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探月工程的股票是什麼
❶ 探月工程是什麼
中國探月工程,又稱「嫦娥工程」。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嫦娥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
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嫦娥一號」成功發射升空,在圓滿完成各項使命後,於2009年按預定計劃受控撞月。2010年10月1日18時57分59秒「嫦娥二號」順利發射,也已圓滿並超額完成各項既定任務。2011離開拉格郎日點L2點後,向深空進發現今仍在前進,意在對深空通信系統進行測試。2013年9月19日,探月工程進行了嫦娥三號衛星和玉兔號月球車的月面勘測任務。嫦娥四號是嫦娥三號的備份星。嫦娥五號主要科學目標包括對著陸區的現場調查和分析,以及月球樣品返回地球以後的分析與研究。
中國探月工程標志以中國書法的筆觸,抽象地勾勒出一輪圓月,一雙腳印踏在其上,象徵著月球探測的終極夢想,圓弧的起筆處自然形成龍頭,象徵中國航天如巨龍騰空而起,落筆的飛白由一群和平鴿構成,表達了中國和平利用空間的美好願望。
❷ 中國的探月工程叫什麼名字取得了那些成果
目錄
3
中國探月工程
科普中國 | 本詞條由「科普中國」科學網路詞條編寫與應用工作項目審核
審閱專家劉世開
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並命名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嫦娥一號」成功發射升空,在圓滿完成各項使命後,於2009年按預定計劃受控撞月。2010年10月1日18時57分57秒「嫦娥二號」順利發射[1],也已圓滿並超額完成各項既定任務。2012年9月19日,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表示,探月工程已經完成嫦娥三號衛星和玉兔號月球車的月面勘測任務。嫦娥四號是嫦娥三號的備份星。嫦娥五號主要科學目標包括對著陸區的現場調查和分析,以及月球樣品返回地球以後的分析與研究。中國人的探月工程,為人類和平使用月球做出了新的貢獻。[2]
2020年10月底,按照計劃中國將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通過鏟取、鑽取兩種方式,採集月球樣品並帶回地球。[3]
中文名
中國月球探測工程
外文名
Chang e project
別名
嫦娥工程
起始時間
2004年3月1日
階段區分
3個階段
快速
導航
嫦娥一號
嫦娥二號
嫦娥三號
嫦娥四號
嫦娥五號
探月寓意
工程介紹
工程概況
發射人造地球衛星、載人航天和深空探測是人類航天活動的三大領域。重返月球,開發月球資源,建立月球基地已成為世界航天活動的必然趨勢和競爭熱點。開展月球探測工作是我國邁出航天深空探測第一步的重大舉措。實現月球探測將是我國航天深空探測零的突破。月球已成為未來航天大國爭奪戰略資源的焦點。月球具有可供人類開發和利用的各種獨特資源,月球上特有的礦產和能源,是對地球資源的重要補充和儲備,將對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中國探月是我國自主對月球的探索和觀察,又叫做嫦娥工程。國務院正式批准繞月探測工程立項後,繞月探測工程領導小組將工程命名為「嫦娥工程」、將第一顆繞月衛星命名為「嫦娥一號」。「嫦娥一號」衛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承擔研製,主要用於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關物質元素的分布特點、探測月壤厚度、探測地月空間環境等。[4] 嫦娥四號是嫦娥三號的備份星。而根據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並計劃在月球建立研究基地。[5]
共2張
合並圖冊
工程目標
1、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劃分月球表面的基本地貌構造單元,初步編制月球地質與構造綱要圖,為後續優選軟著陸提供參考依據。
2、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質類型的分布特點。對月球表面有用元素進行探測,初步編制各元素的月面分布圖。
3、探測月壤特性。探測並評估月球表面月壤層的厚度、月壤中氦-3的資源量。
4、探測地月空間環境。記錄原始太陽風數據,研究太陽活動對地月空間環境的影響。
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副主任、國家航天局局長、繞月探測工程總指揮欒恩傑介紹,由月球探測衛星、運載火箭、發射場、測控和地面應用等五大系統組成的繞月探測工程系統屆時將實現以下五項工程目標:
⊙ 研製和發射我國第一個月球探測衛星;
工程圖
⊙ 初步掌握繞月探測基本技術;
⊙ 首次開展月球科學探測;
⊙ 初步構建月球探測航天工程系統;
⊙ 為月球探測後續工程積累經驗。[4]
月球探測三期工程主要包括以下5個科學目標:
1. 探測區月貌與月質背景的調查與研究
利用著陸器機器人攜帶的原位探測分析儀器,獲取探測區形貌信息,實測月表選定區域的礦物化學成分和物理特性,分析探測區月質構造背景,為樣品研究提供系統的區域背景資料,並建立起實驗室數據與月表就位探測數據之間的聯系,深化和擴展月球探測數據的研究。探測區月貌與月質背景的調查與研究任務主要內容包括:
1)探測區的月表形貌探測與月質構造分析;
2)探測區的月壤特性、結構與厚度以及月球岩石層淺部(1~3 km )的結構探測;
3)探測區礦物/化學組成的就位分析。
2. 月壤和月岩樣品的採集並返回地面
月球表面覆蓋了一層月壤。月壤包含了各種月球岩石和礦物碎屑,並記錄了月表遭受撞擊和太陽活動歷史;月球岩石和礦物是研究月球資源、物質組成與形成演化的主要信息來源。採集月壤剖面樣品和月球岩石樣品,對月表資源調查、月球物質組成、月球物理研究和月球表面過程及太陽活動歷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月壤岩芯明岩樣品的採集並返回地面的任務主要內容包括:
1)在區域形貌和月質學調查的基礎上,利用著陸器上的鑽孔采樣裝置鑽取月壤岩芯;
2)利用著陸器上的機械臂採集月岩/月壤樣品;
3)在現場成分分析的基礎上,采樣裝置選擇採集月球樣品;
4) 著陸器和月球車都進行選擇性采樣,月球車可在更多區域選擇採集多類型樣品,最後送回返回艙。
3. 月壤與月岩樣品的實驗室系統研究與某些重要資源利用前景的評估
月壤與月岩樣品的實驗室系統研究與某些重要資源利用前景的評估任務主要內容包括:
1)對返回地球的月球樣品,組織全國各相關領域的實驗室進行系統研究,如物質成分(岩石、礦物、化學組成、微量元素、同位素與年齡測定)、物理性質(力學、電學、光學、聲學、磁學等)、材料科學、核科學等相關學科的實驗室分析研究;
我國首顆月球探測器嫦娥1號月球衛星
2)月球蘊含豐富的能源和礦產資源,進行重要資源利用前景的的評估,是人類利用月球資源的前導性工作,可以為月球資源的開發利用以及人類未來月球基地建設進行必要的准備;根據月球蘊含資源的特徵,測定月球樣品中He-3、H 、鈦鐵礦等重要資源的含量,研究其賦存形式;
3)開展He-3等太陽風粒子的吸附機理和鈦鐵礦富集成礦的成因機理研究;
4)開展He-3 、H 等氣體資源提取的實驗室模擬研究。
4. 月壤和月殼的形成與演化研究
月壤的形成是月球表面最重要的過程之一,是研究大時間尺度太陽活動的窗口。月球演化在31 億年前基本停止,因此月表岩石和礦物的形成與演化可反映月殼早期發展歷史;月球表面撞擊坑的大小、分布、密度與年齡記錄了小天體撞擊月球的完整歷史,是對比研究地球早期演化和災變事件的最佳信息載體。
各階段示意圖
5. 月基空間環境和空間天氣探測
太陽活動是誘發空間環境與空間天氣變化的主要因素,對人類的航天等活動有重大影響。在月球探測三期工程中空間環境與空間天氣探測包括以下內容:
1)空間環境探測器
記錄宇宙線、太陽高能粒子和低能粒子的通量和能譜,分析與研究太陽活動和地月空間環境的變化;探測太陽風的成分與通量,為月壤成熟度和氦-3 資源量的估算提供依據。
2)甚低頻射電觀測
在月面安置由兩個天線單元組成的甚低頻干涉觀測陣,長期進行太陽和行星際空間的成圖和時變研究,建立世界上第一個能夠觀測甚低頻電磁輻射的長久設施。
工程方案
中國航天科技工作者早在1994年就進行了探月活動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1996年完成了探月衛星的技術方案研究,1998年完成了衛星關鍵技術研究,以後又開展了深化論證工作。經過10年的醞釀,最終確定中國整個探月工程分為「繞」、「落」、「回」3個階段。
第一步為「繞」,即發射我國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突破至地外天體的飛行技術,實現月球探測衛星繞月飛行,通過遙感探測,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探測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質類型,探測月壤特性,並在月球探測衛星奔月飛行過程中探測地月空間環境。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一號」已於2007年10月24日發射。
第二步為「落」,時間定為2013年下半年。即發射月球軟著陸器,突破地外天體的著陸技術,並攜帶月球巡視勘察器,進行月球軟著陸和自動巡視勘測,探測著陸區的地形地貌、地質構造、岩石的化學與礦物成分和月表的環境,進行月岩的現場探測和采樣分析,進行日-地-月空間環境監測與月基天文觀測。具體方案是用安全降落在月面上的巡視車、自動機器人探測著陸區岩石與礦物成分,測定著陸點的熱流和周圍環境,進行高解析度攝影和月岩的現場探測或采樣分析,為以後建立月球基地的選址提供月面的化學與物理參數。
第三步為「回」,時間在在2014至2020年之間。即發射月球軟著陸器,突破自地外天體返回地球的技術,進行月球樣品自動取樣並返回地球,在地球上對取樣進行分析研究,深化對地月系統的起源和演化的認識。目標是月面巡視勘察與采樣返回。[4]
工程計劃
繞月探測工程是我國月球探測的第一期工程,即研製和發射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該星將環繞月球運行,並將獲得的探測數據資料傳回地面。該工程由探月衛星、運載火箭、發射場、測控和地面應用五大系統組成。現已確定探月衛星主要利用「東方紅三號」衛星平台,運載火箭採用「長征三號甲」火箭,發射場選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探測系統利用現有航天測控網,地面應用系統由中國科學院負責開發。
慶功大會
具體計劃是,「長征三號甲」火箭從西昌發射中心起飛,將「嫦娥一號」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後實現星箭分離,衛星最後進入環繞月球南、北極的圓形軌道運行,並對月球進行探測,軌道距離月面的高度為200公里。
設計壽命為1年的「嫦娥一號」衛星,攜帶立體相機、成像光譜儀、激光高度計、微波輻射計、太陽宇宙射線檢測器和低能離子探測器等多種科學儀器,對月球進行探測。它在環月飛行執行任務期間,主要獲取月面的三維影像,分析月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質類型的分布特點,探測月球土壤厚度,檢測地月空間環境。其中前3項是國外沒有進行過的項目,第4項是我國首次獲取8萬公里以外的空間環境參數。此外,美國曾對月球上的5種資源進行探測,我國將探測14種,其中重要的目標是月球上的氦—3資源。氦—3是一種安全高效而又清潔無污染的重要燃料,據統計,月球上的氦—3可以滿足人類1萬年以上的供電需求。月球土壤中的氦—3含量可達500萬噸。
嫦娥工程是一個完全自主創新的工程,也是我國實施的第一次探月活動。工程自2004年1月立項,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月球探測是一項非常復雜並具高風險的工程,到目前為止,人類共發射月球探測器122次,成功59次,成功率為48%。中國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的成功率為100%。[4]
參與人員
中國探月工程首席工程師歐陽自遠;
月球探測工程中心副主任郝希凡;
工程總指揮
中國繞月探測工程測控通信指揮部部長朱民才;
衛星系統總指揮、總設計師葉培建,副總設計師孫澤洲、孫輝先;
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副總指揮金志強;
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總體主任設計師 陳閩慷;
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總體副主任設計師 劉建忠;
地面應用系統總設計師李春;
繞月探測工程地面應用系統總設計師 副總指揮 李春來;
繞月探測工程地面應用系統 副總設計師 張洪波;
「嫦娥一號」衛星副總設計師 有效載荷總設計師 孫輝先;
「嫦娥一號」衛星有效載荷總指揮 吳季;
巡視器總體主管設計師溫博(女);
測控數傳分系統主管設計師張婷(女);
天線分系統主管設計師戰榆莉(女);
供陪電分系統主管設計師陳燕(女);
中國繞月探測工程測控系統副總設計師董光亮等。
嫦娥一號
嫦娥一號的運載火箭長征3A火箭共執行過14次發射任務,成功率為百分之百!
中國計劃在2007年發射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這是中國深空探測的第一步。中國月球探測項目的科學目標為:獲取月球表面三維立體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及物質類型的含量和分布;測量月壤厚度和評估氦-3資源量;以及地-月空間環境探測。
研製中的嫦娥1號月球探測器
有效載荷
為完成上述科學目標,探月一號衛星將安裝五種科學探測有效載荷設備。包括CCD立體相機和干涉成像光譜儀;激光高度計;微波探測儀;γ/X射線譜儀和空間環境探測系統。為了採集、存儲、處理、和傳輸有效載荷的科學數據,還專門設計了一套有效載荷數據管理系統。
CCD立體相機和激光高度計共同完成第一個科學目標,即獲取月球表面三維立體影像;干涉成像光譜儀和γ/X射線譜儀完成第二個科學目標,即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及物質類型的含量和分布;微波探測儀完成第三個科學目標,即測量月壤厚度和評估氦-3資源量;空間環境探測完成第四個科學目標,即地-月空間環境探測。
設備簡介
立體相機和干涉成像光譜儀
立體相機由光學系統、支撐光學系統的結構件、CCD平面陣列以及相應的信號處理子系統組成。衛星飛行時,三個平行的CCD線陣可以獲取月球表面同一目標星下點、前視、後視三幅二維原始數據圖像,經三維重構後,再現月表三維立體影像。
干涉成像光譜儀用以獲取月球表面多光譜圖像。它包括三個主要的光學子系統:Sagnac干涉計、傅立葉變換透鏡和柱形透鏡。
激光高度計系統
激光高度計系統用於測量衛星到月表星下點間的距離,激光高度計系統由激光發射器及接收器兩大部分組成,其中的激光發射器用於發射激光脈沖到月球表面,接收器用於接收被後向散射的激光脈沖,激光脈沖的往返時間給出了衛星到月表的距離信息。
我國繞月探測工程地面應用系統運行控制大廳
γ/X射線譜儀
γ/X射線譜儀用以測量月球表面元素的種類和豐度。
月球表面物質的原子或原子核受到宇宙線粒子的轟擊而激發,會產生特徵的X射線和γ射線;一些天然放射性元素可以自己發射核γ射線,不同的元素可釋放不同能量的特徵γ譜線。通過γ射線譜儀測量這些特徵γ譜線的能量和通量,科學家可以推導出月表元素的種類和豐富程度
❸ 中國探月工程又叫什麼工程
嫦娥工程。
中國探月是我國自主對月球的探索和觀察,又叫做嫦娥工程。國務院正式批准繞月探測工程立項後,繞月探測工程領導小組將工程命名為嫦娥工程、將第一顆繞月衛星命名為嫦娥一號。
嫦娥一號衛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承擔研製,主要用於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關物質元素的分布特點、探測月壤厚度、探測地月空間環境等。
嫦娥一號月球探測衛星於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運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圓形極軌道上執行科學探測任務。
(3)中國探月工程的股票是什麼擴展閱讀
「嫦娥一號」探月任務的目標
1、繪制全月球的三維立體地圖
「嫦娥一號」將利用激光高度計配合立體相機,對月球作全面探測,從而獲取覆蓋全月面的地形圖。了解月面的地形地貌,將有助研究月球地質構造的演化,為未來登月地點的選擇提供有用的參考數據。
2、探測月球的物質成分
透過配備了伽瑪射線譜儀及X射線譜儀,嫦娥一號希望能夠探測到鈦和鐵等14種元素,並編制全月面的含量分布圖。嫦娥一號還會利用成像光譜儀,測定造岩礦物如橄欖石、輝石、斜長石等在月球表面的含量與分布情況。
3、探測月壤特性
嫦娥一號將首次透過微波輻射,探測月壤的厚度,從而估算月壤中氦3的分布和含量。日後,氦3有可能成為一種既安全又清潔的新型核聚變燃料。
4、探測地球與月球間的太空環境
嫦娥一號將利用高能粒子探測器和太陽風探測器,記錄原始太陽風資料,及研究太陽活動對地月太空環境的影響。
❹ 關於探月、登月等計劃的航天概念股票有哪些
關於航天股的QQ討論群:9039271,裡面都有。人氣很旺。中國衛星600118、火箭股份600879、航天動力600343、航天機電600151、西飛國際000768
❺ 中國探月工程有什麼意義
從關於「月亮人」的討論和想像,再到關於外星人月球基地的想像,並不是僅僅具有一般科學探索的意義,或只是為公眾提供娛樂,還有著某種非常強烈的象徵意義——將來真的會有「月亮人」。最有可能出現的「月亮人」其實就是地球人類——因為世界各大國對月球的競逐早已經開始。
美國在逐月之路上一馬當先,關於競逐月球的意識也表達得最為露骨。據說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美國人就有在月球建立軍事基地和情報基地的想法,比如在月球建立導彈基地,這樣就可以對地球上的其他國家形成「居高臨下」的威懾。
有些材料表明,美國人甚至起過「宣布」月球為美國領土的念頭。從經濟上看,比如月球上的氦3同位素,將來有可能成為重要的能源,也非常令人神往。
(5)中國探月工程的股票是什麼擴展閱讀
項目計劃
月球探測工程是中國月球探測工程的第一階段,即研製和發射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它將繞月球運行並將數據傳回地球。該工程由月球探測衛星、運載火箭、發射場、測控系統和地面應用系統五大系統組成。
已經確認了月球探測器將主要使用「東方紅3號」衛星平台,運載火箭將「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發射地點將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檢測系統將基於現有的空間跟蹤和控制網路和地面應用系統將由中國科學院。
❻ 月探工程的股票代碼是什麼
探月工程概念股票炒作契機及探月工程概念股票匯總
探月工程作為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是我國在發展人造衛星和載人航天之後,空間科學和技術發展的第三個里程碑。中國探月衛星工程五大工程目標:一是研製和發射中國第一顆探月衛星;二是初步掌握繞月探測基本技術;三是首次開展月球科學探測;四是初步構建月球探測航天工程系統;五是為月球探測後續工程積累經驗。目前我國已經發射了嫦娥一號、嫦娥二號探月衛星,嫦娥三號將實現月球軟著陸和巡視探測任務並將選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在科學技術方面,二期工程將實現四個第一,要研製並發射我國第一個地外天體著陸探測器和巡視探測器,第一次利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地月轉移軌道航天器,第一次建立和使用深空測控網進行測控通信,第一次實現月球軟著陸、月面巡視、月夜生存等重大突破,開展月表地形地貌與地質構造、礦物組成和化學成分、月球內部結構、地月空間與月表環境等探測活動,建成基本配套的月球探測工程系統。嫦娥三號將於今年(2013年)12月上旬發射。嫦娥三號這次搭載月兔登月車是關注焦點,第三期工程時間定在2011至2020年,目標是月面巡視勘察與采樣返回。其中前期主要是研製和發射新型軟著陸月球巡視車,對著陸區進行巡視勘察。後期即2015年以後,研製和發射小型采樣返回艙、月表鑽岩機、月表采樣器、機器人操作臂等,採集關鍵性樣品返回地球,對著陸區進行考察,為下一步載人登月探測、建立月球前哨站的選址提供數據資料。探月工程概念股有哪些呢?融勝資訊通過搜集整理呈獻給你完整的探月工程概念股,探月工程概念股含月球車概念股、嫦娥三號概念股。
探月工程概念股聯動概念:嫦娥三號概念、玉兔月球車概念、航空航天板塊、機器人概念
探月工程概念股活躍龍頭:軸研科技、奧普光電、航天電子
探月工程概念股相關上市公司匯總:
中國衛星(600118)發射
公司是目前上市公司中唯一的衛星製造公司,以專業子公司為依託,著力建設北京、深圳等產業基地,逐步形成以小衛星和微小衛星兩大總體為牽引,專業產品公司為支撐的宇航產業發展格局。
藍星新材(600299)發射
全資子公司江西星火航天新材料公司生產的推進劑是運載火箭一級燃料。目前,推進劑的生產核心技術只有中國、美國、俄羅斯掌握,而星火航天是我國生產該產品的兩大企業之一。
軸研科技(002046)★月球車
公司生產的特種軸承主要應用於航空航天領域,包括超低溫自潤滑火箭發動機軸承、衛星能源系統軸承、宇宙飛船生命維持系統軸承、陀螺儀高靈敏軸承、偏置動量輪高可靠性、長壽命軸承及其組件等。互動平台明確表示公司有產品應用於嫦娥三號。
龍溪股份(600592)★月球車
公司產品供貨嫦娥一號二號。公司致力開發航空軍工市場,已承擔國防軍工重點研發項目並與國內多家軍工單位開展了密切的合作。2013年3月,公司與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601所)在原有合作的基礎上,進一步簽訂了「航空關節軸承聯合研發中心框架協議」。雙方將合作加速我國航空關節軸承產品的升級換代,推動關節軸承新技術、新產品在飛機上的應用。產品成功應用於中科院正負電子對撞機、神州系列飛船、嫦娥一號、嫦娥二號等國家重點科研及航天工程項目。
方圓支承(002174)月球車
生產研製車載雷達和航管雷達用高精密回轉支承。
奧普光電(002338)★航華泰機
奧普光電在回答投資者產品是否應用於嫦娥三號時表示,航華泰機則主要以飛船、衛星等太空飛行器為載機平台,對地球、天體和各種宇宙現象攝影攝像。根據保密規定,公司生產的部分產品具體用處不能詳細披露。
四創電子(600990)雷達
主要從事雷達整機和雷達配套產品,公司前期剛剛完成定增謀求產能擴張,增發共募集3.37億元,可使用資金3.17億元。募集資金加上公司自籌資金將投入3個項目的建設,進行「雷達系列產品產業化擴產項目」、「應急指揮通信系統產業化項目」和「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等。公司也是國內唯一獲得民航局頒發《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導航監視設備臨時使用許可證》的廠家,開創了航管雷達國產化的先河。
航天長峰(600855)紅外探測
公司是我國首家經國防科工委批准軍工資產上市的企業,國內惟一能生產第三代紅外成像設備的企業。
高德紅外(002414)紅外探測
公司是國內規模最大的集光、機、電、人工智慧圖像處理技術四位一體的紅外熱像系統生產廠商,在全球測溫性紅外熱像儀領域排名第四,產品廣泛用於海、陸、空各兵種的軍事新型武器裝備。嫦娥三號最大難點是實現軟著陸,最大看點是月球車在月面行走,而要實現以上兩點必須涉及到無人月面著陸器與自動巡視車。此次巡視車底部裝有脈沖雷達,是全世界探月史上的創新,A股公司中擁有雷達及紅外探測技術的公司如四創電子、高德紅外或將引發市場關注。
航天電器(002025)感測器
公司積極參與國家重點工程項目的研製配套,公司順利完成「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船的研製配套任務,在提高公司自主創新能力的同時,為公司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順利完成「神舟七號」飛船等重大工程項目配套任務。目前公司MEMS感測器產品已有小批量供貨。MEMS即微機電系統,是微電路和微機械按功能要求在晶元上的集成,尺寸通常在毫米或微米級。包括速度、壓力、濕度、加速度、氣體、磁、光、聲、生物、化學等各種感測器,是各種自動化裝置的神經元應用領域廣泛。公司實際控制人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
航天電子(600879)★機電組件
互動平台表示公司有參與嫦娥三號,公司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旗下從事航天電子集成技術、衛星導航、遙測遙控、慣性(激光)導航、微電子與精導對抗、機電組件等航天電子領域等專業的高科技上市公司,現有技術和主導產品廣泛應用於運載火箭、飛船、衛星等型號產品領域,並保持著較高的配套比例,是航天電子領域重要設備製造商。
大冶特鋼(000708)材料
曾為「嫦娥一號」所需的尖端產品供貨,提前三個月完成供「神七」工程材料,公司為「神六」、「神七」專門研發的高溫合金鋼代表我國材料界的最高水平。
銀河投資(000806)★材料
從神舟一號開始,四川永星一直在全力為飛船系統提供高質量的電子元器件,為「神舟」飛船和運載火箭研製配套做出重要貢獻。控股子公司四川永星電子(占權益比99.34%)是國內型號、系列品種最全、產量最大的片式電阻器及片式電阻網路開發與製造企業之一,片式電阻網路項目被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及國防領域。
東方鉭業(000962)材料
東方鉭業的高性能鉭粉、鉭絲配套的電子產品已經成功應用於嫦娥月球探測工程、神州載人系列航天工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等國家重點工程,公司表示這由於鉭鈮屬於稀有金屬,決定了它的稀缺性和應用領域的特殊性。互動平台明確表示公司為嫦娥三號提供鈮鎢合金及塗層材料。
華工科技(000988)設備
11月28日,公司在互動易平台上回答其子公司華工激光是否為「嫦娥三號」提供技術支持時表示,公司自主研發的紫外激光器及一些其他產品由於技術領先、品質過硬,已被相關部門采購應用於嫦娥一號、二號相關部件的製造加工工作。「相信如果沒有新技術或設備被採用的情況下,已成功應用於嫦娥一號、二號生產製造的技術、設備,仍會被繼續沿用」。
❼ 中國探月工程屬於哪個公司,股票代碼多少
相關的受益股票:
航天電子(600879)(遙控遙測與測控通信設備、慣性導航及電連接器)
軸研科技(002046) (特種軸承)
中航光電(002179)(光、電連接器)
航天晨光(600501)(燃料加註管道及金屬軟管)
航天電器(002025) (各種繼電器和電連接器)
中國衛星(600118) (小衛星製造及應用服務)
航天科技(000901) (衛星發射服務)
❽ 中國探月工程三步走是什麼
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並命名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其三步走內容為:
1、第一步為「繞」,即發射我國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突破至地外天體的飛行技術,實現月球探測衛星繞月飛行。
2、第二步為「落」,時間定為2013年下半年。即發射月球軟著陸器,突破地外天體的著陸技術,並攜帶月球巡視勘察器,進行月球軟著陸和自動巡視勘測。
3、第三步為「回」,時間在在2014至2020年之間。即發射月球軟著陸器,突破自地外天體返回地球的技術,進行月球樣品自動取樣並返回地球,在地球上對取樣進行分析研究,深化對地月系統的起源和演化的認識。目標是月面巡視勘察與采樣返回。
探月工程三期
探月工程三期的任務是實現無人采樣返回,於2011年立項。2014年10月24日,我國實施了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任務,驗證返回器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地球相關關鍵技術。11月1日,飛行器服務艙與返回器分離,返回器順利著陸預定區域,試驗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隨後服務艙繼續開展拓展試驗,先後完成了遠地點54萬公里、近地點600公里大橢圓軌道拓展試驗、環繞地月L2點探測、返回月球軌道進行嫦娥五號任務相關試驗。服務艙後續還將繼續開展拓展試驗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