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買了哪些中國股票
⑴ 摩根士丹利的在中國
摩根士丹利國際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是摩根士丹利集團的子公司摩根士丹利國際銀行有限公司(Morgan Stanley Bank International Limited)的全資附屬機構, 總部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
摩根士丹利在亞太區有雇員2,000餘人,其中有約1,500在大中華區(中國大陸、港澳和台灣)工作,在香港、北京、上海和台北設辦事處。1995年8月摩根士丹利與中國建設銀行合資組建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公司目前控股49%。摩根士丹利也因此成為首家在中國內地建立合資投資銀行的國際金融公司。通過在中國的合資銀行,摩根士丹利得以為許多中國公司提供在海外上市的服務,包括中國聯通、中石化和中國電信等,籌得的總資金超過100億美元。
自2006年9月29日起,摩根士丹利國際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成為了摩根士丹利集團的一員。摩根士丹利是一家全球領先的國際性金融服務公司,業務范圍涵蓋投資銀行、證券、投資管理以及財富管理。公司在全球33個國家設有超過600家辦事處,公司員工竭誠為各地企業、政府機關、事業機構和個人投資者提供服務。摩根士丹利國際銀行(中國)將一如既往,為已有的客戶提供一流的銀行服務,並希望在未來幾年,憑借摩根士丹利在產品開發和客戶服務上的專業資源,進一步擴大業務領域。
目前,摩根士丹利國際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的注冊資本為人民幣十億元。銀行可依法經營以下外匯業務:
存款、短期、中期與長期貸款、票據承兌與貼現、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和其它除股票之外的外幣證券;信用證服務及擔保;國內外結算:外匯交易、代理交易、外幣兌換;銀行同業拆借;銀行卡服務;保險箱服務;信用調查與咨詢服務;保險代理服務;其它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的業務 。
摩根士丹利於1994年2月在上海設立首家代表處,後於同年8月在北京設立第二家代表處。主要從事投資銀行業務,包括企業融資和協助客戶通過發行股票及債券籌集資金、並購咨詢及房地產投資服務;股票研究及私募股本投資。
摩根士丹利和中金公司曾共同參與多個大型國企民營化的上市項目,其中包括:
1997年10月,中國電信(香港)首次公開招股(IPO),同時在香港和紐約兩地上市,籌得資金42億美元;
2000年6月,中國聯通IPO,同時在紐約和香港兩地上市,籌得資金56.5億美元;
2000年10月,中石化全球IPO,同時在紐約、倫敦和香港三地掛牌上市,籌得資金34.6億美元;
2001年12月,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IPO,同時在紐約和香港掛牌上市,籌得資金4.86億美元;
2002年11月,中國電信IPO,同時在香港和紐約兩地上市,籌得資金15.2億美元;
2003年初,摩根士丹利成為中國首批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之一。獲准參與投資國內A股和債券市場,經審批投資額度為3億美元;
2003年10月,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IPO並在香港掛牌上市,籌得資金8億美元 ;
2003年11月,中國財險IPO,在香港上市並籌得資金6.96億美元;
2004年5月,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後續H股/美國預托證發行,籌得資金17.25億美元;
2005年6月,在中國建設銀行計劃首次公開招股(IPO)之前,引入美國銀行作為策略性投資股東。
2013年5月29日,雙匯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和史密斯菲爾德聯合公告:雙方已經達成一份最終並購協議,價值約為71億美元(按當前匯率約合人民幣437億元)。雙匯國際的財務顧問由摩根士丹利擔任,法律顧問是普衡律師事務所。
摩根士丹利與大中華地區的多家客戶建立起合作關系,協助他們實現其財務目標。而在眾多客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當屬投資銀行部的客戶,公司為這類客戶提供重組、並購和國際資本市場融資方面的咨詢。
近幾年來,一些中國國有企業成功實行民營化,中國新一代企業家崛起,多家來自中國大陸和台灣的公司到國際市場上市,還有活躍的跨國並購活動。摩根斯坦利一項研究表明,我國出口產品一年為美國消費者節省1000億美元開支,美國公司從我國製造的產品中獲利近600億美元,占標准普爾指數所涵上市公司全年總利潤的10%以上。
⑵ 現在中國哪些股票可以買
建議關注近期漲幅不大的股票,比如鐵路板塊,中國鐵建,大秦鐵路 關注兩會的熱點,農業和醫葯。
股票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支股票背後都有一家上市公司。同時,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的。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或作價抵押,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⑶ 巴菲特 都買了中國哪些股票
據悉,過去巴菲特投資過中國石油、比亞迪。其所買的中國石油是港股,比亞迪股份也是。但是,巴菲特雖然有買中國企業的股票,但並非重倉持有。所以,網上流傳的巴菲特中國重倉股名單,其實就是捏造出來的,是虛假的。目前來說,巴菲特還是看重銀行股,並且大量投資美國企業。
⑷ 在哪可以查到瑞士銀行、摩根士丹利等各大國際金融機構對中國各股票的評級呢
他們一般只對H股進行股票評級。
A股好象很少評級的。
http://www.finet.hk/mainsite/index.htm
專題報導----大行言論
可以看
⑸ 外資到底買了哪些股票
外資是非常聰明的資金,這些外資都是去布局一些A股市場的優質股票,最典型的就是A股市場的白馬股,外資在股票市場具有很高的影響力度。
外資出現天量搶籌碼,買入金額最多的股票是比如有以下股票,具體名單如下:貴州茅台、東方雨虹、北方稀土、陽關電源、隆基股份等,這以上五隻個股是在過去5月份,被外資金買入最大金額的股票名單。
總之我們作為個人投資者,不要去關心外資在哪裡,外資買了什麼股票,這些都是沒用的,他們是神出鬼沒的,等散戶都已經知道他們進來了,也許他們就開始出貨了,根本沒有必要去跟外資炒股,不然虧得一塌糊塗。
其實A股市場很多外資都是帶馬甲的,也就是從內陸資金兜一彎就是成了外資。不然這些外資又怎麼可能會非常精準的操作,每次都能精準的逃頂,同時每次也能精準的抄底,難道外資真能神不知鬼不覺嗎?其實不然,這些外資當中很多是內陸資金,才會對咱們A股有深入了解。
風險提示:以上個股僅回答問題所用,不構成個股買賣建議,自行買賣盈虧自負。
⑹ 高分,關於摩根士丹利,求專業金融人士解答。
http://bbs.yingjiesheng.com/index.php?gid=841
這個網站裡面有很豐富的應聘資料,你可以參考參考,但是可以很明確的說,要不是有牛人的實力,或堅實的社會背景,進去幾乎是不可能的
⑺ 在哪可以查到瑞士銀行、摩根士丹利對中國各股票的評級
國內一些大網站上有,比如這里,裡面有不少:
http://hk.jrj.com.cn/list/yanjiubaogao.shtml
(金融街網站)
⑻ 巴菲特 都買了中國哪些股票
結緣中國公司
【投資中石油】巴菲特於2003年4月開始分批吸納中石油股份,累計買入23.84億股,金融危機前成功出逃。
巴菲特於2004年買入中石油23.39億股,斥資約38億港元。巴菲特說,「當年入股中石油的價格為20美元,出售價介於160至200美元,總共獲
利35.5億美元(約277億港元),相當可觀。」【投資比亞迪】2008年9月,巴菲特斥資18億港元認購了2.25億股比亞迪股份。
巴菲特旗下的波克夏公司在去年金融風暴發生前出脫中石油股票,報酬率高達700%,不久後投資的比亞迪又讓他一年間賬面獲利13億美元,成為他投資中國的第二個代表作。【看上創世西裝】大楊創世(600233)董事長李桂蓮稱,巴菲特表示要參與經營創世品牌。
大連大楊創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桂蓮2009夏季達沃斯期間在與新浪財經獨家對話時表示,巴菲特表示要參與經營創世股份的品牌。李桂蓮透露,巴菲特已經給其來信表達了合作意向。
巴菲特:希望再找到類似中石油的公司
我們選擇中國公司和標准,和選擇美國公司或者其他國家的公司沒什麼差別:首先要了解這家公司,了解其優勢所在;希望這家公司有長期的競爭力,公司管理層誠實、可信並且穩定;在這些前提下,我們再選擇那些股票具有相對價格優勢的公司。
我們喜歡那些有長期競爭優勢、高資本回報的企業。如果我們能相信它們可以在長期范圍內取得高資本回報,又喜歡它們的管理團隊,同時又能夠以合理價格買入的話,我們就會寫支票。
目前還沒有購買其他高科技股的計劃。中石油和比亞迪兩個投資計劃成績不錯。中石油的投資已經結束了,賺了大約35億美元,希望能在中國再找個類似的公司。對比亞迪的投資還沒有結束,但看好在中國的投資。中國已擁有一些偉大的公司,我們傾向於中國某些出口產品良好的公司,主要是消費者產品。中國已擁有一些巨型公司,它們的市值將超越某些美國公司。
⑼ 摩根士丹利有多少資金在中國股市都擁有哪些公司的股票
http://bank.jrj.com.cn/bank/QFIIDetail.asp?id=56
⑽ 高盛持有的中國股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