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票s
㈠ S在股票里代表什麼
什麼是泡沫?
簡單地說,泡沫就是股票的價格高於價值,就是股票被高估了。
不過股票或多或少都可能被高估,關鍵是高估了多少才讓人害怕。根據國外的標准,如果股票市場短期跌幅超過20-30%,就可以稱得上小型股災。所以,如果股票被高估了20-30%,也許就可以稱之為泡沫了。中國台灣地區在上世紀90年代泡沫破滅時,股票指數曾一口氣跌掉70%多,倒不是說台灣當年的股票市場被高估了70%多,然而作為一個有點情緒化的新興市場,矯枉必然過正,往往從高估跌到低估。所以,即使股票市場僅僅被高估了20-30%,也最好加點小心。
不過這里有一個問題,怎麼去評價一個股票或者是一個市場的內在價值?可以和其它市場類似的股票比較一下市盈率、市凈率、市銷率等。可能有人會說,我們和別人不一樣,我們中國的股票成長性好。那就換一種方法,做做股票的現金流折現模型吧。又有人會說,這種模型的假設太敏感,一個假設不同,結果相差很大。結論是,中國的股票市場是不同的,是可以脫離其它估值標準的。所以我們看到,在這個市場上,「故事」對於股價的意義要大於嚴謹的分析,鄰居發了財的事實要勝過「投資者風險教育」。而如果你做了獨立的分析和思考,你可能就會離事物的本質更接近一些,會發現萬有引力還會起作用。
美國歷史上曾經歷過數次「沸騰的歲月」,股價的大幅上漲讓幾乎所有的人認為「這次或許不同」。美國人是幸運的,因為每一次「沸騰」多伴隨著產業上的重大創新,以及生活方式上的重大改變;美國人又是不幸的,因為每一次的創新都是前無古人,沒有其它國家的經驗可以借鑒。1900年,電報得到發明和應用,千家萬戶的美國人開始用上了電燈照明,電力開始成為大工業的驅動力。
㈡ 股票前有個S是啥意思
從10月9日起開始,滬深股市的行情顯示屏會發生一個重大變化,投資者已經習慣的G字母將消失,出現一個S字母。股票簡稱中的G變成S,看上去是個小事,實際上意義重大,意味著股改基本完成。而這困擾中國證券市場十多年,人人覺得難以解決的棘手問題,僅僅用了16個月,已經基本完成,的確可以算證券史上一個奇跡了。
從去年5月股權分置改革啟動,到今年9月底,滬深股市完成股改的公司已經達到1170家,占應該股改公司總數的86.98%,完成股改公司的市值更是佔到總市值的93%,可以宣告股改已經基本完成。
為了區分股改完成還是沒有完成,滬深交易所原來規定:完成股改的股票,簡稱前加一個G。隨著一年多來股改進展順利,眼下大多數股票都戴上G帽,反而給投資者帶來很多不方便。隨著中石化股改方案9月底高票通過,標志著股改基本完成,滬深交易所發布通知,從10月9日起,給G股摘帽。就是完成股改的公司,前面不再加G,恢復原來的股票簡稱。而沒有完成的股改的公司,股票簡稱前面加S。從G到S,標志著股改的基本完成。
㈢ 股市中以S開頭的股票是什麼股,代表什麼意思A股和B股有什麼區別
滬深證券交易所2006年10月9日起一次性調整有關A股股票的證券簡稱。其中,1014家G公司取消「G」標記,恢復股改方案實施前的股票簡稱;其餘276家未進行股改或已進行股改但尚未實施的公司,其簡稱前被冠以「S」標記,以提示投資者。
*ST 是企業虧損滿三年的股票,如果在規定期限不能扭虧,就有退市的風險還有,雖然不滿三年,但財務狀況惡劣的也可以是*ST,總之就是有退市風險的股票。
滬深證券交易所在1998年4月22日宣布,根據1998年實施的股票上市規則,將對財務狀況或其它狀況出現異常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進行特別處理,由於「特別處理」的英文是Special treatment(縮寫是「ST」),因此這些股票就簡稱為ST股。
B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特種股票。它是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以外幣認購和買賣,在境內(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它的投資人限於:外國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投資人。現階段B股的投資人,主要是上述幾類中的機構投資者。B股公司的注冊地和上市地都在境內,只不過投資者在境外或在中國香港、澳門及台灣。
㈣ s股是中國上市的股票嗎
是的,就是中國上市的股票。
一個股票前面加了一個字母S,只是表明這個股票還沒有股改而已。
㈤ S股什麼什麼股票在哪裡發行
不知道你指的是在國內證券市場的,還是國外證券市場的。
國內A股市場有些股票的簡稱前面加了S,指的是尚未進行股權分置改革的股票。當股市裡大部分股票已經股改過了,還留了一部分尚未股改的股票時,為了區別是否股改過,就把未股改的股票簡稱前面加個S。只是臨時性的代碼,這類股票會被慢慢邊緣化,最終A股市場應該不會有S標志的股票。
境外上市外資股中在新加坡上市的股票統稱為S股。
㈥ 股票中的S和B是什麼意思
股票中的B是buy的意思:買。S是sall的意思:賣。
股票成交的先後順序:
1.較高買進限價申報優先於較低買進限價申報;較低賣出限價申報優先於較高賣出限價申報。
2.同價位申報,依照申報時序決定優先順序。
3.同價位申報,客戶委託申報優先於證券商自營買賣申報。
各證券商出市代表在執行客戶委託時,應參照以上原則執行。
拓展資料:
股票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支股票的背後都會有一家上市公司。同時,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㈦ 帶有S、*ST、S*ST的股票分別是什麼意思
ST股是指境內上市公司連續兩年虧損,被進行特別處理的股票。*ST股是指境內上市公司連續三年虧損的股票。
財務狀況異常是指:1、最近兩個會計年度的審計結果顯示的凈利潤均為負值;2、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審計結果顯示其股東權益低於注冊資本,即每股凈資產低於股票面值;3、注冊會計師對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財務報告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4、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股東權益扣除注冊會計師、有關部門不予確認的部分,低於注冊資本;5、最近一份經審計的財務報告對上年度利潤進行調整,導致連續兩個會計年度虧損;6、經交易所或中國證監會認定為財務狀況異常的。
拓展資料
一、其他異常狀況是指:1、由於自然災害、重大事故等導致上市公司主要經營設施遭受損失,公司生產經營活動基本中止,在三個月以內不能恢復的;2、公司涉及負有賠償責任的訴訟或仲裁案件,按照法院或仲裁機構的法律文書,賠償金額累計超過上市公司最近經審計的凈資產值的50%的;3、公司主要銀行賬號被凍結,影響上市公司正常經營活動的;4、公司出現其他異常情況,董事會認為有必要對股票交易實行特別處理的;5、人民法院受理公司破產案件,可能依法宣告上市公司破產的6、公司董事會無法正常召開會議並形成董事會決議的;7、公司的主要債務人被法院宣告進入破產程序,而公司相應債權未能計提足額壞賬准備,公司面臨重大財務風險的;8、中國證監會或交易所認定為狀況異常的其他情形。
二、股票的跌停只是意味著股票價格停止下跌,但是還是可以交易的,無法進行賣出操作的原因通常是沒有接手的賣家。
1、股票要想賣出必須有人買入才能成交,當股票跌停的時候,想賣出的投資者肯定大有人在,而想買入的投資者一定是比較少的,供求雙方不匹配,自然是會相當一部分持有股票的投資者無法賣出。
2、股票在跌停的時候很容易出現無法賣出的情況,當股票漲停的時候,也比較容易出現無法買入的情況,當股票漲停的時候,買單多而賣單少,自然會給流動性帶來一定的問題。
股票的跌停只是意味著股票價格停止下跌,但是還是可以交易的,無法進行賣出操作的原因通常是沒有接手的賣家。
3、漲跌停板指當某一期貨合約在某一交易日收盤前5分鍾內出現只有停板價位的買入(賣出)申報、沒有停板價位的賣出(買入)申報,或者一有賣出(買入)申報就成交、但未打開停板價位的情況。
三、1、當股票跌停後,是可以繼續進行賣出股票交易的,仍是需要按照時間的優先原則成交,但是在跌停或漲停的一般情況下,買一和賣一的價格都會出現主力的很多籌碼,如果主力想要封住漲跌停的話,那麼在這個時間進行買賣的成交量,就會越來越小,如果排在了主力大單的最後,到閉市也不會成交。
2、如果在掛單之後,漲跌停打開就可成交了。
3、如果在價格相同的情況下,申報越早就會優先成交。
㈧ S股指的是什麼股票呢
S股在我國是指尚未進行股權分置改革或者已進入改革程序但尚未實施股權分置改革方案的股票,在股名前加S,此標記從2006年10月9日起啟用,日漲跌幅仍為上下10%(ST股為5%)。從2007年1月8日起,日漲跌幅調整為上下5%。
ST股意即「特別處理」。該政策針對的對象是出現財務狀況或其他狀況異常的。1998年4月22日,滬深交易所宣布,將對財務狀況或其它狀況出現異常的上市公司股票交易進行特別處理(Specialtreatment),由於「特別處理」,在簡稱前冠以「ST」,因此這類股票稱為ST股。
如果哪只股票的名字前加上st,就是給市場一個警示,該股票存在投資風險,一個警告作用,但這種股票風險大收益也大,如果加上*ST那麼就是該股票有退市風險,希望警惕的意思,具體就是在4月左右,公司向證監會交的財務報表,連續3年虧損,就有退市的風險。
股票分類
1、*ST---公司經營連續三年虧損,退市預警。
2、ST----公司經營連續二年虧損,特別處理。
3、S*ST--公司經營連續三年虧損,退市預警+還沒有完成股改。
4、SST---公司經營連續二年虧損,特別處理+還沒有完成股改。
5、S----還沒有完成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