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股票 » 中國股票奇葩現象

中國股票奇葩現象

發布時間: 2022-01-10 04:45:52

A. 中國股市的謎底究竟陰暗在哪

在中國股市發生的那些故事,謎底總比你想像得還要陰暗,不過,看過謎底的你們還有「勇氣」再去相信一次嗎?

2014年下半年中國的股市可以用「任性」來形容——上證綜合指數[-0.35%]從2050點一路攀升,到2014年12月31日以3235點收盤,漲幅約60%。
作為經濟的晴雨表,股市彷彿在告訴大家經濟瘋狂上行的預期,可惜不是。業內專家普遍預測2014年全年經濟增速為7.4%,未能萬能7.5%的目標,而2015年多家機構預計經濟增速將為7.0%。
別樹一幟的「中國股市」給了冷靜的人們一個巨大的謎面,現在我們來認真地猜一下這個「謎面」的謎底到底是什麼。
財經作家吳曉波曾說過一句話,放在這里很合適:中國股市是「禿鷹們」的冒險樂園,在中國股市發生的那些故事,謎底總比你想像得還要陰暗。
其實,中國股市從誕生的第一天就是「怪胎」,只不過它這次又「獻丑」一次罷了。
上海和深圳的兩個交易所分別成立於1990年底,始創之初,制度構建十分粗鄙,幾乎沒有頂層設計,第一批上市的公司大多為華東及華南兩地的地方中小公司, 滬市的所謂「老八股」中好幾家是注冊資本在50萬元的區屬企業。
1992年8月,深圳發生120萬人爭購股票認購證事件,場面火爆失控,北京在失控中發現了一個「超級大油田」,兩個月後,證監會成立,股票發行權逐漸上收,至1997年,兩所劃歸證監會統一監管,在這一時期,決策層形成了一個非常詭異的戰略設計:中國資本[1.00%]市場應該為國有企業的脫困服務。
大量陷入困境的國企「搓泥洗澡」,打扮成白富美的樣子被掛到了市場上,有一位叫張化橋的香港證券分析師甚至認為,當時的國企上市很少有不在財報上動手腳的。連續虧損的國有企業做假賬上市交易,從股民的口袋中收攏資金。販賣上市指標成了當時公開的秘密。
那些「白富美」在財務報表上打扮得很漂亮了,但體制和制度幾無改變,掀開假面,當然不堪一睹,在上市數年之後,企業很快再度陷入泥潭,成為了所謂的「殼資源」,這時候,在二級市場上就出現了狙擊手,他們被叫做「莊家」。
莊家們通過低價收購未流通的「內部職工股」,成為這些企業的實際控制人,然後在二級市場上大興波瀾。他們用新題材重裝殼資源,具有強烈投機色彩的莊家經濟漸漸形成。
1999年5月19日,沉寂多年的股市突然井噴,構成「5 19行情」,一些從來名不見經傳的企業,如億安科技、銀廣廈、中天科技[0.96% 資金 研報]等等,忽然日日狂漲,激盪得人人心旌盪漾,在它們的背後則是莊家們的貪痴狂歡。
這時第一代莊家出現了,K先生的粉墨登場掀起了以炒作為主角的股市熱潮。K先生的名字叫呂梁,他常用這個古怪的名字在證券類媒體上寫股評文章。呂梁是個虔誠的文學愛好者,早年寫小說。
1992年,呂梁去深圳闖世界正好碰上了「8 10」事件。那時的他還是一個好奇的旁觀者,與那些排隊的民眾交流後,寫了長篇紀實報道《百萬股民「炒」深圳》,賺了不少稿費,並受到了股市的洗禮,開始憑借一支筆炒作概念股。
股票市場第一代莊家中,呂梁與他的操盤手將股市完全納入麾下,能夠純熟並精準地操縱其走勢。在他掌控下的「中科創業」和「中西葯業」等股票,漲勢一片向好,形成了中科系概念,風光無限。
當時,莊家對股價的控制幾乎達到隨心所欲的地步, 2000年2月18日,當時第一大莊家、中科創業的實際控制人呂梁新婚大喜,他的操盤手們用「科學而精密」的手法控制股票起伏,硬是讓中科創業的收盤價恰好停在了72.88元。操盤手們用自己的方式給老闆送上一份別人看來瞠目結舌的禮物。
但我們知道,縱然是今時今日, 對散戶來說,股市亦不是久留之地。這是一個危險無比、令人窒息的資本游戲。中國的股市不是一般股民能夠預測的,它的身上依舊纏繞著難解難分的線,而線的另一頭,從來不是我們。
2000年10月,《財經》雜志發表《基金黑幕》一文後,公眾表達了極大的關切和義憤,但揭開還是捂住黑幕的交鋒還處於對峙之中,在幾乎所有的股市經濟學家三緘其口之時,經濟學家吳敬璉將中國股市直接比喻為賭場,甚至認為前者還不如後者有規矩,「賭場裡面也有規矩,比如你不能看別人的牌。而我們的股市裡,有些人可以看別人的牌,可以作弊,可以搞詐騙。坐莊、炒作、操縱股價可說是登峰造極。」
吳敬璉進而揭示了中國股市的制度性缺陷:「由於管理層把股票市場定位於為國有企業融資服務和向國有企業傾斜的融資工具,使獲得上市特權的公司得以靠高溢價發行,從流通股持有者手中圈錢,從而使股市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尋租場』,因此必須否定『股市為國企融資服務』的方針和『政府托市、企業圈錢』的做法。」
呂梁等第一代莊家折戟於2001年春季之後的一次股災,隨之出現了以德隆唐萬新等人為代表的第二代莊家,他們的手筆越來越大,高舉混業經營的旗幟,動輒以並購題材拉抬股價,靠高額民間吸資來構築資本平台,用唐萬新自己的話說,「用毒葯化解毒葯」,最終在2004年的另一次股災中玉石俱焚。
在此後的歲月中,如呂梁、唐萬新這種招搖於檯面之上的著名莊家似乎減少了,但是,莊家文化確乎從來沒有消亡,他們開始隱身於各個證券營業所里,以「地下敢死隊」的身份繼續戰斗,而吳敬璉所總結的股市特徵似乎也並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觀。
2007年前後,吳曉波為了探尋上市公司的真相,特意選擇了五、六家股價表現非常優異的公司做樣本調查—其中就包括前段時間爆出醜聞的獐子島[0.47% 資金 研報]。 吳曉波到這些公司實地考察、訪談董事長、查閱公司業績及股價波動,結果得出了一個並不出乎預料的結論:這些公司的業務波動,與它們的股價波動,幾乎沒有任何的對應關系。
在一家公司,吳曉波問董事長,「為什麼你們的股價最近震盪很大?」他請攝像師把鏡頭關掉,然後很小聲而體己地對我說,「因為這幾天券商在換手,換手的成本價是12元,吳先生,你可以在這附近進一點貨的。」
有人疑問,賭場遵循的是你輸我贏的零和游戲,而股市是個融資→生產→回報股民的內外流動市場,有各種分紅、配股、等雙贏制度,但是,此說法立即招到股民和學界的嘲諷,因為正是中國股市中分紅回購等惠及投資者的制度缺失,才讓中國股市像個賭場,甚至不如。
近日,有學者表示,中國股市就如同妓院,用以指責A股臭名昭著的新股暴炒現象,嫖客和嫖資(股民和資金)總量在一定時期相對是固定的,而老鴇們則不斷地推出新的處子頭牌(新股),甚至不惜裝處(作假和聯合炒作),同時收買專家和媒體鼓吹,讓處子(新股)顯得供不應求,意圖買個好價錢。這就如同如今A股市場中對新發行股的聯合炒作,最終接盤者,就是那早已被引誘的慾火焚身且稀里糊塗的散戶。
2010年,A股首發新股共有347隻,幾乎是每天都有一隻新股發行,2011年A股市場也有277家公司上市,新股首日暴漲後套牢散戶的現象頻頻出現。這幾年既有拓邦電子這樣首日暴漲577%隨後陷入漫漫跌途的中小板新股,也有中國平安[0.59% 資金 研報]這樣連續四周下跌套牢上百億元資金的大盤新股。
如2012年10月9日,洛陽鉬業[3.28% 資金 研報]發行價3元/股,上市首日暴漲221%,當日收報9.63元;但13天後,業績突然變臉,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大降34.73%,令投資者大跌眼鏡。11月2日,浙江世寶[-0.07% 資金 研報]在深交所掛牌上市,眾目睽睽之下,連破A股市場新股發行六項紀錄,首日漲幅高達626%。
就在去年A股瘋牛的同時,在年末中國股市迎來2萬億規模的打新潮。包括國信證券、中礦資源等12隻新股IPO發行15.6億股。自12月18日起12隻新股密集發行,募集資金約133.6億元。
這可是「妓院」論活生生的素材。
吳曉波表示,股市從誕生的第一天就是「怪胎」,它從來為國有企業—現在叫藍籌股服務,為國家的貨幣政策背書,紐約證券交易所的牆上寫著一句話:「保護小股東的利益就是保護了所有股東的利益」,此言在我國股市是一個錯誤。
吳曉波說,這個股市的基本表現,不但與上市公司的基本表現沒有關系,甚至與中國宏觀經濟的基本表現也沒有關系,它是一個被行政權力嚴重操控的資本市場,它的標配不是價值挖掘、技術創新、產業升級,而是「人民日報社論+殼資源+並購題材+國企利益」;
甚至這個股市裡的企業也從來沒有把股價視為公司價值的晴雨表,因此,信奉巴菲特「價值投資」理論的人從來沒有在這里賺到過一分錢。
在今年四季度以來的這輪股市大波瀾中,上述特徵不但沒有得到改善,甚至有些股票的表現更證明了「劣幣」的能力,很難想像,一個正常的投資者可以在這樣的環境中做出理性的投資決策。
在十幾年前提出股市賭場論的吳敬璉教授就去年火熱的股市行情提出了擔心。他認為,現在所謂「牛市」的制度基礎是不穩當不牢固的,股市的缺陷還沒有得到根本的改善。需要非常謹慎的對待,而且應該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到怎麼把這個股市正常的秩序建立起來。

吳敬璉認為,中國股市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在於信息不對稱,監管部門主要的責任就是改善一般投資者信息弱勢的狀態,要執行嚴格的信息披露制度,防止信息不對稱帶來的發財,甚至內幕交易。
羅伯特希勒在《金融與好的社會》一書中這樣寫到:「金融應該幫助我們減少生活的隨機性,而不是添加隨機性,
吳曉波認為,為了使金融體系運轉得更好,我們需要進一步發展其內在邏輯,以及金融在獨立自由的人之間撮合交易的能力—這些交易能使大家生活得更好。
去年12月19日,新聞聯播近年來的首次報道證監會立案調查18隻股票市場操縱案。其背後也代表了中央對打擊市場操縱等違法違規行為的堅決態度。
不過,看過謎底的你們還有「勇氣」再去相信一次嗎?

B. 中國股市有哪些疑難雜症

中國股市的疑難雜症 診脈整個中國股市,一直存在幾個疑難雜症,一旦控制不好,很可能引發股市風險甚至股災,所以我們不得不研究這些問題,對症下葯,防患未然。 第一, 中國股市有明顯替國企脫貧圈錢的性質。從地方到企業挖空心思擠進股市,只是為了圈錢,很少考慮普通股民的合法權益,因此才出現企業贏利不分配不發紅利的怪現象。據不完全統計,上市以後從未分過現金紅利的公司占總數的20%。因此,投資者進入股市唯一得到的機會就是炒作股票、賺取價差,這是中國股市投機性泛濫嚴重的根本原因。 第二, 管理層控制上市投資,以行政分配方式向國企過分傾斜,大量效益不佳的國企得以上市,在股市狂圈股民的錢而佔用過多的金融資源。相反,國家壟斷企業,效益優良收益率高的優質資產都拿到海外上市,讓外國投資者享受豐厚的分紅。在國內上市的公司不但效益不能令人滿意,分紅方面也是鐵公雞一毛不拔。 第三, 資源稀缺造成一級市場高溢價發生。高溢價等於多圈錢,得利最大的是以國企為主體的上市公司,其次是專門打新股的基金和機構投資者。即使股市最低迷的時候,一級市場也有10%~15%的收益。在大牛市裡一級市場申購收益率高達20%以上。大多數違規資金和灰色收入基本不進二級市場,專門守在一級市場進行無風險的申購。 第四, 行政干預造成嚴重。上市公司從審批、發放原始股、一級市場申購到內幕消息泄露等各個環節,事件層出不窮。作為管理層,本應該對此嚴格調查,然而自從股市建立以來,十多年內管理層始終沒有「大開殺戒」過。 第五, 少數對股市決策或操作有舉足輕重影響力的人形成利益共同體,將中小投資者的正當權益置之度外。在現行的法律框架下,中小投資者利益受到侵害後很難有效組織起來採取共同,若單個地面對某企業或利益群體訴訟成本又太高,因此通過法律手段維護權利只是泛泛而談,根本落不到實處。 第六, 產業投資環境不良。目前中國的投資現狀是,銀行貸款、企業籌資、國債發行等融資手段受到局限,只有股市相對活躍。投資環境失佳的金融系統為了擺脫效率低下、壞賬高築的經營困境,只能將資金轉道投入股市,指望通過投機贏利維護正常運轉。銀行資金往往採取股票抵押貼現、券商透支、融資等各種渠道進入股市,而這些錢都來自居民儲蓄,這相當於把股市風險轉嫁給全社會承擔。一旦熊市來臨,銀行大量資金被套,資金周轉出現困難,便會發生頭寸緊張、客戶擠兌、資金鏈崩裂等連鎖反應,最終導致金融風暴和災難性後果。

C. 關於中國的股市怪現象

中國股市已經踏上狂熱軌道

時寒冰

一如各種刺激經濟措施的狂熱,股市已經徹底踏上狂熱的軌道。
以玩運動的方式做經濟決策,在我們這片土地上,一直在反復上演。
利益分析法分析的結果:
一、未來的股市走勢,將超過很多人的預期。瘋狂的單邊市(連續暴漲或連續暴跌)可能持續交替上演。ZF帶頭炒概念,使得股市在「故事會」中走出令世界瞠目結舌的行情。
二、資本市場重新火爆,吸納了源自於實體經濟的資金,而新發的貨幣,正好填充進去,可以延緩市場對通貨膨脹的感知,使人們在渾然不覺中遭受資產縮水之苦。等意識到時,一切皆晚。多麼巧妙的安排!
三、只有股市瘋狂,才能以更快的速度激起追漲殺跌的慾望,以更短的時間獲取更多的收益,然後,可以重啟IPO,並可為未來的關門劫掠創造條件。進退自若。巧妙之至!
在這個以劫掠中小投資者為快的市場,投資者的被動地位永遠都是難以改變的。因為規則是一些人可以不遵守的,規則本身也是隨時可以變動的,信息是嚴重不透明的。我此前曾多次強調:在制度完善以前,任何時候離開股市都不會是最壞的選擇,盈虧暫且不論,葬送的精力和時間,損耗的健康,甚至傷害的親情,都是難以用金錢衡量的。

建議:
一、在這個階段,如果想獲取收益,可用心領悟一下我提到的止盈法和止損法,這是被證明有一定效果的方法。用好這種方式,可以更好地規避風險,確保收益——對於散戶而言,沒有更有效的工具,因為,你在跟看著你操作動向的人博弈,你的一舉一動都是透明的。
二、不要根據任何一個人的博客或者文章決定自己的投資選擇,要參考正反不同的信息,由自己篩選,並作出判斷。
三、把握好節奏,注意熱點板塊,在這個只能投機的市場中,要進入只能是炒作。但從規避風險角度來看,資源類仍可作為首選——倘若被套,在通貨膨脹到來時會早於其他板塊解脫。
四、順勢而為。尤其是股市表現出非理性的瘋狂的特徵時,順勢而為是最好的選擇。

我是一個相對保守的投資者。在2008年12月出版的新書《中國怎麼辦——當次貸危機改變世界》中,我提出了資源為王的觀點,這波股市反彈中,資源類股票的暴漲初步驗證了這一觀點,而全球范圍內的資源價格走向最終也將驗證這一判斷。但中國在實體經濟未見絲毫好轉,未來還將進一步惡化的情況下,資源類投資品如此瘋漲,仍只能理解為人為操縱和從眾效應所致,這也充分證明了我們這個股市的大躍進運動式的特徵。
前瞻:
全球通貨膨脹可能以更快的速度到來。
2009年1月16日,我在《投資感言》一文中寫道:「此前一直有朋友詢問我對黃金價格走勢的判斷。具體到投資這一塊,前期由於寫書、校稿,未能騰出時間進行分析。但當時,我根據利益分析法判斷,黃金價格會一直盤整到布希下台和奧巴馬上任的交接區,在此前的幾次講座中,我多次提到,黃金價格在等待奧巴馬,奧巴馬上台之後,黃金價格將走出一波漲勢。因此,周四(1月15日),我建議幾位國外的朋友在紐約金屬交易所開盤後買入黃金期貨,同時,建議在周曉鳴先生處主動幫忙的幾位朋友和此前詢問金價趨勢的朋友買入國內的兩只黃金股票……」
今年春節在鄭州的講座中,我詳細講解了奧巴馬上任後,黃金價格將上漲這一結論的完整分析過程,我的結論是:奧巴馬擔任美國總統後,國際黃金價格一定會走出一波上漲行情,並在其任內創出歷史新高。但是,國際金價以如此快的速度上漲(期間僅有小幅調整),仍然令世人感到驚訝。這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人們對未來預期的悲觀——正所謂亂世黃金漲。反過來,黃金漲也是亂世的一個寫照。
通脹:
用利益分析法工具判斷,全球通貨膨脹將提前到來。
中國局部領域將最先露出通貨膨脹的前兆。
未來趨勢分析:

經濟蕭條仍將持續一段時間,與某些領域提前到來的通脹交相輝映。美國最早實現經濟復甦。中國最早感受到通貨膨脹,經濟遭受更大的挫傷和痛苦。原因之一是:全球大國的博弈中,所有的國家都在利益至上,只有極個別國家面子第一,而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規律是難以改變的。而且,刺激經濟必須是理性的,而不能是瘋狂的賭博式的,甚至亡命徒式的。
提醒:本人堅持公益性寫作,本人文章不作為交易參考或依據。據此作出的投資決策與本人無關。本人亦無暇接受投資咨詢。任何人的投資選擇都應由自己綜合各方信息做出。 (配圖說明:上圖——炒股十年,吃喝不花錢。下圖:跨行業重組,具有新農村概念、環保概念、節能和新能源概念、高科技概念。中國上市公司的重組很多原本就是概念炒作,最終結局一般如圖示。)
2009年2月11日深夜

你可以參考http://www.wyzxsx.com/Article/Search.asp?Field=Title&ClassID=&keyword=%B9%C9%CA%D0&Submit=+%CB%D1%CB%F7+

D. 中國股市現20年罕見怪象:散戶虧慘 機構卻賺翻,散戶自己炒股真的不靠譜嗎

2017年最罕見的現象莫過於中國A股,是全球市場中奇葩的奇葩。全球股市一片大好而不是小好,而唯獨中國A股跌跌不休,而且2017年出現的一些罕見現象「散戶虧慘了,機構卻賺翻了!」

全年近七成的個股下跌,很多中小投資者不是被套牢,就是被割肉出局。臨近年底,大盤藍籌大漲,小市值股票大跌,很多機構賺得盆滿缽滿,多數小投資者虧得一塌糊塗,應該說,這種結構性行情導致的投資收益兩極分化,在A股的二十多年歷史上,應該還是首次。


?

總結:

其實大可不必去相信什麼機構,還是自己去細心一點,好好去研究一下,不要盲目的隨從,自己一定要有定力,總之吧!還是那句老話「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E. 中國股市究竟有哪些悲劇問題

股市低迷,各種找制度或政策原因的討論也就風生水起。這本身已經暗示了悲劇之所在。因為中國股市的制度缺陷往往在牛市時暴露得更充分,我在2001年和2007年牛市高峰時專文論危機,在2005年股市極度低迷時,倒是專文談制度和市場轉折的契機。在股市再度低迷的今天,我們要想真正看破迷局認清大勢,必須超越一時的功利之心,擺脫誘惑和糾結人們的假問題,敢於面對市場真正的病症和挑戰。唯其如此,危局才可能再次轉化為機遇。
一.股市低迷本身不是問題
今天人們問得最多的問題是,美國是金融危機的發源地,美國道瓊斯指數已經快要回到危機前的水平了,A股還在熊市中掙扎,這是不是充分說明了中國股市自身有問題?
客觀地說,這個比較並不嚴謹。美國經濟在經過金融風暴沖擊後在曲折緩慢復甦,開始釋放積極信號,而中國經濟在2008年底4萬億的強刺激後,現在面臨經濟轉折和下台階,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相應的,美國股市也是在危機後逐步緩步回升,而中國A股則在2009年領漲全球後又開始回調。
同時,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在危機前就長期窄幅徘徊,中國股市在2007年剛剛經歷了瘋狂的頂點。就如美國的納斯達克市場,如果和十多年前的泡沫高點相比,今天還只在半山腰,日本日經225指數,現在只是其二十多年前泡沫高點的四分之一,而同期的中國A股市場,自設立來,指數漲了20倍。
可見,選一個特定時間段來對比,帶有很大的主觀隨意性。真正要在不同市場間做比較,國際上通用的只能是市盈率和市凈率的比較。它反映了市場估值與企業盈利和凈資產的比值。因為任何經濟增長最終總要體現在企業盈利和凈資產積累上,才能左右股市的估值。用這些指標看,中國A股與世界主要市場,與中國周邊市場,只能說相差無幾,看不出有任何不正常。
從股息回報來看,中國A股過去和現在都顯著低於國內定期存款利息和國債利息,其他主要國家恰好相反,用這個指標看A股的回報率就差很多。如果用中國企業在境內境外不同市場的表現來看,A股市場估值還算是最好的。中國企業在海外國際規范市場上大多數表現從來比較差。香港沒什麼人指責中國股市制度或政策的種種問題,國企股紅籌股估值也並不高。美國市場近年來走勢確實不錯,但在美國市場上市的中國企業則並沒有享受這個好運,相反還遭遇了滑鐵盧,以至紛紛主動或被動退市,都想回到香港特別是國內A股來上市。可見A股市場的價值在中國企業眼中,還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
同時,也要看到,我們的企業大多是規模效益型的,一旦經濟減速、增長受限,企業盈利馬上滑坡。這與美國的藍籌企業占盡技術、專利和創新優勢有很大不同。因此我們及中國周邊市場的估值比美國市場低一些也很正常。總之,中國企業在境內外市場的表現,應當說在總體上反映了我們經濟和企業的實際狀況,並沒有什麼冤枉和異常,沒必要自作悲情。
還有很多人批評,A股市場的根本問題是為融資者服務,使投資者的利益受損。這個批評不能說沒有道理。但怎樣才叫為投資者服務?打擊違法犯罪肯定是一方面,客觀地說,監管層一直也在努力。其他如很多人建議的進一步限制大股東、高管變現,對上市公司附加越來越多的要求和束縛,這恐怕既不是改革的方向也不合國際慣例。試想限制到極端也就是退回到與國際規范市場背道而馳的股權分置時代,原始股東全不讓套現流通,上市價格、指標全部行政批准,但那時的市場仍然是牛短熊長、投資者一樣怨聲載道。
有人說,關鍵是公司發行不能有三高,應全部低價上市。新股發行改革之前,從來是這么做的,無論什麼公司,按統一的市盈率定價發行。許多公司上市首日股價翻好幾倍,二級市場仍然高位接盤,那也沒能真正保護投資者。2012年以來,監管層干預新股定價和首日漲幅,但一當市場稍稍平穩,首日大幅上漲的股票依然很多。有人說應嚴打新股炒作者,但一查首日買入的幾乎全部是中小散戶。又有人說要嚴格審查擬上市公司,其實,現在A股上市審查已屬世界上最嚴之列,不僅上市公司為支付中介機構審查的交通住宿招待等各項費用越來越多,相關打點越來越多,甚至連不少媒體都開始借審查斂財,以發負面消息為由收封口費,審查越多、權力越大、花費越多,還是不能避免上市後變臉。
由此可見,要區分兩種情況,一種是股市對經濟下行的反映,這是股市開始發揮經濟晴雨表功能的表現。這一點並非壞事,反而值得歡迎。它也意味著只要經濟出現回穩上升的信號,股市必然也會回暖。另一種是證券市場本身的制度和政策缺陷,這才是真要認真對待的。這種制度缺陷和政策失誤,一方面會在市場低迷時進一步打擊投資者的信心(如同樣反映調整中的中國經濟,2012年香港國企股和紅籌股的表現就比A股強很多)。另一方面是當經濟和市場稍有回暖,監管者和投資者都鬆口氣、好了傷疤忘了疼時,IPO提速、投機炒作又起,股市制度的內在缺陷就會放大發作,從而很快迎來新的失望和悲劇。
二.股價扭曲結構高估是真問題
A股市場確實存在重大的問題,只是A股的真正問題與現在市場上絕大多數人想的並不相同。A股最大的不正常不在其熊市之煎熬,而在市場極度低迷時,上市企業排隊還越來越長,現在發號已到750開外,若非明裡暗裡地控制繼續發號,估計早已過千。這顯然是全球股市都沒有的怪事。
A股另一個不正常,是垃圾股往往比績優股更受追逐吹捧。A股市場歷年的大牛股往往非垃圾重組股莫屬。即便在今天監管層高調打壓ST等垃圾股的強勢氛圍下,垃圾股依然不時在熊市中咸魚翻生,連連漲停,身價翻番,成為一大奇觀。
A股市場的第三個不正常是股市低迷至此,二級市場投資者已苦不堪言,但新股上市發行仍然不斷不敗,老股東套現綿綿不絕。這樣,境外已上市的中國公司想回來上市,境內上市的原始股東和高管鎖定期一完,就忙著拋售套現,與境外市場熊市中新股發不出去大股東和高管不但不減持反而紛紛增持適成對照。
顯然,以上這三個怪現象才是A股真正不正常的地方。連病情的症兆都看不對,我們當然就不可能找對病灶病根,更不用說治病的葯方。
A股的三大怪現象,說穿了,反映一個許多人諱莫如深的病灶,就是股價扭曲結構高估下的供求失衡。在熊市中談股價扭曲結構高估,許多人不免會跳起來。但股價是否扭曲高估並不是由爭論或感情決定,而是由真金白銀決定的。市場經濟從來靠價格和供求關系調節。市場不憐憫眼淚,也不相信皇帝的新衣裳。價格合適,供求就平衡。價格錯了,供求就失衡。現在A股市場想上市的人打破了頭,只能說明價格過高導致供過於求,於是靠控制供給、嚴格篩選和排長隊來勉力維持秩序。
應當指出,這里說的價格不僅是上市發行價。上市發行價僅僅是公司讓渡的一小部分增量股權的價格,二級市場的價格才是原始股東衡量自身財富和套現退出的價格。因此,打開窗戶說亮話,二級市場的股價扭曲結構高估,既是太多企業在熊市中也想上市的原因,也是企業不怕發行價再被管制壓低也要上市的原因,更是股市低迷原始股東和高管們也要拋售套現的原因。所謂圈錢,所謂有利於融資者,無非是說股價高了。因為東西不在貴賤,黃銅也好,黃金也罷,定價太高了,都是圈錢蒙人;定價合適了,都是投資,都是物有所值。無論專家媒體還是投資者監管者,找了股市那麼多問題,獨獨不能正視股價扭曲結構高估這個基本事實,不願說破皇帝的新衣,就只能繞著圈子亂找別的毛病。承認二級市場股價扭曲高估,才算是摸到病灶。
但是,A股的估值,用國際通用的市盈率、市凈率,不是說與海外規范市場接軌了嗎?這個判斷以偏概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中國的接軌是加權平均的接軌,大盤藍籌股特別是銀行股,市盈率很低,已經到5到10倍,但量大權重,一隻抵幾百隻,從而拉低和扭曲了市場估值。實際絕大多數中小盤股,熊市至此,其市盈率仍在二十多倍、三十倍以上。現在2432隻A股,真正市盈率在15倍以下的,只有262隻,不到全部上市公司的11%。本來物以稀為貴,故境外市場,一般是大盤藍籌股估值高些,中小盤股估值低些。特別在熊市,所謂漲時看勢,跌時看質,這時中小盤股股價往往跌至幾倍市盈率、每股凈資產之下。港台股市,內地在港上市的H股紅籌股,都是這個情況。日本東京日經225指數市凈率現為1.25倍,東京證券交易所全部股票平均的市凈率就降到了0.7倍。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自然不來上市,上市的也自然輕易不會減持。而A股現在鼓勵來上市排隊的恰恰是市盈率、市凈率高的中小盤,價格當然都高,供求自然不平衡。

F. 一個奇怪的股票盤面現象怎麼解釋

可能是刻意,但巧合就算不上了,因為這種盤面出現的非常多。能肯定的只有一點,那就是缺少成交量。
_______________
我也補充:如果短期發生時,確實有可能是被大單打出來的。沒有說大單手數要等於真空區域的手數的道理。
比如買一到買五分別是10手,20手,30手,40手,50手,那麼一張買五的價125手的賣單出來,那麼買一就會變成原先買五的價位,手數是25手。
是不是莊家在做,就這么點兒信息很難判斷。

G. 中國股市有多奇葩,有多扯淡

中國股市總體不奇葩,也不扯淡!
奇葩和扯淡的是那些坐在上面指揮的那些人!

H. 中國股市究竟深藏哪些悲劇性問題

股市低迷和實行什麼體制沒有直接關系 年初的大跌不是因為熔斷機制的實施 如果非說監管和政策 那就是管的太死條條框框太多 限制了快速發展 把本身不健全的A股市場變得更死板。A股最大的不正常不在其熊市之煎熬,而在市場極度低迷時,上市企業排隊還越來越長,垃圾股往往比績優股更受追逐吹捧。二級市場投資者已苦不堪言,但新股上市發行仍然不斷不敗,老股東套現綿綿不絕。

I. 股市中各種奇葩操作,都有哪些套路

首先我覺得你不能用這樣的心態來看待股市,因為股市只是一個投資市場而已,並沒有任何人可以操縱股市。至於股市中的套路問題,這些套路只不過是很多小散的個人猜測而已

對於很多散戶而言,他們總會覺得股市裡面有各種套路,甚至會有一些幕後操盤的情況,這種情況可能會在一些不成熟的市場中發生,但是在A股市場中絕對不可能出現。

股市中有各種奇葩操作。

這種操作不僅發生在散戶身上,甚至會發生在機構和主力身上,因為股市其實是一個市場資金的綜合體現,這就意味著沒有任何人可以精準猜測市場,更沒有能力去強行決定市場的走向。有些人可能會覺得股市的牛市是主力拉起來的,熊市是主力砸盤的結果,這種想法過於天真。因為在實際的市場投資過程中,主力也會出現虧損,這種情況不是只發生了一次兩次。

熱點內容
河南哪個基金靠譜 發布:2025-08-24 04:26:47 瀏覽:213
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交易量 發布:2025-08-24 03:22:12 瀏覽:538
五糧液股票交易過程 發布:2025-08-24 03:17:59 瀏覽:577
上海申穆期貨配資怎麼樣 發布:2025-08-24 02:47:09 瀏覽:188
什麼基金保值率最高 發布:2025-08-24 02:38:44 瀏覽:418
研發虛擬貨幣的公司靠什麼賺錢 發布:2025-08-24 02:38:08 瀏覽:894
股票交易系統的總資產 發布:2025-08-24 02:18:57 瀏覽:42
支付寶會開通股票交易嗎 發布:2025-08-24 02:13:48 瀏覽:639
王多魚為什麼炒股成功 發布:2025-08-24 02:08:43 瀏覽:179
如何在高校設立基金 發布:2025-08-24 02:06:55 瀏覽: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