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股票 »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股票融資資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股票融資資

發布時間: 2022-04-10 11:17:11

『壹』 我國企業為何偏重於股票融資

與債務融資還本付息的「硬約束」相比,股權融資除了紅利納稅要強制繳納以及必須達到證券監管部門所要求的融資資格外,其餘都具有「軟約束」的特徵,事實上存在著上市公司的管理層將股權融資作為一種長期的無需還本付息的低成本資金來源,存在著「免費午餐幻覺」。之所以出現「免費午餐」的認識,也與我國資本市場的功能定位密切相關。我國政府對發展股票市場的最初功能定位是為了解決國有企業的融資問題。對股票市場融資功能的過分強調,導致了資本市場其它重要功能的弱化。因此,可以說,導致上市公司股權融資成本小於債務融資成本的真正原因在於當前信息非對稱條件下的股權融資間接成本的缺失,從而導致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企業管理層有動力通過股權融資擴大企業規模。

『貳』 股票融資有什麼好處

股票融資有什麼好處?股票融資是指資金不通過金融中介機構,藉助股票這一載體直接從資金盈餘部門流向資金短缺部門,資金供給者作為所有者(股東)享有對企業控制權的融資方式,它的目的是為了滿足廣大投資者增加融資渠道,它的優點是籌資風險小。股票融資優點:(1)籌資風險小。由於普通股票沒有固定的到期日,不用支付固定的利息,不存在不能還本付息的風險。(2)股票融資可以提高企業知名度,為企業帶來良好的聲譽。發行股票籌集的是主權資金。普通股本和留存收益構成公司借入一切債務的基礎。有了較多的主權資金,就可為債權人提供較大的損失保障。因而,發行股票籌資既可以提高公司的信用程度,又可為使用更多的債務資金提供有力的支持。(3)股票融資所籌資金具有永久性,無到期日,不需歸還。在公司持續經營期間可長期使用,能充分保證公司生產經營的資金需求。(4)沒有固定的利息負擔。公司有盈餘,並且認為適合分配股利,就可以分給股東;公司盈餘少,或雖有盈餘但資金短缺或者有有利的投資機會,就可以少支付或不支付股利。(5)股票融資有利於幫助企業建立規范的現代企業制度。

『叄』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投資

現在回過頭來看我們的經濟,其實就是一個投資過度的問題。在1997年金融危機的時候,我們的生產能力已經遠遠超過了消費水平和消費意願,不得不擴大出口消化我們的投資。為了消化存貨和生產能力,政府祭出了房地產和汽車。汽車是個消費品。房地產則屬性復雜,跟清代人買房置地沒有什麼兩樣。換句話說,政府鼓勵民眾個人投資來消化社會投資。既然房地產是最大的內需型產業,他的發展又帶動了新一輪的產業投資。當這個發動機全速發展時,整個社會的資源都要被他消耗掉,社會成本大大增加;當這個發動機停止的時候,整個產業體系頓時停頓,經濟風險大大提高。這是一個難題。更難的題在於換一個發動機。 陳志武說,中國企業投資,是中國市場沒有完善的企業信用,不信任其他企業,難以將自己的產業鏈外包。中國人投資,是中國沒有建立社會保障體系,不敢消費。擲地有聲啊。 我們談一個企業的商業模式,往往在於其主業的核心競爭力。比如戴爾,就是根據用戶定製電腦,突出的是個性化和成本、物流控制。沃爾瑪就是便宜,GE則是產業加金融,雙核發展。但是,現實是中國公司永遠都有投資沖動,做大,不考慮投資回報和資本回報,資本消耗永遠過多,資本永遠不夠。這一特徵使銀行的日子很好過(偷笑一下)。 做多,對公司的商業模式是一個夢魘。為什麼房地產公司都要去建五星級酒店,都要去做商業地產,甚至親自去辦百貨公司,為什麼要有自己的施工公司,自己的建材公司?更有甚者,還要去競購電視台?(沒有成功真是他的萬幸。)有一點,是這些公司想到的,就是想給自己的公司多置辦些固定資產----同樣還是買田置地式的思維。這一點上,老潘想得最透徹,放棄這個思維,去忽悠別人這個夢想。這就是老潘的商業模式,一招鮮就夠了。 做大,也是對商業模式的巨大考驗。萬科為什麼非要做一千億銷售額?為什麼要從一個優秀的公司變成一個大公司?萬科的快速擴張,正越來越多地陷入越來越多的漩渦。茅台為什麼要擴大產量到2萬噸?要知道,茅台的商業模式其實就是一個稀缺性,供貨越少,利潤越高。因為,大量的茅台要被收藏起來。如果茅台像可口可樂一樣賣,那他只能是可口可樂的價格,不會有可口可樂的市值。沒有人拿可樂收藏,很多人收藏茅台。可樂喝完了不會有記憶,下一分鍾還想再來一罐,茅台喝了呢保證你要美妙半天,幾天內不會再主動喝它。不能否認茅台是家好公司,但如果我擁有茅台公司,我的辦法是回購股票,保持品質,控制產量,減少資本支出。 中國的企業總是想做大,中國平安想買外國公司,發了一個1600億融資計劃。中國的公司,消耗了投資者的資本,帶來的是學費。美國的公司,消耗了投資者的資本,留下的是一場場的技術革命。這就是現實的差距。 遠離資本消耗型公司。

『肆』 我國企業為什麼喜歡發行股票來實現融資 有何特點

太簡單了,股票融資不需要付利息,也不用還本金,這樣所有的風險都轉嫁給股民或者股東了,
不是我國企業喜歡發行股票,是全世界不管哪一個企業都希望上市融資,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中國就是學習西方資本市場中的企業發行股票融資,但是國外證券市場對公司上市融資監管非常嚴格,中國由於經驗缺乏和政治體制的原因,有很多缺陷,在中國上市公司是一種非常稀缺的資源,所以經常聽到某某公司借殼上市,中國股市的退市機制也形同虛設,市場化程度也不夠,因為很多都是國有企業,國家因為想保護國有財產有些股票是不準流通的,這樣就背離了市場機制,導致股價虛高,產生泡沫。所以中國股市很畸形!

『伍』 為什麼中國企業偏好股權融資為什麼會有新股常常破發的現象

創業板的推出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人們都熱切盼望,通過降低上市門檻,能夠讓眾多為資金短缺困擾的中小企業獲得有效的融資渠道, 進而加速我國科技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

但創業板開板後,高股價、高市盈率、高超募率的出現讓股東們身價陡增,這也讓一些人產生了套現的沖動,各創業板上市公司的重要成員開始出現大面積集中辭職的現象,截至今年9月7日一共有30家公司的總計61名高管離職。在這些離職的高管中,有14人為換屆離職,其餘均為主動辭職。61人中,持股高管人數為28人,按9月7日收盤價,他們的總持股市值達到16.4億元,每名高管的平均持股市值達到5857萬元。有人驚呼:創業板要變身「套現板」了。但也有人認為高管的套現行為並不值得擔憂,這只是公司上市後管理人員重新選擇生活方式的正常現象。

深交所的安排用心良苦,這也充分體現了中國股市全心全意為融資服務的宗旨。面對新股、次新股接連破發,投資者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作為監管部門來說,除了走過場似地提醒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之外,並沒有採取任何實質性措施來化解這種投資風險。而當新股上市首日破發出現、創業板新股上市首日破發臨近的時侯,卻馬上拉來投資基金當救兵,試圖挽救創業板新股上市首日破發的命運。這是中國股市融資高於一切的最好表現。

而且,從深交所的安排來看,允許基金在創業板新股上市首日買進股票,名義上是把投資基金當成了「救世主」,實際上是把投資基金當成了「替死鬼」。新股上市要破發了,就讓基金來接盤,然後把基金套牢,如此一來,這基金豈不成了犧牲品,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又如何來保護?一直以來,投資基金常常扮演為管理層沖鋒陷陣的角色,而置基民的利益於不顧。深交所的此次安排,再一次證明了這一點。

問題是,基金能改變創業板股票破發、尤其是上市首日破發的命運嗎?當然不能。因為創業板新股的高價發行,其發行價格嚴重透支了公司未來的發展。尤其是創業板公司「包裝上市」成風,「高成長」成了最大的謊言,在這種情況下,高估值的創業板公司股票被市場拋棄是一種必然。作為投資基金來說,如果在上市首日大量買進創業板新股,這固然可以延緩創業板新股的破發進程,但這種做法害人害己。畢竟投資基金的投資是要接受公眾監管的,投資基金的投資行為如果明顯損害了基金持有人的利益,那麼,基民們就可以用腳投票,贖回基金份額。因此,就算投資基金願意被深交所當槍使,但也不能玩得太出格。所以,在新股破發成為一種潮流的情況下,投資基金也只能順勢而為。創業板新股上市首日破發的命運不會因為深交所允許基金在新股上市首日買進而改變。實際上,5月20日當天,創業板就有4隻新股上市,結果其中兩只新股開盤就破發,奧克股份當天的跌幅達到9.91% 成為A股市場近15年來表現最差新股。此舉足以表現,基金並不能改變創業板股票破發的命運。

而能改變創業板新股破發命運的只有管理層自己。通過對新股發行制度的改革,降低新股發行價格,告別當前的「三高」發行。否則,創業板股票破發的命運誰也難以改變,投資者應該在三年內遠離創業板的股票才是上策.

『陸』 股票為什麼要融資

其實 促進社會的發展 有很多要素 股票就是一個好的方法
把 人民群眾手裡 儲蓄的死錢 放到股市裡 就是融資 給那些資本家用來 賺取大量的利潤 然後回饋給買股票的 人民群眾 良性循環

所以 股票是融資的手段 股票是融資的工具

『柒』 上市公司熱衷於從股票市場融資的最主要原因是什麼

公司融資的方式有很多:如銀行貸款、發行信託、發行債券、發行股票等,而這些融資方式裡面成本最低的就是增發股票了,發行股票來的錢是不用還的,,,所以你說我是去拿不用還的錢好,還是花費成本借來的錢好呢

『捌』 為什麼中國人喜歡自己買股票,而不是買基金呢

我們都知道中國股票市場是散戶占絕大數的市場,不像一些歐美國家基本都是機構化的市場,所以說在中國很多投資者都是喜歡自己買股票,而不是把錢交給機構基金進行投資,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下面我分兩個方面來給大家分析分析。

我覺得是上面的兩個主要原因導致,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有什麼其他想法的也可以在評論區評論交流,加關注可以獲取更多股市策略分析。

『玖』 股票融資佔主導地位的原因

1990年以來,中國金融制度安排在漸進改革的環境下不斷向提高效率的方向演進。從企業融資渠道的發展來看,以銀行為主的制度安排正逐步向銀行與資本市場共同發展的混合型金融制度演變,從而為企業按照自身需求尋找低成本的融資渠道提供了更充分的空間。

1997年,中國企業通過資本市場直接融資所獲得的資金比1995年上升了10個百分點,其中股票融資的增長趨勢非常明顯。但相對於股票融資的迅猛發展,中國企業通過債券融資的比例不但停滯不前,近幾年甚至還有下降趨勢。1992年企業債券融資達到683.71億元,1995年卻只有33.80億元,1997年更降至255.33億元。從1986年發行企業債券開始到1997年底,中國企業債券年度發行數量平均在300億元左右,累計發行總數僅為2300多億元,其中只有7隻在交易所上市交易,上市流通部分不到30億元。

企業債券在深、滬交易所中只是一個無足輕重的交易品種,上市數量及交易金額均遠遠小於股票。在2000年所發行的6400億元債券中,企業債不足百億元。從企業的海外發債數字來看,截止到1998年底,中國企業海外發行的債券余額僅為84億美元,而當年全球企業發行的國際債券余額為30251億美元。

中國企業之所以偏好股票融資, 因為股票融資可以分散公司風險,擴大企業外部影響,提高企業資本變現能力,降低企業負債比率提高企業償債能力,增加企業投資能力.

因此,我國企業在股票融資上一直有無限的熱情和不盡的動力.我們不得不考慮股票融資任具有成本高,股權分散,喪失企業部分控制權,削弱了企業決策控制權等缺陷,這也是企業決策者應對股票發行謹慎決策的原因.

『拾』 為什麼我國的企業都傾向於股票融資,而企業債券市場很不發達

債務是要還的,而且還有利息,而股票不用還息,股息也要看情況才能派,股票又不用還本的.所以相比之下,上市公司熱衷於增發股票就是這樣子的.

熱點內容
期貨怎麼看當天最低點 發布:2025-07-24 09:16:34 瀏覽:158
期貨剛開戶能買什麼品種 發布:2025-07-24 08:45:37 瀏覽:527
曼大發展金融屬於什麼類別 發布:2025-07-24 08:36:34 瀏覽:441
江維汽車股票歷史交易 發布:2025-07-24 08:27:59 瀏覽:956
期貨關聯賬戶怎麼監控 發布:2025-07-24 08:25:40 瀏覽:135
股票的歷史全文免費閱讀 發布:2025-07-24 08:16:02 瀏覽:386
錢坤投資推薦股票是真的嗎 發布:2025-07-24 07:58:10 瀏覽:560
基金買十塊錢會虧多少 發布:2025-07-24 07:58:09 瀏覽:193
程序員怎麼接到基金公司外包業務 發布:2025-07-24 07:53:17 瀏覽:255
滬深股市總市值分別有多少 發布:2025-07-24 07:52:36 瀏覽: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