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募集資金去哪了
① 股票如何募集資金
上市公司發行股票,人們購買股票,從而籌集資金。股票本身沒有價值,但它可以當做商品出賣,並且有一定的價格。股票價格又叫股票行市,它不等於股票票面的金額。股票的票面額代表投資入股的貨幣資本數額,它是固定不變的;而股票價格則是變動的,它經常是大於或小於股票的票面金額。股票的買賣實際上是買賣獲得股息的權利,因此股票價格不是它所代表的實際資本價值的貨幣表現,而是一種資本化的收入。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或作價抵押,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股票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支股票背後都有一家上市公司。同時,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② 股票募集資金是好是壞
1,這個要分情況來看如果上市公司把增發所融得到的資金,去發展主營業務,或者,通過增發引進了一些戰略投資者、優質資產,有利於上下游企業的整合,促使公司的業績增長,則是一種好事,反之,公司通過定向增發融資得到的資金,並沒有投於其主營業務,而是投於高風險的行業,則是一種壞事。股票募集資金一般是指上市公司通過增發股票融資資金的行為。需要注意的是,在股票增發之前,一些主力為了獲得較低的價格買入,會在定增之前打壓股價,即在定增之前,賣出一部分籌碼,使股價下跌,在定增時,再以較低的價格買入,拉升股價,同時,一些主力會利用增發募集資金來進行出貨操作,從而導致股價下跌。
2,募集資金是什麼意思:一般是指一家私募股權公司為基金尋求有限合夥人資金承諾的過程。公司往往在募資之初設定一個目標,最終宣布以多少資金認購截止。這可能意味著不再接受額外資金。但是有時公司每次達到一個特定目標就會有中期截止(第一次截止、第二次截止等等)和最終截止。募資的上限是該公司基金能接受的最大資本額。
拓展資料:
1,配股募集資金是利好嗎:
配股募資需根據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和效益的高低來進行判斷是利空還是利好。當公司配股是企業經營不善或快要倒閉的前兆,公司市盈率高,這時的配股募資就是利空。當上市公司只是資金短缺想通過融資解決燃眉之急,而公司是一個發展前景較好、市盈率低的企業,這時配股募資就是一種利好。所以決定配股募資是利空還是利好主要還是看公司的基本面。
③ 上市公司怎麼募集資金
IPO
配股
中國股市是個負和游戲。。。。。。
能在這個市場盈利需要大大的智慧
④ 股票募集資金好事還是壞事
一般是好事。募集資金是指上市公司公開發行證券(包括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配股、增發、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發行分離交易的可轉換公司債券等)以及非公開發行證券向投資者募集的資金,但不包括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計劃募集的資金。發行票據是中性消息,發行票據實際上就是向外發行債務集資公司的中期或短期使用的資金,很多時候只能說明這公司的財務上資金流動性不太夠,需要通過這種方法來緩解資金緊張問題.
這是一般的企業都會遇到的問題,只不過使用的方法不同(一般企業會通過銀行貸款渠道,很多時候若企業在銀行中的信貸額度不太夠時,若是上市公司就會通過向外發行票據的方法籌集所需要的資金缺口),這個並不能說明什麼大問題的,由於這種籌資行為屬於必須披露的,實際上也只是一個例行性質的公告。
拓展資料:
一、上市公司募集資金是利好還是利空
一般而言是好事,因為非公開發行了股票增加了公司的資本實力,而且並未對二級市場構成資金面的壓力。募集資金是指上市公司公開發行證券(包括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配股、增發、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發行分離交易的可轉換公司債券等)以及非公開發行證券向投資者募集的資金,但是不包括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計劃募集的資金。
二、上市公司總資產怎麼算
公司的總資產是一個企業全部財產的貨_計量,企業的總資產包括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及其它資產和遞延稅款借項,就是資產負債表的資產總計。流動資產就是資產負債表的流動資產合計;利潤就是利潤表上的利潤總額。
公司的總資產從它的資金來源分為:
1、負債即欠別人的錢,將來是要還的;
2、所有者權益是股東的投資(一部分記注冊資本,一部分記資本公積)及未分配利潤,這部分在公司存續期間是公司可以動用的。
三、募集資金的運用
公司上市的主要目的是募集資金,投資於公司的發展項目,資金募集後,公司要嚴格按照預先制定好的募集資金用途使用。因此,在考察公司是否具備上市資格的時候,對於公司募集資金的運用也是非常主要的一項考核標准。
(1)公司應該制定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說明擬投資項目的建設情況和發展前景; (2)公司募集資金的運用應當有明確的使用方向,原則上用於公司的主營業務;
(3)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應當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投資管理、環境保護、土地管理以及其他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同時,公司要建立募集資金專項存儲制度,募集資金應當存放於董事會決定的專項賬戶中。
⑤ 上市公司募集資金過程及去向
上市公司募集資金過程:
上市前:
1.簽約投資銀行,投行派保薦人過去輔導改製成股份公司,大概輔導2年吧
2.准備相關材料向中國證監會申請,證監會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會負責審核
3.證監會批准
4.發行,新股申購。投行負責承銷,即上市公司把股票賣給投行,投行再賣給投資者。
5.上市交易。保薦人在上市後還要在持續輔導2年。
上市後再募集資金的手段主要是:配股,配股的發行程序與原始股發行程序差不多,要找投資銀行,走審批流程。
企業的募投項目應與企業長遠發展目標一致,募投項目是最終實現公司長遠發展戰略的必經之路,保薦人應當參加企業關於「公司發展戰略」的研討會、董事會等所有重要會議。實際工作中保薦代表人一定要非常清楚企業的戰略目標是否可行,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選擇是否有助於企業實現自身制定的發展戰略;其次,保薦人代表人應該也是個「行業研究專業人士」,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把握宏觀經濟、產業周期變化的規律,在宏觀經濟、產業周期的高漲期尋找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時,應相對謹慎一些。
⑥ 怎麼發行股票去募集資金
公募股票的發行可分為設立發行和發行新股兩類。設立發行是指股份公司在成立過程中募集資本所進行的股票發行,這是股份公司的首次發行,發行新股是指股份公司成立後因增加資本,擴大經營的需要而進行的股票發行,這是股份公司在首次發行即設立發行以後的各次發行。這里分析的是發行新股的基本程序和步驟。
(1)制定新股發行計劃。為了保證新股發行的順利進行和發行後取得實效,發行公司需要認真制定新股發行計劃。發行計劃的主要內容有確定發行目標、對發行目標進行可行性研究、擬定股票種類和發行價格等。
(2)形成新股發行決議。董事會依據資本授權制度和新股發行計劃作出發行新股的決議,內容包括:①新股的種類和數量;②新股的發行目的;③新股的發行價格;④認購新股的申請期限和股款交納日期;⑤辦理申請和股款繳納的機構;⑥零股和失權股的處理方法等。
(3)股票發行申請與審核。內容包括:①編制股票發行申請書;②股票發行的審查與核准。
(4)製作股票募集書。募集書應載明公司的沿革、經營情況、財務狀況、負責人、新股發行種類、數量及金額,還要載明核準的各款項事項及股款繳納日期,並加記政府主管部門及證券管理機關核准文號與日期。作用是公眾閱覽,使投資者能了解公司的有關情況,作為認購股票的參考。
(5)凍結股東名簿。股東名簿是公司記載股東和股票事宜的帳簿。一般記載:①股東的姓名、地址;②股東所持有的股票種類、數量;③股票的號碼;④股票的認購日期。
(6)確定委託代理。包括:①選擇代理發行機構;②簽訂委託代理發行合同。
(7)招認股份。是指確定認股人和辦理股款繳納與股票交割事務。內容有:①董事會通知原有股東行使優先認股權。②原有股東在接到董事會認購通知後,在規定期限內認購相應比例的股份。③公眾認購。④認購人繳納股款。⑤交割股票。
(8)改選董事、監事。這里的改選是指增額性改選,即由公司股份增加、股份比例結構變動所引起的改選,而不是原有董事、監事任期屆滿或由於其他原因的正常改選。
(9)發行結果登記。發行公司在按預定計劃發行股票結束後一定期限內,需向政府主管部門和證券管理機關報告發行結果,申請發行結束的登記。
⑦ 公司上市的時候所募集資金歸誰
誰花的錢就歸誰,問題是誰是大股東。大股東就是代表全體股民的執行者(大股東說了算)給你舉個實際點的例子你就知道了
股票市場有兩種人:一種人是散戶,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中小股民;另一種人是「主力莊家」,是擁有大資本的富人,也就是包括基金在內的張三、李三們。什麼是牛市?以上海綜合指數為例:2005年的底的時候,不到1000個點,現在是3000多個點,什麼意思?2005年滬深兩地股票總市值不到1萬個億,現在是30萬個億,假如股票支數一樣,就等於原來的股票平均由1塊錢漲到了30塊錢,當然,這兩年還發行了一些股票,漲幅沒有那麼大。按理,算帳面值,誰都會賺錢?可散戶們為什麼80%又虧了呢?簡單地說,就是高買低賣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想一想,上證指數從2007年10月的6000多點,攔腰砍一半,下降到了現在的3000多點,也就是說股民們平均起來要虧50%。這是怎麼跌下來的呢?是主力莊家撒退造成的。為什麼要撤?賺得差不多了,從1000點到6000點已經有6倍了。那麼散戶呢?恰好相反,6000點時候,證券交易廳里擠滿了黑壓壓的人頭,新開戶的人絡繹不絕,證券公司的人星期天都不能休息。是什麼?一個拋一個接,莊家拋得差不多了,就開始暴跌,到現在為止,莊家手裡的股票肯定不多了。現在,證券廳里人頭呢?不多了。干什麼去了?捂著股票不做聲了。現在還好,再過年把時間跌到底,散戶們就會象猩猩一樣望著香蕉,再也不動了,這就是熊市,到證券廳里鬼影子都不見的時候,就是熊市的谷底。那麼,散戶為什麼一定會虧呢?熊市的時候,誰也不敢也不會去碰股票,要等到漲了,聽說有人賺錢了,才慢慢有人進去,越漲人越多,直到瘋狂,這是散戶。莊家呢?熊市的時候,悄悄里進去,然後,等你散戶都瘋狂了又悄悄地出來。散戶為什麼不能象莊家一樣呢?因為你沒有能力控制一支股票的漲跌,所以,就要分析哪支股票會漲,去跟風,而莊家利用的恰好就是這種心理,哪個散戶會認為自己愚蠢呢?個個都只會認為自己聰明,所以,莊家與散戶就玩起了貓捉老鼠的游戲。就有了什麼技術分析、基本面分析,什麼潛力股、績優股、垃圾股,什麼鋼鐵股板塊、科學技股板塊,什麼籠頭股、黑馬股,什麼KDJ、RSI等等,這樣就產生了另一個群體,什麼專家,咨詢師,在報紙、雜志等媒體上,發表分析評論,說哪只股票會漲,哪只股票會跌,股指會漲到10000點,散戶們當然就深信不疑,這些東西有用嗎?都是騙人的。莊家利用的就是這個,在媒體講科技板塊成長性如何如何的好的時候就出貨,在說大盤股股性如何如何不活躍的時候就悄悄地建倉。散戶呢?恰好總是會踩錯節奏。
所以,單就炒作股票而言,其實,就是一種投機,是莊家與散戶在博奕,說得再透一點就是窮人與富人一起在玩賭博游戲,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乾脆就講:中國股市連賭場都不如。
為什麼連賭場也不如呢?
有一本書叫《基金黑幕》,是一個叫「保護中小股民組織」利用「美人計」從基金經理那裡挖出來的絕秘,是講基金如何操控股市,把散戶的錢如何騙到手,然後又如何淘空基金輸送給內部人的。其中講到:2000年10月,華夏證券在太極集團(600129股吧,行情,資訊,主力買賣)每股16到17元價位時開始一路建倉,截至2001年12月31日,成為太極集團第一大流通股股東。一個月後,連拉兩個漲停板,股價躥升至22元,次年再拉升至29.85元,在2002年「624」行情中達到37.99元的歷史高位。
華夏基金是誰的?中小股民的,如果高位獲利了結,賺的錢就還是中小股民的,只是從甲手裡轉到了乙手裡,但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請看,此前,華夏證券高管的內部人,在股價16元以下就大量建滿了「老鼠倉」,這時,華夏證券開始邊建倉邊推高股價。股價升到25元以上時,內部人開始賣出,但多數還在等待30元以上,由於大盤下跌,散戶股民跟風很少,內部人又想賺大錢,要在30元以上才賣出,所以華夏證券不得不在高位護盤。在這期間,內部人是只賣不買,就是只賺不賠,華夏證券是只買不賣,就是只賠不賺。當內部人賣完了,華夏證券也就開始賣了,股價一路下跌,最後狂瀉至每股3.7元。其中,某經理賺了3000萬。
華夏證券呢?到2005年止虧損80個億。
所以,中國股市從開市到現在近20年來,所有的散戶,也就是真正的股民從來都沒有逃脫80%虧損的命運。所以,中國股市,也就如此這般地造就了一批批的富人,也如此這般地造就了一批批的窮人。
⑧ 關於公司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的問題
1、公司發行股票,股票由一些大的機構或者散戶購買,資金由公司抽走,這錢可以說成放進口袋了,由公司按照之前的計劃進行運用;
2、你申購成功該股票後,交易的地方是股票交易市場,交易對象是其他機構或者散戶投資者,交易對象並不是發行該股票的公司,因此你賣的同時有其他人來買,這些股票就始終在股票市場中被買賣,而發行該股票的公司卻沒有參與這個買賣。
補充:所謂抽走,是指的你買了100股新股,這部分錢就已經到了這個發行股票的公司手裡面了,這個資金就按照新股發行資金募集運用計劃運用了,你所擁有的只是一個電子記帳憑證,當你要賣的時候,只能賣給其他投資者,錢就從其他投資者那裡來。
⑨ 股票上市後募集的資金歸誰,這些錢有多少錢歸公司
1、資本溢價部分計入資本公積。
2、募集資金扣除承銷費用等一系列費用歸公司所有、受全體股東監督。
3、上市就是圈錢、募集的資金隨便立個項目就可以使用、然後通過老鼠倉的模式進行資產轉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