬六甲,台灣海峽,霍爾木茲海峽乃至更遠的紅海,現在都有中國船隊的身影,中國的影響力已經從東亞向中亞以及非洲甚至南美洲拓展,航母的存在對於中國確保這些地區的利益無疑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如果沒有航母,這些地區一旦有戰事,中國如何在第一時間投送維和部隊呢?空軍?不可能,中國還沒有那麼大的運輸機,所以我認為,中國建造航母是完全符合中國現在的海外利益的。
以航母為基礎,打造一至兩個海軍航母艦隊,作為中國海軍的拳頭部隊,足以應付美國以外其他任何國家的挑釁。
2. 中國有哪些海防線
你這個問題不好回答,中國海防線全長18000公里,東海,黃海,南海,三沙市一起構建了中國的海防線
3. 詳細說明中國海防和空防的支出與陸軍相比
說空防和陸防重要的怎麼想的??當然是海防重要,海軍已經不是建國初期單純的海上作戰。而是在海上進攻於防禦,以海軍陸戰隊,海軍航空兵,潛艇,水面艦艇,岸防為一體的作戰。中國實力較弱只能作為近海防禦,而如果中國海軍強大啦,就能有一直強大的艦隊與海軍航空兵,在國土外對敵進行作戰啦。中國要做的是把陸軍維持現有,自主研發。大力發展空軍與海軍軍工
中國強大的戰略縱身和強大的陸軍以及強大的人民做後盾,而且有核武器,所以本土大的戰斗不會發生。而發生局部戰爭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台灣;印度;日本;菲律賓;越南;韓國;澳大利亞)都是中國的主要假想敵
4. 近代中國海防的重要性
中國作為海陸兼備的大國,在農耕文明時期曾利用海洋與世界多國進行貿易和文化的交流,歷經唐宋至元明時,海洋活動日趨頻繁,明朝時,東瀛日本的倭寇侵犯我國東南沿海,從此針對外夷的海防出現,此後隨著倭寇平息和海禁的實行,東南沿海的防務也完全廢弛。但因漫長的陸上疆域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擾,王朝的防務中心依然為西北邊疆,把相當的人力與財力用於維持北方的穩定,如修建加固長城、積極戍邊的陸防舉措一直是統治者所推崇的,即「重陸輕海」的防務觀幾乎占據了整個清晚期的歷史。近代侵略戰爭以後,對外的防務觀念以陸防為主,真正的海防則在清末海權思想傳入之後。
一、戰爭對比下的沿海防務重要性凸顯
西方國家通過政治經濟與軍事變革,將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與殖民擴張聯系在一起,打破世界的孤立與封閉,海洋成為資本主義、殖民主義和擴張世界權力的焦點。這樣一個海戰頻繁、海洋爭奪劇烈的時代,而臨海大國仍推行「禁海」和「遷界」政策,規定」嚴禁商民船隻私自出海,有將一切糧食貨物等項與逆賊貿易者,或地方官查出,或被人告發,即將貿易之人,不論官民俱行奏聞正法,貨物入官,本犯家產盡給告發之人。其該管地方文武各官不行盤詰擒緝,皆革職,從重治罪。地方保甲通同容隱不行舉首,皆論死。」將海洋活動簡單牽連到「交通外國」而危及統治,從而從海洋退縮。由此傳統而形成的海防觀念如1717年清康熙所執行的「以禁為防」、「重防其出」,並對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各朝均有較大影響,可見其防範的對象並非外部的海上強敵,戰爭形態已轉變,落後的海防觀念導致包括鴉片戰爭之內的多次禦侮戰爭的失敗。
首先,基於明制的海洋觀念和政策體現在「海禁」與重陸輕海的防務策略上。統治者長期奉行重視西北防務而輕視東南海防的觀念,其認為西北防務重要在於:「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衛京師,西北臂指相連,形式完整,自無隙可乘。若新疆不固則蒙古不安,匪特陝甘西各邊時虞侵軼,防不勝防,即直北關山亦將無晏眠之日。」而對於東南海疆採取保守防禦,甚至對於台灣島曾提出棄台的主張,康熙曾言「台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對於國家防務的概念仍然停留在固於中土,維持滿清的思維。
其次,海洋戰爭的軍種——水師的建立與衰弱。清前期曾因南明水軍而重視水軍建設,在順治年間建立水軍,後因對付鄭成功才由河防擴至海防,伴隨鄭氏家族海上勢力的剿滅與台灣問題的解決,水師的衰弱之勢更甚。清王朝從18世紀中葉後開始衰弱,政治腐敗加劇,軍事實力下降。嘉慶時沿海艦船總數為890艘,比明朝萬曆年間江浙一地的戰船少227艘,嘉慶時江浙一地戰船為316艘,為萬曆時江浙戰船的28.2%,與此同時西方各國海軍逐漸完備,並對中國海疆構成嚴重威脅。以基礎工業冶鐵為例,鴉片戰爭前最好的煉鐵爐為明末遺留的日產3600的鐵爐,全年產量僅2萬噸左右,不及英國的1/70、法國的1/17,1781年庫銀存量為7000多萬兩,1814年為1240萬兩,1840年為1035萬兩,1842年縮減至679萬兩,經濟實力無法支持海軍發展。在編制上鴉片戰爭前水師隸屬於八旗和綠營,分省管轄無統一指揮,駐防分散兵力難以集中。水師戰船種類繁雜但型號較小,配備火炮數量少且射程短裝彈復雜不易操作。在兩次鴉片戰爭中中國均以慘敗告終,對比中英海軍實力,「中國的失敗,不僅暴露出中國封建制度的衰朽,而且敲響了中國舊式水師的喪鍾。」鴉片戰爭為中國第一次遭受的資本主義國家海上侵略在缺乏發展海權的內在經濟動力和技術支撐的基礎下,形成「重陸輕海」的守土防禦的內向防務觀。
5. 中國海防資料
★ 驅逐艦 :20艘
現代級(956A) (8480噸) 1艘
旅海級(054) (6600噸) 1艘
旅護級(052) (4200噸) 2艘
旅大級(051) (3670噸) 16艘
鞍山級(07)(退出現役) (2830噸) 4艘
★ 護衛艦 :41艘
江衛Ⅱ級(053H3) (3100噸) 6艘
江衛級(053H2G) (2250噸) 4艘
江湖級(053H/H1/H2/H1G) (1700/1924噸) 31艘 1艘
江東級(053k)(退出現役) (1924噸) 1艘
江南級(065)(退出現役) (1600噸) 5艘
成都級(01)(退出現役) (1460噸) 4艘
★潛艇:
夏級(092) (8000噸) 4艘
漢級(091) (5000噸) 5艘
G級(6631) (2350/2950噸) 1艘
K級(kilo877/636) (2350/3000噸) 4艘
武漢A級(33G1) (1350/1700噸) 1艘
明級(035) (1500/1900噸) 15艘
宋級(039) (1700/2250噸) 2艘
R級(6633) (1350/1700噸) 13艘 90艘
W級(6603) (1080/1350噸) 15艘
★導彈艇:
紅箭級(520T) (542噸) 4艘
紅星級(037II) (480噸) 14艘
021G
河島級 (300噸)
河馬級 (205噸)
河拉級 (205噸)
黃蜂級(021) (205噸) 65艘
P29B (134.5噸)
河谷級(024) (79噸) 100艘
★魚雷快艇:
湖州級(027)
湖川級(025/026) (39噸) 105艘
P6(6602) (56噸) 60艘
P4 (19.3噸) 20艘
★護衛艇
上海級高速護衛艇(062) (113噸) 320艘
海南級反潛護衛艇(037) (392噸) 70艘
海鳩級反潛護衛艇(037I) (420噸) 3艘
海青級反潛護衛艇(037I) (480噸) 17艘
★登陸艦:
玉亭級(072II) 坦克登陸艦(4800噸) 10艘
玉康級(072) 坦克登陸艦(4170噸) 7艘
SHAN1511(美)(退出現役) 坦克登陸艦(4080噸) 13艘
玉登級 中型登陸艦(1850噸) 1艘
玉島級(073II) 中型登陸艦(1650噸) 1艘 2艘
玉連級(079) 中型登陸艦(1100噸) 31艘
玉海級 中型登陸艦(800噸) 10艘
瓊沙級 步兵運輸艦(2150噸) 7艘
Hua (退出現役) 美製中型登陸艦 14艘
玉南級(067) 小型登陸艇(135噸) 36艘 200艘
玉青級(068/069) 小型登陸艇(83噸) 8艘 30艘
271/271II 機械化登陸艇(噸) 120艘 200艘
大沽級(722-2) 氣墊登陸艇(80噸) 70艘
德薩拉(俄Tsaplya)級 氣墊登陸艇(150噸) 10艘
★布掃雷艦:
wolei級布雷艦 (3100噸) 1艘
T43級(010)掃雷艦 (590噸) 23艘
連雲級(058)掃雷艇 (400噸) 70艘
wosao級(082)掃雷艇 (320噸) 10艘
撫順級掃雷艇 (275噸) 20艘
延寬級掃雷艇
武昌級掃雷艇 2艘
312型遙控掃雷艇 (47噸) 46艘
★後勤艦船:
鄭和訓練艦 (4500噸) 1艘
世昌國防動員艦 (9500噸) 1艘
南倉級遠洋綜合補給船 (37000噸) 1艘
福建級遠洋油水補給船 (21740噸) 2艘
大運級遠洋補給船 (10975噸) 3艘
大江級遠洋打撈救生船 (12000噸) 3艘
大志級潛艇支援艦 (5800噸) 1艘
滬東級潛艇支援艦 (5000噸) 1艘
大浪級潛艇支援艦 (4000噸) 4艘
大東級潛艇支援艦 (2800噸)
大周級潛艇支援艦 (1100噸) 2艘
瓊沙級醫院船 (2150噸) 2艘
油船 25艘
修理艦 2艘
遠望級遠洋測量船 (21000噸) 4艘
向陽紅遠洋調查船 3艘
興豐山電子監測船 (5500噸) 1艘
北調電子監測船 (2500噸) 1艘
世監級電子監測船 (3300噸) 1艘
延來級測量船 (1100噸) 5艘
贛珠級測量船 (1000噸) 1艘
贛揚級測量船 (600噸) 2艘
T43級測量船 (590噸) 3艘
綜合試驗艦 (4630噸) 1艘
延冰級破冰船 (5000噸) 1艘
延哈級破冰船 (3200噸) 3艘
海洋拖輪 17艘
6. 中國海防股票編號
中國海防股票代表600764,1996年十一月4號上市發行量是一一零四萬,為600數字當頭是在上海證交所發行的股票,主營業務是電子類產品,壓載水電源研製生產。
7. 中國海防建設的含義及特徵
加強海軍建設,加強軍隊的現代化建設,仍然是防禦型戰略,與周邊國家和平相處。堅持海防與陸防並重。我國漫長的海岸線、眾多的島嶼和廣闊的管轄海域,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生存和發展空間。近年來,通過加大海防基礎設施建設和武器裝備的高技術含量、加快推進海防建設有關立法等工作,我國邊海防建設逐步向海防傾斜,南沙、西沙等重點海上島礁建設顯著加強,海上巡邏密度和管控力度明顯加大,有力地維護了國家的海洋權益,開啟了海防建設的歷史新篇章
中文名
海防建設
原 因
我國邊海防點多線長、交通閉塞
重 點
南沙、西沙等重點海上島礁建設
目 的
維護國家的海洋權益
請採納
8. 中國海防的主體是
中國海防的主體是保衛國家,保衛人民,為祖國的,領土完整而做出自己的貢獻
9. 中國海防史的介紹
《中國海防史》是我國第一部海防問題專史,本書構築了我國海防史學科體系,系統闡述了明清近代海防形勢、海防戰略和政策、海防體系、海防部署、海防力量、海防經濟、海防工程、海防教育、海防動員和海防工程等問題,適合廣大軍事愛好者、大專院校、部隊閱覽室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