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life中國股票
Ⅰ METLIFE 中國 這個保險如何。聽說很不錯
保險,單看品種,其實沒有太大差別, 費率也好,險種也好,都在保監會監管之下,只有側重的不同和強弱,沒有好壞之分。選擇公司,我覺得,必須要關注在於國內尚缺的服務意識。如果是買保險,那就看是不是提供給你有效,真實,以及能真正理解你,滿足你的保證需求的服務,而不是買完了還不知道買了什麼。如果是選擇就業,那就看這個公司是不是踏踏實實的,兢兢業業,以及是否把良心裝在肚子里不要那麼急功近利的做事情。
metlife不錯的地方在於,提供服務的方式比較專業,分析依託數據和分析模型。當然,效果的如何,還是看每個保險代理人的自身學習和表達能力,不能一口氣捧上天,也不能一棍子砸死。
外資的保險公司,作為金融行業的企業在中國都只能佔有不超過50%的股份,不論大小,要看合資方是參與管理還是僅作為投資方或股東,不過據我所知都是外資獨立管理。(友邦來得早,除外)
說到實力的話,metlife美國有140年歷史的壽險公司(只做壽險),2010年現金流,世界排名第四。
Ⅱ 高分解說保險單
相當於你買一種貨品,比如 大米吧 買的時候是 1元/KG ,你投入 1000元,那就是 1000/KG , 後來,大米漲到,2元/KG, 你擁有的就是 2元 * 1000 KG ,就是 2000元了。當然,如果變為 5元/KG, 你擁有的就是 0.5元 * 1000 KG ,就是 500元。
同樣理解,你買了兩樣,股票型基金投資賬戶和混合偏股型基金投資賬戶,一開如比如每樣投資 800 元,則 800/當時單位價格=單位數了。由於單位價格是變動的,漲了你就賺錢,跌了你就虧錢。帳戶上的錢=單位數*現在的「單位價格」。
但買入買出不是你自己乾的吧,有人代理,給點小費吧。所以你直接看到的帳戶價值還不是你實際能拿回來的錢,如果你賣出,還要扣除一點點的小費,1% 左右吧。
至於你所買的股票型基金投資賬戶和混合偏股型基金投資賬戶不同時期的價格是不一樣的,你可以到所投保險公司網站上查到其價格變化。
如果你當初買的單位價格是 1元,現在是 0。5 元,可以說,你就虧了一半了。至於銷售產品的人,當然王婆賣瓜,自賣自誇。
——————————————
至於各種不同的投資帳戶,方要是其風險程序不一樣,當然,收益也不一樣,比如股票型的,一年下來,可能漲了一倍,而穩健型的,可能才漲了 5% 。但虧的也不一樣,最直接的就是存銀行和買股票了。有賺有賠才叫投資啊。
——————————————
保險分很多類的,就像投資也分很多類一樣,收益高,風險就高。
特別對於高風險投資,不懂的人最好不要涉及,比如股票散戶,8成的人虧太正常了。
建議普通老百姓可以選擇存銀行 或買保險,其他基金,股票不懂最好不要進入。
而保險又很多人不了解,其實保險的本質是保障!不是賺錢!
——————————————
吃一塹,長一智。自己好好學習吧。學什麼經濟啊,那理論跟實際還是有很大差別的,最好還是有點實際操作,自己也去開個戶炒炒股票,我認為那個對於學好經濟非常有幫助!!但一定要注意,用盡量少的錢,並做好賠錢的准備。
祝好運!
Ⅲ 美國泛美航空的歷史
泛美世界航空(英語:Pan American World Airways,Pan Am)自1930年代至1991年倒閉前,一直是美國的主要航空公司。最初於佛羅里達州基韋斯特提供水上飛機服務,慢慢發展成一家世界知名的航空公司。泛美為航空業帶來很多革新,包括大量使用噴射客機,珍寶客機和電腦化訂位系統,更成為20世紀的文化象徵。
組成
泛美航空公司於1927年3月14日由亨利·阿諾德少校和他的夥伴創立,他們的公司有能力取得到古巴的把郵件運送的合約,但卻沒有能力去執行運送工作。1927年6月2日,胡安·特里普(Juan Trippe)成立了美州航空公司(Aviation Corporation of America),由威廉·洛克菲勒(William A. Rockefeller)和柯尼勒斯·范德比爾特·惠特尼(Cornelius Vanderbilt Whitney)等等幾位有權勢和政治關系的投資者於背後支撐,並由惠特尼擔任總裁一職。在購入一家於1926年成立在佛羅里達州基韋斯特提供水上飛機服務的公司後,取得哈瓦那的著陸權。1927年10月11日,紐約銀行家理查·霍伊特(Richard Hoyt)成立了大西洋-海灣及加勒比航空公司(The Atlantic, Gulf, and Caribbean Airways)。這三家公司於1928年6月23日合並為一家控股公司,名為美州航空公司。理查·霍伊特擔任公司主席,特里普和其夥伴取得公司四成權益,並由惠特尼擔任總裁。而泛美則成為美州航空公司旗下的附屬公司,由特里普主理。
合並前,美國政府為免當時由德國資本持有的哥倫比亞航空公司—SCADTA在無競爭者的情況下取得美國來往拉丁美洲的航權,於是批准泛美的郵件運送合約,並把泛美視為美國國外航線的選定公司。泛美航空在政府扶植及壟斷國外郵件運送合約的情況下不斷擴展。
特里普與其夥伴計劃將泛美航空的航線網擴展至中南美洲。在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時,泛美在中南美洲購入了許多經營不善的航空公司,並向美國郵政商議前往該地區的大部份郵件運送合約。1929年9月,特里普與查爾斯·林白(Charles Lindbergh)到拉丁美洲幾個國家商討著陸權,其中包括SCADTA的基地—哥倫比亞。年終推出沿南美洲西岸前往秘魯的航線。翌年,因收購了NYRBA(New York, Rio, and Buenos Aires Line)而取得一條沿南美洲東岸前往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再轉向西往智利聖地牙哥的航線,並把航空公司易名為「Panair do Brasil」。泛美亦與基斯海運公司(Grace Shipping Company)於30年代組成泛美-基斯航空(Pan American-Grace Airways),以利於在安地斯山脈地區立足。
泛美航空的母公司—美州航空公司於1929年時是紐約場外證券交易所(New York Curb Exchange)里最炙手可熱的股票,每次公布新航線時都會引起一陣買賣熱潮。在3月的一天內,美州航空公司的股價就攀升了50%之多。特里普與其夥伴曾阻止聯合飛機運輸公司(United Aircraft and Transport Corporation,UATC)對泛美提出的收購,並繼續掌管泛美航空的業務。(UATC是今天波音、普惠和聯合航空的母公司)
飛剪時代
泛美於南美洲擴展的同時,也於1937年與挪威DNL航空的伯恩特·巴爾肯(Bernt Balchen)商討合作飛行越大西洋前往歐洲航線的合作協議。協議由泛美把乘客送到冰島雷克亞維克,再轉乘DNL航空的西科斯基 S-43前往挪威的卑爾根。但計劃其後擱置,泛美轉而籌辦由美國前往英國及法國的航線。英國國有的帝國航空(Imperial Airways)非常渴望於泛美航空合作開辦越大西洋航線,但法國則因為其國家航空公司「Aéropostale」是拉丁美洲的主要航空公司,並與泛美於一些航線上直接競爭而未對合作協議提起太大興趣。但最後兩國仍然與泛美達成協議合作開辦由維吉尼亞州諾福克(Norfolk)經百慕達及亞速爾群島前往歐洲的航線,但這條航線並未有完全投入服務。1937年6月16日,泛美航空與帝國航空合作提供紐約往百慕達的航線。泛美使用一架名為百慕達飛剪號(Bermuda Clipper)的西科斯基 S-42飛行,而帝國航空則使用塞特(Shorts)C級水上飛機服務該航線。泛美亦於同年取得由波士頓往哈利法克斯的郵件運送合約。
首次越北大西洋的商業勘查飛行於1937年7月5日進行。一架名為泛美飛剪三號(Pan Am Clipper III)的西科斯基S-42由紐約起飛,停經加拿大紐賓士域謝迪艾克(Shediac)後抵達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的博特伍德(Botwood)。翌日,由夏諾·戈雷(Harold Gray)駕駛的泛美飛剪三號離開博特伍德飛往愛爾蘭的佛尼斯(Foynes)。同日,帝國航空一架C級飛行艇亦自佛尼斯起飛前往博特伍德,於7月8日抵達蒙特婁,9日抵達紐約。這次試飛標志著越大西洋商業航班正式展開。
一批六架的波音314水上飛機於1939年初交付與泛美航空。1939年6月28日,泛美利用這種新型飛機每周飛行一班航班來往美國與英國。由紐約起飛,停經謝迪艾克、博特伍德和佛尼斯最後抵達南安普敦(Southampton)。單程機票收費375美元,相等於今天的5,000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終站改為佛尼斯直至10月5日因入冬而停飛。二戰期間,泛美航空的波音314時常橫越大西洋中部和世界各地支援一些軍事行動。
泛美航空於1930年曾計劃經阿拉斯加前往日本及中國,並委派林白勘查航線。但因為美國對蘇聯及日本的關系日益惡化而未能開辦。特里普因而決定開辦由加州三藩市經檀香山後分別前往香港及奧克蘭的航線。1934年,取得珍珠港、中途島、威克島、關島和馬尼拉蘇碧灣(Subic Bay)的著陸權後,泛美於1935年3月把價值500,000美元的航空器材運往各中途站。首次勘查飛行於4月由一架西科斯基S-42進行,又於年終取得由三藩市往中國廣東的郵件運送合約。首班航班使用一架馬丁M-130飛行於11月22日啟航。其後,泛美改用波音314飛行該太平洋航線,前往中國的乘客能在香港轉接由泛美營運的中國航空公司(China National Aviation Corporation,CNAC)航線網前往中國其他城市。
泛美航空把旗下大部份飛機都以「飛剪」(Clippers)命名,而飛剪一詞則取自19世紀的高速帆船—飛剪船(clipper ship),這些飛機是當時唯一能進行洲際飛行的客機。為了與郵輪競爭,泛美為乘客提供頭等客位,飛航組員都會穿著正式的海軍服裝,而不會像運送郵件的飛行員一樣穿著皮外套和頸戴絲巾。在登機時亦採用了一般登船的程序。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部份飛剪飛機都被軍隊徵用,飛航組員以合約方式協助軍方飛行。在這個時代中,泛美率先橫越西非和中非前往伊朗,又於1942年初首先開辦環球航線。1943年1月,美國總統羅斯福搭乘泛美旗下名為「迪西飛剪號」(Dixie Clipper)的波音314由邁阿密飛往英屬甘比亞的班珠爾,成為第一位搭乘飛機出國的在任美國總統。而《星艦奇航記》的作者吉恩·羅登貝瑞亦曾經在這段時期擔任泛美的飛行員。1947年6月19日,日蝕飛剪號(Clipper Eclipse)於敘利亞墜毀時他也在機上。
戰後發展
戰後,泛美航空的機隊由波音377、道格拉斯DC-6和洛克希德星座式這些速度更高的飛機取代。泛美以環球航線壟斷了所有西行的航空旅客40年之久,001號航班由三藩市出發停經世界各地,包括檀香山、東京、香港、曼谷、加爾各答、德里、貝魯特、伊斯坦堡、法蘭克福、倫敦,最後抵達紐約,全程46小時。而002號航班則向東作環球飛行。
雖然,泛美航空致力提高其國際航空公司的地位,但其優勢正逐年減少。美國海外航空(American Overseas Airlines)率先打破了泛美航空的壟斷局面,隨後越來越多航空公司加入競爭。如環球航空(Trans World Airlines)、布蘭尼夫國際航空(Braniff International Airways)和西北航空(Northwest Orient)分別加入競逐歐洲、南美洲和東亞的市場。1950年開辦環球航線不久後,泛美開始研究經濟客位的概念,並易名為泛美世界航空公司(Pan American World Airways)。
面對著各航線的重大競爭,泛美航空開始進行一些革新,包括購入DC-8和波音707這兩種噴射客機。1958年10月26日,開始使用波音707飛行紐約至巴黎的航線。
泛美航空是波音747的首批客戶,於1966年4月訂購25架波音747。1970年1月15日,首架泛美波音747於華盛頓杜勒斯國際機場由第一夫人派翠西亞·尼克森(Pat Nixon)施洗,泛美總裁納吉布·哈拉比亦有出席典禮。首班以波音747飛行的商業航班於1970年1月21日黃昏由紐約出發前往倫敦。遺憾的是,該編號N736PA的飛機於1977年在西班牙的迦納利群島與另一架747相撞後完全損毀並造成583人遇難。
泛美航空於1963年6月4日簽訂6架協和式客機的選擇權,是首三間簽定選擇權的航空公司之一,但最後並未有購買協和式客機,泛美亦是波音超音速客機波音2707的潛在客戶,但波音2707從未有投入服務。
50年代,泛美航空的業務越來越多元化,包括創立了洲際酒店和購入一架商務飛機。也參與了建構南大西洋導彈追蹤系統和在內華達州運作一個核能發動機實驗室。
隨著客量逐年遞增,泛美航空於1962年向IBM訂制「PANAMAC」,PANAMAC是一部用作預定機位及酒店房間的大型電腦,還載有大量城市、國家、機場、飛機、酒店和餐廳的資訊。PANAMAC占據了位於曼哈頓的泛美大廈四樓全層,而泛美大廈是當時最大的商業大廈。泛美也在紐約甘乃迪國際機場建造名為世界港(Worldport)的客運大樓,是當時世界最大的客運大樓,橢圓形的屋頂面積達16,000平方米。
在高峰時期,泛美航空的定期航班服務遍及六大洲。大部份航線都由紐約來往歐洲和南美洲及邁阿密來往加勒比海地區。1964年起,泛美提供直升機服務來往曼哈頓與紐約主要機場。泛美機隊除了DC-8、波音707、747外,還包括波音720、波音727、波音737、波音747SP、L-1011三星客機、DC-10、A300和A310。
泛美也有參與一些著名的人道飛行任務。當年泛美使用DC-6B每周飛航650班航班來往西德和西柏林之間,到1966年轉用波音727飛航。越戰期間,泛美亦為美軍飛航R&R航班(Rest and Recreation,意為休息和消遣),接載美軍人員到香港、東京和其他亞洲城市休假。
70年代初,泛美航線網遍及全球160個國家、它的先進機隊、富經驗和專業的飛航組員和能操多種語言的機艙服務員已經令它受盡青睞。而當時在廣告中推廣的品牌口號「世界上經驗最豐富的航空公司」(World's Most Experienced Airline),令泛美變得更知名。賈桂琳·甘乃迪也首選泛美航空的頭等客艙來往紐約和雅典之間,而不選擇由他丈夫亞里士多德·奧納西斯擁有的奧林匹克航空(Olympic Airlines)。
衰落
好景不常,1973年,石油危機令泛美航空的營運成本大幅上升。高油價、航空旅遊的需求降低加上國際航班供過於求(1969年美國開放越太平洋航線的航權,引入多公司競爭)導致泛美客量大減,也嚴重影響其盈利。如其他主要航空公司一樣,泛美大量引入波音747,原本希望以迎合客量增長,但情況明顯與預期相違。
1974年9月23日,一些泛美航空的雇員於紐約時報刊登廣告,認為政府的政策會危害泛美航空的財政能力。廣告中舉出了例子,指泛美降落悉尼機場時須繳付4,200美元,而澳洲航空降落洛杉磯時只須繳付178美元。又認為美國郵政(U.S. Postal Service)付給外國航空的空郵運送費用是泛美的5倍。最後,廣告質問為什麼美國進出口銀行(Export-Import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以6厘利息借貸給日本、法國、沙烏地阿拉伯,但是泛美借貸卻須要收取12厘利息。
為了與其他航空公平競爭,泛美開始嘗試進入美國國內線的市場。經多次申請國內線許可失敗後,泛美終於在1979年在解除空運管製法案(Airline Deregulation Act)制定後獲得許可在其國內樞紐之間營運國內航班。但解除空運管製法案同樣影響了其海外市場,一些擁有國內航線網的航空公司開始也開始與泛美在國際航線競爭。
泛美大廈於1981年售予大都會國際人壽(Metlife)
在總裁威廉·斯威爾(William Seawell)的管理下,泛美於1980年收購美國國家航空公司(National Airlines)藉以壯大國內航線網。但是,由於爭相提價收購令泛美購入國家航空所付的金錢遠遠超越其市值。國家航空不但未為泛美帶來盈利,反而令機隊變得更為復雜,航線網亦未能配合泛美航空(國家航空航線網集中在佛羅里達州),而兩家公司的文化更是不盡相同。這次收購後來被稱為「斯威爾的蠢事 」(Seawell's Folly)。斯威爾為了挽救泛美航空而出售公司部份資產,包括於1981年出售泛美大廈予大都會國際人壽(Metlife)及1985年將整個太平洋航線網售予聯合航空。出售資產所得到的資金則用作購買新飛機,包括空中客車A310和A320(但A320從未交付予泛美)。泛美亦開始提供穿梭服務來往波士頓、紐約和華盛頓。然而,持續虧損、每況愈下的服務仍然困擾著泛美。
泛美的象徵形象亦令它成為恐怖份子的襲擊目標。為了找出保安漏洞和使公眾相信搭乘泛美航班是安全,泛美於1986年設立了一個名為警報管理系統(Alert Management Systems)的保安系統。但新系統未有改善保安工作,泛美為了節省資金和減低對乘客的不便而將保安程序維持在最低水平。1988年12月,聯邦航空局在29間航空公司中共發現236項保安漏洞,泛美亦因19項保安漏洞而被罰款。
1986年,泛美終於失守,泛美73號班機在巴基斯坦被劫機,超過140名乘客和機員受傷或死亡。1988年,泛美航空103號班機在蘇格蘭洛克比(Lockerbie)上空爆炸,更造成270人死亡,令乘客開始避免搭乘泛美航空。泛美還須要面對103號班機100多個死難者家屬的訴訟,共索償3億美元。泛美則反駁指6家政府部門,包括中央情報局、國務院等等早已收到炸彈襲擊的警告,但未有知會泛美。死難者家屬認為泛美只是在推卸責任。「洛克比空難」正正給予了泛美航空致命一擊。
1990年8月,波斯灣戰爭爆發,導致越大西洋的航空交通量大減。1990年10月23日,泛美出售來往倫敦希斯路機場這條有利可圖的航線予聯合航空(航線於1991年4月,在英美有關當局批准後轉移)。出售航線後,泛美只剩下每天2班航班前往倫敦格域機場。雖然如此,但泛美仍然於1991年1月宣布破產。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購入泛美餘下有利可圖的資產,包括所有歐洲航線和甘乃迪國際機場的世界港,並注入資金維持泛美在加勒比開及拉丁美洲的服務。這段期間,泛美仍然錄得巨額虧損。在達美航空停止注資後,泛美終於1991年12月4日結業。泛美最後一班航班由一架名為親善飛剪號(Clipper Goodwill)的波音727飛航,以航班編號436從巴貝多的橋鎮飛往邁阿密。泛美的最後樞紐邁阿密由聯合航空和美國航空瓜分。泛美的商標則售予投資者,這令到後來出現過幾家泛美航空。
在著作《泛美:一個航空傳奇》(Pan Am: An Aviation Legend)中,作者巴那比·康拉德(Barnaby Conrad)認為泛美的衰落是一連串的管理失誤、美國政府不重視保護其主要航空公司和規管政策有瑕疵引致。
後續
1991年,泛美航空倒閉後,曾有兩家公司以泛美航空的名義運作。第二家泛美航空於1996年至1998年間營運,集中經營來往美國與加勒比海的廉價長程航線。第三家泛美航空以新罕布夏州朴次茅斯為基地,但於2004年結業。(其姊妹公司波士頓-緬因航空(Boston-Maine Airways)仍然以Pan Am Clipper Connection的名義運作。)除了第二家泛美航空以PN作為其IATA代碼外,其他泛美航空均使用PA作為IATA代碼和PAA作為ICAO代碼。但三家泛美航空均無任何關聯。
Ⅳ 請問任天堂在世界百強企業排名多少
壓根就沒有任天堂... ...
2008
排名 2007
排名 公司 國家
地區 營業收入
百萬美元 利潤
百萬美元 資產
百萬美元 股東權益
百萬美元 雇員人數
1 1 WAL-MART STORES 美國 378,799.0 12,731.0 163,514.0 64,608.0 2,055,000
2 2 EXXON MOBIL 美國 372,824.0 40,610.0 242,082.0 121,762.0 107,100
3 3 ROYAL DUTCH SHELL 荷蘭 355,782.0 31,331.0 269,470.0 123,960.0 104,000
4 4 BP 英國 291,438.0 20,845.0 236,076.0 93,690.0 97,600
5 6 TOYOTA MOTOR 日本 230,200.8 15,042.5 326,099.0 119,249.6 316,121
6 7 CHEVRON 美國 210,783.0 18,688.0 148,786.0 77,088.0 65,035
7 13 ING GROUP 荷蘭 201,516.0 12,648.7 1,918,969.7 54,400.4 120,282
8 10 TOTAL 法國 187,279.5 18,041.7 166,003.9 65,585.1 96,442
9 5 GENERAL MOTORS 美國 182,347.0 -38,732.0 148,883.0 -37,094.0 266,000
10 9 CONOCOPHILLIPS 美國 178,558.0 11,891.0 177,757.0 88,983.0 32,600
11 8 DAIMLER 德國 177,167.1 5,446.3 197,515.7 53,684.0 272,382
12 11 GENERAL ELECTRIC 美國 176,656.0 22,208.0 795,337.0 115,559.0 327,000
13 12 FORD MOTOR 美國 172,468.0 -2,723.0 279,264.0 5,628.0 246,000
14 20 FORTIS 比利時 / 荷蘭 164,877.0 5,466.8 1,273,716.8 48,316.7 62,009
15 15 AXA 法國 162,762.3 7,755.4 1,056,963.4 66,731.4 103,534
16 17 SINOPEC 中國 159,259.6 4,165.8 136,302.6 48,415.9 634,011
17 14 CITIGROUP 美國 159,229.0 3,617.0 2,187,631.0 113,598.0 380,500
18 16 VOLKSWAGEN 德國 149,054.1 5,639.3 212,520.8 46,603.2 329,305
19 36 DEXIA GROUP 比利時 147,648.4 3,467.1 883,909.4 21,236.4 35,202
20 22 HSBC HOLDINGS 英國 146,500.0 19,133.0 2,354,266.0 128,160.0 322,282
21 25 BNP PARIBAS 法國 140,726.5 10,706.5 2,477,395.1 78,657.4 162,700
22 19 ALLIANZ 德國 140,618.4 10,903.6 1,551,464.5 69,817.8 181,207
23 18 CREDIT AGRICOLE 法國 138,154.6 8,171.5 2,252,835.7 94,678.7 163,126
24 29 STATE GRID 中國 132,885.1 4,422.7 186,436.1 71,415.0 1,486,000
25 24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中國 129,798.3 14,925.3 218,919.9 141,804.9 1,117,345
26 35 DEUTSCHE BANK 德國 122,643.8 8,861.4 2,953,873.4 54,160.6 78,291
27 26 ENI 義大利 120,564.7 13,702.7 148,340.7 59,108.2 75,862
28 21 BANK OF AMERICA CORP. 美國 119,190.0 14,982.0 1,715,746.0 146,803.0 209,718
29 86 AT&T 美國 118,928.0 11,951.0 275,644.0 115,367.0 309,050
30 33 BERKSHIRE HATHAWAY 美國 118,245.0 13,213.0 273,160.0 120,733.0 232,781
31 27 UBS 瑞士 117,206.1 -3,653.5 2,007,346.3 31,431.9 83,560
32 31 J.P. MORGAN CHASE & CO. 美國 116,353.0 15,365.0 1,562,147.0 123,221.0 180,667
33 32 CARREFOUR 法國 115,584.7 3,147.3 75,927.8 15,546.1 490,042
34 30 ASSICURAZIONI GENERALI 義大利 113,812.6 3,990.8 559,301.9 21,623.3 67,306
35 23 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 美國 110,064.0 6,200.0 1,060,505.0 95,801.0 116,000
36 54 ROYAL BANK OF SCOTLAND 英國 108,392.0 15,103.0 3,783,151.3 105,576.8 233,600
37 28 SIEMENS 德國 106,444.0 5,062.6 130,203.0 41,236.1 386,200
38 46 SAMSUNG ELECTRONICS 韓國 106,006.5 7,985.5 99,753.6 55,195.0 144,000
39 99 ARCELORMITTAL 盧森堡 105,216.0 10,368.0 133,625.0 56,685.0 311,466
40 37 HONDA MOTOR 日本 105,102.4 5,254.2 126,744.6 45,654.9 178,960
41 41 HEWLETT-PACKARD 美國 104,286.0 7,264.0 88,699.0 38,526.0 172,000
42 34 PEMEX 墨西哥 103,960.5 -1,675.4 121,883.0 4,572.7 141,146
43 49 SOCIETE GENERALE 法國 103,442.8 1,296.2 1,566,981.4 39,828.0 134,738
44 38 MCKESSON 美國 101,703.0 990 24,603.0 6,121.0 32,900
45 58 HBOS 英國 100,267.3 8,092.7 1,327,617.0 43,492.4 65,608
46 4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美國 98,786.0 10,418.0 120,431.0 28,470.0 386,558
47 52 GAZPROM 俄羅斯 98,641.5 19,269.2 279,811.8 202,334.7 436,096
48 48 HITACHI 日本 98,306.5 -509 105,800.3 21,807.5 389,752
49 43 VALERO ENERGY 美國 96,758.0 5,234.0 42,722.0 18,507.0 21,651
50 45 NISSAN MOTOR 日本 94,782.1 4,222.9 119,952.4 38,862.0 159,227
2008
排名 2007
排名 公司 國家
地區 營業收入
百萬美元 利潤
百萬美元 資產
百萬美元 股東權益
百萬美元 雇員人數
51 55 TESCO 英國 94,703.0 4,252.8 60,001.9 23,502.3 345,754
52 53 E.ON 德國 94,355.6 9,860.6 200,732.2 72,187.8 87,815
53 39 VERIZON COMMUNICATIONS 美國 93,775.0 5,521.0 186,959.0 50,581.0 234,971
54 40 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日本 93,526.9 5,561.7 186,052.6 74,453.7 193,850
55 57 DEUTSCHE POST 德國 90,472.4 1,901.2 344,265.7 16,167.5 475,100
56 62 METRO 德國 90,267.1 1,129.2 49,522.9 9,145.2 242,378
57 56 NESTLE 瑞士 89,630.0 8,874.5 101,277.1 46,006.2 276,000
58 75 SANTANDER CENTRAL HISPANO GROUP 西班牙 89,295.2 12,401.3 1,334,737.4 79,649.9 131,819
59 78 STATOIL HYDRO 挪威 89,223.9 7,525.7 88,992.3 32,648.0 29,500
60 51 CARDINAL HEALTH 美國 88,363.9 1,931.1 23,153.8 7,376.9 43,500
61 72 GOLDMAN SACHS GROUP 美國 87,968.0 11,599.0 1,119,796.0 42,800.0 30,522
62 61 MORGAN STANLEY 美國 87,879.0 3,209.0 1,045,409.0 31,269.0 48,256
63 65 PETROBRAS 巴西 87,735.0 13,138.0 129,715.0 65,179.0 68,931
64 60 DEUTSCHE TELEKOM 德國 85,569.5 778.8 176,418.1 61,582.0 241,426
65 44 HOME DEPOT 美國 84,740.0 4,395.0 44,324.0 17,714.0 276,385
66 68 PEUGEOT 法國 82,964.8 1,211.4 100,845.7 20,827.1 207,800
67 73 LG 韓國 82,095.6 2,916.1 57,774.4 5,470.9 160,000
68 63 ELECTRICITE DE FRANCE 法國 81,628.9 7,689.7 272,161.2 39,782.7 154,033
69 50 AVIVA 英國 81,317.0 2,654.9 636,431.0 25,975.2 57,011
70 83 BARCLAYS 英國 80,346.7 8,836.9 2,443,170.7 46,362.8 128,900
71 84 FIAT 義大利 80,112.3 2,673.2 87,922.5 15,506.6 185,227
72 5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日本 79,411.8 2,468.2 74,783.8 37,598.1 305,828
73 81 BASF 德國 79,321.5 5,564.7 68,427.5 27,964.4 95,175
74 47 CREDIT SUISSE 瑞士 78,206.3 6,466.9 1,201,875.0 38,157.2 48,100
75 69 SONY 日本 77,682.2 3,234.9 126,113.6 34,812.7 180,500
76 77 TELEFONICA 西班牙 77,254.3 12,190.2 154,792.8 29,424.0 248,487
77 97 UNICREDIT GROUP 義大利 77,029.6 8,159.4 1,493,873.0 84,396.2 169,816
78 88 BMW 德國 76,675.3 4,278.8 130,119.0 31,775.0 107,539
79 74 PROCTER & GAMBLE 美國 76,476.0 10,340.0 138,014.0 66,760.0 138,000
80 142 CVS CAREMARK 美國 76,329.5 2,637.0 54,721.9 31,321.9 160,000
81 66 UNITEDHEALTH GROUP 美國 75,431.0 4,654.0 50,899.0 20,063.0 67,000
82 76 HYUNDAI MOTOR 韓國 74,899.8 1,722.3 89,575.2 19,324.3 137,000
83 64 U.S. POSTAL SERVICE 美國 74,778.0 -5,142.0 25,847.0 1,134.0 785,929
84 82 FRANCE TELECOM 法國 72,488.3 8,623.2 147,935.7 43,649.8 187,331
85 95 VODAFONE 英國 71,201.5 13,366.1 252,949.0 155,110.4 72,000
86 98 SK HOLDINGS 韓國 70,716.9 1,504.6 61,156.2 6,892.3 20,874
87 80 KROGER 美國 70,234.7 1,180.5 22,298.6 4,913.5 323,000
88 119 NOKIA 芬蘭 69,886.3 9,861.9 54,972.0 21,599.0 112,262
89 101 THYSSENKRUPP 德國 68,799.4 2,796.0 54,146.1 14,258.3 191,350
90 110 LUKOIL 俄羅斯 67,205.0 9,511.0 59,632.0 41,213.0 151,400
91 91 TOSHIBA 日本 67,145.2 1,115.7 59,633.6 10,270.4 198,000
92 90 REPSOL YPF 西班牙 67,006.4 4,363.6 68,956.6 27,064.2 36,700
93 87 BOEING 美國 66,387.0 4,074.0 58,986.0 9,004.0 159,300
94 79 PRUDENTIAL 英國 66,358.0 2,044.7 437,419.9 12,343.6 49,616
95 121 PETRONAS 馬來西亞 66,218.2E 18,118.4 106,072.7 62,834.2 37,430
96 89 AMERISOURCEBERGEN 美國 66,074.3 469.2 12,310.1 3,099.7 10,750
97 105 SUEZ 法國 64,982.5 5,370.3 115,688.8 32,447.2 146,350
98 100 MUNICH RE GROUP 德國 64,773.9 5,275.2 313,251.0 36,488.7 38,634
99 94 COSTCO WHOLESALE 美國 64,400.2 1,082.8 19,606.6 8,623.3 98,500
100 70 MERRILL LYNCH 美國 64,217.0 -7,777.0 1,020,050.0 31,932.0 64,200
2008
排名 2007
排名 公司 國家
地區 營業收入
百萬美元 利潤
百萬美元 資產
百萬美元 股東權益
百萬美元 雇員人數
101 109 ROBERT BOSCH 德國 63,401.1 3,794.2 71,009.4 35,197.7 271,265
102 96 TARGET 美國 63,367.0 2,849.0 44,560.0 15,307.0 366,000
103 133 AEGON 荷蘭 62,382.7 3,491.7 459,262.6 29,162.3 30,223
104 93 STATE FARM INSURANCE COS. 美國 61,611.6 5,463.7 181,421.6 63,693.6 67,346
105 103 WELLPOINT 美國 61,134.3 3,345.4 52,060.0 22,990.4 41,700
106 102 DELL 美國 61,133.0 2,947.0 27,561.0 3,735.0 85,450
107 112 JOHNSON & JOHNSON 美國 61,095.0 10,576.0 80,954.0 43,319.0 119,200
108 92 MARATHON OIL 美國 60,044.0 3,956.0 42,746.0 19,223.0 29,524
109 124 ENEL 義大利 59,778.0 5,443.6 180,927.1 28,701.7 73,500
110 116 SAINT-GOBAIN 法國 59,433.0 2,035.3 60,146.3 21,897.3 205,730
111 111 LLOYDS TSB GROUP 英國 59,225.7 6,580.2 703,366.5 24,167.7 58,078
112 108 CNP ASSURANCES 法國 59,071.4 1,672.5 404,511.5 16,675.2 3,261
113 132 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美國 59,003.0 4,192.0 691,063.0 22,490.0 28,556
114 106 RWE 德國 58,383.2 3,639.5 122,273.6 20,660.4 63,439
115 107 NIPPON LIFE INSURANCE 日本 57,859.2 2,264.2 486,129.7 13,810.5 66,021
116 135 INDIAN OIL 印度 57,427.0 1,964.8 26,219.1 10,872.2 35,515
117 125 NIPPON OIL 日本 57,049.2 1,298.6 46,156.5 12,002.4 12,697
118 118 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 日本 55,988.4 5,574.6 1,938,944.6 71,484.3 78,302
119 117 RENAULT 法國 55,684.0 3,653.2 99,709.6 31,546.9 130,179
120 131 WACHOVIA CORP. 美國 55,528.0 6,312.0 782,896.0 76,872.0 121,890
121 85 ZURICH FINANCIAL SERVICES 瑞士 55,163.0 5,626.0 389,344.0 28,804.0 58,220
122 120 UNILEVER 英國 / 荷蘭 55,006.4 5,321.7 54,537.8 18,110.5 174,000
123 127 UNITED TECHNOLOGIES 美國 54,759.0 4,224.0 54,575.0 21,355.0 225,600
124 153 GROUPE CAISSE D'EPARGNE 法國 53,992.2 1,871.1 879,361.0 30,079.0 51,245
125 129 WALGREEN 美國 53,762.0 2,041.3 19,313.6 11,104.3 191,350
126 126 WELLS FARGO 美國 53,593.0 8,057.0 575,442.0 47,628.0 159,800
127 122 EADS 荷蘭 53,550.1 -610.5 110,321.3 19,138.4 116,493
128 123 DOW CHEMICAL 美國 53,513.0 2,887.0 48,801.0 19,389.0 45,856
129 113 METLIFE 美國 53,150.0 4,317.0 558,562.0 35,179.0 49,000
.
.
.
.
.
.
Ⅳ 有誰可以介紹一下亞美亞公司嗎
Avaya是IP通信以及面向企業的通信網路設計、建造、部署和管理領域的全球領袖。Avaya的客戶中既包括小型企業、非營利組織,也包括90%以上的「財富500強」企業以及廣大美國政府機構。它們都依靠Avaya獲得可靠而安全的網路,從而強化客戶關系,提高產出率並最大限度地增加利潤。
Avaya於2000年10月1日從朗訊科技公司拆分出來,開始獨立運作,並開始在紐約股票交易所以AV為代號公開上市。在此之前的一個多世紀里,我們都是西方電氣公司、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和朗訊科技公司的一部分。
在公司發展前期,我們創造了性能卓越、高度可靠的企業通信解決方案,其可靠性之高,堪稱「無懈可擊」。其中融合了桌面電話、辦公樓宇交換機和話務台、呼叫中心系統、語音郵件軟體、布線等等產品,並因此獲得了極高的聲譽。一些在公司拆分前就曾獲得過1,600……
Ⅵ 中美大都會MetLife公司怎麼樣
中美聯泰大都會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由中美大都會和聯泰大都會兩家壽險公司合並而來,合並方案於2011年3月獲得保監會批准,4月12日獲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准並正式更名。新公司以上海為法定注冊地,並採用北京、上海雙總部的運營模式。4月19日,中美聯泰大都會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掛牌成立。憑借美國大都會集團在保險業的豐富經驗以及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對中國市場的深刻認識,大都會人壽致力於為中國消費者提供值得信賴和專業的保險方案。大都會人壽通過顧問行銷、銀行保險、直效行銷和團險等多元渠道,為全國各地超過二十多個城市的消費者提供人壽、健康、意外及儲蓄型保險產品等保險服務。
原聯泰大都會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於2005年8月10日在上海正式成立,公司注冊資本5億元人民幣(08年追加到7億元人民幣),由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和美國大都會集團下屬公司各持50%股份組建而成 。
上海聯和投資和美國大都會人壽同時是總部在上海的聯泰大都會人壽的股東,這樣中美大都會人壽與聯泰大都會人壽兩家公司正式合並。合並後新公司的名稱為「中美聯泰大都會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簡稱「大都會人壽」。
美國大都會集團創建於1868年,由一群紐約市的企業家以100,000美元籌組而成,原名為 National Union Life and Limb Insurance Company。經過五年的艱苦經營及多次重組,公司在1868年決定專注發展人壽保險業務,並針對中產階層客戶推銷保險產品。由於公司的業務在被稱為「Metropolitan(都會區)」的紐約市最為成功,故此以美國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命名。2012年,大都會人壽在財富500強排名為114名,2011年排名為160名。
憑借接近140年的經驗,美國大都會集團公司是美國最大的人壽保險公司,現為美洲、亞太區及歐洲的9000萬客戶提供創新的服務和解決方案,致力於幫助客戶建立財務自主。2005年,伴隨著集團獲得了Travelers Life & Annuity 和幾乎全部花旗集團的國際保險業務,美國大都會集團在成為了北美最大的人壽保險公司的同時,也擴大了在國際市場上的份額。
Ⅶ 現在從事什麼行業比較好點。
一 首先要給自己足夠的信心 二 給自己訂一個目標 三 做自己喜歡的或適合自己的 四 向你的目標努力吧 最主要的是相信自己.加油吧 下面是賺錢行業的排行榜,你可以參考一下,還可以買他們的股票,還可以買彩票,運氣好的話,相信你一定能賺錢的!!!!! 賺錢行業的排行榜 1,Wal-Mart Stores,沃爾瑪,美國,一般商品零售,263009.00 2,BP,英國石油,英國,煉油,232571.00 3,Exxon Mobil,埃克森美孚,美國,煉油,222883.00 4,Royal Dutch/Shell Group,殼牌石油,英國/荷蘭,煉油,201728.00 5,General Motors,通用汽車,美國,汽車與零件,195324.00 6,Ford Motor,福特汽車,美國,汽車與零件,164505.00 7,DaimlerChrysler,戴姆勒克萊斯勒,德國,汽車與零件,156602.20 8,Toyota Motor,豐田汽車,日本,汽車與零件,153111.00 9,General Electric,通用電氣,美國,多元化公司,134187.00 10,Total ,道達爾,法國,煉油,118441.40 11,Allianz,安聯,德國,財產意外保險,114949.90 12,ChevronTexaco,雪佛龍德士古,美國,煉油,112937.00 13,AXA,安盛,法國,人壽健康保險,111912.20 14,ConocoPhillips,康菲,美國,煉油,99468.00 15,Volkswagen,大眾汽車,德國,汽車與零件,98636.60 16,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日本電報電話,日本,電信,98229.10 17,ING Group,荷蘭國際集團,荷蘭,人壽健康保險,95893.30 18,Citigroup,花旗集團,美國,商業與儲蓄銀行,94713.00 19,Intl. Business Machines,國際商用機器,美國,計算機辦公設備,89131.00 20,American Intl. Group,美國國際集團,美國,財產意外保險,81303.00 21,Siemens,西門子,德國,電子、電氣設備,80501.00 22,Carrefour,家樂福,法國,食品、葯品店,79773.80 23,Hitachi,日立,日本,電子、電氣設備,76423.30 24,Hewlett-Packard,惠普,美國,計算機辦公設備,73061.00 25,Honda Motor,本田汽車,日本,汽車與零件,72263.70 26,McKesson,麥克森,美國,保健品批發,69506.10 27,U.S. Postal Service,美國郵政,美國,郵遞包裹貨運,68529.00 28,Verizon Communications,弗萊森電訊,美國,電信,67752.00 29,Assicurazioni Generali,忠利保險,義大利,人壽健康保險,66754.90 30,Sony,索尼,日本,電子、電氣設備,66365.70 31,Matsushita Electric Instrial,松下電器,日本,電子、電氣設備,66218.40 32,Nissan Motor,日產汽車,日本,汽車與零件,65771.10 33,Nestle,雀巢,瑞士,食品,65414.60 34,Home Depot,家居百貨,美國,專業零售,64816.00 35,Berkshire Hathaway,伯克希爾哈撒韋,美國,財產意外保險,63859.00 36,Nippon Life Insurance,日本生命,日本,人壽健康保險,63840.70 37,Royal Ahold,皇家阿霍德,荷蘭,食品、葯品店,63455.80 38,Deutsche Telekom,德國電信,德國,電信,63195.50 39,Peugeot,標致,法國,汽車與零件,61384.60 40,Altria Group,阿爾特里亞,美國,煙草,60704.00 41,Metro,麥德龍,德國,食品、葯品店,60656.90 42,Aviva,阿維瓦,英國,人壽健康保險,59719.40 43,ENI,埃尼,義大利,煉油,59304.40 44,Munich Re Group,慕尼黑再保險,德國,財產意外保險,59082.60 45,Credit Suisse,瑞士信貸,瑞士,商業與儲蓄銀行,58957.10 46,State Grid,國家電網,中國,電力,58348.00 47,HSBC Holding ,匯豐控股,英國,商業與儲蓄銀行,57608.00 48,BNP Paribas,法國巴黎銀行,法國,商業與儲蓄銀行,57271.80 49,Vodafone,沃達豐,英國,電信,56844.50 50,Cardinal Health,卡地納健康,美國,保健品批發,56829.50 51,Fortis,富通,比利時/荷蘭,商業與儲蓄銀行,56695.20 52,China National Petroleum,中國石油天然氣,中國,煉油,56384.00 53,State Farm Insurance,州立農業保險,美國,財產意外保險,56064.60 54,Sinopec,中國石化,中國,煉油,55062.00 55,Samsung Electronics,三星電子,韓國,電子、電器設備,54400.20 56,Kroger,克羅格,美國,食品、葯品店,53790.80 57,Fannie Mae,房利美,美國,多元化金融,53766.90 58,Fiat,菲亞特,義大利,汽車與零件,53499.60 59,France Télécom ,法國電信,法國,電信,52198.10 60,Tesco,特易購,英國,食品、葯品店,51570.20 61,Zurich Financial Services,蘇黎世金融,瑞士,財產意外保險,51357.00 62,Electricite De France,法國電力,法國,天然氣與電力,50837.70 63,Boeing,波音,美國,航天國防,50485.00 64,AmerisourceBergen,美國人伯根,美國,保健品批發,49657.30 65,Toshiba,東芝,日本,電子、電器設備,49395.50 66,Pemex,墨西哥石油,墨西哥,原油生產,49240.10 67,E. ON,歐翁,德國,貿易,48708.90 68,Deutsche Bank,德意志銀行,德國,商業與儲蓄銀行,48670.40 69,Rwe,萊茵集團,德國,能源,48406.70 70,Unilever,聯合利華,英國/荷蘭,食品,48318.40 71,Target,塔吉特,美國,一般商品零售,48163.00 72,Bank of America Corp.,美國銀行,美國,商業與儲蓄銀行,48065.00 73,UBS,瑞士銀行集團,瑞士,商業與儲蓄銀行,47741.00 74,BMW,寶馬,德國,汽車與零件,46996.50 75,Deutsche Post,德國郵政,德國,郵遞包裹貨運,46651.30 76,PDVSA,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委內瑞拉,煉油,46000.00 77,Pfizer,輝瑞,美國,制葯,45950.00 78,Crédit Agricole ,農業信貸銀行,法國,商業與儲蓄銀行,45928.10 79,Dai-ichi Mutual Life Insurance,第一生命,日本,人壽健康保險,45065.60 80,Suez,蘇伊士里昂水務,法國,能源,44842.50 81,J.P. Morgan Chase,摩根大通,美國,商業與儲蓄銀行,44363.00 82,Meiji Life Insurance,明治生命,日本,人壽健康保險,44064.00 83,AOL Time Warner,美國在線時代華納,美國,娛樂,43877.00 84,Royal Bank of Scotland,蘇格蘭皇家銀行,英國,商業與儲蓄銀行,43757.60 85,NEC,日本電氣公司,日本,電子、電器設備,43440.20 86,Procter & Gamble,寶潔,美國,家居個人用品,43377.00 87,Tokyo Electric Power,東京電力,日本,天然氣與電力,42971.00 88,Costco Wholesale,好市多,美國,專業零售,42545.60 89,Renault,雷諾,法國,汽車與零件,42469.50 90,Fujitsu,富士通,日本,計算機辦公設備,42201.40 91,Repsol YPF,雷普索爾YPF,西班牙,煉油,42031.50 92,Johnson & Johnson,強生,美國,制葯,41862.00 93,Dell,戴爾,美國,計算機辦公設備,41444.00 94,Robert Bosch,博世,德國,汽車與零件,41147.60 95,Sears Roebuck,西爾斯羅巴克,美國,一般商品零售,41124.00 96,SBC Communications,西南貝爾電訊,美國,電信,40843.00 97,Thyssen Krupp,蒂森克虜伯,德國,工業農業設備,39188.30 98,Hyundai Motor ,現代汽車,韓國,汽車與零件,39100.80 99,Valero Energy,瓦萊羅能源,美國,煉油,37968.60 100,BASF,巴斯夫,德國,化學品,37757.00 101,ABN AMRO Holding,荷蘭銀行,荷蘭,商業與儲蓄銀行,37682.10 102,Marathon Oil,馬拉松石油,美國,煉油,37137.00 103,Sumitomo Life Insurance,住友生命,日本,人壽健康保險,36913.00 104,Freddie Mac ,弗雷迪馬克,美國,多元化金融,36839.00 105,Tyco International ,泰科國際,美國,電子、電器設備,36801.30 106,MetLife ,大都會人壽,美國,人壽健康保險,36261.00 107,HBOS ,蘇格蘭哈里法克斯銀行,英國,商業與儲蓄銀行,36023.60 108,Safeway ,西夫韋,美國,食品、葯品店,35552.70 109,Prudential ,保誠,英國,人壽健康保險,35472.60 100,Enel ,義大利電力,義大利,天然氣與電力,35443.50 101 ABN AMRO Holding 荷蘭銀行 荷蘭 商業與儲蓄銀行 37682.1 102 Marathon Oil 馬拉松石油 美國 煉油 37137.0 103 Sumitomo Life Insurance 住友生命 日本 人壽健康保險 36913.0 104 Freddie Mac 弗雷迪馬克 美國 多元化金融 36839.0 105 Tyco International 泰科國際 美國 電子、電器設備 36801.3 106 MetLife 大都會人壽 美國 人壽健康保險 36261.0 107 HBOS 蘇格蘭哈里法克斯銀行 英國 商業與儲蓄銀行 36023.6 108 Safeway 西夫韋 美國 食品、葯品店 35552.7 109 Prudential 保誠 英國 人壽健康保險 35472.6 100 Enel 義大利電力 義大利 天然氣與電力 35443.5 111 Albertson's 艾伯森 美國 食品、葯品店 35436.0 112 Statoil 國家石油 挪威 煉油 35241.8 113 Telecom Italia 義大利電信 義大利 電信 35221.6 114 GlaxoSmithKline 葛蘭素史克 英國 制葯 35050.9 115 Morgan Stanley 摩根斯坦利 美國 證券 34933.0 116 AT&T 美國電話電報 美國 電信 34529.0 117 Medco Health Solutions 美可保健 美國 保健 34264.5 118 EADS 歐洲航空防禦及航天公司 荷蘭 航天國防 34103.5 119 SK 鮮京 韓國 煉油 33768.5 120 Saint-Gon 聖戈班 法國 建材玻璃 33488.9 121 United Parcel Service 聯合包裹運輸 美國 郵遞包裹貨運 33485.0 122 Nokia 諾基亞 芬蘭 網路通訊設備 33336.1 123 J.C. Penney 彭尼 美國 一般商品零售 32923.0 124 Royal Philips Electronics 皇家飛利浦電子 荷蘭 電子、電器設備 32863.0 125 Dow Chemical 道化學 美國 化學品 32632.0 126 Walgreen 沃爾格林 美國 食品、葯品店 32505.4 127 Groupe Auchan 歐尚 法國 食品、葯品店 32488.4 128 Veolia Environnement 威立雅 法國 水務 32371.9 129 Bayer 拜耳 德國 化學品 32331.1 130 Microsoft 微軟 美國 計算機軟體 32187.0 131 Aegon 全球保險集團 荷蘭 人壽健康保險 32174.9 132 Allstate 好事達 美國 財產意外保險 32149.0 133 Deutsche Bahn 德國聯邦鐵路 德國 鐵路運輸 31947.4 134 Lockheed Martin 洛克希德馬丁 美國 航天國防 31844.0 135 Wells Fargo 富國銀行 美國 商業與儲蓄銀行 31800.0 136 BT 英國電信 英國 電信 31668.6 137 Telefónica 西班牙電話 西班牙 電信 31541.7 138 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 三井住友金融集團 日本 商業與儲蓄銀行 31450.5 139 Lowe's 勞氏 美國 專業零售 31263.0 140 Aeon 永旺 日本 食品、葯品店 31161.2 141 United Technologies 聯合技術 美國 航天國防 31034.0 142 Barclays 巴克萊銀行 英國 商業與儲蓄銀行 30843.0 143 CNP Assurances 法國國家人壽保險 法國 人壽健康保險 30805.9 144 Petrobrás 巴西石油 巴西 煉油 30797.0 145 Archer Daniels Midland 阿徹丹尼爾斯米德蘭 美國 食品生產 30708.0 146 Intel 英特兒 美國 半導體 30141.0 147 LG Electronics 樂金電子 韓國 電子、電氣設備 29873.9 148 Arcelor 阿塞洛 盧森堡 金屬產品 29338.7 149 Ito-Yokado 伊藤洋華堂 日本 食品、葯品店 29332.7 150 Centrica 英國煤氣 英國 天然氣與電力 29312.9 151 Mitsubishi Electric 三菱電機 日本 電子、電器設備 29300.4 152 J. Sainsbury 桑斯博里 英國 食品、葯品店 29034.6 153 Vivendi Universal 威望迪環球 法國 娛樂 28839.6 154 UnitedHealth Group 聯合健康 美國 保健 28823.0 155 Northrop Grumman 諾斯洛普格拉曼 美國 航天國防 28686.0 156 DZ Bank 德國 商業與儲蓄銀行 28663.1 157 Nippon Oil 新日本石油 日本 煉油 28560.6 158 Société Générale 興業銀行 法國 商業與儲蓄銀行 28556.7 159 Mizuho Financial Group 瑞穗金融集團 日本 商業與儲蓄銀行 28335.2 160 Delphi 德爾福 美國 汽車與零件 28096.0 161 HVB Group 德國裕寶銀行 德國 商業與儲蓄銀行 28082.5 162 Prudential Financial 寶德信金融集團 美國 人壽健康保險 27907.0 163 Merrill Lynch 美林 美國 證券 27745.0 164 DuPont 杜邦 美國 化學品 27730.0 165 Canon 佳能 日本 計算機辦公設備 27591.7 166 Groupe Pinault-Printemps 春天集團 法國 一般商品零售 27570.7 167 Gazprom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 俄羅斯 能源 27526.5 168 MCI 微波通信 美國 電信 27331.0 169 Swiss Reinsurance 瑞士再保險 瑞士 財產意外保險 27086.8 170 Walt Disney 沃特迪斯尼 美國 娛樂 27061.0 171 Motorola 摩托羅拉 美國 網路通訊設備 27058.0 172 Foncière Euris 法國 一般商品零售 27005.0 173 PepsiCo 百事 美國 食品 26971.0
Ⅷ 到中美聯泰大都會工作怎麼樣
很好的,其為由美國大都會集團下屬公司和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合資組建而成。
中美聯泰大都會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由美國大都會集團下屬公司和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合資組建而成。憑借美國大都會集團在保險業的豐富經驗以及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對中國市場的深刻認識,大都會人壽致力於為中國消費者提供值得信賴和專業的保險方案。
2、美國大都會集團成立於1868年,目前在全球超過40個市場開展業務,在美國、日本、拉丁美洲、亞洲、歐洲及中東占據著領先的地位。
3、2019年11月19日,2019年度亞洲金融競爭力評選榜單公布,中美聯泰大都會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獲得「2019年度穩健經營保險公司」獎。
Ⅸ 倪虹的履歷
l 1997-1998年,任職紐約美林投資銀行——美國最頂尖的投資銀行之一;
l 1998-2004年,任職世達律師事務所 (Skadden,Arps,Slate,Meagher & Flom LLP)律師——美國最大的和華爾街最知名的律師事務所之一;在這期間,作為主要律師,參與眾多全球上市項目,其中包括:
l 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CNOOC)
於1999年8月在香港注冊成立,並於2001年2月27日和28 日分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CEO)和香港聯合交易所(股票代碼:0883)掛牌上市。2001年7月,公司股票入選恆生指數成份股。集團為中國最大之海上石油及天然氣生產商,亦為全球最大獨立油氣勘探及生產集團之一,主要業務為勘探、開發、生產及銷售石油及天然氣。
l 中國網路通信集團公司(China Netcom)
簡稱中國網通,是中國特大型電信企業,北京2008年奧運會固定通信服務合作夥伴、國內外知名的電信運營商,2004年11月,在紐約、香港以紅籌股方式成功上市。
l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China Life)
l 美國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MetLife,Inc)的首次公開發行,是當年美國最大之一的首次公開發行。
以上列舉四個項目都是當年全球最大的上市項目。
l 2004-2008年,加入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科通集團(Comtech Group) (股票代碼COGO),擔任首席財務官(CFO)和董事,2008年任副董事長;在這期間,幫助『科通集團』股價增長七倍左右。
l 2008-2010年,擔任China Fundamental Acquisition Corp.董事長。
l 目前被五家公司聘為獨立董事,其中三家是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一家是香港主版公司,這五家公司分別如下:
1. 神州數碼控股有限公司(Digital China Holdings Limited)
香港聯交所上市公司 (股票代碼:00861), 是中國領先的整合IT服務提供商
2. 晶澳太陽能控股
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NASDAQ代號: JASO),全球最大的晶體硅電池片供應商
3. 空中網
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NASDAQ代號: KONG),是中國領先的無線增值服務提供商和領先的無線互聯網門戶網站
4. ATA Inc.
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NASDAQ代號: ATAI)),中國領軍教育機構,提供電腦考試測評
5. 埃派克森微電子公司
Ⅹ 世界500強排名2020第一名
2020排名還未公布,2019年世界500強排名第一的是沃爾瑪(WALMART)。
2019年世界500強排行榜一共有25家新上榜和重新上榜公司,其中新上榜的中國公司有13家,占總數的一半以上。
這10家首次上榜的中國公司分別是:國家開發銀行、中國中車集團、青山控股集團、金川集團、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海螺集團、華夏保險公司、銅陵有色金屬集團、山西焦煤集團、小米集團。
擴展資料
在排名位次的變化上,2019年上升最快的是中國的碧桂園,躍升176位。值得一提的是,排名躍升最快的前十家公司中有六家都來自中國大陸,
除了碧桂園,其餘五家是:阿里巴巴(上升118位)、陽光龍凈集團(上升96位)、騰訊(上升94位)、蘇寧易購集團(上升94位)、中國恆大(上升92位)。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公司的整體體量提升:在持續上榜的公司中,有77家中國公司排位比2018年上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2019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