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中國汽車股票價格
1. 中華轎車是哪產的
國產的。
中華轎車是我國第一款擁有知識產權的國產汽車,其設計者也是曾經設計過寶馬等名車的世界頂級設計師,中華轎車一經投放市場就以其卓越的豐姿颳起一股「中華熱」,中華轎車與寶馬同出名門。
整車設計理念從中國人的審美觀及需求出發,集中了日本的動力總成和操控系統,德國的制動安全系統,經保時捷優化的底盤系統。
(1)華晨中國汽車股票價格擴展閱讀;
華晨中華是華晨汽車集團的轎車子品牌。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華晨汽車集團,是2002年根據中央決定,經遼寧省政府批准設立的國有獨資公司,總部坐落於遼寧省沈陽市,是遼寧汽車工業的龍頭企業、中國汽車工業自主品牌的主力軍。
華晨中華是華晨汽車集團的轎車子品牌。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華晨汽車集團,是2002年根據中央決定,經遼寧省政府批准設立的國有獨資公司,總部坐落於遼寧省沈陽市,是遼寧汽車工業的龍頭企業、中國汽車工業自主品牌的主力軍。
2. 【汽車人】政策利好來襲汽車股漲至榜首
美聯儲充分吸取了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貨幣政策不夠「快、准、狠」的經驗教訓,這次在第一時間宣布開啟「無上限」的寬松貨幣政策,顯然是要把流動性危機扼殺在搖籃里。盡管全球疫情的擴散還沒被控制住,經濟將下滑到什麼程度也難以估計,但解決流動性這個燃眉之急對全球金融系統恢復正常運轉是至關重要的。美聯儲用時間換空間的策略,全球資本市場用行動給予好評。
中國汽車業今後一段時間將如何發展,對監管層來說也是非常看重的問題。無論是政策還是市場發展都值得特別重視。哪家企業能更好抓住機會,在行業的進一步整合中就會處於優勢地位。(文/《汽車人》張恆,部分圖片來源網路)【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獨家原創稿件,版權為《汽車人》所有。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3. 華晨汽車的由來與區別
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國第一家海外上市公司。1992年10月,華晨中國汽車在美國紐約股票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CBA。公司股票上市第一天,即成為當日紐約股幣交易量活躍的股票,在大市走低的情況下,股份一日之內上漲25%。華晨中國汽車在晦外成功上市,為中國企業融入並利用國際資本市場創造了一個嶄新模式。
從汽車產業的投資看到這一傳統行業的經營管理者,歷經十年發展,華晨中國汽車
控股有限公司已經成長為中國新興的汽車製造企業。目前,公司在汽車產業上的投資累計超過50億元人民幣。
目前,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旗下擁有兩個整車品牌、三大整車產品。這兩個整車品牌即華晨盅杯汽車有限公司生產的「中華」和「金杯」系列;三大整車產品包括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華轎車、國內同類車型中市場佔有率按近60%的金杯海獅輕型客車、引進豐田高端技術生產的金杯閣瑞斯多功能商務車。
金杯海獅是中國輕型客車市場的重要產品。作為國內唯一採用豐田技術、模具和豐田管理方式生產的海獅系列產品,金杯海獅目前已經擁有五大系列、近二十個品種,可以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產銷量連續5年居於全國輕型客車市場佔有率榜首。在8至14座商用車領域,金杯海獅的市場佔有率接近60%,市場保有量超過40萬輛。
2000年12月在沈陽下線的中華轎車是一款擁有自主品牌的中高檔轎車產品,2002年8月正式投放市場。這款車由世界著名設計大師喬治·亞羅主持設計,整車性能驗證由國際權威機構英國MIRA公司試驗鑒定,沖壓、裝焊、塗裝、總裝四大工藝設備由世界著名汽車設備製造公司SCHULER、KUKA、DURR、SCHENCK等企業提供,其重要的總成件、配件由國際著名汽車廠商提供。
中華轎車車長4.88米,優雅的造型是符合中國用戶個性的動感車身,這款車風阻系數0.293。在安全性能、動力性能及駕乘舒適性方面,這款車充分滿足了日益增長的國內中高檔轎車消費需求,在性價比方面具有卓越的市場競爭優勢。
2003年3月29日,中華轎車再推新晶,華貴型中華2.4L及華貴型中華2.0L正式上市。中華2.4L沿用了中華氣派、典雅的外形,在動力性和內飾方面更上層樓,並增加了多種新配置。中華2.4L的推出標志著中華轎車同一車型產品系列化戰略邁出重要一步。
2002年6月,華展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與寶馬集團合資生產整車的項目建議書獲得政府有關部門批復。2003年3月14日,華晨汽車與寶馬集團獲得通知,雙方在中國生產銷售寶馬產品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得政府部門正式批復;3月27日,華晨寶馬合資合同簽約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華晨汽車與寶馬集團的成功合作對雙方具有深遠影響,同時也將為中國汽車的生產與服務帶來新的標准,對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雖然是國產寶馬,但是它的整個品質是有把關的,不會因為一個廠的生產毀了百年老店的聲譽。而且寶馬整個在中國的口碑是比賓士要好不少的。
4. 斥資16.33億元,寶馬中國收購華晨「中華」品牌,背後有何利益關系
寶馬汽車公司用16.33億元就收購了一個經營了接近30年的中國汽車品牌,在我看來,這是一個非常劃算的買賣,很多人都說在這一次的交易背後,可能存在的一些利益輸送的問題,當然可能有這樣的情況存在,但是沒有任何證據的前提下,還是不要進行胡亂的猜測,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一次的交易行為。
第三,這一次的交易對國內車企的影響。
目前在新能源汽車這個賽道之上,我們的國內汽車品牌有所領先,但是領先的幅度並不大,所以寶馬汽車對於國內的新能源也是非常熱衷的。主要就是因為新能源的市場實在太大了,我們的目標是在2030年的時候,讓20%的汽車佔有量,變成新能源汽車,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市場來說,能夠占據一小部分就足以讓寶馬賺得盆滿缽滿。
5. 2017年華晨在香港上市股價
利好
第一在香港融資為A股減少圈錢風險
第二從長期角度來看這筆融資對光大銀行未來補充資本充足率及擴張都有很大好處
若在滬深股市大量融資則將造成利空
但現在股票走勢並未嚴格參照利好以及利空 光大的A股股價還有可能受到其他因素影響 如加息等等
希望您能滿意
6. 華晨汽車的股票代碼是多少
華晨汽車的股票代碼是:(600609)金杯汽車和(600653)申華控股 。
股票代碼用數字表示股票的不同含義。股票代碼除了區分各種股票,也有其潛在的意義,比如600***是上交所上市的股票代碼,6006**是最早上市的股票,一個公司的股票代碼跟車牌號差不多,能夠顯示出這個公司的實力以及知名度,比如000088鹽田港,000888峨眉山。
7. 華晨寶馬股票代碼是什麼
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世界級高檔汽車製造商。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是寶馬集團和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英文簡稱BBA)共同投資成立的合資企業,從事BMW品牌汽車的製造、銷售和售後服務。
華晨寶馬本身不是上市公司,相關聯的兩只股票可在英為財情查詢:
港股華晨汽車
德國寶馬股票
至於申華控股,也有一定關聯。但較小。
1999年4月11日,珠海華晨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和上海華晨實業公司通過收購深圳市君安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後更名為深圳正國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100%股權而間接持有申華控股15.19%股權。2003年8月19日,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與珠海華晨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成為深圳正國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後更名為遼寧正國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股東,並間接持有上海申華13.75%的股權,從而將申華控股真正納入了華晨體系。目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直接及間接持有申華控股22.93%的股權,公司與CBA、金杯汽車一同成為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的三大產業支柱。
8. 華晨汽車和中華汽車是什麼關系
華晨中華是華晨集團旗下的一個汽車品牌,華晨集團早在1997年就開始為生產中華轎車作積極准備了,而第一代的中華車是在2000年底下線的,產量大約在300輛。
華晨寶馬一般指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中國華晨汽車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國第一家海外上市公司,華晨的總部位於遼寧沈陽。1992年10月,中國華晨汽車在美國紐約股票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CBA。
簡介:
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華晨汽車集團」,是2002年根據中央決定,經遼寧省政府批准設立的國有獨資公司,總部坐落於素有「共和國裝備部」 之稱的國家重點裝備製造業基地——沈陽市,是遼寧汽車工業的龍頭企業、中國汽車工業自主品牌的主力軍,現有員工4萬人,資產總額超過580億元。
華晨汽車集團旗下擁有3個上市公司(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上海申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金杯汽車股份有限公司),100多家全資、控股和參股公司。在業務板塊布局上,華晨汽車集團以汽車整車、發動機、核心零部件的研發、設計、製造、銷售和汽車售後市場業務為主體,涉及新能源等其他行業。
9. 華晨中華是不是國產車
是國產車。華晨中華是華晨集團旗下的一個汽車品牌,華晨集團早在1997年就開始為生產中華轎車作積極准備了,而第一代的中華車是在2000年底下線的,產量大約在300輛。
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引,是中國汽車工業高起點「自主創新、自有技術、自主品牌」的主力軍。
華晨汽車是2002年根據中央決定,經遼寧省政府批准設立的國有獨資公司,是一個集整車、發動機、核心零部件研發、設計、製造、銷售以及資本運作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
(9)華晨中國汽車股票價格擴展閱讀
1、品牌簡介
華晨中華融合了當今國際先進技術的轎車項目,沒花國家一分錢,完全靠華晨集團在國際、國內兩個資本市場融資5億美元,本著「開發製造整車自主知識產權,技術質量水平與國際同步,適合中國國情,中國人能消費得起」的方針。
充分利用國際分工、合作用3年時間完成的。 是我國第一款擁有整車自主知識產權、並可與國際大汽車公司產品競爭的轎車品牌。
「中華」轎車的市場定位是專門為中國人設計的中高檔車型,通過控制車型開發總成本、零部件國際招標、提高國產率等辦法,「中華」轎車整車生產成本在10萬元以內,與國際著名汽車公司同一檔次車型成本相近。
預計市場售價在15-25萬元,比同檔次合資車型便宜30%-50%;2002年年產量可達4-5萬輛。
2、品牌發展
華晨金杯汽車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沈陽金杯客車製造有限公司,於2003年1月正式更名。要徹底了解華晨金杯,我們還要從沈陽金杯客車製造有限公司的歷史說起。
沈陽金杯客車製造有限公司是由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與沈陽金杯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組建的合資企業,成立於1991年7月22日。公司注冊資本44,416萬美元,投資總額57,098萬美元。華晨公司持有公司總股本的51%,金杯公司持有49%。
在組建沈陽金杯客車製造有限公司的一年後,1992年10月,華晨憑借在紐約成功掛牌上市,從紐約股市籌資7200萬美元。徹底地解決了金杯的豐田輕型客車CKD組裝線的資金不足問題。
1995年初,作為合資企業控股方的華晨公司又提出企業管理要與國際接軌,華晨公司先後採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並斥巨資引進了國外先進的企業管理技術和管理模式,採用TPS豐田生產方式與MRPⅡ製造資源電腦管理系統。
使金杯客車公司整體素質得到迅速提高,實現66種車型、4個系列在一條生產線上混流生產方式。
同年8月,金杯客車公司還通過了國家機械工業質量體系認證中心的iso9000系列質量體系認證,成為首家獲得國家級質量體系認證的大型骨幹汽車企業。
1997年,金杯海獅產銷突破2萬台,銷量達到20601台,市場佔有率為11.19%,實現利稅5.66億元;1998年,產銷量再上台階,銷量達到30018台,繼續雄居榜首,市場佔有率提高到16.66%,實現利稅8.66億元。
1999年,產銷突破4萬台,銷量達到42527台,市場佔有率升至23.43%;2000年,產銷突破6萬台,銷量達到61036台。這種大幅度跳躍式的發展,被國外同行稱為「中國汽車工業的奇跡」。
現在的華晨金杯生產規模已達到每隔三分半鍾,就有一台「海獅」下線,每100輛輕客中,就有60輛「金杯海獅」。
隨著客車市場競爭越發激烈,金杯客車公司不斷進行產品改進和新產品推出。金杯海獅由過去的兩種發展為現在的6至15座超豪華、豪華、標准、普通和經濟5種檔次,價格從7萬多元到27萬元共4大系列,6個基本型。
百餘種專用車,高、中、低檔齊全,有廣泛適應性的產品組合,滿足了不同客戶的需求。1999年底金杯海獅推出電噴系列,整車質量也有了革命性的提高。目前,金杯海獅電噴車已佔到總銷量的80%以上。
2001年12月,華晨金杯公司與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引進豐田技術,獨家製造閣瑞斯多功能商務車。
2017年,約有56萬輛BMW汽車交付給中國客戶,其中有三分之二由華晨寶馬鐵西和大東兩座工廠生產。純電動的BMW iX3也將於大東工廠下線,這款車型將只在中國生產,不僅供應中國市場需求,也將出口全球市場。
2018年前9個月,寶馬集團新能源車在中國市場銷售同比增長近5倍,其中兩款國產新能源車型的累計銷量首次超越一萬輛。
2018年10月,在華晨寶馬成立15周年之際,寶馬集團和華晨汽車集團聯合宣布,股東雙方將延長華晨寶馬的合資協議至2040年。與此同時,對華晨寶馬的投資將增加30億歐元,用於未來幾年沈陽生產基地的改擴建項目。
位於鐵西的新廠區建成後將使鐵西工廠現有產能翻倍,而大東廠區的改擴建項目也在進行中,未來三到五年內,華晨寶馬的年產能將逐漸增加到每年65萬台,並將創造5000個新的工作機會。
10. 中國汽車有哪些上市公司
一、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東風汽車公司下屬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控股子公司(股票代碼:00489.HK),是東風汽車公司主要的資本運作平台,也是中國汽車行業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2006年3月6日,公司被納入恆生中國企業指數,已成為H股指數37隻成份股中唯一代表中國汽車行業的上市公司。
二、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福田汽車)是中國品種最全、規模最大的商用車企業 。福田汽車成立於1996年8月28日,1998年6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600166。
三、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汽集團」,股票代碼為600104)是國內A股市場最大的汽車上市公司。上汽集團所屬主要整車企業包括乘用車公司、商用車公司、上海大眾、上海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南京依維柯、上汽依維柯紅岩、上海申沃等。
四、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華晨汽車直接或間接控股華晨中華汽車控股有限公司(香港、美國上市)、金杯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申華控股有限公司三個上市公司,擁有控股和參股公司100家。華晨汽車是中國汽車工業高起點「自主創新、自有技術、自主品牌」的主力軍。
五、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SH:601633,簡稱長城汽車公司,GreatWall))是中國規模最大的集體所有制汽車製造企業,也是國內首家在香港上市並融資33億港元的汽車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