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股票為什麼沒有人氣
① 為什麼中國的金融股市盈率這么低
我可以這樣說,中國的金融股票是最難操作的,首先是因為有莊家,因為古中國股市的話,資金量一般都比較小,所以說肯定會出現莊家的存在,而且還有很多,是私下交易的,就是存在,發行股票的時候就存在有人購買了。還有人存在暗箱操作由操盤手存在!望採納。
② 目前中國,金融投資,除了股票,黃金,白銀,還有什麼比較火怎麼搞來搞去總是股票,黃金,白銀,沒有別
彩票不錯
③ 為什麼中國的股市那麼爛
1、中國股市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不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全世界股市都是,中國不是。中國實體經濟在前二十年一度非常好,有時也有調整,但股市總是跟跌不跟漲。
2、無論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還是中外合資企業都有強烈的「投資飢渴症」,不論牛市、熊市,都非常渴望圈錢,在這里圈到的錢都比搞實業掙得的要快、要多。
3、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中,中國股市多數企業是國有企業,產權不清,責、權、利益相分離,效益低下。所以不肯分紅,分不出紅,也不想分紅。
4、中國股市與貨幣政策關系極其密切。利息漲,股市跌;利息跌,股市漲。實行寬松貨幣政策,股市可以直上6000點,實行從緊貨幣政策,股市可以從6100點跌到1660點。
5、沒有合法的做市商制度。在美國納斯達克等市場每個股票有幾個合法的莊家,也叫做市商,這樣中小投資者就可以通過做市商高拋低買,也穩定了市場。但是在中國股市中,沒有合法的做市商,但始終有非法的、半明半暗的大批莊家。
④ 中國股市為什麼不見分紅 求詳細
1、中國股市為什麼不見分紅是不對的,每年年報後或者半年報後,很多上市公司都會有分紅,不分紅的也有,這跟公司業績及公司發展狀況等因素有關。
2、分紅是股份公司在贏利中每年按股票份額的一定比例支付給投資者的紅利。是上市公司對股東的投資回報。分紅是將當年的收益,在按規定提取法定公積金、公益金等項目後向股東發放,是股東收益的一種方式。
普通股可以享受分紅,而優先股一般不享受分紅。股份公司只有在獲得利潤時才能分配紅利。
⑤ 為什麼中國的股市一年內從最高點跌70%,沒有引起中國的金融震盪,而美日只是跌了20%就無法承受了
1、國外股市的結構合理,其實美國的金融股已經跌的面目全非了,跌90%以上的都有很多,只不過他們的實體經濟(工業、食品、機械、醫葯、科網等等)的股票比較抗跌,所以護住了指數
2、國外股票交易者利用杠桿交易比較普遍,股價下跌20%對一些人來說可能已經傾家盪產
⑥ 為什麼中國的股市這么不好
最近一個月來,中國A股大盤(滬指)從接近3300點的兩年來高點附近回落下跌,再次逼近3000點整數關口。雖然大盤只是回落10%不到的技術性調整,可卻引來了市場極大的埋怨和責任推脫,畢竟這一輪調整下跌造成了滬深兩市近4萬億市值的蒸發,特別是一些之前還吸引普通投資者瘋狂追捧的概念類股票,突然拐頭向下,甚至與之前的追捧高點相比,已經腰斬。更有超過1200隻個股的價格重回2638點下方,弄得市場人心惶惶。
市場的埋怨之聲不絕於耳,主攻方向是政府監管部門的嚴查徹查。更有一些所謂的財經專業人士,或財經網紅們,大談政府監管部門忽視市場感受,「只講規則不講情分」式的監管操作,弄的一些機構和個人不敢再去製造和追捧市場概念,造成A股市場交易清淡,投資謹慎。
我們對這類不負責的市場埋怨感到吃驚,更對這種「中國A股病因」責任的推脫感到不安。為啥每次A股的下跌都要怪罪於政府監管?可能惟有宣洩於政府監管,才能達成深刻認識中國資本市場的共識?
中國投資者不太願意認真反思A股為何缺乏持續穩定的中長線投資者,而是大資金抱團兒、私募基金聯合、獨立大戶暗箱操縱等頻頻得手,製造著一次又一次的概念炒作,讓投機交易一直占據著中國A股市場的主流。這與剛剛開過股東大會的巴菲特、芒格給出的,對中國股市問題的解釋卻截然相反。
巴菲特直言:「投機是一個不太聰明的做法。中國現在作為一個比較新興的市場,現在也是有全民參與的股市。中國可能會有更多使得市場變得投機的麻煩,會在這方面變得投機,需要非常多的運氣才能做成這件事。」而芒格更直接:「我們有這樣一個機會,但是我們卻沒有一個約束某一個市場發展的准則。」這就是為啥巴菲特和芒格不願意參與中國A股的根本原因。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巴菲特和芒格對中國A股的評價,也代表了國際投資者對中國A股的看法。在一個規則不完善,缺乏有效監管,信息的急時性、准確性、全面性都得不到保障的市場里,誰還敢做中長線的投資者呢?MSCI(明晟指數)考察中國A股多年,卻至今沒有將A股納入其中,究其原因也就不難理解了。
同樣的中國公司,在香港、在美國、在歐洲的中資概念股雖然也有價格的震盪起伏,但完善的市場管理機制,還是讓他們的股價得到了國際投資者的認可。與在國際市場同樣概念的中國A股上市公司,以及有著香港、美國、歐洲等多地同時上市的中國企業,在A股中的股價表現要遠激烈於其它市場,這就是市場投機氛圍太重,投資者自身對市場監管環境和規則漠視造成的。
中國央行關於貨幣流動性的管理,對A股的影響是技術層面上的討論,是對宏觀經濟發展的綜合考量,不能簡單的理解為A股市場表現低迷的根本原因。銀、證、保三會集中整治金融亂象,規範金融市場資金用途,理順金融秩序,營造一個更規范、更有效率的中國金融市場,這是中國金融改革的進一步完善。唯有如此,才能得到國際投資者的認可,才能讓更多資金願意長期駐足A股市場,形成一個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的健康中國股市。這樣的監管操作,不應被市場誤解和埋怨。
還記得不久前的「鳥巢20萬人領錢」騙局嗎?全國各地數千人集結北京國家體育場(鳥巢),即使在警方及時辟謠澄清和現場勸阻的情況下,依然有數百位老人不願離去。以此為鑒,中國投資者又有多少人與這些受騙的老人類似呢?他們不願意相信真相,更願意停留的美好的設想和騙局之中。哪怕有人揭穿騙局還原真相,他們不但不去反思自己的過失,而是責怪揭露者的「啥事都管」。
正如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所言,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通常是矛盾的。中國古語也有「長痛不如短痛」這說。所以,中國金融市場的加強監管,中國A股的制度完善,是長期痛苦結束,更是長期利益的開始。我們應正視和支持政府監管工作,更期望能盡快建立一個被全世界都認可和信任的中國資本市場。
⑦ 有人說中國大部分散戶都不適合炒股,這是為何
股市對於普通人來說風險比較高,對於普通人來說,相對於高收益更重要的事情是穩重的投資方式才是更為可靠的。
齊漲齊跌的時代隨著證券市場的逐漸完善已經過去,未來市場股價兩極分化更為嚴重,也就是說市場體現出其本質特徵,就是優勝略汰,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選股都會成為一件非常難的事情。
所以說,對於沒有專業知識,專業信息,很高的坑風險能力的普通人來說,股市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地方。大多數人可能都會慘淡收場。
⑧ 股票分紅少為什麼有那麼多人買了中國炒股票的人是不是很少啊
1、分紅的多少不是區別一家上市公司好壞的唯一標准。例如巴菲特的旗艦公司哈撒韋,就從來不進行分紅,但是每股股價卻非常高,高達1萬多美元。而微軟公司就不一樣了,它每年都將幾乎100%的凈利潤拿出來分給投資者。
2、中國股市為什麼那麼多人買股票:這是因為絕大多數中國股民只知股票炒作,而不知道股票投資,他們每時每刻盯著盤面,隨時准備買賣股票,就像一群飢餓的狼。
3、炒股票的人是不是很少:不是,而是很多。原因在第2點已經說明白。
⑨ 中國股市為何讓人失去信心
第一,中國滬深股市經濟「晴雨表」功能徹底喪失。中國股市漲跌與經濟基本面相關度最低,這反過來證明股市現行體制出了問題。一個不能反映經濟基本面的股市漲跌,說明股市基本職能完全喪失扭曲。
第二,滬深股市基本功能喪失,已經不是一年兩年。從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爆發,中國經濟作為世界經濟增幅最快國家,股價跌幅成為世界第一,這種現象遠的不說,近五年來基本如此。這正好說明,這五年來國家對滬深股市並沒有真正重視,因為股市沒有搞好,投資者大多數和機構大多數都不滿意。
第三,經濟企穩與股市不漲的直接原因是大多數投資者不僅對中國股市失去信心,而且對中國經濟失去信心,不再相信國家或其它任何專業機構公布的經濟統計數據,這對國家長期穩定是不利的。當一個國家的中產資級、大部分投資者對國家經濟沒信心、對國家公布的數據沒信心,不知道把資金投向何方,這樣的現象國家高層應當高度重視了。
對此,我們對股市提出如下建議:其一,加快市值配售和優先股改革步伐。對於招行配股這類再融資行為,完全可以用優先股方式來進行,變再融資利空為利多題材。其二,加快修改《證券法》等法規,對造假行為的懲罰納入法制化、規范化軌道,使造假行為所付出的成本提高到與收益相平衡的地步。第三,現行周五休市後集中公布信息的方式需要完善。新一任證監會每到周五休市後公布相關和必要信息。但是,有些重要信息需要及時公布。如果證監會信息發布改為平時與周五收市後兩種方式,可減少周五股市動盪現象。總之,滬深股市到了最高層高度重視的階段。顧銘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