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票發行核准制和注冊制
① 股票注冊制和核准制的區別
股票注冊制和核准制的區別:
1、注冊制是申請人的證券發行相關的信息都要公開,同時提交給主管機構進行嚴格的審查。主管機構一般只是對信息進行審核,並不會作出實質的判斷。
2、核准制不僅需要將相關信息和資料公開,主管機構還會對投資價值作出判斷,審核其是否符合發行條件。
3、注冊制的發行成本比核准制低,上市效率更高,審核時間也比核准制要短。
(1)中國股票發行核准制和注冊制擴展閱讀
一、 注冊制有什麼好處?
注冊制對市場影響有四大利好。
1、核准制是存在制度缺陷。
2、注冊制有助於將資金引流到實體經濟,有助於「萬眾創新」。
3、讓A股由賭場向市場轉變,減少毫無意義的殼資源炒作。
4、增加市場穩定,減少大幅波動。
股票全面實施注冊制之後,股市會越來越成熟,也能夠更好地保障投資者的利益。
二、注冊制與核准制的特點
通常情況下,注冊制與核准制是有一些區別的,它們的不同主要是在於審核機關是否對公司的價值作出判斷上。在注冊制下,一般來說,證券發行審核機構只對注冊文件進行形式審查,所以並不會進行實質判斷;核准制在公司上市時還是要證券監管機構進行審核的,只有在審核通過後才能上市。
還有就是,注冊制重要的特點如下所示:它通常只會檢查公開的內容是不是齊全,格式是不是符合要求,還有就是堅持市場經濟中的貿易自由原則,不以行政機關禁止、限制一種證券的發行,且主張事後控制。
還有就是,核准制不只是行政機關要對披露內容的真實性進行核查與判斷,而且還需要行政機關對披露內容的投資價值作出判斷,對發行人到底是不是符合發行條件進行實質審核,而且還是主張事前控制的。
注冊制與核准制對比,注冊制還有以下特點:它還具有發行人成本更低、上市效率更高、對社會資源耗費更少,資本市場可以快速實現資源配置功能,所以審核時間相對比較短。
② 股票發行核准制和注冊制
證券發行注冊制是指證券發行申請人依法將與證券發行有關的一切信息和資料公開,
製成法律文件,送交主管機構審查,
主管機構只負責審查發行申請人提供的信息和資料是否履行了信息披露義務的一種制度。
其最重要的特徵是:在注冊制下證券發行審核機構只對注冊文件進行形式審查,
不進行實質判斷。我們稱作形式審核,主要在美國公司上市常見上市方式。。
證券發行核准制即所謂的實質管理原則,以歐洲各國的公司法為代表。依照證券發行核准制的要求,證券的發行不僅要以真實狀況的充分公開為條件,而且必須符合證券管理機構制定的若干適於發行的實質條件。符合條件的發行公司,經證券管理機關批准後方可取得發行資格,在證券市場上發行證券。這一制度的目的在於禁止質量差的證券公開發行。我們稱作實質審核,主要是歐洲和中國常見上市方式
形式審核(注冊制)與實質審核(核准制)的區分在於審核機關是否對公司的價值作出判斷,是注冊制與核准制的劃分標准:
1、形式審核(注冊制)其最重要的特徵是:在注冊制下證券發行審核機構只對注冊文件進行形式審查,
不進行實質判斷,指的是在披露哲學的指導下,「只檢查公開的內容是否齊全,格式是否符合要求,而不管公開的內容是否真實可靠,更不管公司經營狀況的好壞……堅持市場經濟中的貿易自由原則,認為政府無權禁止一種證券的發行,不管它的質量有多糟糕,注冊制還主張事後控制
2、實質審核(核准制)不僅行政機關對披露內容的真實性進行核查與判斷,而且還需要指行政機關對披露內容的投資價值作出判斷,對發行人是否符合發行條件進行實質審核,核准制主張事前控制。
3、注冊制與核准制相比,注冊組具有發行人成本更低、上市效率更高、對社會資源耗費更少,資本市場可以快速實現資源配置功能。審核時間相對比較短
4、注冊制主要證監會形式審核,中介機構實質性審核。中介的誠信對公司市場相當重要。核准制是中介機構和證監會分擔實質性審核職責,政府的審核工作量很大。
注冊制的形成一般是在市場化程度高,金融市場更加成熟、制度更加完善,監管主體嚴格有效、發行人和中介機構更自律,投資者素質更高的國家,這也是未來金融發展的一個方向。
③ 現在的股票發行是注冊制還是核准制
目前,創業板上市是核准制,但未來要向注冊發展,主要原因是隨著改革深化和市場發展,核准制的缺陷和不足逐步顯現,必須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有利於提高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有利於平衡市場供求關系。
注冊制是在市場化程度較高的成熟股票市場所普遍採用的一種發行制度。
下面介紹兩種制度的不同:
核准制即所謂的實質管理原則,以歐洲各國的公司法為代表。依照證券發行核准制的要求,證券的發行不僅要以真實狀況的充分公開為條件,而且必須符合證券管理機構制定的若干適於發行的實質條件。符合條件的發行公司,經證券管理機關批准後方可取得發行資格,在證券市場上發行證券。這一制度的目的在於禁止質量差的證券公開發行。
注冊制是指證券發行申請人依法將與證券發行有關的一切信息和資料公開, 製成法律文件,送交主管機構審查, 主管機構只負責審查發行申請人提供的信息和資料是否履行了信息披露義務的一種制度。 其最重要的特徵是:在注冊制下證券發行審核機構只對注冊文件進行形式審查, 不進行實質判斷。 注冊制是指證券發行申請人依法將與證券發行有關的一切信息和資料公開, 製成法律文件,送交主管機構審查, 主管機構只負責審查發行申請人提供的信息和資料是否履行了信息披露義務的一種制度。 其最重要的特徵是:在注冊制下證券發行審核機構只對注冊文件進行形式審查, 不進行實質判斷。
2014年11月1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抓緊出台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方案,取消股票發行的持續盈利條件,降低小微和創新型企業上市門檻,由此可以看出,注冊制會成為未來的方向。
④ 上市注冊制和核准制區別
上市注冊制與核准制的區別例舉如下:
1、上市條件、審核標准不同:相對核准制來說,注冊制的的條件會更加寬泛,根據板塊定位和科創企業特點,注冊制允許符合科創板定位、尚未盈利或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的企業在科創板上市,允許符合相關要求的特殊股權結構企業和紅籌企業在科創板上市。
2、發行審核制度不同:注冊制只要求公司提供的資料是真實的,而公司運營的好壞不歸政府部門管轄,而是市場去判斷。而核准制不僅要求提供的資料是真實的,且對其營運等方面也政府也會管轄,要求達到一定的標准才能上市。
3、定價方式不同:注冊制之下的新股發行價格、規模、發行節奏都要通過市場化方式決定,新股發行定價中發揮機構投資者的投研定價能力,建立機構投資者為參與主體的詢價、定價、配售機制。而核准制股票發行價格主要由發行人和承銷的證券公司協定。
4、注冊制與核准制的主要區別在於審核機關是否對公司的價值作出判斷。在注冊制下,證券發行審核機構只對注冊文件進行形式審查,不進行實質判斷;核准制在公司上市時需要證券監管機構審核,審核通過後才能上市。
5、注冊制重要的特徵在於:只檢查公開的內容是否齊全,格式是否符合要求,同時堅持市場經濟中的貿易自由原則,不以行政機關禁止、限制一種證券的發行,且主張事後控制。而核准制不僅行政機關要對披露內容的真實性進行核查與判斷,而且還需要行政機關對披露內容的投資價值作出判斷,對發行人是否符合發行條件進行實質審核,並主張事前控制。
6、總的來看,注冊制的發行成本和相關要求會低很多,這也就意味著對於股民的眼光和能力有了更大的考驗,通常注冊制需要在成熟的資本市場才能夠運行。由於風險較大,所以我們參與注冊制的科創板的門檻也比較高,需要有2年及以上的投資經驗,並且要保證在20個交易日內,賬戶的日均資產在50萬元以上。
⑤ 股票發行的審批制和核准制的區別
河北穩升為您服務。
審批制就是核准制。對應的是注冊制。
我們A股一直實行核准制,但有意向注冊制改進。
⑥ 股票發行注冊制和核准制的區別
1、股票發行核准制與注冊制區別一:注冊制與股票發行核准制相比,發行人成本更低、上市效率更高、對社會資源耗費更少,資本市場可以快速實現資源配置功能。注冊制最大的好處在於把發行風險交給了主承銷商,把合規要求的實現交給了中介機構,把信披真實性的實現交給了發行人。
2、股票發行核准制與注冊制區別二:實行注冊制就是證監會要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對發行人信息披露的准確性、全面性進行審核,不對其投資價值和持續能力作出判斷。也就是說,證券主管部門依據信息披露的原則和制度,只對證券發行人申報信息和材料的全面性、真實性進行形式要件的審查。即使該證券並沒有投資價值,證券主管部門也無權通過行政手段控制股票發行。
3、股票發行核准制與注冊制區別三:股票發行核准制即所謂的實質管理原則,以歐洲各國的公司法為代表。依照證券發行股票發行核准制的要求,證券的發行不僅要以真實狀況的充分公開為條件,而且必須符合證券管理機構制定的若干適於發行的實質條件。符合條件的發行公司,經證券管理機關批准後方可取得發行資格,在證券市場上發行證券。這一制度的目的在於禁止質量差的證券公開發行。
拓展資料
股票發行注冊制主要是指發行人申請發行股票時,必須依法將公開的各種資料完全准確地向證券監管機構申報。證券監管機構的職責是對申報文件的全面性、准確性、真實性和及時性作形式審查,不對發行人的資質進行實質性審核和價值判斷而將發行公司股票的良莠留給市場來決定。
核准制是上市公司股票申請上市須經過核準的證券發行管理制度;發行人在申請發行股票時,不僅要充分公開企業的真實情況,而且必須符合有關法律和證券監管機構規定的必要條件,證券監管機構有權否決不符合規定條件的股票發行申請:證券監管機構對申報文件的全面性、准確性、真實性和及時性作審查,還對發行人的營業性質、財務狀況、經營能力、發展前景、發行數量和發行價格等條件進行實質性審查,並據此作出發行人是否符合發行條件的價值判斷和是否核准申請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