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指數與資金流動
『壹』 股市的指數與市值
你說的差不多是對的!
股市裡面的錢,到底是怎麼多的?怎麼少的?很多股民都喜歡問問。
股市裡面賠的錢,給那些賣出股票、讓錢離開股票(錢可能離開了股票,不一定離開了股市)的人賺去啦!
1、賣股票賠錢的人:錢被低價買走股票的人賺去了。
2、買股票賠錢的人:錢被高價賣給你股票的人賺去了。
有一個著名的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
張三持有100萬元資金進入股市,李四有100萬元價值的股票。張三買了李四100萬元的股票;(開始時候,兩個人都是100萬元,一共200萬元)
結果,股票跌了10%。張三賣了股票,剩了90萬元資金,離開股市。他賠了10萬元。
這時候,李四又買回了原先賣給張三的那90萬元股票。他賺了10萬元。
李四放到口袋裡的10萬元,我們沒有見到。我們見到的,就是原先100萬元的股票,縮水到了90萬元。大盤也是這樣。
其實,總數沒有變化,還是200萬元:李四的100萬元股票沒有動;張三有90萬元,李四有10萬元。
我們只看到了賠錢的張三,沒有注意到後來賺錢的李四、以及李四口袋裡的10萬元錢,因為李四還是那麼多股票。
類似的問題,就是房價。
買了房子,房價漲,就覺得高興;房價跌了,就覺得虧了。是一個道理,其實,房子還是那個房子!
『貳』 股市中資金如何流動
在股市中,資金常常被比喻成水,水越多水位越高,股市漲得越多,反之則跌得越多。
這個說法我認同,但總感覺有點模糊,沒有講到資金具體是怎麼流動的。對於這點我一直有些困惑,到最近才基本想明白了。
相信不少散戶也和之前的我一樣,有類似的疑問,下面就說說我的理解。
1
股市的交易模式
簡化來看,股市中只有兩種人:買方、賣方。
假設整個股市只有兩個人:買方A,拿著10元;賣方B,拿著1股股票。兩人進行交易,就變成:A拿著1股股票;B拿著10元。
這時A、B角色互換,A成為賣方,B成為買方,並再次交易。這個過程不斷重復,資金和股票就會不斷流動,形成一個最簡單的市場。
形成市場的前提是「流動」,只有流動的資金和股票才算是在市場里,即常說的「場內」。有些資金和股票暫時不流動,是在等合適的價格才流動,也是屬於場內的。
反之,長期不流動的資金和股票就不算場內。比如股票賬戶里,只買保本理財不買股票的資金;比如上市公司還沒解禁流通的股票。
至於股價漲跌,又和資金流動有什麼關系呢?
現實中的股市有多個買方和多個賣方,這就意味著,場內想交易的資金和股票是「變動」的。
舉個例子:
有一個股票價格10元,這個價位上有1億資金想買,這時恰好有1000萬股要賣,那麼交易價格就是10元,股價不變。
如果同樣的情況,要賣的股票「變動」為只有800萬股,那麼1億資金買完這些股票還剩2000萬,要想繼續買這個股票,就必須提高價格(比如11元),才會有更多的股票想賣,這樣一交易,股價就上漲了。
反之,下跌也是一樣的道理。
也就是說,在股票的某一價位,交易的資金和股票數量有一定的對應關系,如果關系打破(上述賣1000萬股變成賣800萬股),就會引起股價漲跌。
極端的情況下,買賣雙方都對股票非常看好(看衰),願意買的資金遠大於(小於)願意賣的股票,就會形成一路漲停(跌停)的走勢。
2
牛熊市的資金流動
場內的資金和場外是互通的。
資金可以從場外「流入」場內。比如大量散戶入市,保險資金入場掃貨,外資進場買核心資產,上市公司分紅等等。
資金也從場內「流出」場外。比如產生交易費(印花稅、傭金、過戶費),散戶離開股市,上市公司IPO、配股,公司高管減持等等。
所謂牛市,就是資金流入遠大於流出,使得場內資金大量增加,而場內的股票數量變化不大,自然就會不斷推高股票的價格。
到了牛市末期,大量的IPO、配股、減持不斷使資金流出股市,聰明的投資投機資金也逐漸離場,到了某一階段,資金流出大於流入,股市開始下跌,並引發恐慌進一步下跌,這就是熊市了。
3
市值蒸發的幻覺
不少人不了解股市中的資金流動,因此會有這么一個常見的疑問:股市下跌時,總是說市值蒸發了多少億,這些錢到哪裡去了呢?
股票的市值源於股票的價格,而股價只是資金交易的根據,並不是真正的資金流動。
比如一個上市公司,市值1000億,股價10元,某一天只有一次交易,價格為9元,買方花了900元從賣方手裡買了100股。這時資金流動只有900元,但公司的市值卻變成了900億,蒸發了100億!
所謂蒸發的市值,是一個通過股價計算出的結果,和資金流動沒什麼關系。市值的漲跌,本質上代表人們對公司價值的看法發生了「變化」。
股市裡的資金不會憑空變少或變多,只是流動到別的地方,從股票的買方流到賣方,在場內場外來迴流動。
每一輪的牛熊周期,本質上都是社會資金的大流動。要讓資金流到自己這里,只能不斷進化變強啦。
『叄』 為什麼資金流向與指數漲跌相反呢
資金流向本來就沒有權威的說法,交易是雙向的,有買入就有賣出,買入和賣出是相等的,怎麼來的流入和流出之說.另外大盤指數可以給少數指標股控制,指標股多漲些,其它股票暴跌,大盤指數可能也是漲的.
『肆』 期貨資金和股市資金會互相流動嗎
我國股市與期市之間資金相互流動的實證檢驗
上證指數在2002年6月—2005年6月漲跌幅度一直都不大,整體來看可以將其視為區間振盪走勢,而在這段時間里上證市場中的成交額也比較穩定,一直維持在2000億—3000億/月這樣的水平。從2005年6月開始,指數走出牛市行情,從1000點附近一直強勁上漲至2007年10月的最高點6000點上方,其市場成交額也在不斷增加,從2005年的低點1000億/月升至2007年9月的最多超過30000億/月,應該說指數的上漲和成交量的井噴造就了中國股市開放以來最大的一波牛市行情。市場在6000點上方見頂後開始下跌,成交量也不斷萎縮,指數在2008年10月一度跌至1700點下方,成交額也萎縮至7000億/月的水平。
『伍』 股票·為什麼資金流出·大盤指數卻向上漲
主力資金大量流出,股價卻上漲,大概是由三種情況所致:
1、主力大量出貨。
盡管主力在大多數時候,對個股走勢有主導權,但是並不能因此小看散戶的力量,散戶團結起來,就是最大的主力。
2、主力假拉升真出貨。
主力用少量資金拉升價格,吸引散戶進場,然後慢慢地用小單出貨,價格當日並未下跌,而是收一根真陽線。分時圖上,價格迅速拉升,然後伴隨著連續的拋單,但是每次下跌幅度比較大的,主力就出手托住價格,讓散戶感覺下方有支撐,讓散戶繼續介入。
3、主力試盤。
主力把價格抬高至重要壓力位附近時,需要測試上方的拋壓情況。主力用少量資金快速拉升突破壓力位,觀察散戶跟進力度,接著再把部分籌碼拋出去,再通過拋壓觀察浮籌情況。往往當天會收一根帶長上影的陽線,這種形態稱之為「仙人指路」。
(5)股票指數與資金流動擴展閱讀:
以上三種情況,前兩種是需要避免的,而第三種則是機會,「佯攻」是為了日後的「進攻」,如果試盤後上方拋壓不大,就意味著主力很快發動明顯地拉升行情,反之,則需要進一步洗籌。
股價向上跳空顯示出了多方的強勢,同時成交量的快速放大顯示出了市場資金在積極換手,由此顯示出強勢上漲的信號。當股價向上跳空巨量開始拉升時,出現的陽線上漲的幅度越大顯示的短線看漲信號就越強烈。
股價向下跳空顯示出了市場的弱勢,同時跳空下跌伴隨著成交量的大幅度放大,由此可見莊家已經完成操作並開始大幅打壓股價,已完成自身的出逃計劃,同時大量獲利盤出局,此處為明顯的賣出信號,此時投資者不要出售。
『陸』 股票資金流向代表什麼意思
資金流向就是股市中的資金主動選擇的方向。從量的角度去分析資金的流向,即觀察成交量和成交金額,成交量和成交金額在實際操作中是有方向性的,買入或賣出。
資金流向的判斷無論對於分析股市大盤走勢還是對於個股操作上,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資金流向的判斷過程卻比較復雜,不容易掌握,通常說的「熱點」其實就是資金集中流向的個股,而「板塊輪動」其實就是資金流向輪動而產生的盤面效果。
(6)股票指數與資金流動擴展閱讀
資金流向的作用
資金流向能夠幫助投資者透過指數(價格)漲跌的迷霧看到其他人到底在干什麼。指數(價格)上漲一個點,可能是由1000萬資金推動的,也可能是由一億資金推動的,這兩種情況對投資者具有完全不同的指導意義。
一般情況下資金流向與指數漲跌幅走勢非常相近,但在以下兩種情況下,資金流向指標具有明顯的指導意義:
1.當天的資金流向與指數漲跌相反。比如該板塊全天總體來看指數是下跌的,但資金流向顯示全天資金凈流入為正。
2.當天的資金流向與指數漲跌幅在幅度上存在較大背離。比如全天指數漲幅較高,但實際資金凈流入量很小。當資金流向與指數漲跌幅出現以上背離時,資金流向比指數漲跌幅更能反映市場實際狀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資金流向
『柒』 股票資金凈流入和凈流出是如何計算的
股票指數增漲十個點,可能是由一億資產促進的,也可能是由十億資產促進的,這二種狀況對投資人而言是不一樣的。資產凈流出和主力資金流向是用於敘述資金流入的,股票價格或某一板塊指數處在升高情況時造成的成交量是促進股票市場增漲的能量,這一部分成交量被界定為資金凈流入;指數值下挫時的成交量是促進股市大跌的能量,這一部分成交量被界定為資產排出;當日二者的差值就是當日二種能量抵消以後剩餘的促進股票市場價錢轉變的凈力,這就是該版塊當日的主力資金流入或凈流出。
股市投資是理財投資的關鍵方式。股票具備較強的稅收優惠政策、規范化和專業性,是一項高回報、高危的項目投資主題活動。要獲得預估收益,務必把握一定的項目投資統計分析方法,繞開風險性與圈套。在買入股票虧本時,最好是找中國一些技術指標分析服務項目組織看一下是否有專業人員免費在線咨詢該如何處理,個股的項目投資動感性很重要,不必一味的死扛死補。
『捌』 什麼是股票資金流向指標
資金流向(moneyflow)在國際上是一個成熟的技術指標。其計算方法很簡單,舉例說明:在9:50這一分鍾里,鋼鐵板塊指數較前一分鍾是上漲的,則將9:50這一分鍾的成交額計作資金流入,反之則計作資金流出,若指數與前一分鍾相比沒有發生變化,則不計入。每分鍾計算一次,每天加總統計一次,流入資金與流出資金的差額就是該板塊當天的資金凈流入。
這種計算方法的意義在於:
指數處於上升狀態時產生的成交額是推動指數上漲的力量,這部分成交額被定義為資金流入;指數下跌時的成交額是推動指數下跌的力量,這部分成交額被定義為資金流出;當天兩者的差額即是當天兩種力量相抵之後剩下的推動指數上升的凈力,這就是該板塊當天的資金凈流入。換句話說,資金流向測算的是推動指數漲跌的力量強弱,這反映了人們對該板塊看空或看多的程度到底有多大。
資金流向能夠幫助投資者透過指數(價格)漲跌的迷霧看到其他人到底在干什麼。指數(價格)上漲一個點,可能是由1000萬資金推動的,也可能是由一億資金推動的,這兩種情況對投資者具有完全不同的指導意義。
一般情況下資金流向與指數漲跌幅走勢非常相近,但在以下兩種情況下,資金流向指標具有明顯的指導意義:
1.當天的資金流向與指數漲跌相反。比如該板塊全天總體來看指數是下跌的,但資金流向顯示全天資金凈流入為正。
2.當天的資金流向與指數漲跌幅在幅度上存在較大背離。比如全天指數漲幅較高,但實際資金凈流入量很小。當資金流向與指數漲跌幅出現以上背離時,資金流向比指數漲跌幅更能反映市場實際狀況。
這些在以後的操作中可以慢慢去領悟,為了提升自身炒股經驗,新手前期可以用個牛股寶模擬炒股去學習一下股票知識、操作技巧,對在今後股市中的贏利有一定的幫助。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玖』 股票指數與資金是怎麼換算的
您收盤後看到上證指數為2999.48點,旁邊顯示一個向下綠色的箭頭是顯示(比昨天收盤時)下跌33.79點,再旁邊顯示1555.3億是今天的成交金額。
指數是表示交易所全部股票的漲跌情況,成交金額是表示今天買賣了多少錢的股票,它們之間沒有換算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