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看中國未來的股票
A. 之前看郎咸平的股市評論,說美國的股市計算模型非常准確,誰有股市計算的模型呢
這種模型在中國行不通,呵呵
B. 郎咸平:聽完我對中國股市的分析 你緊不緊張
緊張
C. 請問看郎咸平的書對炒股有用嘛,
他僅僅是一個不錯的敢於直言的經濟學家,股市和經濟的關系微妙,而且學院派很少出股票真正做的好的人,你可以考慮看一些股市大家的著作,比如彼得里奇或者巴菲特的著作。
D. 郎咸平說的計算股票真實價值的公式是什麼
沒啥用
股票作的是投機
是一段時間內的收益
E. 郎咸平說國內四大行港股上市都引入了哪些戰略投資者
關於高盛從中國建設銀行賺了1300億人民幣的事,是這樣的:
2004年之前,四大國有銀行謀求A股上市,曾各自引入海外知名上市銀行作為戰略投資者,幫助其上市和股改。建設銀行引入的戰略投資者是美國銀行。當時,高盛的人在美國銀行戰略投資建行之前,作為戰略顧問先建議中國建設銀行把壞賬全部撇清,撇給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這樣有利於上市融資,獲得新生。其實,實質上是將壞賬剝離,有利於美國銀行投資一塊干凈的、高收益的資產。其結果相當於美國銀行用一塊錢買建行的一股股票,美國銀行投資了數十億股,當上了建設銀行的大股東,高盛作為建行上市的牽頭投行,推動了建行在2007年9月最終上市。後來,在2007年年底的時候,美國銀行曾公開發表聲明說,由於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自己(美國銀行)受到巨大的損失。但是美國銀行對建行的投資,在建行的上市後,讓它們賺了1300億。這就是你所說的高盛賺建行1300億的由來,其實是高盛的夥伴——美國銀行賺建行1300億,並不是高盛直接賺的,但從中國賺1300億,無論是高盛還是美國銀行賺,其實質都是我們國有資產的損失。
F. 郎咸平教授說的判斷股票走勢的數學模型是什麼
郎咸平講的那是判斷股票合理價值的模型,不是判斷股票走勢的模型。那個模型其實就是現金流貼現模型
G. 郎咸平等說:十年後的中國會是什麼樣
已經基本解體了。你看到通脹了嗎?你看到經濟停滯發展了嗎?企業倒閉看到了嗎?銀行出現危機看到了嗎?不給按揭看到了嗎?gdp負值看到了嗎?百業難耐看到了嗎?地方政府負債看到了嗎?產能過剩看到了嗎?地方政府不準報道的新聞看到了嗎?不報負面,只報正面的新聞看到了嗎?美化的負面新聞看到了嗎?一個月買菜錢占工資多少?物價上漲快於工資上漲有多少?由於產能過剩,積壓商品賣不出去,大量業務員出動,越來越多又煩人的推銷電話接到多少有木有啊?新聞聯播不會告訴你,中國蕭條了,他會告訴你,努力迎接美好的明天。OK?
H. 看了咸郎平對中國股市的看法,一下子懵了,k線和技術分析真的沒有用嗎那我該何去何從...
郎咸平的分析只不過在強調中國股市還很不成熟,各方面的制度不很健全。所以不能完全照國外的股市分析方法來預測。所以對國內股市不能完全依照技術面的分析來判斷走勢。中國典型的政策性股市,散戶賺錢的少之又少。總之還是那句入市須謹慎啊。
I. 郎咸平怎樣評價阿里巴巴股票爆跌
郎咸平只是一名學者,它不能左右阿里巴巴股票的漲跌。
股票的漲跌也屬於一個正常的現象。
所以不能說是郎咸平評價阿里巴巴的暴跌。也不具備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