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股票 » 各路資金買股票的不同動機

各路資金買股票的不同動機

發布時間: 2022-01-12 07:14:51

❶ 為什麼有的人在證券市場有所收獲,有的人虧損

中國股市已經戰戰兢兢的走過了十五年歷程。
長期以來,我國的證券市場由於制度的缺陷不能有效地引進以投資為目的的資金進入股市。包括投資基金在內的各路資金,其目的並非想在上市公司股利中獲取回報而買進該公司的股票進行戰略性的長期持有,而是以短期內低買高賣,博取差價為主,大資金坐莊,小股民跟風,炒作風盛行,追漲殺跌,使相當一部分股票價格高高在上,嚴重背離公司的基本面和投資價值,一旦市場波動,就會引來大量拋盤,甚至不計成本大幅殺跌,各路資金爭先恐後奪路而逃,帶動績優公司的股票也跟隨下挫,至使股市跌了又跌,人人自危。

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是政策的不穩定和隨意性,二是上市公司的誠信有問題和業績的不能持續。

多年以來,我國對股市的政策穩定性較差,隨意性很強。證監會主席走馬換將,更替頻繁,一個班子一套政策,隨意改變。如:96年上證指數上升至1258點之時,證監會會同多個部委下達死令,嚴禁三類資金進入股市,造成股指暴跌,至今回憶起還心有餘悸;99年5.19行情初期,連《人民日報》竟也撰文稱此次行情為恢復性上漲,到2001年股指暴漲至2245點後,證監會、國資委又聯合拋出一個「國有股減持」方案,意在打壓股市;數次減息和前期加息,有關部門都曾在此前聲稱近期沒有減、加息打算,然而不久就又背道而行,讓人苦笑不得。管理層在公開場合常常表示保護投資者利益,支持資本市場發展,減少投資者交易成本,而對上市公司虛假陳述、虛增利潤、違規經營等不法行為的打擊卻不疼不癢;大力發展和規資金入市,卻又遲遲不給包括私慕資金在內的一大部分合法資金一個合理的說法,而是象徵性地讓少的可憐的所謂社保基金、企業年金等來充充門面。說要減少交易成本,而本不該徵收的紅利稅又不立即取消,就連交易印花稅也是在股市連續下跌後被逼無奈才降低的,政策的出台,往往是看著指數才會定的,政府監管部門成了控制指數的工具。

股市是融資也是投資的場所,上市公司在股市上募集到大量的資金,目的是為企業的發展提供資金上的支持,而有的公司一開始就是為了來圈錢的,他們虛擬一些新增和技改項目,或收購大股東的劣質資產在市場上高價發行股票;有的公司虛增利潤,配股或增發;更有甚者,公司募集到的資金常年被大股東無償佔用卻秘而不宣,一旦事情敗露,以股權還賬,竟也能得到有關部門的默許,還稱為利好。凡此種種,舉不勝舉,這類公司有的上市便業績下滑或虧損;有的一年不如一年,直至退市;更有虛撐幾年者,報出個大冷門(巨額虧損)。募集資金不按時使用、募資項目隨意更改,或委託理財,或存於銀行。即使業績優秀的公司也有一毛不拔者,或者象徵性的給個一毛、兩分的,好進行再次融資。

作為一個中小股民,我們又有什麼辦法呢?我們有能力與追隨政府的大資金抗衡嗎?股改進行了這么久,一家家公司的方案都獲得了通過,哪怕是最糟糕的方案也會得到幾乎全票通過,不能不說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在這里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而證監會口口聲聲說要嚴加懲處投票違規行為卻遲遲不見動靜,令人費解。

因此,我們這些小股民千萬不要因為股市的一時上漲就忘乎所以,以為大牛市已經來臨。中國股市不徹底解決制度問題和投、融資的關系,不會出現長期的大牛市。我們只有走一步看兩步,把握波段行情,時刻警惕政策的變臉和大資金的做空。短線不要聽信所謂的利好傳言,做到不在高位接機構的盤,採用低點買進股票的策略,以防不測。

❷ 10分,關於股票的問題,高手請進

07年的一波牛市,股票市場又多了許多新的朋友,從你的提問看,我估計你也應該是其中一員;對於當前的行情我用四個字來概括一下"泥沙俱下",炒股票,首先要把大勢看清楚(有人說我只炒個股,不理指數,那是純數放P),現在依然處於熊市之中,這毫無爭議,底部在哪裡也沒有人知道,沒有最低,只有更低,如果你想做一把的話,我告訴你,快進快去,設好止損位是上策.同仁堂是優秀上市公司不錯,大批基金駐扎其中,但真市場面臨下跌,基金抱團取暖的策略會不攻自破,看看最近基金重倉的股票的跌幅就知道了.原理是這樣的:基金抱團取暖的重倉股一般股價跌幅相對較小,在一個相對高位強勢橫盤。當絕大部分個股都出現大跌之後,這些上市公司股票就好似站在一個個山峰上,此時無論再講什麼故事或者出什麼題材,散戶或者其它類型的機構絕對不會去買這樣的股票,沒有了對手盤,那麼這些個股就成了孤家寡人,由於大盤持續的走弱,原本在其中的各路資金一看再也無力回天,紛紛出現信心動搖導致逐步的拋售,最後這種傳導作用力影響到了其中所有的資金。
所以說,要做只能是短線,相信他不日必破位.

❸ 比較人們投資於股票.債券.基金的動機有何不同

相對而言,股票的波動性大,可以在短時間內取得較高的收益,且交易方便,可以在交易日內隨時變現,流動性好。但是風險也大。
債券,尤其是國債,收益確定,穩定,相對風險就小得多,所以對於追求短期收益和單位時間收益的投資者來說,不如買賣股票。同時,債券的流動性不如股票。除了某些可以交易的品種外,普通投資者買入債券尤其是國債,是為了持有到期。大部分國債和企業債的買賣是在銀行間市場等機構之間的市場上產生的。
如果你是個人投資者,買賣股票和債券,是直接投資。所有買賣證券的操做是由你自己決定的。而投資基金,是間接投資。是你委託基金管理人,也就是基金公司替你進行相關證券買賣的操作。
基金的流動性和股票差不多,比債券要方便的多。目前,封閉式基金和股票一樣上市買賣,施行T+1操作。開放式基金中的貨幣市場基金,當天賣出,第二天資金到賬。其他的開放式基金,到賬的時間稍微慢一些,但也就兩三個交易日。具體看基金公司的規定和你開戶銀行的效率等等。
如果你投資的是股票式基金,最高股票投資比例可以達到90%,這和你投資直接投資股票也沒什麼區別,和你的「滿倉」操作也差不多。當然基金是分散投資,不會比你單買並買對一隻股票時的收益大。但從國外歷史經驗看,股票式基金平均每年也能為投資者取得10%以上的平均收益率。這遠比債券吸引人。
所以,投資債券是求穩,投資股票是求(快)福,投資基金的人,要看他投資的是什麼基金,求穩和求福的動機都有,但同時,他們要相信專家理財比自己做要有效率。

❹ 如何了解股市中各路資金的組成和形態

資金流向是影響股票價格最直接的因素,當資金大量流入,股價就上升;當資金大量流出時,需求大幅度減少,股價自然下跌。那麼,如何判斷個股的資金流向呢?總結長期的實踐經驗,還是應從價格、成交量兩方面入手。成交量、價格與資金運作存在著必然的聯系,那麼如何從成交量的變化和量價關系中去判斷資金的流向呢?本人總結了幾條法則,如下:

1、股票價格經過長期的下跌以後,成交量會逐步遞減到過去的底部均量附近,此時,股價的波動幅度越來越小,並停止下跌,成交量也萎縮到極限。此後,成交量逐步遞增,乃至出現放巨量的現象,說明可能有大資金介入該股,因此,投資者應特別關注成交量。

2、在股價變動過程中的相對低位,形成雙底、圓底等技術形態,突然有一天產生跳空缺口,配合成交量的有效放大,說明已經有大資金進入該股。

3、在股價經歷一定的跌幅後,某一個股價價格率先開始溫和上漲,或大盤指數下跌已有相當幅度,某一個股也在下跌,但某一個股的換手率較高(明顯高於大盤的換手率),這類個股有可能有大資金進入,一般來說,在低價區換手率較高,表示有大資金在進倉,在高價區換手率較大,則可能有大資金在流出。

4、由於特定的政策原因或其它原因,股價產生連續暴跌的情況,此時在低檔出現大成交量而股價沒有出現進一步下跌,此即表示有大資金在進貨。

5、股價在連續下跌20%至30%以後,股票已具有相當的投資價值,股價形成小箱體整理的局面,此時,股價忽然向下跌破箱底,同時出現較大的成交量,此後不跌,股價又回升到原先的箱體之上,要留心是否有大資金在建倉。

6、5天、10天的成交量平均線開始向上移動,或5天、10天成交量均線橫向移動,而某一天或連續幾天成交量突破均線,表示有機構在底部收集籌碼。

7、在某一個股的相對低價區域,市場平時交易不多,某日突然出現大手成交,如果大手交出現而成交價比剛完成的成交價還高,顯示有機構願意高價掃貨,這類個股值得留心。

8、在大成交量出現以後,有時個股會再現股價上升不需要成交量配合,價升量縮的情況,說明該股已經有大主力介入,且正在拉抬股價,此後,如大盤漲,這一個股不漲,而成交量非常萎縮,表示大資金沒有流出意願,或無法流出,這時股價的震盪可能是機構的洗盤動作。如果產生大盤上漲這一個股不甚至下跌,成交量不時放大的情況,應留心有大機構在出貨。

9、當股票價格持續上漲數日之久,出現急劇增加的成交量,而股價上漲乏力,甚至出現利好下跌的情況,顯示股價在高檔大幅震盪,成交量放大時,有大機構的資金在流出市場。

10、在股價經過大幅上升後,如果出現股價上升,成交量卻逐漸遞減的情況,此時的股價只是靠人們的信心在維持,顯示有資金正在從這一個股撤離。

❺ 當前機構博弈的混庄時代,各路莊家還是通過建倉、洗盤、拉高、出貨等幾個步驟操作股票嗎

莊家在將股價拉得很高的時候就開始出貨,如果大家都不賣,那麼主力賣。股價開始下跌。主力一般出貨的時候都是慢慢的出。如果遇到大幅拉高那個時候的承接盤最多。那個時候是主力最好賣的時候,還有主力,還可以通過除權後出貨。出貨都會有標志的,比如,上影很長。一段時期的走勢中都留著上影線而且上影都很長。主力出貨一下出不完。基本上主力出貨都是主力對未來趨勢不看好。慢慢的出,越到後面越賣的便宜。
沒有散戶買這個問題,主力肯定考慮到的。主力會一次一次的騙大家買,比如出消息。比如出利好。主力如何騙人?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樓主不可以參考下中石油的出貨方式,沒個階段,主力都會構築假象底部平台。
主力出貨都不是全部出完。一般都需要慢慢的出。
沒人買主力就自己拿著。行情好的時候在拉,不過這里有他的成本,資金大,利息高。有個資金成本,遇到行情不好,主力一樣套著。要想在次的拉動股價,需要追加資金。所以主力也不是神,市場上被弄死的主力很多的。
對於散戶來說主力厲害。行情不好的時候主力有可能一波行情下來就被市場殺掉。
當然主力也很多,游資,基金,社保。QF,私募。
上市公司是不會購買任何人手中的股票的,有回購的情況,才會在二級市場(股票交易市場)中購買股票。
莊家第一次出現在深市,而後轉戰滬市,以前的時候幾百萬就可以做莊,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市場對主力的資金要求也高了。
如何有效的發現個股主力建倉完畢。也是非常深的一門學問。
股市這個大學,難。需要長時間的學習總結成功失敗的教訓。
最後預祝樓主投資愉快。買股股漲,生活幸福。

❻ 請高手賜教:股票問題

你這種思維是好的,不過選擇股票是一門學問,選擇了垃圾股票,有可能三年後退市,所以你要查看這家公司未來3年,或者10年的發展前景,如果你覺得這家公司在以後的1年,2年或者10年後都能夠非常好的發展,那就選對了,你的風險也就小了,選錯股,長時間持有你的風險就是100%

看看參考資料里的知識吧,有助於你提升炒股水平!

❼ 本人想開個賬戶買股票做長線投資!但遇到一些問題讓我無法理解,特向各界相關人士.精英討教,虛心向學!

我這邊有股票入門的一些基本面知識, 你可以參考一下,股市和任何其他市場一樣,是由買賣雙方構成的,有的人想買,有的人想賣,這樣就有可能達成交易,才能成其為市場。和其他市場不同的是,在這個市場上同一個人往往又買又賣,每一個手持現金和股票的人,只是因為對後市的發展看法不同,才有時買入股票,有時賣出股票。為了要說明是買入股票的人多,還是賣出股票的人多,就對這兩種人加以區別,分別稱之為多頭和空頭:
多頭: 指看好後市的人,他們現在買入股票以待日後股價上漲時拋出。
空頭: 指看壞(淡)後市的人,他們現在售出投票以待日後股價下跌時再行買入。而把對之有利和不利的消息分別稱之為利多和利空:
利多(利好):指對多頭有利,刺激股價上漲的消息。
利空:指對空頭有利,刺激股價下降的消息。
股市就是多頭和空頭這兩種人斗爭的結果。如果在一段時間內,多頭佔了上風,就是說,看好後市的人多,於是有更多的人買入股票,而賣出的人少,股價就逐步上升了。但是多頭和空頭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股價的上升,多頭也會成空頭,也就是說,看好後市的人逐漸減少,而看壞後市的人逐漸增加,直到股價漲到某一個位置後,大多數人都認為股價不會再上升了,他們都准備賣出自己的股票,我們就說空頭佔了上風,股價也就隨之開始下降了。隨著股價的下降,空頭也會變成多頭,也就是說,看好後市的人又逐漸增加,而看壞後市的人逐漸減少,直到股價跌到某一個位置後,大多數人都認為股價不會再下降了,他們准備買入股票,也就是說多頭又重新占上風了,股價又開始逐步上升。這樣就完成了股市的一個循環,或者說是股市中的一個波浪。
我們把股市中的上升階段和下降階段分別叫做牛市和熊市:
牛市:指股票市場前景看好,股價不斷向下跌,像牛抬著頭向前沖頂。也叫多頭市場。當然,這里牛市和熊市都是就一個比較長的時期來說的,至少也要有幾個月的時間,主要是用來描述一種長期趨勢。而在股價上升的牛市中,特別是上升了一段時間後,也同樣可能有股票的短期下跌,人們稱之為回檔;而在股票下跌的熊市中,經過一段下跌之後,也可能有股票的短期上升,人們稱之為反彈。
如果在長期牛市或者長期熊市之後,這種回檔或者反彈達到一定的強度,使得股價從多頭轉入空頭市場或者從空頭轉入多頭市場,人們就稱之為反轉。
也有時,股價在一個比較長的時間內趨勢不明顯,看不出股價是要往上還是往下走,而是停在某個小區間內上下波動,人們管這種時候叫做盤整(盤局)。一旦股份從盤整轉入多頭或空頭市場,就稱之為突破。
當多空雙方分歧大時,成交的數量就大,說明斗爭激烈。多方力量大,股份上升就快,空方力量大,股價下降就快。
每個人的個性不同,操作風格也會不同,找准一條適合你自己的投資之路,非常重要!建議新手不要急於入市,先多學點東西,可以網上模擬炒股(推薦游俠股市)先了解下基本東西。
在股市上人們常用一些形象化的語言來稱呼買賣股票:
吸貨:指買入股票。
出貨:指賣出股票。
建倉:指買入股票。
持倉:指手持股票不買也不賣,待機行事。
斬倉:指將股票賠本賣出。
空倉:指將股票全部拋出。
人們用「人氣」這個詞來形容買賣股票市場的興旺程度,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有意參與買賣股票的人的多少以及買進股票的意願強烈與否。
股市的每一次較大或較長時間的升跌之後,隨之而來的是它的反向運行。也就是說,原來上漲的股市要下跌,而原來下跌的股市要上漲。或者整個股市的變化雖然不大,但某一隻股票也會從原來股價上升變為股價下跌,或者從股價下跌變為股價上升。這樣每一次當股價從最高點向下落時,都會有人手持股票而無法以原價或比原價高的價格賣出;而當股價從最低點向上漲時,也會有人手持資金而無法買到價格較低的股票。我們把前面一種現象稱為套牢,後面這種現象稱之為踏空:
套牢:指買入股票後股價下跌,如賣出將會賠本,這時持股人便不願認賠賣出,而是持股等候股價再次下升。
踏空:指由於股價上揚而使持幣者未能買到低價股。
有時也稱資金在手而未能買到低價的股票為空頭套牢或資金套牢,而把前一種套牢稱為多頭套牢或股票套牢。
解套:股價回升而使被套牢的人能將股票不賠本賣出。
股市雖說也是一種市場行為,股價的高低反映了供求關系,當供大於求時股價就下跌,反之就上升。但是它又有著極強的人為色彩,這是因為股市上存在著不同的客戶,而每個客戶又同時進行買賣兩種行為,所以這個上的供求關系中常常有著很大的虛假因素。為了說清楚這個問題,我們要把股民進行區分:
散戶:資金少,小量買賣股票的普通投資者。
大戶:手中有較大量資金,對股市大量投資,大批買賣股票的投資者。
機構:從事股票交易的法人如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之類。
莊家:指有強大實力,能通過大量買賣某種股票而影響其價格的大戶。
主力:指有極強實力,能通過大量買賣股票而影響整個股市的股價的特大戶。但實際上主力往往是若干莊家的聯合行動,由其合力造成對市場的影響。
我們也可以簡單地把股市上的各種力量理解為兩方,一方是企圖操縱股市波動的莊家或主力,常常由某些機構組成;另一方則是跟風的普通股民。莊家或者主力買賣股票時的方法和我們普通股民完全不同,因為同是搏取差價,而他們手持的是成千萬、上億的資金,如果他們買入某種股票時一次投入的資金太多,就會使股價上升太快,而原來願意以較低價格賣出的人也會要按抬高的價格來賣出,這樣就無法達到他們買入較低價格股票的目的了。所以他們在一開始買入時,總是在買進股票的同時又以更低和價格賣出一些股票,使股價無法上升。等他們已經買進足夠多的股票,或者說手裡握有足夠多的籌碼時,就開始拉抬股價。他們投入資金使股價節節上升,從而吸引更多的人願意來購買這種股票。為了使這種股價上升得更「合理」,一開始時他們就要選擇那些有潛力有題材的股票,這時更要煽風點火,火上加油。直到這種股票和價格上升到某個高度,市場的交投也充分活躍時,他們在賣出自己的股票,我們稱之為「派發」。在這個時候,為了保持股價不下落,同時造成市場活躍的假象,他們在賣出股票的同時又買入部分這種股票,我們稱之為「對倒」。因為買賣雙方都是同一家,所以他們並沒有什麼損失,但是吸引來大量的跟風者。這時我們會看到買賣該種股票的人非常踴躍,但股價卻不升反降。等莊家出貨出的差不多了,就把手中的籌碼一股腦拋出,這時我們就會看到股價一個勁地往下跌,止也止有住。這種情況我們管它叫「跳水」,指由於莊家拋售出而使股價一路下跌。
這就是莊家操縱股價的三部曲:
1、壓低價格,暗中吃進;
2、煽風造勢,哄抬股價;
3、高價拋售,獲取差價。
了解莊家操縱股的手法,是理解整個股市價格波動的關鍵所在。只有認識了這一,我們才不會盲目跟風,隨時在波瀾起伏的股市保持清醒的頭腦。
「炒股」這個詞實在是非常生動貼切地描述了股票買賣是的這種現象。正是在眾多莊家帶領下,將股價「炒」得越來越高,不斷升溫。而我們要想在這個市場越熱,頭腦越要保持冷靜清醒,不被各種假象所迷惑。

❽ 問幾個關於股票的問題

1 你說的對。不可以用上交所的來操作,000002是深交所上市的,一定要用深交所帳戶才能交易的。
2 限價購買也是委託購買,你要說的應該是市價委託,那就是成交最優,你直接出最高的買價,第一時間買入。限價的話,就是價格最優,直到有人賣你那個價,你才能買到的。兩種方法各有好壞。賣得時候也一樣

3 現在3季度的報表情況都在各路資金的預料之中了,已經不足為憑了,利好利空一點暴露就沒有效果了。所以你看那個股票跌的凶,可以預計三季度的季報很差

新股民,提示你一下,000002萬科現在應該持有。很好的基本面,技術面也超跌反彈,現在我主要全部買上了股票,不然我也會買萬科的,很好的機會啊,不應該拋掉廉價籌碼的。大盤快見底了你應該買股票才對,怎麼能賣呢

❾ 聽聽各路過來人的經驗,炒股止損么

當然要止損。
問題里提到的情況是有理由的,但是我們來考慮一個邏輯問題。
首先我國股市基本沒有什麼做空的機制,所以你持股人基本上其實是一個天然的空頭,因為不管漲跌你只有一個選擇就是賣,無非是什麼時候賣,價格高的時候賣你有浮盈,價格低的時候賣你有虧損。那麼當市場不好的時候,你的第一原則是要活下去,留在市場里,那麼籌碼就變得非常重要,從這個邏輯來說早止損比晚止損甚至不止損有流動性優勢。
其次我們可以想一下,在完全不止損,就等待市場回升給你帶來資金收益的情況下。加入一個票跌了50%,買的時候是1塊錢,現在只有5毛錢了,但是你要等市場再漲回1塊錢,漲幅就要達到100%,在A股市場下你覺得是跌50%容易還是漲100%容易?不排除有選股選得很好的,但是這個概率你可以大致體會一下。
其實我們看到說止損不管用的,基本上不是止損出現了問題,而是擇時出現了問題。另外你提到你父親做t也能賺不少,可是你做t本質上是把交易周期縮短了,做t也不可能每次都賣在高點有浮盈,那麼那些賣在地點的其實本質上也是一種止損。

熱點內容
期貨交易的那層窗戶紙是什麼 發布:2025-08-23 06:02:53 瀏覽:535
政策性金融具有哪些特徵求答案 發布:2025-08-23 05:58:34 瀏覽:317
2021股票交易 發布:2025-08-23 04:58:44 瀏覽:3
金融帝國2總部如何招人 發布:2025-08-23 04:27:00 瀏覽:571
如何區分信託基金還是其他基金 發布:2025-08-23 04:26:19 瀏覽:308
退市股票到哪裡查 發布:2025-08-23 03:34:28 瀏覽:949
拍賣子公司股權怎麼算 發布:2025-08-23 03:29:57 瀏覽:946
哪些基金賠率大的 發布:2025-08-23 03:21:33 瀏覽:890
炒香港期貨恆指需要多少保證金 發布:2025-08-23 03:20:46 瀏覽:323
股市每年的印花稅收是多少 發布:2025-08-23 02:56:46 瀏覽: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