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票作手
Ⅰ 一位中國股市「作手」公開講述:機構如何洗出「散民」求解
他說,他和散民做的是「對手盤」:散民掙的就是他輸的,散民賠的就是他贏的,所以,當他坐到電腦前交易時,對於散民來說,他就是「阿修羅」佛經里的惡神之一,因為只有將對手置於死地才能在無情的市場中生存下來。
「今天很高興,有這樣的機會和大家交流。出於對課堂紀律的尊重、對主辦方的尊重、對大家的尊重,咱們交流期間,都把手機關了,不要響手機,不要接電話,好不好?」正課還未開始,李永宏先把課堂紀律上升到一個很高的高度。在反復強調了四五分鍾、得到大家的認可後,才開始切入正題。
「我今天主要和大家交流一個基本的觀點‘市場永遠是對的’以及交易理念、交易原則的重要性,因為」正說著,聽眾中有手機響起。他無奈地停下來,搖了搖頭,然後接著說:「因為沒有了這個基礎,所有的技術、圖形都是無根之木,都是虛的」「喂,我現在聽講座呢」一陣清脆的鈴音過後,有人接起了手機,李永宏的講課被再次打斷,於是,他索性停了下來。
「你打完了嗎?不關手機,還接電話,我告訴你,你這種無視課堂,不遵守紀律的行為,在市場中,就該死。」李永宏的震怒,讓聽課的人感覺有些出乎意料,甚至有人覺得他有些小題大做。「我剛才已經反復說了,這是基本的紀律,這點小事都做不到,市場中的紀律你能遵守嗎?你能做到嗎?股市如戰場,不遵守紀律、不遵守游戲規則的人不死,誰死?我敢斷定,你的股票一定是賠的」話越說越嚴厲,被說的人臉上都有些掛不住了。
「還有人會說,你講的這個太簡單了,但我想說,歷來真傳只有一句話,假傳才是萬卷書。雖然簡單,試問在座的各位,有幾個能真正理解‘市場永遠是對的’這句話的含義?有幾個能做到順勢而為?」李永宏感慨地說。
隨後,李永宏接著講授交易的原則即風險控制的重大意義。「原則是什麼?就是不管你願意不願意,都要遵守的東西。我們交易的原則就是:控制風險,保護利潤,即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也就是說要有風險控制,這是交易的靈魂。怎麼做到‘截斷虧損’?這就需要我們引入‘海琴’(hedge)機制,就是保護機制,相當於給你繫上安全帶。你的‘止損海琴’設置在哪兒,要根據你的承受能力。告訴大家,公募基金也同樣有‘止損海琴’,這個限度一般是25%,也就是說一旦基金買一隻股票賠掉25%的時候,他的公司就會幫他強行平倉,但事實上,很多人反而沒有這種止損的措施,一旦被套,只有一條路,死扛。這是最危險的。記住,在股市中,‘活著’是第一位的。」作業:以鋼鐵般的意志踐行
「有人可能會問,你說的是真的假的,你都告訴我們了,你掙誰的錢?我可以負責地說,我說的都是真的。為什麼我敢說出來。第一,我願意無私地幫助一些人掙錢,因為在不久前我父親病重之際,也有人無私地幫助過我。從今天起,那些能遵守原則、遵守紀律的人,我要說,恭喜你,你掙錢的機會來了;第二,通過這么多年的交易及與身邊的股民交流,我非常清楚地認識到,知道是一回事,做到完全是另一回事兒,這需要大家用鋼鐵般的意志去踐行。很多簡單的道理,總有人做不到。就像開課前說的‘接手機’一樣。雖然我反復地說,但手機的鈴音總是不絕於耳,這就是一些人的弱點,無組織、無紀律。哪一天,他有組織、有紀律了,就是他要持久地掙錢的時候了。否則,一兩次‘撈到魚’算什麼,李自成還闖進京城了呢,結果又怎樣?希望你我共勉。」
在李永宏講完之後,聽眾以持久的掌聲回報了他的精彩演講。講座之後,那位被他批評的聽眾說,這是他聽過的最有價值的講座。
實戰 截斷虧損 讓利潤飛奔
李永宏以一次自己親身的作盤經歷,給大家講述了機構是如何把散戶「洗出去」的過程。他說:「機構一般的作盤周期是3個月至6個月,長的可達數年。在底區域,主力肯定是不願帶著散戶走的,它要想辦法把散戶洗出去。那麼散戶如何在這個過程中找到賣點和買點,避免被洗呢?我給你們看一隻股票,咱們忽略它的名稱,你們跟著我做。」說完,他在投影儀上給出一隻股票的盤面,並詳解了交易的過程:
首先,我們要看這只股票的圖線壓縮,最少要壓縮到上次下跌的位置,這是要讓你知道那個點位「死過人」。點位高過那個點時,你就看機構是不是要入場。這就要看「放量」,「放量」到多少,我們能跟進,不是一個絕對值,而是一個相對值,剛開始的時候,可以單日6%以上的換手作為參考。
跟進去之前,要有一個交易計劃。這個交易計劃包括「止損海琴」,也包括「止盈海琴」,還包括入場點等。計劃一旦制訂了,就要嚴格地執行。
入場就面臨著虧損,怎麼辦?「先要別挨揍,再看咋吃肉」。要設置「止損海琴」,假設設置10%,然後,再設入場點,不到這個點,我永遠不買,就是所謂的「不時不食」。要知道市場是有或然性的,行情有可能來,也有可能不來,就像釣魚,能不能釣到魚,取決於魚咬不咬魚餌。有人說,這不是追高嘛,我不能提前埋伏嗎?我告訴你,這不是追高,這是追逐趨勢,上漲的趨勢一旦形成,將勢不可擋。但如果你提前埋伏,它可能因為很多原因不漲反跌。
買入之後,就是耐心地等待了,這時,機構一般會有一個洗盤的過程,會震一震,把一些散戶震出去,還是那句話,這需要我們有計劃、有原則,否則很容易被震出去。有的人對我說,好傢伙,你說機構洗盤可能要3個月呢,我扛不住呀。那我也只能說,那是你自己的事,如果被清理出去,那是你缺乏應有的耐心。
當機構開始往上拉時,散民的機會就來了:讓利潤飛奔。一般機構拉一輪,至少要拉30%,否則算上資金的時間成本、人工等成本,它就不賺錢了。這時候,我們一定要「靠住了」。拉升的時間也許幾天,也許幾個月,不同的機構、不同的莊家、不同的風格。什麼時候走,我們還有設置「止盈海琴」作為標准,不到這條線,我永遠不賣,一旦到了,就要決然地趕緊走,落袋為安。這樣,一波「偉大」的波段交易就完成了。如果賣錯了,我們可以再買回來,不要怕賣錯,機會永遠會有。千萬不要像我們一個交易員,賣錯了,不買回來,還一邊看著一邊喊哎喲。我知道,咱們在座的諸位,肯定也有這樣的。
這是第一波,以後的如法炮製。只要不太貪,在一年當中,總能找到一兩次這樣自己看得懂的行情,交易一兩次,掙個20%、30%就可以了。巴菲特是「股神」,他每年的收益不過20%。如果太貪,每天都想交易,早晚被機構吃掉。
大家看,我剛才演示的那隻股票,歷時近兩年,我只操作了4次,其中失敗1次,我的成功率只有75%,但我的總收益達到520%。但如果最後這一波我沒有及時止損出局,它跌了100%。這就是「吃了我的,喝了我的,都要給我吐出來」,最早掙錢沒出來的,都掉進去了。
(責任編輯:程丹)
搜狐證券聲明:
本頻道資訊內容系轉引自合作媒體及合作機構,不代表搜狐證券自身觀點與立場,建議投資者對此資訊謹慎判斷,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Ⅱ 一位中國股市"作手"公開講述:機構如何洗出"散民"
他說,他和散民做的是「對手盤」:散民掙的就是他輸的,散民賠的就是他贏的,所以,當他坐到電腦前交易時,對於散民來說,他就是「阿修羅」——佛經里的惡神之一,因為只有將對手置於死地才能在無情的市場中生存下來。 課前插曲「有些人」就該死掉 「今天很高興,有這樣的機會和大家交流。出於對課堂紀律的尊重、對主辦方的尊重、對大家的尊重,咱們交流期間,都把手機關了,不要響手機,不要接電話,好不好?」正課還未開始,李永宏先把課堂紀律上升到一個很高的高度。在反復強調了四五分鍾、得到大家的認可後,才開始切入正題。 「我今天主要和大家交流一個基本的觀點——『市場永遠是對的』以及交易理念、交易原則的重要性,因為……」正說著,聽眾中有手機響起。他無奈地停下來,搖了搖頭,然後接著說:「因為沒有了這個基礎,所有的技術、圖形都是無根之木,都是虛的……」「喂,我現在聽講座呢……」一陣清脆的鈴音過後,有人接起了手機,李永宏的講課被再次打斷,於是,他索性停了下來。 「你打完了嗎?不關手機,還接電話,我告訴你,你這種無視課堂,不遵守紀律的行為,在市場中,就該死。」李永宏的震怒,讓聽課的人感覺有些出乎意料,甚至有人覺得他有些小題大做。「我剛才已經反復說了,這是基本的紀律,這點小事都做不到,市場中的紀律你能遵守嗎?你能做到嗎?股市如戰場,不遵守紀律、不遵守游戲規則的人不死,誰死?我敢斷定,你的股票一定是賠的……」話越說越嚴厲,被說的人臉上都有些掛不住了。 「還有人會說,你講的這個太簡單了,但我想說,歷來真傳只有一句話,假傳才是萬卷書。雖然簡單,試問在座的各位,有幾個能真正理解『市場永遠是對的』這句話的含義?有幾個能做到順勢而為?」李永宏感慨地說。 隨後,李永宏接著講授交易的原則即風險控制的重大意義。「原則是什麼?就是不管你願意不願意,都要遵守的東西。我們交易的原則就是:控制風險,保護利潤,即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也就是說要有風險控制,這是交易的靈魂。怎麼做到『截斷虧損』?這就需要我們引入『海琴』(hedge)機制,就是保護機制,相當於給你繫上安全帶。你的『止損海琴』設置在哪兒,要根據你的承受能力。告訴大家,公募基金也同樣有『止損海琴』,這個限度一般是25%,也就是說一旦基金買一隻股票賠掉25%的時候,他的公司就會幫他強行平倉,但事實上,很多人反而沒有這種止損的措施,一旦被套,只有一條路,死扛。這是最危險的。記住,在股市中,『活著』是第一位的。」 作業:以鋼鐵般的意志踐行 「有人可能會問,你說的是真的假的,你都告訴我們了,你掙誰的錢?我可以負責地說,我說的都是真的。為什麼我敢說出來。第一,我願意無私地幫助一些人掙錢,因為在不久前我父親病重之際,也有人無私地幫助過我。從今天起,那些能遵守原則、遵守紀律的人,我要說,恭喜你,你掙錢的機會來了;第二,通過這么多年的交易及與身邊的股民交流,我非常清楚地認識到,知道是一回事,做到完全是另一回事兒,這需要大家用鋼鐵般的意志去踐行。很多簡單的道理,總有人做不到。就像開課前說的『接手機』一樣。雖然我反復地說,但手機的鈴音總是不絕於耳,這就是一些人的弱點,無組織、無紀律。哪一天,他有組織、有紀律了,就是他要持久地掙錢的時候了。否則,一兩次『撈到魚』算什麼,李自成還闖進京城了呢,結果又怎樣?希望你我共勉。」 在李永宏講完之後,聽眾以持久的掌聲回報了他的精彩演講。講座之後,那位被他批評的聽眾說,這是他聽過的最有價值的講座。 實戰截斷虧損讓利潤飛奔 李永宏以一次自己親身的作盤經歷,給大家講述了機構是如何把散戶「洗出去」的過程。他說:「機構一般的作盤周期是3個月至6個月,長的可達數年。在底區域,主力肯定是不願帶著散戶走的,它要想辦法把散戶洗出去。那麼散戶如何在這個過程中找到賣點和買點,避免被洗呢?我給你們看一隻股票,咱們忽略它的名稱,你們跟著我做。」說完,他在投影儀上給出一隻股票的盤面,並詳解了交易的過程: 首先,我們要看這只股票的圖線壓縮,最少要壓縮到上次下跌的位置,這是要讓你知道那個點位「死過人」。點位高過那個點時,你就看機構是不是要入場。這就要看「放量」,「放量」到多少,我們能跟進,不是一個絕對值,而是一個相對值,剛開始的時候,可以單日6%以上的換手作為參考。 跟進去之前,要有一個交易計劃。這個交易計劃包括「止損海琴」,也包括「止盈海琴」,還包括入場點等。計劃一旦制訂了,就要嚴格地執行。 入場就面臨著虧損,怎麼辦?「先要別挨揍,再看咋吃肉」。要設置「止損海琴」,假設設置10%,然後,再設入場點,不到這個點,我永遠不買,就是所謂的「不時不食」。要知道市場是有或然性的,行情有可能來,也有可能不來,就像釣魚,能不能釣到魚,取決於魚咬不咬魚餌。有人說,這不是追高嘛,我不能提前埋伏嗎?我告訴你,這不是追高,這是追逐趨勢,上漲的趨勢一旦形成,將勢不可擋。但如果你提前埋伏,它可能因為很多原因不漲反跌。 買入之後,就是耐心地等待了,這時,機構一般會有一個洗盤的過程,會震一震,把一些散戶震出去,還是那句話,這需要我們有計劃、有原則,否則很容易被震出去。有的人對我說,好傢伙,你說機構洗盤可能要3個月呢,我扛不住呀。那我也只能說,那是你自己的事,如果被清理出去,那是你缺乏應有的耐心。 當機構開始往上拉時,散民的機會就來了:讓利潤飛奔。一般機構拉一輪,至少要拉30%,否則算上資金的時間成本、人工等成本,它就不賺錢了。這時候,我們一定要「靠住了」。拉升的時間也許幾天,也許幾個月,不同的機構、不同的莊家、不同的風格。什麼時候走,我們還有設置「止盈海琴」作為標准,不到這條線,我永遠不賣,一旦到了,就要決然地趕緊走,落袋為安。這樣,一波「偉大」的波段交易就完成了。如果賣錯了,我們可以再買回來,不要怕賣錯,機會永遠會有。千萬不要像我們一個交易員,賣錯了,不買回來,還一邊看著一邊喊哎喲。我知道,咱們在座的諸位,肯定也有這樣的。 這是第一波,以後的如法炮製。只要不太貪,在一年當中,總能找到一兩次這樣自己看得懂的行情,交易一兩次,掙個20%、30%就可以了。巴菲特是「股神」,他每年的收益不過20%。如果太貪,每天都想交易,早晚被機構吃掉。 大家看,我剛才演示的那隻股票,歷時近兩年,我只操作了4次,其中失敗1次,我的成功率只有75%,但我的總收益達到520%。但如果最後這一波我沒有及時止損出局,它跌了100%。這就是「吃了我的,喝了我的,都要給我吐出來」,最早掙錢沒出來的,都掉進去了。東方智慧
Ⅲ 股票大作手回憶錄哪個版本好
這個版本好不好人雲亦雲,只要翻譯不出現大的誤差,都可以接受,我個人推薦的版本是 彼得·林奇點評版《股票作手回憶錄》。原因如下:彼得·林奇是全球基金業歷史上的傳奇人物。由他執掌的麥哲倫基金13年間資產增長27倍,創造了共同基金歷史上的財富神話。彼得·林奇的股票投資理念已經成為投資界耳熟能詳的經典。希望可以幫到你。
Ⅳ 股票作手回憶錄與股票作手操盤術哪個好
個人覺得2個都可以看一下。兩本書的側重面都是不一樣的。
回憶錄有點小說的味道,其中人 性分析更加深入;操盤術為傑西親筆,就在寫這書本的那一年底他舉槍自裁,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書中內容為其畢生精華。畢竟這些書的成書年代距今將達百年,同樣是證券市場,已不可同日而語,其中操作方法不可無鑒別地照搬。我們需要參考和吸取的是其中的精華,就是"千變萬變,人 性永遠不變「,書中質朴的股諺要深刻領會。
股票作手操盤術的話,更側重實盤基礎的分析,技術方面的話更多一些。
所以二者的話,有機會和時間的情況下,都可以看。
Ⅳ 股市作手月風先生的博客是多少
1、目前,股票操作手月風先生的博客無法查到,所以無法得知他的個人博客。
2、月風先生,真名李永宏,中國證券市場第一代作手。市場建立之初赴港學習,後歷任公、私募基金投資經理,目前任多家券商、期貨公司投資顧問。投資理念:順勢而為。本輪行情中,他指導的某券商團隊以對新股的准確把握在業內業績排名第一。他也是三合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大連大通證券高級投資顧問,從事證券行業多年,並經受證券市場幾次大事件的洗禮,具有豐富的操盤經驗,對證券市場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准確的判斷力。
Ⅵ 股票作手回憶錄好點還是股票大作手操盤術好點
回憶錄有點小說的味道,其中人 性分析更加深入;操盤術為傑西親筆,就在寫這書本的那一年底他舉槍自裁,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書中內容為其畢生精華。畢竟這些書的成書年代距今將達百年,同樣是證券市場,已不可同日而語,其中操作方法不可無鑒別地照搬。我們需要參考和吸取的是其中的精華,就是"千變萬變,人 性永遠不變「,書中質朴的股諺要深刻領會。
Ⅶ 什麼是股票作手回憶錄
《股票作手回憶錄》以記述本世紀初期最偉大的股票和期貨投機人JesseLivermore生平事跡的經典作品。數十年來,一代又一代的金融專業人士和交易員都閱讀過這本書,從中學習金融操作所應秉持的態度,反應及感受。作者以拉利•李文斯頓的假名,描寫Livermore操作生涯的成敗起落,以及他如何在金融市場上進行壟斷、軋空和面對市場崩盤及繁榮的經驗。建議所有股票投資人詳讀這本歷史傳記,您會發現,您從事金融商品操作多年的經驗,可能不如一窺本書所獲為甚。點擊鏈接進入英文版:ReminiscencesofaStockOperator
Ⅷ 丁聖元翻譯的《股票大作手回憶錄》和《股票大作手操盤術》兩個有什麼區別嗎
1、作者不同;
《股票作手回憶錄》的作者是埃德溫·勒費弗(EdwinLefèvre),《股票大作手操盤術》是傑西·利弗莫爾(Jesse Livermore,就是那位著名的股票大作手)他本人寫的。
2、體裁不同:
《股票作手回憶錄》是埃德溫·勒費弗以小說體裁寫成有關知名股票作手傑西·利弗莫爾。《股票大作手操盤術》是傑西·利弗莫爾的自傳,完全是講解自己的實踐經驗和教訓,既講解了他的實用理論,又介紹了具體做法。
3、出版時間不同:
《股票大作手操盤術》是美國投資領域的經典著作,首次出版於1940年。埃德溫·勒費弗的主要著作都是關於華爾街的。1922年,他首次在《星期六晚郵》發表《股票作手回憶錄》。
Ⅸ 股票作手 是指什麼
股票作手就是炒股票的人 買賣交易就叫作手 給機構操作的或者資金稍大也叫操盤手 大作手
Ⅹ 股票作手指什麼
作手這一詞源自於美國華爾街,通俗一點講就是專門從事股票交易的人,咱們中國的專業替代名詞就是操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