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票收益太低
Ⅰ 為什麼很多市盈率很低的股票,收益很高,股票卻炒不上去呢
這種問題,在中國這種不成熟的市場,很普遍。
很多鋼鐵,紡織,高速等等股票,贏利能力一直很好,業績突出,但大家都認為這些是「夕陽產業」,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太過陳舊,於是也沒人願意去炒作。而銀行股的話,則是因為盤子太大了,盤子大到銀行股這樣的情況,中國沒幾個生物能炒得動銀行了,越大盤子越難炒,走勢就越是波瀾不驚,為什麼這樣,不需要我多解釋了吧?比方你現在如果有10個億的資金,你可以去找個中小板的股票來,翻雲覆雨,但是你10個億你去玩玩工商銀行看看。
所以,在中國,我個人覺得,你要是很死板一味只認價值投資,就沒必要了,要看價值,還要兼顧行業,成長性,盤子大小,國家扶持等多種因素。
其實我個人一直都只做投機,我也尊重價值,怎麼尊重?我不買ST股,這就足夠尊重了,股票最後的上漲的原因,只有1個字,錢,沒錢來推高股價的話,你說價值,說什麼都是白搭,有錢願意操縱的話,說操縱難聽,就說有錢願意持續買進的話,就是瀕臨破產的股,一樣可以翻天覆地。
Ⅱ 感覺自己的收入太低了,股市能讓自己的收入翻一倍嗎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中產階級,這幾年似乎成了社會上最「可憐」的一批人。別看他們名牌傍身,出入高檔寫字樓,賺著還不錯的票子,住著還不錯的房子,開著還不錯的車子。但隨之而來的好像並不是到達小康後的解脫,而是如影隨形的焦慮。
這種焦慮可能來自高額的房貸、職場的競爭、孩子的教育、父母的健康、自己的婚姻。處於社會中不上不下的階層,想再往上爬一爬,難比登天。可是一旦想停下來享受享受,往下滑,那真是易如反掌。這種對於向上躍升的渴望,以及向下沉淪的恐懼,才是導致這種焦慮的真正原因。
認 清 自 己
作為普通投資者,要承認自己在股市中是處於劣勢的一方。絕大部分普通投資者進入到股市中來,並沒有對資本市場有一個很好的認知,也沒有很好的知識儲備作為基礎,資金量也不是很大,更談不上成系統的選股方法、投資策略、交易經驗。
在如此多的劣勢之下,很多投資者只能寄希望於運氣,「炒」股,其實就是一次又一次「碰運氣」的行為。對公司的估值沒有合理計算,對股票的價格是貴了,還是便宜了,自然也沒有合理的判斷。每次買入賣出,更多的是跟隨市場做出的情緒化決策,而非通過理性思維深入思考後的選擇。
有些投資者確實「運氣」不錯,剛進入市場就遇到了牛市(事實上是牛市的賺錢效應吸引來了新的投資者,先後順序要搞明白)。在牛市普漲的行情下,往往隨便敲下一行代碼,就能很快獲得上漲的盈利。每每這個時候,這些賺了錢的投資者就會翻臉不認賬,絕對不把盈利的原因歸結於「運氣」,而是煞有其事的總結出一套方法論,編纂出自己的「炒股聖經」,吹噓著一番又一番的大道理。
可惜,一次的盈利、階段的盈利,很難變成永久的盈利。每次牛市過後,他們賺到的錢就會從哪兒來的,回哪兒去,捎帶著還拐跑了本金,甚至欠下了外債,留下一地狼藉。
這種「碰運氣」式的投資,在股市中很難走的長遠。一個成熟的人,不應該永遠寄希望於幸運女神的保佑,而是應該學會「獨立」,找到真正能夠長期依賴的投資策略。
所謂投資策略,就是要包含了選擇、擇時、執行、止盈、止損等各種方面,用來應對股市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市場環境瞬息萬變,牛市、熊市、震盪市,動不動黑天鵝滿天飛,灰犀牛遍地跑。有沒有什麼投資策略,能夠幫助普通中產階級,達成財富更上一層樓的目標呢?
價值投資,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股市很神奇,有人把他當成碰運氣的賭場,那股市回饋給你的,就是久賭必輸的賭場定律。但如果我們把目標放的長遠一些,預期降低的保守一些,抱著尋找價值的態度來到這里。在股市中想要獲得資金的保值,穩健的增值,就變得有跡可循了。
我們只要把握住以下三點規律,就能找到股票投資的確定性,不僅虧損的風險會變得極小,還會取得遠超其他投資方式的豐厚收益。
首先,設定投資周期。以一個完整的牛熊周期來看,大概是5年左右。作為30多歲的中產階級,股市不能幫你賺到明天就要還給銀行的房貸,也不能幫你完成月底換豪車的夢想。但如果能拿出一部分長期不動的閑錢,股市能幫你賺到幾年後孩子出國留學的學費,或者幫你賺到提前退休環游世界的路費。
其次,找到一家在投資周期內,利潤能持續增長的優秀企業。因為長期來看,股價的變化一定是受到企業內在價值影響的。而這樣的企業,通常都是我們生活中就耳熟能詳的。投資圈有一種特別傻缺的論調,「那個誰誰誰不就是買了茅台么」,「那個誰誰誰不就是買了平安么」,好像買了白馬股就是沒有選股能力。投資的目的是踏踏實實賺錢,誰說好的投資就一定要買那些犄角旮旯的小股票了。
最後,要確定買入的時候,價格足夠的低估。而短期之內,市場給出的價格通常是無效的,甚至是瘋狂的,比如最近面對疫情,美股和港股的無差別暴跌,大量優秀的公司,都跌出了很好的安全邊際。如果你之前肯付出一些精力,多看懂一些行業,多看懂一些公司,提前給出合理的估值,那這種別人恐慌的時刻,一定是你貪婪地好機會。
在一個投資周期之內,一家企業的估值,從熊市時的10倍,上升到牛市時的20倍,是非常普遍的。如果企業的利潤還能保持比較良好的增長,在周期內利潤增長了50%。根據股價的計算公式(股價=市盈率x每股盈利),我們最後回收的資金就是2 x 1.5 = 3倍。
沉下心來,深入的看懂幾個行業,徹底的看懂幾家公司,低估區間買入,合理區間賣出,根本不需要關注每天股價的漲跌,不用在乎過程中的什麼天鵝犀牛。給自己十年時間,跑完兩個周期,投入股市的資產,翻上10倍,還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一個年入100萬的普通中產,選擇價值投資的方法,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提升估值能力。每年拿出一定的積蓄,買入優秀公司的股票。
十年之後,還自己一個財務自由的人生,難道不香么?何必非要去和一幫拼運氣的賭徒,每天在瘋狂的賭場中廝殺。
Ⅲ 股票收益低,用超牛網的話是不是能提高收益
股票收益低甚至虧損,那是因為你的投資能力有問題,至於用什麼什麼網,跟你的投資水平一點關系都沒有。根本不可能提高你的收益。
Ⅳ 中國銀行的股價怎麼那麼低能買嗎
首先糾正你一個錯誤的觀念,2塊錢的股票不一定比100塊一股的便宜。假設兩家相同的公司都有1億元的股東權益和1000萬的凈利潤,a公司發行了1億股,市價就會在一元左右,每股收益0.1元。而b公司只發行了1000萬股,市價每股就會在10元左右,每股收益1元。兩家相同的公司,股價卻差十倍,其實總體價值是一樣的。中國銀行發了2038億股,相對股價就自然低了。大盤股,長期持有不怕,短期持有就不要買了。
Ⅳ 中國銀行業如此掙錢,為什麼股票價格很低
銀行是容易賺錢,但那是原有體制保護的結果。在金融體系逐步開放的客觀環境中,面對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盈利能力的向下拐點已經開始出現,這就是形成目前銀行收益很好、但預期很差、股價逐步走低背離情況的根本原因。
Ⅵ 為什麼a股的每股收益這么低
今年的A股市場專治各種不服。
從1200元的貴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恆瑞醫葯,再到3000億市值的醬油股。
什麼樣的白馬股都可能會辜負你,只有消費行業的核心資產才是穩穩的幸福。
不過從傳統意義上的估值情況來看,大消費板塊無論市盈率(PE)還是市凈率(PB),都已經不便宜了:
① 食品飲料行業的PE為32.17倍,達到歷史百分位68%,PB為6.5倍,達到歷史百分位的81%;
② 細分白酒板塊市盈率更是高達32.17倍,遠高於歷史均值水平。
消費股的估值,過高了嗎?
國泰君安零售團隊最新發布《堅守消費龍頭,分享中國成長》,詳細地分析了消費股估值邏輯正在發生的轉變。
本文共2303字,預計閱讀時間10分鍾,拉至本文底部可閱讀本文核心觀點。
還記得美國「漂亮50」嗎?
探討消費白馬股估值是否過高的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回顧下美國20世紀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謂「漂亮50」,指的是美國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備受追捧的50隻大盤股,它們當中有很多我們至今仍然耳熟能詳的消費品牌,比如麥當勞、可口可樂等等。
「漂亮50」一個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高盈利、高PE同時存在,直譯為「很貴的好股票」。
自1971年開始,「漂亮50」股價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數超過40倍,最高的寶麗來公司估值甚至超過了90倍,而同期標普500估值中位數僅為12倍。
縱觀市場,我們不難發現,消費股尤其受到大資金的重點青睞。分析其背後原因,我們認為有兩點:
1、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 2、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消費股抱團行情何時會結束?
仍舊以美國「漂亮50」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終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國大幅的財政赤字和信貸擴張積聚高通脹泡沫,糧食危機觸發CPI上行,美聯儲不得不加速收緊貨幣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導致通脹進一步惡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蝕企業盈利,企業毛利率和盈利增速雙雙下行,股市由牛轉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開始回落,盈利穩定性受到市場質疑。
我們認為,A股機構「抱團取暖」的現象只可能在兩種情況下被打破:
1)消費龍頭業績持續低於預期,但目前而言,貴州茅台、五糧液、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等白馬股營收和凈利潤保持穩定增長;
2)像美國「漂亮50」那樣,A股遭遇大的外部變動,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級或全球經濟斷崖式衰退,但目前來看概率很小。
兩種情況在目前來看可能性都很小。
後續如何配置?
後續配置上,我們建議從兩條主線主線挖掘投資機會。
1)供給看效率:經營效率高、業績增長穩健、競爭優勢明顯的龍頭企業,將會持續通過擠壓中小企業的市場份額來獲得成長,值得重點關注。
2)需求看紅利:三四線市場仍存在巨大的消費需求紅利,看好所處賽道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尤其是戰略重心向低線級市場擴張、能夠通過自身管理及成本優勢提升市場份額的龍頭公司。
本文觀點總結:
1從傳統意義上來說,大消費板塊現在已經不便宜了。
2 但消費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其龍頭股不應簡單按照市盈率(PE)判斷估值水平高低。
3消費行業的估值體系正在從PE模型向DDM模型轉變。消費龍頭一旦建立起足夠深的「護城河」,穩健增長、市佔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續分紅等就足以支撐其估值水平。
4 國內資金和海外資金在大消費行業保持了較高的配置熱情。消費股受到大資金青睞的原因是其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且在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5 消費股抱團行情在短期內不容易被打破。後續配置上,從供給看,關注龍頭企業;從需求看,關注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
Ⅶ 股票收益那麼低怎麼辦啊家裡急需用錢
你需要有好的老師指導你,你所說的杠桿就是配資。可以私信
Ⅷ 目前中國股票價格最低的幾個
1、統計數據截止到2015年9月15日,中國A股股價最低的是*ST海潤,股價為2.33元。
2、低價股是股票術語其中之一。對於投資者而言,如果從成本考慮,在買入同樣股數的情況下,買低價股所需的資金會遠低於高價股。而且,由於A股的買入數量必須是100股的整數倍,因此對於只有數千元的小散戶而言,高價股往往在無形中設置了參與門檻。相比之下,低價股的買賣則靈活得多。從收益情況看,買低價股的回報率未必比高價股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